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如何影響歐美色情行業?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2021-01-10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衛夕指北」(ID:weixizhibei),作者:衛夕,36氪經授權發布。

新冠這隻黑天鵝無疑在今年給每一個行業都帶來了不同程度的衝擊,色情行業也不例外,在疫情的影響下,這個既古老又現代的行業正在悄然發生非常顯著的變化——

從內容消費的角度:社交隔離增加了內容消費的時間

當隔離不能外出時,消費色情內容的時間和空間這兩個因素都會得到滿足,而相對緊張的情緒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性焦慮,因此成人需求就會迅速增加。

世界上最大的色情網站Pornhub有一個名為「Pornhub insights」(Pornhub洞察)的官方頁面,專門顯示這一年中重大事件對網站流量的影響,頁面顯示——與3月相比,Pornhub在4月份的流量增長了22%。

3月9日,義大利宣布關閉國境開始隔離,到3月11日,Pornhub的流量上漲了14%。

一向擅長營銷的Pornhub立即宣布向義大利用戶發放了為期一個月的價值9.9美元的免費高級訂閱會員服務,並宣布將部分Modelhub網站收益捐贈給義大利當地的醫院,PornHub還向紐約市的一線冠狀病毒工作者捐贈了50000個醫用口罩。

疫情也直接帶動了性玩具的熱銷——

根據《連線》的報導,瑞典豪華性玩具品牌Lelo宣稱,其銷售額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40%。性玩具和內衣零售商安·薩默斯(Ann Summers)的性玩具銷售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7%。

從內容生產的角度:停工讓專業化生產走向個人化生產

疫情直接導致了色情消費端的爆發,但對生產端卻是極大的打擊。

直接原因在於疫情讓許多廠牌工作室停工了。

這裡簡單科普一下歐美的色情生態鏈,儘管免費視頻色情網站已經成為主流,每個人也可以自由地向這些網站上傳自己的作品,但色情內容的生產門檻本身是很高的——布景、打光、多機位、聲音錄製、節奏控制等多維度組成了一個作品重要的門檻。

因此免費網站的主要瀏覽量大部分還是流向了廠牌工作室的作品,而這些免費網站除了靠廣告賺取收入外,還會有付費專區。

付費專區全部為工作室出品,付費用戶可以享受到更高的下載速度和更高解析度的畫質,品牌工作室從免費網站的分成和付費售出的收益中賺錢,然後將相對小的一部分發放給工作室的籤約演員。

總之,儘管色情界有了YouTube,但主要流量依然流向了由專業MCN出品的PGC內容而非UGC內容,甚至很多工作室本身就是免費網站自己成立的。

疫情的直接影響就是讓很多工作室停工了,這個行業同樣有行業協會,美國和加拿大的色情行業協會簡稱為FSC。

在疫情爆發後,FSC呼籲協會內工作室自3月31日起停工,因為他們發現有十多位FSC成員在當時新冠檢測結果呈陽性,儘管並非所有工作室遵循規則停工,但大部分北美工作室出於安全考慮在疫情期間不再開拍了。

這樣的直接結果就是許多成人演員失業了。

那麼,她們的出路在哪裡呢?

答案是——移動網際網路帶來的新變現模式。

她們中的大部分湧向了以私人付費為核心商業模式的應用——比如Onlyfans、JustForFans、FanCentro、IsMyGirl。

其中Onlyfans是同類網站中表現最突出的,它類似私密版的朋友圈,用戶可以按月付費訂閱某個色情演員的動態,包括圖片和視頻,還可以直接和他們進行互動、聊天。

2016年創建於倫敦的Onlyfans今年在疫情期間實現了爆發式增長,它在三月份獲得了350萬新用戶,同比增加75%,並聲稱5月份每天吸引20萬新用戶,每天有6000至8000個新創作者加入。

