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LGBT組織為同性婚姻爭取平權,呼籲更改「男人和女人」一詞

2020-12-24 暹羅飛鳥

LGBT平權倡導者呼籲泰國允許同性婚姻,建議有關婚姻的法律僅通過更改「男人和女人」一詞,就可使同性伴侶享有與傳統已婚夫婦相同的權利。

一項民事《公民伴侶關係法案》允許同性伴侶在民事結合中登記,但所謂的「夥伴關係」不被像婚姻一樣對待。SOGI人權與正義基金會(Foundation for the SOGI Rights and Justice)副主席Pongsathorn Chanluen表示,如果伴侶關係和婚姻最終受到不同的對待,那該法案就是把同性伴侶變成「二等公民」。

「為同性伴侶定義的某些權利,尤其是有關政府福利的權利,與異性戀夫婦的權利不同。」

活動人士表示,同性伴侶應該享有與異性伴侶相同的權利,比如享受政府福利以及在遇到緊急情況時,配偶可以籤署醫療協議。

同性伴侶目前無法登記他們的婚姻,因為兩個詞:男人和女人。Chanluen說,確保權利相同的最佳方法就是改變術語,允許兩個同性的人結婚。

泰國是首個提出《同性婚姻提案》的東南亞國家,於2018年12月25日批准了《同性伴侶法》草案,並送交國會,但隨後便一直被擱置。而中國臺灣地區卻後來居上,於2019年2月20日通過了同性婚姻法案,成為亞洲第一個以法律保障同性伴侶權利的地方。

主編 飛鳥 編輯 布朗 cony ﹡暹羅飛鳥(siambird)出品,未附授權圖嚴禁轉載!

