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30年的牛雜140年的餅食,這座低調的廣東老城原來這麼好吃!

2021-01-15 企鵝吃喝指南

提到廣東美食,大多數人想到的,總是廣州和順德。

所謂「食在廣州,廚出鳳城」。每到節假日,總有大批吃貨湧來打卡,茶樓人頭濟濟,小吃攤、糖水鋪的長隊從街頭排到街尾……

但許多外地人卻不知道,順德是佛山市的一個區,而除了順德,佛山城裡還藏著不少低調又好吃的美味。

順德在明清時直屬廣州府,解放後才由佛山管轄。本文所說的佛山,主要包括佛山中心的禪城區,和鄰近廣州的南海區

這裡的飲食文化與順德風格相似,又受廣州影響,還揉入了獨特的草根氣質——

路邊柴火灶上,腸粉在一片水霧中華麗出爐,農家菜館中,幾十隻瓦煲燉著老火靚湯,茶樓的舊式小推車載著點心來回奔忙,牛雜在滷汁大鍋裡熱騰騰散發異香……

雖然不如順德那樣聲名遠播,但禪城區的街頭巷尾也藏著許多地道小店,經過幾十甚至上百年的時光歷練,自帶一份氣定神閒。

我們跟著本地人,從大清早不停吃吃吃到了深夜。來看看,老城裡都有些什麼好吃的?

早餐 | 平民飲食之光

讓我甘願在寒冬清早掙紮起床的這家早餐店,只賣兩樣東西:生滾粥和柴火腸粉。

雖然看起來破破爛爛,連招牌都沒有,但在佛山街知巷聞,熟客稱它為國民飲食店。

這裡的物價似乎還停留在十年前, 6元一碗牛肉粥(加一份肉也只要一塊錢!),每勺都是滿滿牛肉碎。據說阿姨們凌晨就起來熬粥,投下大量豬骨,把米粒熬到開花,不放味精也自帶鮮甜。

生滾粥配料繁多,豬肉牛肉豬肝魚片皮蛋瘦肉……各式肉碼提前醃製好,就等煮粥阿姨調配。她一人同時掌勺幾個猛火銅鍋,每種食材該燙多久,時間掐得分秒不差,快、準、狠的「無影手」功夫,仿若武俠片。

另一邊廂,人們擠在灶前,都在等新出爐的腸粉。木柴燒出滾滾蒸汽,老式窩籃直徑一米有餘,蒸出的腸粉白嫩平整如一匹新棉布,還帶著獨有的柴火香。

佛山腸粉大多用純米漿製成,口感不粘,米香十足。醬油偏鹹口,還會加尖椒圈提味。

早茶 | 慢悠悠嘆一盅兩件

這裡生活節奏緩慢,踱進茶樓,悠悠嘆上一盅兩件,是老佛山的清晨儀式。

老饕們各有心水嘆茶地。桂城的早茶擁躉會指定南海迎賓館,點心水準保持得不錯,排骨拼鳳爪、皮薄餡靚的叉燒包、脆皮手磨薑汁糕……都是經典。

老字號在傳承之餘不忘創新,比如把傳統點心薄撐改良為「竹炭黑薄撐」,看著有些網紅,底子卻拿捏得很好,一口咬下蹦出酥脆「咔嚓」聲,芝麻、花生和燕麥片落得滿口生香。

禪城人喝早茶更偏愛金城大酒店。雖是星級酒店,價錢卻廉宜,布局不似傳統茶樓,在室內設一條熱鬧食街,想吃什麼到窗口自選。

來這裡必點曾經的獲獎名點心:冰花雞蛋散和百花釀腸粉!

