三天三億,口碑登頂,融時代血肉的《金剛川》,是民族立命的根本

2020-10-26 納蘭驚夢

納蘭驚夢/文

上映第三天,《金剛川》票房便已宣告突破3億,高排片高票房之下更有不錯的口碑,貓眼9.4,淘票票9.5,雄踞各自平臺口碑榜單第一。

另外「人民網」、「中國電影報導」等多家官媒,朱亞文、易烊千璽、楊子姍、陳赫、白宇等一眾明星藝人也都化身「自來水」為電影打call,理由只有四個字——因為值得!

橋大概是人類史上最有象徵意義的建築,為官者修橋造福一方,信教者造橋普度眾生,文化者以橋為寄託創造著各種各樣的文化。

而在《金剛川》裡,主角也正是一座令敵人費解怎麼也炸不垮的橋,成為了志願軍戰士頑強拼搏的精神象徵。它是志願軍戰士夜以繼日爭分奪秒用木材修築的橋,它是志願者戰士眾志成城用血肉之軀築起的橋,它更是用「融時代血肉金剛,換當下風平浪靜」的不屈精神意志築起的橋。

三位加起來超百億票房的導演各自發揮所長,管虎「以小人物反映大時代」的敘事風格,郭帆對於空軍特效大場面的處理及路陽導演細膩的現實主義心理戲,為全片在整體風格走向上尋找到最好的道路。

從工兵、高炮兵、步兵等幾位戰士的小切口,投射到局部戰鬥乃至整個戰役。蒙太奇的手法從多維度多層面展現這場守橋之戰的艱難,為最後震撼的「人橋」一幕積聚了極大的衝擊力,真正譜寫了一曲「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的悲壯讚歌。

吳京、張譯、鄧超三位「百億」影帝,也用實力詮釋了志願軍戰士為什麼是「最可愛的人」。他們在最殘酷的戰場上,爭相站在最危險的地方,只為換家國、戰友們的平安。

鄧超飾演的步兵連長高福來,原本是要上金剛川一線參加大決戰拿獎章的,上級卻命令他配合工兵連修橋,儘管他知道這意味著他與軍人最驕傲的榮譽無緣,但他依舊無怨無悔的執行命令,最終倒在崗位上;吳京與張譯飾演惺惺相惜的高炮「師徒」,在與敵機的戰鬥中以完全不懼死的姿態搏命,感人至深。

印象最深刻的一場戲,就是吳京的一號炮位遇襲之後,張譯遠遠從二號炮位跑去確認吳京的狀況。他心裡分明知道兇多吉少,就連那個吹了無數次的口哨等已經沒辦法吹出聲,那是內心得有多大的起伏啊。最後張譯衝著敵機怒吼「來吧」之時,更是全片的淚點與燃點。「奮勇精神風雲不熄,慷慨勇士壯心不已。」這些可敬可愛的人,正是這兩句詩詞的真實寫照。

有道是「人以剛骨立命,民族以志氣立心」。正值抗美援朝勝利70周年,革命先烈為今時今日所做出的巨大犧牲一刻也不能忘記。《金剛川》以虔誠的姿態重新給志願軍形象上色,也給予了所有觀眾再一次銘記歷史,不忘過去的機會,值得每一個觀眾走進電影院再次接受精神的洗禮。

