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公家飯的軍師到底是怎麼出現的?
● 古代文青們持有自帶「放大屬性」的筆
● 對軍師的美好嚮往,是中國文人的夢
也有軍事夢的文藝中年特約編輯/老梁
吃公家飯的軍師到底是怎麼出現的?
-+-
根據現有的文獻資料,「軍師」一詞最早出現在兩漢之際。
那時政局動蕩,西北軍閥隗囂聘請方望擔任軍師,讓後者幫忙出謀劃策。
看起來,這時的軍師類似
軍閥中臨時聘請的資深顧問。
初期大家合作還是愉快的,不過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後來兩人因政見不合,以方望寫辭職信而關係破裂。
儘管如此,設置軍師的傳統還是保留了下來。
隗囂的同道袁紹就聘請盧損為軍師。
唯才是舉的曹操當然不甘人後,他大概是
將軍師職位制度化的關鍵人物。
曹操的軍府中就有軍師、中軍師、左軍師、右軍師、前軍師,還弄了個軍師祭酒(首席參謀長)。
● 《軍師聯盟之虎嘯龍吟》軍師祭酒 郭嘉
曹丕建立魏朝後,
軍師在較高官階的軍府中多有所見。
譬如,河南籍的杜襲、辛毗兩人都曾擔任過大將軍曹真的軍師,又是後來司馬懿的軍師。
他們的同鄉趙儼,先前是徵東大將軍曹休的軍師,後來也任職於大司馬府的軍師。
所以,唐朝人杜佑總結說,曹魏時的軍師
「凡諸軍皆置之,以為常員」。
過了若干世紀的清朝人洪飴孫講話也不客氣,說「魏氏官制,名與漢同,而實變之。……公府之屬增至百餘,軍師之名遍列諸署」,大有感嘆軍師之職泛濫成災之意。
其實這也好理解,畢竟其時的軍師官階位列第五品,乃三公、常設將軍等人的屬官,離「高幹」還是有一定差距。
那麼,軍師是幹啥的呢?
自然,當好軍事參謀,做個優質幕僚是軍師的第一要務。
按照杜佑編纂的《通典》說法,三國時期的軍師又職掌「軍國選舉及刑獄法制」,也就是遴選文武官吏兼承擔司法工作的活。
不過,那時軍師的權力之手還進一步伸長,扮演了「如朕親臨」的監軍角色。
陳壽的《三國志》裡記載蜀國的諸葛亮進犯曹魏政權時,「大將軍司馬宣王(即司馬懿)數請與亮戰,明帝終不聽。是歲恐不能禁,乃以(辛)毗為大將軍軍師,使持節。六君皆肅,準毗節度,莫敢犯違」。司馬氏奪取曹魏政權建立晉朝後,家族裡有名叫司馬師的,為避諱的考量,
軍師的官名便改成了軍司。
● 軍司 羊侃
有學者說,儘管軍司與軍師有明顯的繼承性,但職責還是有差異,最大的不同是軍司往往是領軍主帥的第一繼承人。
然而不管怎麼說,連軍司一詞在南北朝時的史書中已罕見記載。
那麼,吃公糧的軍師在正史中消失得無影無蹤,也是情理中事。
只有在反社會的江湖故事和顛覆政權的農民起義中才會出現,前者如明清時期的通俗小說,後者則以晚清的太平天國為代表。
不過,此時的軍師已與三國兩晉時代不可同日而語。
古代文青們持有自帶「放大屬性」的筆
-+-
從軍師的源頭上說,不能肯定它是三國時期官職的創舉。
實際上,商周時期的姜子牙恐怕是文獻中提到的軍師的較早記載。
《史記·齊太公世家》中說,周文王打獵時,遇到姜子牙,「載與俱歸,立為師」。
《史記》又講了齊國的軍事家孫臏,說「(田)忌進孫子於威王,威王問兵法,遂以為師」,後來齊威王準備委任孫臏為將軍,圍魏救趙,為後者婉拒,「於是乃以田忌為將,而孫子為師,居輜車中,坐為計謀」。看起來,替統帥出謀劃策,充當軍事助手,
的確是軍師的最初形態。
上文提到的正兒八經的軍師方望,在寫給隗囂的辭職信中,明言他就是以戰國時的燕國大臣郭隗為榜樣,預備當好參謀,招攬賢士。
● 郭隗說燕昭王求士
不過漢魏時期的軍師,畢竟走在體制化的道路上,與《史記》筆下的原初軍師,無論是在地位、級別還是權屬方面,都有著不小的差距。
清康熙年間寫《女仙外史》的呂熊就認為,軍師應該具備如下「高大上」的特質:「善用兵者,有軍師名將之別;折衝樽俎,軍師之職也;智勇兼備,名將之任也。不但為六軍之師,直可以為帝王之師者,方稱得上『軍師』二字,若名將則專主軍旅而已。尚父(即姜子牙)為軍師之祖,繼之者子房(即張良)、孔明與青田(即劉伯溫)也。」
所以,有研究者說,若干世紀後明清小說家筆下的軍師
似乎更符合當初司馬遷書寫的軍師形象。
我們且拿最為人熟知的《三國演義》來說。
正史中記載劉備請諸葛亮出山,句子非常簡短:「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
在羅貫中的筆下,抓住「三往」兩字,洋洋灑灑寫成五千字的求賢故事,試圖呈現給讀者的是一個高冷神秘風的諸葛孔明。
後者自入劉備政權後,小說寫道,劉備「待孔明如師,食則同桌,寢則同榻」,又說「自得孔明,以師禮待之」,尊崇之意躍然紙上。
實際上,歷史上的諸葛亮其地位和權力也是逐步提升的,並非一飛沖天。
赤壁之戰後,任軍師中郎將,秩比二千石;四年後,升為軍師將軍,秩二千石;再從著名的隆中對算起,到登上丞相高位,
費時十五年。
小說將諸葛亮出山時的地位拔高,將「軍師中郎將」、「軍師將軍」簡化為「軍師」,當然是不準確的,更有甚者,為凸顯主角的光環,同期的龐統本為「軍師中郎將」,又變成寫書人筆下的「副軍師中郎將」。
●《軍師聯盟之虎嘯龍吟》諸葛亮
雖說那時的中國是一個人治社會,但官家的編制卻是相對固定的,哪有啥「副軍師中郎將」之說?
更離奇的事兒,還在後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