百花釀腸粉

「百花」是粵菜裡「蝦膠」的美名。將蝦膠釀入油條,再用一層薄薄的腸粉皮裹起,每口都能吃到滑、脆、爽三重口感。

蛋散是以麵粉、雞蛋等揉和壓薄後炸成的,再掛上糖漿,甜蜜香脆又鬆化~

冰花雞蛋散

最後記得留一席給艇仔粥。粥都熬出一層細膩米油,口感綿密,加上浮皮(風乾炸豬皮)、魚滑、蛋絲、冬菇、燒鴨粒等十幾種配料,一碗飽足。

如果要體驗最傳統的早茶,必須到金源酒家。搬到現址已逾23年,如果算上前身粵海茶樓,橫跨近半個世紀。它是廣佛少數還保留著傳統點心手推車的茶樓,從歷史感十足的花磚到阿姨們的白制服,都散發著國營年代老味道。

攝影:Celsior

現在大多數早茶的經營時間已延長至午後,金源還是老派地遵循著6點開、11點收,服務員和後廚掌勺人都多年未曾更換。

點心走接地氣路線,賣相不夠精緻,但平均一碟不過十元!

攝影:Celsior

做大菜才是真正展示老師傅們功架的時候。花油鳳肝卷、八寶裹蒸鴨、傳統三蛇羹、骨香乳鴿片、松子叉燒盞……許多隻存在於舊菜譜中的傳統粵菜,都能在這裡點到。

松子叉燒盞層層起酥,叉燒肥瘦比例正好,趁熱咬一口,餡料還能流心~

傳統菜式做起來都費工耗時,要提前一天預約才能吃上。將來老師傅們退休,這些菜也有可能就此失傳,且吃且珍惜吧。

別錯過懷舊點心白糖糕,這質地絕了!

嘆完早茶,在街上逛一逛,你會遇到許多誘人的小吃攤、糖水鋪,比如說——

牛雜 | 傳奇」走鬼」攤

如果說哪種食物最能代表佛山的草根氣質,牛雜當之無愧。位於同濟牌坊下的美賢牛雜,大概是最傳奇的一家。

它跟「修記牛雜」是最出名的兩家牛雜,早先都是路邊攤。後來修記搬入門店,美賢成為全佛山唯一持證上崗的走鬼攤。

30多年來,歷經兩代傳人,美賢依然守著原始味道,只做牛雜,粉面配菜一律欠奉,連白蘿蔔也不加。很多人從幼兒園吃到成家立業,身在異鄉的佛山人更是最惦記這口。

老闆每天3點半準時出攤,賣完即收,想吃得趕早。天冷的時候,往往炭爐還沒支起,街坊們已經排成長隊,有的還自帶保鮮盒。

如果第一次來吃,跟老闆說是幾個人,他自然會給你配好份量,算斤兩用的還是傳統秤桿。

牛心牛蒡牛肚牛肺牛腸牛天梯,或軟或韌,口感微妙處要細細體會。

攝影:Celsior

牛雜新鮮、處理乾淨,而最高妙的地方還要數滷汁底。不像其他店只有單一醬香或鹹味,美賢的滷汁層次豐富,十幾種香料和醬料經過日復一日熬煮,沉澱出醇厚複雜的風味。

糖水 | 街角的甜蜜老字號

吃完美賢牛雜,總要到附近的同濟豆腐花,吃一碗溫熱甜滑的薑汁豆腐花。

除此之外,佛山街頭還散落著許多老字號糖水鋪。和老火湯一樣,糖水也是佛山人日常不可或缺的部分。

順德人把雙皮奶開遍廣東,民信、南信、仁信……分舵繁多。但老佛山只認祖廟附近這家民信。

順德大良直營店,血統純正,每日新鮮運來的水牛奶就是出品保證。雙皮奶結了厚厚一層奶皮,入口是濃得化不開的奶香,大顆飽滿的紅豆把碗口擠得滿滿當當。

年輕人愛的一口甜,還有靠新派芒果系列闖出名氣的「圓碌碌甜品屋」、菜市場電飯煲糖水鼻祖「小草糖水」……

不過說到網紅鼻祖,輝記糖水當之無愧,地位相當於廣州文明路的百花。菜單鋪滿了整面牆,大部分糖水價格只有個位數。

《聖經》所說的「流奶與蜜之地」,也不過如此:烏黑得油光發亮的芝麻糊緩緩淌下;熬至將融未融的番薯芋頭都泛起茸毛;清亮溫潤的蓮子雪耳靜靜躺在甜湯裡……

一時犯起選擇困難症,「麻煩都來一份!」

豬腳姜是輝記的人氣王。醋下氣消食,姜驅寒暖胃,豬手的膠原蛋白帶來厚實口感,冬天吃上酸甜濃鬱的一碗,渾身都暖了。黑漆漆的雞蛋是豬腳姜的靈魂,在長時間浸煮下姜醋盡數滲入其中,最後用蛋黃把湯汁全蘸完,美滋滋。