相關焦點

  • 《金剛川》「人橋」幕後,是血肉之軀搭建的英雄橋
    電影《金剛川》正在全國熱映中,截至11月3日票房已突破7.5億,連續11天穩坐單日票房首位,吸引了近兩千萬觀眾走進影院感受歷史光影。片中那座永遠炸不毀、衝不垮的人橋,更成為中華民族堅韌不屈精神的縮影,感動了每一位觀眾。影片日前曝光人橋特輯,從幕後製作的角度還原了人橋的拍攝故事。
  • 從《金剛川》到老電影《橋》:趕走侵略者何惜用血肉築起長城
    抗美援朝熱血電影《金剛川》從還沒上映就已經點燃了大家的愛國熱情,九十分君也抽時間接受了一回愛國教育。與《橋》相比,《金剛川》戰鬥慘烈得多,場面宏大得多,畫面震撼得多。《橋》裡面的納粹守橋,武器彈藥充足,兵力有一個團之多。炸橋則只有幾名遊擊隊員,必須貼近橋體安裝炸藥。《金剛川》志願軍守橋武器彈藥匱乏,只有區區兩門高射炮,不足百發炮彈(當然,蘇聯援助的喀秋莎火箭炮十分給力的摧毀了敵炮陣地)。
  • 《金剛川》特輯揭秘「人橋」幕後 血肉之軀搭建「英雄之橋」
    圍繞這座人橋,片中志願軍戰士們和幕後工作人員都以堅強的意志,詮釋了「血肉之軀築起中國長城」的精神內核,也使得人橋成為中國精神傳承與對話的橋梁。《金剛川》發人橋特輯 戲裡戲外共克時艱合力搭橋日前,正在熱映中的電影《金剛川》發布人橋特輯,直擊感人至深的人橋場面幕後艱辛。
  • 《金剛川》:以熱血光影致敬跨越時代的中國精神
    《金剛川》:以熱血光影致敬跨越時代的中國精神 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以「弘揚抗美援朝精神 譜寫新時代青春篇章」為主題的公益觀影活動舉行。
  • 《金剛川》:以熱血光影致敬跨越時代的中國精神
    70周年之際,以「弘揚抗美援朝精神 譜寫新時代青春篇章」為主題的公益觀影活動舉行。真實還原歷史 聚焦平凡士兵心中「最燃」的愛國信仰電影《金剛川》由郭帆、路陽等人聯合執導,張譯、吳京、李九霄、魏晨領銜主演,鄧超特別出演。影片聚焦抗美援朝中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即中國人民志願軍在金剛川上守衛「生命之橋」的戰鬥。國防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徐焰少將表示:「抗美援朝精神最根本的是愛國主義、革命主義。
  • 《金剛川》:英雄風骨不滅,民族氣節彌堅 | 名家
    《金剛川》以精誠之作集體致敬中國脊梁,影片塑造了感人至深的無名英雄群像,他們紀律嚴明、鐵骨錚錚、大氣凜然,步兵連、炮兵連、工兵連團結協作,用血肉和筋骨築起通往戰場的人橋,這是抗美援朝精神的真實寫照,亦是中國軍人風骨的時代縮影。
  • 《金剛川》:美軍炸不斷的橋,是中國軍人血肉築成的長城
    影片戲裡戲外都創造了奇蹟:片中那座美軍炸不斷的橋,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用血肉築成的長城,令美國飛行員驚嘆「不可能,就是他們的武器」;全片兩個月拍竣上映,無論是人物敘事還是特效場面,完成度都很高,令人感嘆中國電影工業水準的進步。
  • 口碑兩極分化的《金剛川》,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裡?
    融世代血肉金剛,》去和前段時間口碑爆棚的《八佰》做比較,但兩者因為戰爭性質的不同,觀感和共情程度也完全不同。《八佰》源起於抗日戰爭,《金剛川》源起於抗美援朝戰爭,說實話,我們年輕一代,對抗日戰爭非常熟悉,因為從小的影視薰陶和歷史課本的教導,加上父母長輩關於「那些年」的回憶,但對抗美援朝戰爭的了解程度,遠沒有老一輩來的深刻,甚至只知道有這麼個事情,來龍去脈知之甚少。
  • 電影《金剛川》——以血肉之軀搭建「英雄之橋」
    電影《金剛川》——以血肉之軀搭建「英雄之橋」 2020-11-15 05:05:04 然而,此時敵機卻再一次來到了金剛川的上空,為了掩護大部隊過橋,高炮連將陣地完全暴露在敵人視野中。「點火!」 排長張飛一聲令下,幾名志願軍戰士毫不猶豫,他們就這樣與敵人展開了正面交鋒。  電影《金剛川》取材於1953年的金城戰役。在這場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某部主力必須在7月13日早上6點到達金城前線支援,電影就講述了從7月12日下午到13日早晨,這十幾個小時之內發生的事情。
  • 英雄從未遠去,在金剛川上用血肉築起永不陷落的長城