它在歐美影響力不斷上升,以至於流行歌手碧昂絲將onlyfans寫進了她四月新歌的歌詞。

由於AppStore和谷歌Play對色情內容的禁令,這些網站目前都只有網頁版,並沒有上架應用商店,但依然抵不住疫情中寂寞年輕人的熱情。

疫情+移動網際網路:「一千個鐵桿粉絲」理論在色情業的應用

Onlyfans的迅速崛起的確是這個行業最值得研究的現象之一。

它標誌著這個行業的權力逐漸從工作室轉移到演員個人。

在利益層面,Onlyfans的規則很簡單,訂閱收入80%歸個人,20%歸平臺,這個比例比蘋果AppStore的30%分成還要更厚道,它將大部分收入給到了內容的直接提供方,這對成人內容創作者是一個巨大的激勵,她們成為這個利益鏈條上最大的受益群。

Onlyfans的成功另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它有效地拉進了成人演員和受眾之間的關係,在免費色情網站隨時唾手可得的時代,一個人為什麼會選擇每月付費去看一個拍攝質量並沒有專業團隊更高的視頻或者圖片呢?

原因在於Onlyfans讓受眾感受到了一種親密感,這種親密感能讓有效撫慰眾多宅男在大流行中的關係疏離。

比起在成人工作室裡極其專業的燈光、攝影下拍攝的作品,成人演員在Onlyfans上的圖片會顯得隨意和生動許多,他們通常在家使用iPhone直接拍攝,同時也沒有多機位,但就是這種隨意和放鬆增加了一種極具吸引力的「真實感」,這種真實感是受眾付費的重要理由之一。

吸引受眾付費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Onlyfans能提供一種罕見的超社會關係,讓訂閱者產生類似「在線女朋友」的感覺。

Onlyfans創作者除了純色情的一面外也會展示自己生活個性的另一面,如自家的寵物、自己種的花甚至自己和現實伴侶的真實生活,這些內容都讓一個人變得豐滿和有血有肉,這種臨場感是免費色情網站們所不能提供的。

凱文凱利曾經在他的一篇文章中提出過一個名為「1000個鐵桿粉絲」的理論,說的是任何一個領域,只要你能積累一千個鐵桿粉絲,你就能不錯地生存。

某種意義上,Onlyfans就是「1000個鐵桿粉絲」理論最好的應用之一。

轉型並不容易:從團隊運作到個人IP的轉型

Onlyfans的崛起在本質上是去機構化、個體崛起的過程。

這一過程在網際網路興起之後在內容行業一直不停地在發生——Twitter、今日頭條終結了報紙,YouTube、B站削弱了電視臺,小紅書幹掉了《精品購物指南》.......

這背後其實是技術讓內容的生產、分發、消費三端的權力在發生轉移:手機攝像頭讓內容生產變得容易和隨時隨地、網際網路和算法讓內容的分發變得高效、便捷的瀏覽體驗和支付體驗讓內容的消費更加直接。

「水是免費的,但人們依然要買瓶裝水」 一位成人從業者說。

但要在到處都是水龍頭的時代成功地賣出瓶裝水並不容易,它需要從業者全方位地適應這種個人模式——

Onlyfans上的競爭很激烈,據一份分析報告,Onlyfans上收入最高的1%的創作者賺了33%的錢,創作者的訂閱粉絲中位數只有30,即有一半的創作者的訂閱數都不到30,按典型定價每月9.9美元計算,這一收入不可能支撐創作者將它視為主要收入來源。

這背後一個重要邏輯是——Onlyfans本身是一個流量的出口而並非流量的入口,即成人創造者基本上必須自己通過其他渠道為自己的Onlyfans帳戶引流,這和國內同樣秉承「1000個鐵桿粉絲」理念的產品「知識星球」的邏輯是一致的。

因此,在其他社交平臺如Instagram、Twitter上擁有大量粉絲的從業者就有著天然的流量優勢,Onlyfans的創始人斯託克利(Stokely)是這樣推銷自己的網站的——