在輝記隔壁,還有家藏在菜市場巷子裡的珍姨姜醋,豬腳姜也很有名。姜的口感很特別,粉而軟,近似馬鈴薯。

珍姨除了自泡酸薑,還做臭屁醋。在醋裡加入梅菜、白豆、紅蘿蔔等齊煮,上桌時真的……沒法聞,又酸又餿,醋味衝鼻。這是佛山三水人引以為傲的「黑暗料理」,大家或對它愛之入骨,或避如蛇蠍,幾乎沒有中立派。

來,要不要嘗一口?

吃夠接地氣的小吃糖水,是時候上正餐了!

粵菜 | 有鄰裡情懷,也有精工細作

君臨餐廳在燎原路屹立近30年不倒,是口口相傳的街坊食堂。近來在抖音被推了一把,老闆乾脆列出一份集大成的"網紅菜單",一秒 ALL IN 招牌菜。

芋蓉蓑衣卷就是「網紅」之一

一定要試試釀鯪魚這道順德手工菜——整條鯪魚起皮取肉,混合香菇、馬蹄、腊味、肥豬肉等一起剁碎,再釀回魚身,先炸後蒸。外表看起來還是一條完整的魚,內裡早已乾坤大挪移,骨刺全去。

陳皮的甘、馬蹄的脆、腊味和肥肉的油潤甘美,大道歸一

光是起魚皮一步,就極考驗大廚手藝。因工序繁複,加之食材廉宜賣不起價,如今在粵菜館是買少見少了。

傳統五柳菜式也是君臨大廚的拿手好戲。五柳醬包含:藠頭、酸薑、紅姜、瓜英(青木瓜絲與紅蘿蔔絲)、茶瓜(醃酸青瓜)5種醃菜,口味酸甜,想一想就不自覺分泌口水。

五柳蓑衣蛋堪稱開胃妙品,雞蛋高溫下鍋,炸出一圈焦黃酥脆的裙邊,更能掛住五柳汁。如果運氣好,還能碰上溏心狀蛋黃!

另一家高人氣的有記餐廳,走樸素親切的性價比路線,家常菜居多。30年來,從街邊攤做到大排檔,現在即使搬入深巷內依然座無虛席。

白切豬手是每桌必點招牌。整隻豬手切成薄片,鋪在白瓷盤裡,更顯細膩粉嫩,像是五大三粗的壯漢無端生出幾分嬌羞感。

豬皮爽口Q彈,肉與肉之間都結成透明啫哩層,明明蘸料只有醬油和油,卻一點也不肥膩,讓人一塊接一塊吃得停不下來。

豬手分為有骨版和無骨版,造福懶癌患者

為求「好吃」不厭其煩的佛山庖廚,對付肉少骨多的豬腳也有一套,從清乾隆期間流傳至今的醞扎豬蹄就是代表。

扎蹄做法非常複雜:豬腳抽去筋骨,再將肥瘦肉剔出,分別醃漬、走油後層層堆疊捆緊,用糖、酒醃漬後再以滷水浸熟,大大小小30道工序,熟練的老師傅一天也只能做20隻。

做好的扎蹄切薄片鋪開,仿佛粉白相間的芙蓉花在碟中盛放。吃時只配兩種蘸汁:滷水添味,浙醋解膩。

扎蹄的創始老鋪得心齋,原名叫和記豬肉鋪,歷史悠久,名聲在外,牆上貼滿各種報導和獎項。當年因為滷豬腳賣不動,老闆摸索出扎蹄做法,巡撫吃過讚不絕口,賜名「得心應手」。逢年過節,老一輩佛山人都會去買一隻應節,取個好彩頭。

除了扎蹄,各種傳統腊味也是得心齋的拿手好戲

嘴刁的佛山人,還樂於挖掘各種隱秘私房菜和農莊菜。很多人專程驅車去南海區的「農湯老店」,就為了一口老火湯。

一進店門,幾十口炭爐和瓦煲整齊排開,場面壯觀!