相關焦點

  • 婚姻平權又一國:哥斯大黎加,同性婚姻合法了
    5月26日,中美洲的哥斯大黎加實現了同性婚姻合法,成為又一個婚姻平權國家,也是中美洲地區的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國家,當地時間當天凌晨已有同性情侶率先舉辦婚禮,婚禮和歡慶活動雖然因為疫情而不能有很多人聚集參加
  • 【國內】支持臺灣婚姻平權公投 美國LGBT族群募款相助
    美國部分LGBT維權人士為支持臺灣婚姻平權公投募款,並打算把籌措到的資金用於宣傳廣告同志族群能否合法結婚議題,臺灣將於24日進行全民投票,美國部分LGBT(男女同志、雙性戀及跨性別者)維權人士為支持「公投」而募款,並打算把籌措到的資金用於宣傳廣告。
  • 爭取歷時超過30年:臺灣同性婚姻合法化大事回顧
    2012年8月11日 佛教弘誓學院創辦人釋昭慧法師為兩位居士在桃園縣觀音鄉弘誓學院主持婚禮,為臺灣首次佛化同志婚禮。2012年10月27日 臺灣同志遊行以「革命婚姻,婚姻平權,伴侶多元」為主題,爭取平等結婚權,並批判現存婚姻制度對弱勢的壓迫。
  • 做自己,LGBT平權,和紀遊同志旅行資訊
    上個星期發了《為什麼我們今年不宣傳泰國潑水節的同志大趴》,很多朋友留言,有支持,當然也有反對。大管家不太喜歡遮遮藏藏,所以把兩方面的留言都選為精華,放出來給大家看。還有其他的公眾號拿這篇文章來討論,能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一起討論,我們當然很高興。不過這段話很斷章取義,大管家已經和對方反映了。有位朋友多次留言,對我的觀點提出批駁。
  • 臺灣的婚姻平權之路走到今天,究竟歷經過什麼?
    當年 3月,他先召開一場記者會,當時來了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等海外媒體,祁家威發表一份長達 8000 字的《對社會大眾及同性戀者的懇切聲明及呼籲》,成了全臺第一個公開出櫃的男同志。8 月,祁家威帶朋友(與祁家威確認後,他說這是為挑戰制度找來的人)到法院要求公證卻被拒絕,轉向立法院請願,立法院以公文回覆他 「同性戀為少數之變態。純為滿足情慾者,違反社會善良風俗」。
  • 臺灣行走 我在1210婚姻平權音樂會上的所見所思
    行為藝術家們兩個一對、四個一群地站在一起擺出同性相愛或被欺凌的姿勢,立在臺階上向人們無聲地傳達他們的對婚姻平權的渴望和消除歧視的期待;學生們自發組織並自製道具,沿街用話筒給大家普及同性戀的相關知識;來自臺北大學詩社的同學頭戴彩虹鹿角,身上前後掛著兩塊大長方形硬紙板,紙板上貼滿了寫著支持婚姻平權內容的便利貼……從捷運站出來到婚姻平權演唱會主舞臺的這一路上,除了這些之外,還有三三兩兩的小商販在販售彩虹旗
  • 從同性婚姻到伴侶權益 臺婚姻平權運動「節節高」
    從同性婚姻到伴侶權益 臺婚姻平權運動「節節高」 2012年12月28日 10:44 來源:東南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泰國同性婚姻合法化草案通過,佛系國度怎麼看LGBT
    iWeekly 當地時間8日,泰國內閣通過了一項允許同性伴侶進行婚姻登記的法案,並通過《民事和商事法典》修正案,以確保同性配偶享有與異性夫妻同樣的權利。該法案和修正案現將在泰國議會進行投票。在社會包容度、男女平等度全球首屈一指的泰國,其結果幾乎毫無懸念。
  • 美最高法院裁定同性婚姻合法 歐巴馬稱讚同性平權
    原標題:美最高法院裁定同性婚姻合法 歐巴馬稱讚同性平權  原標題:美最高法院裁定同性婚姻合法   京華時報訊 美國最高法院北京時間26日做出裁決,為同性配偶提供了結婚的權利。這一裁定意味著,各州不能禁止同性婚姻,同性婚姻將在美國全國各州合法,美國也成為全球第21個承認同性婚姻國家。
  • 港入境事務主任爭取同性配偶福利獲終院判決:勝訴!
    對於局方指,拒向上訴人提供有關福利為保障本港婚姻制度,但終院認為這與保障香港的婚姻制度沒關聯,稅務局及公務員事務局的職能亦非保障婚姻制度,法庭難以想像同性配偶被剝奪有關福利會驅使任何人結締異性婚姻。判詞直指,社會大眾對婚姻的道德觀念並非相關考慮因素,以欠缺大多數人的共識為理由而拒絕小眾人士的申索有損基本人權。
  • 臺灣紀實││ 臺灣同志的世界人權日——2016臺北婚姻平權音樂會紀實
    此次釋憲聲請雖然失敗,但它被認為是臺灣同志群體爭取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先聲,間接促成了自2003年起臺灣民間同志團體舉辦的一年一度爭取同性戀者平等權益的聲勢浩大的「臺灣同志大遊行」。此後,臺灣「法務部」、民進黨「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等官方機構均以各種形式,試圖推進同性婚姻平權進入立法程序,但均告失敗。
  • 臺灣同婚平權運動31年
    事後在接受採訪「為何有結婚念頭」時,他說因為和對方吵架要離婚,結果被懟回一句「那你得先證明我們有結婚」。因為這句話,祁家威走上了爭取同婚的漫漫長路。圖為1998年8月7日,祁家威在一家餐館門口抗議。這家餐館放了塊提示牌:我們不為狗和同性戀服務。
  • 臺灣5萬名同性戀大遊行 呼籲平權婚姻(圖)
    邁入第10年的臺灣同志大遊行下午從凱達格蘭大道出發,今年延續南北雙路線遊行模式,以「革命婚姻婚姻平權、伴侶多元」為訴求,集體宣示同志要婚姻平權,也要伴侶多元,超過5萬人走上街頭爭取同志權益,最後更在遊行終點的凱達格蘭大道上「
  • 德國開放同性戀合法結婚,第一對同性伴侶爭取了 25 年
    儘管法案生效的當天是假日,但依然有部分的戶政機關特別開放,為的就是讓同性伴侶可以選在這天登記,成為德國史上前幾對合法同性伴侶。據同志權組織指出,這天共有 12 對同性伴侶打算在柏林結婚。現年 59 歲的 Karl Kreile 和 60 歲的 Bodo Mende 是德國第一對登記的合法同性伴侶。
  • 昨夜,臺灣婚姻平權失敗,投票現場曝出這些黑幕...
    另外,也有在詞語後方加上字母「Q」,代表酷兒(Queer)和/或對其性別認同感到疑惑的人(Questioning),即是「LGBTQ」。這次公投項目中,意外出現了「婚姻平權」一項,即同性二人有機會可以通過民法建立婚姻關係。倡導平權者,紛紛喊出一句口號:「兩好三壞,投出幸福未來」。
  • 美國黑人「變裝皇后」,促進同性平權卻反遭排斥,跨性別者的悲歌
    Johnson)》,聚焦這位名噪一時的變裝皇后,為爭取同性戀權益而奮鬥的珍貴歷史記錄,並將視角延伸到之後數十年間,美國和世界各地為平權運動做出的努力和犧牲。1969年6月27日星期五晚上,格林威治村——紐約同性戀人群最集中的街區——一家名為「石牆」的同性戀酒吧裡,闖入七名便衣警察和一名制服警察,進行臨時檢查。在當時,警方對同性戀酒吧和夜總會的搜捕行動司空見慣,同性之間接吻、牽手、甚至在同性戀酒吧出現都是被逮捕的理由。
  • 「四時雜談」同性婚姻平權運動,從來都是一場不自信的鬧劇
    確實存在一種現象,在全球領域越是高知階層對於同性戀的寬容度與支持度越高;無可否認,認知的提升有利於容納更多社會存在體系,但是同時卻也存在著「為新而新、為破而破」的社會心理。很多人是因為後天的社會心理問題,尋求「同性安全」才融入了LGBT群體,相比較而言,社會底層的同性關係反倒更為純粹。同性戀婚姻的反對者,大多缺乏理性。
  • 港高官:同性婚姻 香港一定有
    臺灣同性婚姻合法化在即,亦令部分香港人關注本港平權情況。王賢志(右)婚後曾攜同配偶Kevin(左)出席一點粉紅活動。(資料圖片)引述鄭若驊:同性婚姻一定會有 是大勢所趨港商臺節目《一圈圈》日前播出王賢志訪問,王是東華三院首位公開同開同志身份的主席,他三年前與拍拖七年的另一半Kevin,在加拿大註冊結婚,事前亦有通知時任東華主席、副主席及總監,亦感到同事間的包容,「唔係宣傳,叫大家個性取向係去跟我,或者點樣,只係話社會上多些大型機構包容多啲同事之間、同事伴侶
  • 臺灣同性婚姻合法化關我們什麼事?為何要關注這個群體?
    婚姻平權大平臺和伴侶盟也同聲呼籲,希望「立委」不要用同性伴侶法或另立專法的方式,這樣是隔離且不平等,也期盼「立法院」能儘速完成「民法」修正案,讓同志真正享有平等成家的權利。 反同派怒不接受 約百人聚集抗議 臺灣「幸福盟」「安定力量」等反同團體則對此反應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