「假如金·卡戴珊(Kim Kardashian)的Instagram粉絲中有1%訂閱了她的OnlyFans,那麼她每月就可以賺2300萬美元。 」

吸引訂閱只是這項工作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留住他們,如果沒有足夠吸引人的內容,訂閱者隨時可以取消按月支付的訂閱。

因此,那些在Onlyfans上成功的成人創作者都非常勤奮,霍爾特(Huldt)是一位瑞典的模特,在OnlyFans約有1100個訂閱用戶。

她除了拍攝內容、更新Instagram和Twitter,還需要每天花兩到四個小時來回應粉絲們發給她的消息,她甚至記得某些粉絲的生日,其工作強度估計不比普通的自媒體人輕鬆。

Onlyfans也允許訂閱者發出個性化的邀約,這需要額外付費,比如有人會花200美元讓創作者創作特定服裝、特定場景的色情片段,一些成人創作者會根據自己的喜好、需求的難度和出價的多少決定是否接單,這也是她們另外的收入來源之一。

無論如何,疫情有力地推動了歐美色情行業向個人化的方向轉變,而快速適應變化的參與者在此過程中收穫頗豐。

創作者宣稱因為Onlyfans自己搬進了夢想中的房子

回顧:技術和社會變革是色情行業演進的兩大動力

毫無疑問,這次色情行業的重要變革推動因素無疑是疫情和背後的技術進步。

事實上,色情行業作為一個快速變化的行業,它的每一次演進背後其實也是社會變革和技術推動的結果。

色情行業的發展史就是一部媒介技術的應用史和社會變革史。

早在四萬年前,法國多爾多涅的古老壁畫中就有一男一女享受魚水之歡的場面,而最早有關性愛描述的文字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300年古埃及的莎草紙殘片。

從唐朝《遊仙窟》到明朝的《金瓶梅》,再到宮廷的春宮圖、古印度《愛經》,總體來說,在這個漫長的歷史中,色情作品的媒介依然沒有超出文字和繪畫的範疇。

但自19世紀以來,照片和彩色印刷的發明開啟了色情行業蓬勃發展的大門,拍照技術在19世紀被發明,在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倫敦,就出現了利用當時郵政系統郵寄色情照片的生意。

1942年柯達生產出消費級的彩色膠捲,就在那個時代,著名的色情《花花公子》創立了。

1953年12月,從《GQ》出走的年輕編輯休赫夫納創立了這本以刊登裸體女性為賣點的雜誌,以瑪麗蓮夢露為封面的第一期就賣出了7萬本,在休赫夫納的努力下,《花花公子》的發行量在1970年代達到了驚人的700萬。

和色情雜誌同時崛起的還有色情電影,在埃爾兄弟發明電影的第二年,也就是1895年,銀幕上就出現了接吻的鏡頭,1915年,還在默片時代的美國就誕生了第一部成人電影《A free ride》,並且在1920年美國就誕生了第一部成人動漫。

隨後,成人電影在美國快速發展,到1976年,成人電影的票房已經佔到了美國電影總票房的16%。

色情行業在60年代風起雲湧和當時的社會變革是同步進行的,當時的美國爆發了「性解放運動」,它的綱領是為了消除自由滿足性需求所帶來的罪惡感,主張將性作為正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應受到家庭、工業化、傳統道德、宗教和國家的壓制。

無數年輕人在伍德斯託克音樂節上高呼「要做愛,不要作戰」,而性解放運動其實又和當時保險套、宮內節育環、避孕藥的發明以及青黴素對梅毒有效治療的社會背景一脈相承。

觀看成人內容是一個私密的行為,到電影院和大眾一起狂歡並不是最佳的體驗方式,80年代,適合私人觀影的家庭錄像機的發明又為這個古老的行業注入新的活力。

到了1979年,美國銷售的錄影帶裡將近75%都是色情片,90年代的VCD、DVD的廣泛應用更是加劇了成人作品向大眾的蔓延。

進入21世紀,網際網路技術和在線視頻的發展更是為色情內容的傳播提供了史無前例的工具。

世界上最大的色情網站Pornhub每月有44億的訪問量,是CNN官網或24小時專門播放體育節目ESPN電視網訪問量的3倍,一些分析師推算色情網站的數據傳送量佔據整個網際網路的30%。 