有時候要當個資深食客也蠻考驗勇氣,比如在這裡,點上兩煲燉足4、5個小時的老火湯,經理的神色會告訴你:這才算上道。

湯端上後須先撈湯渣「驗明正身」,料有多足,看看堆成山的湯渣就知道了。

赤小豆粉葛鯪魚、土茯苓龍骨烏龜……這些湯料在外地人看來一頭霧水,卻是本地人心中食補的經典搭配。

燉湯了得之外,燒臘、炒菜都可圈可點

大眾化餐館遍地開花,要找隱世高級私房菜也不難。比如藏在桂城偏遠村屋的102小館,復刻傳統廣府筵席菜12年,名氣早已衝出本土,不止跟香港大班樓四手聯彈,更遠赴新加坡交流切磋。

館主獨闢一爿清幽地,蓋了一棟古樸雅致的小樓,每天只接寥寥幾桌,按時令更換菜單,食材選料精細,一瓶醬汁也堅持從香港人肉背回。

每道菜都精工考究:咕嚕肉用應季紅薯提出甜度,咬落爆漿;脯魚乾燒面香氣逼人;生炒糯米飯貨真價實現炒現上,粒粒分明……

對於佛山「粗菜細做」的哲學,這裡的「桂花炒瑤柱」是最佳註腳。除了瑤柱,食材只有廉價的雞蛋和豆芽,所花功夫卻一點也不少。

熬煮上湯、瑤柱撕成極細的絲、豆芽掐頭去尾,都只是準備步驟。重頭戲的「桂花」,其實是把雞蛋炒成桂花一般蓬鬆、細碎、嫩黃的狀態。秘訣在於炒功和火候控制,手速一定要快,不然就變成普通的雞蛋炒豆芽。

小館另一招牌是柱侯雞,做法比坊間餐館精細得多,要提前浸雞、養醬,而且嚴格遵循不時不食原則,到開春後才提供。

小館依每桌人數定菜單,人多給柱侯雞,人少則換為乳鴿

俗話說「未嘗柱侯雞,枉作佛山行。」它的靈魂調料柱侯醬,傳說是佛山三品樓大廚梁柱侯發明的。他用黃豆、鹽、麵粉和水經發酵抽取頭抽後的豆渣,加入果皮、蒜頭、芝麻醬和糖等製成。燜肉下一勺,味道立刻升華n倍!

夜宵 | 夜粥文化當道

佛山被譽為「武術之鄉」。當年一代宗師葉問帶起全民練拳風潮,武館興盛,很多人白天謀生,晚上才有空習武。師母會為弟子們準備一鍋粥作為宵夜,但只有資歷深的入室弟子才能享受,所以俗語又以「食過夜粥」形容有武功底子的人。

攝影:陳君成

傳承至今,吃夜粥已經成為了大眾百姓的習慣。畢竟南方的夜裡,沒什麼比一鍋綿密滾燙的粥更加溫柔。

新正記艇仔粥是老佛山的私藏據點之一,從舊址遷到新家,環境比之前的大排檔好上不少。圍爐吹水,一鍋粥,幾碟小炒,落胃最是熨帖。

艇仔粥不消說,新正記就靠它打響招牌,配料豐盛得快要溢出碗外。

更有趣的是草肚粥。草肚是牛的第一個胃,因為形態像毛茸茸的草地而得名。新正記的草肚粥,用的是未經漂白處理的鮮牛肚,口感尤其爽韌,下大量白胡椒粉闢腥提香,熱辣惹味。

點心 | 吃飽喝足,帶點手信回家

來佛山要人手帶走一包的,當然是盲公餅!