    今天是抗美援朝戰爭70周年,吳京、張譯等主演的以抗美援朝戰爭為背景的電影《金剛川》也在近日上映。兩個國家不約而同地希望通過武力方式實現國家和民族統一,於是內戰也就隨之爆發,而隨著戰爭規模的擴大和以美國為首的外國勢力加入,最終演變為韓戰。美國為了維護在亞洲地區的利益,利用「聯合國軍」的名義悍然出兵,幹預半島內政。美國也就是這樣參與到了韓戰中 。
  • 《金剛川》:血肉之軀,奠和平盛世 | Weekend Movies
    如果是,正在熱映的最新大片《金剛川》會吸引你走進電影院。為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電影《金剛川》於10月23日上映,迅速成為本周末的全國票房冠軍。《金剛川》卻另闢蹊徑,沒有像以往軍事題材影片一樣,著眼於重大歷史事件或是歷史中的風雲人物,卻將鏡頭對準了普通士兵,記錄下他們以血肉之軀守住那座橋。
  • 《金剛川》發國慶主題劇照 時代光影致敬中國精神
    》,發布國慶主題劇照,於祖國71周年華誕之際,與國人一同回望中華民族的偉大飛躍歷程,也以影片厚重而鮮活的歷史光影,致敬跨越時代的中國精神。經千難亦前赴後繼,歷萬險更鍥而不捨,劇照所描繪的英雄氣節,同樣是中華民族跨越時代、歷久彌新的精神財富。
  • 未映口碑先爆!《金剛川》有望超《八佰》?
    ,戰士們冒著敵機的狂轟濫炸,以血肉之軀修補戰火中的木橋。》除了劇情題材符合時代主流趨勢吸引人之外,主演和導演也是一大看點。哪一部不是票房口碑爆棚? 從備案到定檔上映,三位導演身負重任只用了三個月就交給了觀眾一張滿意的答卷!
  • 新片上線|2020史詩級戰爭片,張譯吳京誓死捍衛《金剛川》
    管虎的《八佰》才剛剛大爆,郭帆的《流浪地球》和路陽導演的《繡春刀》都是票房口碑俱佳的影片。 因此,在戰略匱乏、武裝懸殊的困境下,志願軍冒著敵人的狂轟濫炸,以血肉之軀在金剛川上架起了一座橋。
  • 《金剛川》:血肉之軀架起民族脊梁,英雄之魂不滅
    幾個月前的熱映電影《金剛川》,故事背景是韓戰最後一戰「金城戰役」。為了支援前線,中國人民志願軍主動出擊,在物資極為匱乏,武器裝備落後的情況下,一次次搶修架設在朝鮮金剛川上的一座浮橋,以血肉之軀保證大部隊順利通行。影片上映後遭遇不少批評的聲音。
  • 《金剛川》發國慶主題劇照,時代光影致敬中國精神
    》,發布國慶主題劇照,於祖國71周年華誕之際,與國人一同回望中華民族的偉大飛躍歷程,也以影片厚重而鮮活的歷史光影,致敬跨越時代的中國精神。經千難亦前赴後繼,歷萬險更鍥而不捨,劇照所描繪的英雄氣節,同樣是中華民族跨越時代、歷久彌新的精神財富。
  • 「融世代血肉金剛,換當下風平浪靜」,《金剛川》首發預告映現戰爭往事
    近日,由管虎、郭帆、路陽共同執導,以抗美援朝為題材的電影《金剛川》發布「獨白」版預告,以戰爭親歷者的角度講述了一段發生在主戰場之外的戰爭往事,在暗流湧動的金剛川上,一段鮮為人知的殊死較量徐徐展開。領銜主演張譯、吳京、李九霄、魏晨,特別出演鄧超悉數亮相,跨越七十年歲月傳遞不滅的精神共鳴。
  • 電影《金剛川》發主題劇照 時代光影致敬中國精神
    》,發布國慶主題劇照,於祖國71周年華誕之際,與國人一同回望中華民族的偉大飛躍歷程,也以影片厚重而鮮活的歷史光影,致敬跨越時代的中國精神。經千難亦前赴後繼,歷萬險更鍥而不捨,劇照所描繪的英雄氣節,同樣是中華民族跨越時代、歷久彌新的精神財富。值此祖國71周年華誕與中秋雙節同慶期間,當愛國熱血遇上思鄉情懷,回望中華民族在一次次磨難中,克服艱險、奮發圖強,恰恰是每一個平凡的普通人做出了偉大的犧牲,挺身而出。而電影《金剛川》所展現的戰爭片新思考,也恰恰來源於此。管虎導演闡釋:「這是整個中國集體的民族情感。
  • 《金剛川》:他們用血肉之軀譜寫英雄讚歌
    影片《金剛川》講述的是發生在1953年7月的金城戰役,也是抗美援朝的最後一戰。大戰前夕,部隊主力軍奉命穿過金剛川與對岸的敵人決一死戰。美軍得知後,派飛機不斷轟炸通過金剛川的橋。影片以四個章節講述了一群血肉金剛拼死戰鬥的故事以及「毀橋——修橋——過橋」的全過程。
  • 影評丨《金剛川》:融世代血肉之軀 築保家衛國之魂
    今年是抗美援朝70周年,在10月25日抗美援朝紀念日前兩天,電影《金剛川》上映了——第一篇章,字幕亮起:士兵。此時,屏幕上寧靜的大片綠色山林突然「活」了!蟄伏在山林中的步兵必須要通過金剛川,增援前線,才有可能贏得戰爭的勝利。金剛川水流湍急、暗流湧動,要過去,必須架橋。工兵連接到一項重要任務——最短時間內,在金剛川巖裡渡口上架起一座橋,確保把大部隊在凌晨六點通過,趕赴前線。在美國的偵察機、轟炸機眼皮子底下架橋?這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但這座橋,炸毀重建,炸毀再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