而到了網際網路時代,成人製品在內容上也開始變得豐富和多元,LGBT內容在逐步增加。

而這背後和過去半個世紀LGBT群體的平權運動息息相關,在很多國家,同性婚姻變得合法化,社會對LGBT的態度也逐漸變得寬容,社會的開放也是色情內容變得豐富的一個重要推動因素。

在可見的未來,社會變革和技術依然將繼續推動成人內容不斷朝新的方向發展,未來的成人內容將是什麼樣的?

VR?AR?智能情趣用品?

嗯,或許你我的想像力還不夠豐富。

相關焦點

  • 知料| 迪士尼是如何成為迪士尼的?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Iger)突然向包括 36 氪在內的中國記者發問:「我有一個問題想問你們。廣東、北京和上海現在的實際情況怎麼樣?你們復工了嗎?電影院開門了嗎?」 隔離在美國家中的艾格很操心太平洋彼岸的疫情。儘管 69 歲的他在今年 2 月已經「光榮退役」,結束了執掌迪士尼 15 年的 CEO 生涯,把這個位置交給了 61 歲的鮑伯·查佩克(Bob Chapek)。
  • 疫情下的日本植物工廠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 日經中文網  ,作者 大林廣樹,36氪經授權發布。 通過控制生長環境來生產蔬菜的「植物工廠」因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而受到廣泛關注。植物工廠生產的蔬菜一般都裝袋銷售,因乾淨衛生而受到消費者青睞。因生產效率提高,原先偏高的價格降低,這也為植物工廠吹入一股東風。作為應對農業缺少接班人問題和氣候變化的穩定食品供應渠道,植物工廠的存在感提高。
  • ACG行業事件Top100,重新發現2019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靠譜二次元」(ID:kpACGN),作者靠譜ACG編輯部,36氪經授權發布。 2019年真是不平凡的一年。 在這一年裡,遊戲行業受版號影響回暖,自走棋、二次元遊戲成為主流;動漫行業迎來了50億票房《哪吒之魔童降世》,原創作品越來越有中國味兒;電競行業獲得了更多來自政府和大公司的認同,FPX奪冠S9再次讓人興奮;
  • 消費品品類速覽:彩妝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青山資本」(ID:cyanhillvc),作者 青山資本投研中心,36氪經授權發布。同時,整體行業基數也相對較小。相比較下,男性護膚領域可能更值得關注。 但雖然男性彩妝市場較小,基於女性對新一代年輕男星的審美需求和男性市場培育的考慮,男星代言彩妝的趨勢愈發明顯。2019年1月,王一博宣布成為植村秀全球品牌大使,同年9月成為悅木之源的首席探索官。
  • 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燃財經」(ID:rancaijing),作者 | 蘇琦,編輯 | 魏佳,36氪經授權發布。原標題:《2020無春招》 「金三銀四」的春招季,如今變成了一場薛丁格的招聘季。 當然,疫情來臨也是有人歡喜有人憂。物流、醫療健康與教育培訓行業「逆風而上」,招聘需求上升。一些提供視頻面試工具的企業也迎來用戶數量激增,技術實力、服務質量、精細化運營等方面成為其未來發展的重要考驗因素。
  • 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APPSO」(ID:appsolution),作者:吳志奇,36氪經授權發布。 這次,蝦米是真的要倒了。 1月5日,蝦米音樂正式宣布將於 2 月 5 日停止服務。3 月 5 日 0 點及以後,用戶將再也無法登錄蝦米音樂。
  • 笑果需要自救,喜劇需要對手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全天候科技」(ID:iawtmt),36氪經授權發布。作為脫口秀行業標杆,笑果很難說是行業領頭羊,因為羊群尚未集成,笑果還沒有像樣的對手。 「本來我的海外巡演票全賣光了,後來(因為)疫情嘛,就全取消了。我當時覺得,那個就是笑果文化2020遇到的最大挫折了。顯然,我低估了2020,我也低估了這家公司。」