據佛山市志記載,它創製於清嘉慶後期,掐指一算也有兩百多年歷史。相傳一位盲人在佛山祖廟擺攤佔卜,為免小孩哭鬧,盲人的兒子就用飯焦幹磨成米粉,加芝麻、花生、糖,以生油和勻壓制烘烤成棋子狀的餅食,酥脆又甘香。

後來盲公餅中加入冰肉(以燒酒和白糖醃製的肥豬肉)夾餡,所以又叫「肉心餅」。盲人專門開了家餅店「合記」,製作的「合記肉心餅」建國前已經馳名中外。現在大多數盲公餅的包裝上,還保留著這個舊名。

買盲公餅,去百年老字號公興隆就好。店裡還有許多懷舊餅食,可以順手帶上幾樣。

還有一家土著才知曉的手信,藏在金源酒家斜對面的大笨象食品店。門面破舊不起眼,沙琪瑪出品卻堪比廣州星級食府玉堂春暖。

一塊好的沙琪瑪,要訣是用儘可能少的糖粘住,咬下去蓬鬆、有空氣感,會撲簌撲簌掉渣。看起來是不太鮮豔的鵝黃色,吃完卻滿口迴蕩著蛋香。

佛山美食,或許不那麼精緻,甚至因為頑固的「不變」而顯得有些落伍。但也正因如此,這裡的食物,大多還保留著傳統的質樸無華。

空出一個周末,帶上這張清單,去感受老城的煙火氣吧:

文、圖 | eimo

設計 | Casper

編輯 | 穗穗

相關焦點

  • 這座低調的廣東老城,太好玩也太好吃……
    赤坎騎樓 來自馬蜂窩用戶@天弓放眼整個廣東,江門雖然相對低調,但早已不是第一次在電影中露臉了。遍布城市和鄉村的碉樓、洋樓,處處散發著這座城市濃鬱而獨特的僑鄉風情。 今天就跟著窩主走進這個寶藏的廣東老城吧~
  • 廣東佛山2019年第二批A級餐飲單位名單公布
    佛山市2019年第二批首次認定為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等級A級單位名單L202230佛山市南海區獅山鎮廚哥餐飲店佛山市南海區桂城街道桂瀾北路18號42廣東瞻雲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佛山南海分公司10座一層10-121-4號50廣東三元麥當勞食品有限公司燈湖東路得來速分店
  • 又暖和又好吃,這個城市還沒有被遊客擠滿
    ↑而這三地我們都寫過,戳圖可直達深圳……一直以為是一個鋼筋水泥的城市,美食荒漠。但這次,卻讓我見到了一個保留了老廣東城中村的古早味,同時又有中國矽谷現代感的城市。它是好吃的。除了深圳,我還第三次去到了佛山,這座老城的美食依然那麼深得我心。
  • 米其林話這是廣州最好吃的8家餐廳?來佛山嘗過這些再說!
    1991年開張至今,龜苓膏、雙皮奶、綠豆沙等糖水暢銷廿年,定價維持街坊價。來到順德探尋美食,不用愁找不到好吃,這裡吸引著央視美食節目無數次前去選材,謝霆鋒也曾在此拍攝《十二道鋒味》。◇9:00-11:30◇【茗茶友煮】龍的酒樓是此次順德之行的第一頓早茶。早上九點,已經陸陸續續有很多本地人拖家帶口的來享受周末的早晨了。
  • 廣東這座古老又年輕的山海湖城,深藏著低調而驚豔的美
    汕尾,廣東省21座地級市之一,大概也是全國唯一一座帶「尾」字的城市,很多人對這座有些低調的城市還不太了解。汕尾在哪,是汕頭隔壁嗎?聽說有個深汕合作區,汕尾和深圳相鄰嗎?不去不知道,原來這座城市是這麼的美麗,下面就將此次走吧網旅行達人參加踩線採風活動的成果展現給大家,相信2021年,走吧網能夠帶領更多的吧粉走進這座古老又年輕,美麗又好吃的濱海新城。12月23日晚,汕尾市主辦方在天成大酒店舉辦了盛大的歡迎晚宴,熱情接待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們。
  • 問吃牛雜去邊度好?榮記牛雜全牛宴肯定系首選啦,除左牛肉,仲有埋燒雞吃
    ,最接地氣、重服務的佛山微信平臺!20幾年啦,在佛山就系間傳統老字號來嘎。榮記牛雜甘正宗(地道的佛山口味)的全牛宴牛肉店,全牛宴專業製作可燜、炒煎、焗,醬爆,火鍋,桑拿,冬瓜盅火鍋牛雜,仲有牛扒,肯定要同大家介紹下
  • 廣東佛山抽檢月餅餡料10批次、月餅140批次 全部合格
    佛山市三水中旅集團有限公司華廈酒店佛山市三水區西南新華路42號廣東省粒粒紅豆沙月餅(175克*4個)/盒2020-08-30佛山市高明區荷城街道文明路326號新亨村工業大樓二樓廣東省廣式伍仁月餅(果仁類)600g/盒2020-08-30
  • 盤點廣東佛山值得一去的旅遊景點,看美景吃美食,了解佛山文化
    你對廣東佛山的印象是什麼呢?是佛山的武功?順德的美食?南國之陶瓷?老字號酒莊?亦或是佛山的山和水?有人問,佛山為什麼沒有佛?佛山有哪些值得一去的旅遊景點?去完以下這些地方,我保證你會愛上佛山。1、佛山為什麼沒有佛?
  • 佛山,這座千年古城,除了無影腳和詠春拳,還有迷人的佛山八景
    佛山,肇跡於晉,得名於唐。那麼佛山的「佛」究竟緣何而來?古城佛山的中心有一座塔坡寺,俗稱經堂。「千年古鎮源塔坡」,這座寺廟是佛山歷史的起源。寺廟門口曾有聯云:盛地驟開,一千年前青山我是佛;蓮花極頂,五百載後說法起何人。自晉以來,千年的悠悠歲月中,因為佛山祖廟的庇護,佛山一直順風順水,沒有大風大雨。
  • 香港開過來的43年老店,一鍋「泉眼牛雜」黯然銷魂
    ·招牌是一鍋泉眼牛雜· 它家憑藉一鍋噴泉牛雜,40多年來斬獲了不少粉絲。牛骨湯要用上幾十斤牛骨,熬製幾個小時,一看就知道下了真功夫。燉得酥爛酥爛的,有濃鬱的醬香,能嚼到晶瑩透明的筋肉,好吃到犯規。▨  潮州全套腩什十寶 ▧選擇困難症的,建議點這一款。
  • 廣式牛雜、四川肥腸,好吃的秘密都在這兒了!(點開就有福利)
    這期《回家吃飯》,統統幫您解決,不論是風靡廣州的牛雜,還是收服大江南北的四川肥腸,讓您在家烹調,爽快吃過癮~二十年做牛雜,教會您地道廣式風味如果你在廣東隨便問人:什麼小吃最可以代表這個地方?他一定會和你說是牛雜。可以說:有廣東人的地方一定有牛雜。
  • 廣東清遠的「牛雜」吃法,竹籤串起來,大家圍坐著吃,每串1至3元
    這是珊珊三丫頭愛生活、愛攝影、愛旅行、愛美食的駐足點。廣東清遠連州,位於粵、湘、桂三省交界位置,是一座「山城」,不僅自然風光宜人,而且是歷史文化底蘊深厚,隨著旅遊業的發展,有越來越多人來清遠連州旅行。這一次連州旅行,珊珊三丫頭住在城市的中軸線連州大道周邊,當有了空閒時間,就到附近的街頭巷尾尋覓屬於這座城市的特色小吃。
  • 廣東佛山最知名富豪:靠一瓶醬油,賣出1950億身價
    廣東佛山最知名富豪:靠一瓶醬油,賣出1950億身價推薦語:廣東一直以來都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而位於廣東的佛山市,更是鼎鼎大名的存在。而就在佛山這個人傑地靈的地方,多年來自然也誕生了不少的富豪。今天,筆者就帶著大家來認識一位出自廣東佛山的超級低調「醬油首富」,他的實力遠遠比他的名氣要高,靠一瓶醬油賣出千億身價,此人就是龐康。龐康,生於1956年,廣東佛山人,現任海天味業董事長、總裁。
  • 佛山、廣州十大「囂張」餐廳排行榜,那些好吃但排隊排到腿軟的店你去過沒有?!
    這一期,敏華愛美麗就為大家盤點一下周邊的10大「囂張」餐廳!>【代表作】和味牛雜【江湖傳聞】廣州最好吃的牛雜,但阿婆的擺攤時間不固定也沒有規律可言,需要碰碰運氣。【實地探訪】你或許很難想像,在廣州芳村有一個不起眼的老婆婆經營著一個不起眼的牛雜小攤居然多次被網友評為廣州最好吃的牛雜,而且還引致一大群痴狂的吃貨不惜長途跋涉、攀山涉水、千裡迢迢、排著長長的隊伍來芳村品嘗傳說中的阿婆牛雜
  • 私藏了「羅馬廣場」和「中國普吉島」,這座廣東小城卻美得如此低調
    ↑臺山市下川島水洋村從鐵達尼號上的中國員工,追根溯源,目的地最終指向廣東臺山,一定程度來說,這並不是隨機的巧合。位於臺山水步鎮這座碉樓建於1910年,從建成後的第10年就開始傾斜。碉樓開始是用以抵禦海島,後在抗日戰爭中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 廣東牛雜的具體製作方法,以及對應香料、調味料的配方,值得收藏
    提起一道美食,如果你是一個美食愛好者,這道美食應該是再熟悉不過的了,那就是牛雜。牛雜同羊雜一樣,使用牛或者羊的內臟等下腳料製作而成,對於不善於製作美食的西方人來說,這些下腳料通通都被當作垃圾扔掉了,而對於以製作美食著稱的中國人來說,這些東西可都是寶。
  • 食客新歡:「牛品客」一個中央廚房統一運營的牛雜店牛肉店連鎖加盟...
    2013年某天,牛雜店來了一位穿著講究、滿臉愁容的客人。他點了一碗牛雜,嘗了一口,好像想起什麼,馬上問店長這是哪裡的牛肉牛雜?得知是潮汕土黃牛,客戶點了點頭,說,「那就對了……太好了!」馬上眉開眼笑,吃完又打包幾份帶走。
  • 跟廣東師傅學做《牛雜》,味道醇厚,香糯,入口一瞬間就愛上了!
    在中華大地上,讓你說一道最好吃的中餐是啥?你能說出來是啥樣色的嗎?恭喜你答不出來吧!答不出來是對的,在我們菜譜中菜品永遠都沒有『饢餅王』!經典廣告詞不就說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嗎?做為我這樣天天碼字寫美食,看到美食就流口水的小哥,怎麼會不去挖掘那些很好吃,又很代表地方特色的小吃菜單呢!
  • 佛山蘇永善家庭當選2020年廣東十大「最美家庭」
    /市婦聯供圖佛山新聞網訊 佛山日報記者黃碧雲 通訊員呂嘉欣報導:日前,由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省婦聯聯合開展的2020年尋找廣東最美家庭系列活動評選結果揭曉,佛山的蘇永善家庭被授予2020年廣東十大「最美家庭」榮譽稱號。蘇永善是廣東省勞動模範、省特級教師、全國優秀教師、「中國好人」。
  • 廣西這座被吃上熱搜的老城,龐大的美食王國終於被掀起一角!饞哭了~
    嗦不完的粉、撩不完的螺、嘗不夠的酸嘢、喝不完的糖水、吃不完的牛雜……「把小板凳坐在門口嗦粉的南寧,太令人慾罷不能了!」作為「中國綠城」,南寧綠蔭如蓋、風景秀美,儘管高鐵直達,但這裡沒有遊人如織,只有無盡的歲月靜好與老城的安逸。漫步在街上,都是倍感親切的「南普」(南寧普通話),隨處感受到本地南寧老表的有趣可愛,南寧,真的太低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