  • 2020東叄CBD生活暢想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36氪紀錄片 11月14日,合生·金茂東叄金茂府舉辦「CBD美學生活論壇」,36氪CEO馮大剛先生、黑洞投資合伙人楊蓉女士、新天三月的創始人賴偉先生,以及東道主——東叄金茂府營銷負責人陳慧茹女士圍聚而坐,站在當代而立精英的立場,講述對北京CBD的生活感悟。
  • 2021年,我又可以了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燃次元」(ID:chaintruth),作者:侯燕婷 郭一夢 謝中秀 鄧雙琳 馮曉亭 杜曉玲 閆俊文,編輯:楊潔,36氪經授權發布。 時間跨進2021年那一刻,很多人都給自己講了一個無聊但真實的笑話:「2021年,我還活著,是最大的成就。」
  • 掉隊的谷歌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36氪經授權發布。 今年二季度,谷歌交出上市以來最差的一份成績單,表現不及蘋果、Facebook和亞馬遜。由於主營業務搜索的廣告收入大幅下滑,外界對其收入來源單一、多元化之路不順的狀況感到擔憂。如今,谷歌開始把YouTube、谷歌雲擺到創收的重要戰略位置,似乎試圖打破外界擔憂。只是這兩大業務,要穩健地擔負起谷歌多元化創收的重任,仍有一段距離。
  • 直播的未來,不是直播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時趣」(ID:SocialTouchST),作者:時趣,36氪經授權發布。 「我想放棄。」2017年春節假期的某天,一個年輕人打算結束自己的主播生涯。可是,就在計劃關閉直播間的倒數第3天,流量突然大漲,原來當晚他剛好被放上資源位——於是,他繼續堅持下去。
  • 張一鳴的新算盤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天下網商」(ID:txws_txws),作者 丁波,36氪經授權發布。 字節跳動又有新動作。 8月17日,「清北網校」正式入駐淘寶教育。這是繼開言英語、瓜瓜龍之後,字節跳動的第3家教育類天貓店。 官方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已經有超過7000家教育機構入駐淘寶天貓,近1萬家機構首次通過淘寶教育參加暑期檔。
  • 快手抖音搶食B站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36氪經授權發布。 「還記得你吃二次元飯的嗎?肖戰粉絲幹的一樁樁一件件事在你心裡就這麼輕飄飄?她們對整個二次元生態圈造成了多大的破壞你看不到?包括生氣也是因為過於失望。」這是2020年10月6日,網友在配音演員邊江微博下的留言。
  • 2020,中國網際網路的後高光時刻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界面新聞,作者 古的白,36氪經授權發布。 回顧中國網際網路2019年,你會發現美團點評CEO王興於2019年初發布於個人社交媒體帳號上的一段話:「2019年可能會是過去十年裡最差的一年,但卻是未來十年裡最好的一年。」,卻意外成為該年度的真實寫照。
  • 暴雪,舊時代的殘黨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格隆匯財經熱點」(ID:glh_finance),作者:電飯鍋,36氪經授權發布。 英雄走向末路,化作時代的眼淚,這樣的故事我們已經看過太多。但這篇文章要講述的主人公,卻稍稍有些不同。
  • 手帳文化,如何影響中國文具市場?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新零售商業評論」(ID:xinlingshou1001),作者:錢洛瀅,36氪經授權發布。 對於種類繁多的膠帶、貼紙、便籤等文創產品,很多人疑惑於它們除了用來纏口紅、做裝飾之外到底有什麼用,但其實它們最初都是用於做手帳的物品。 手帳(也可寫作「手帳」),是日本舶來的紙本品類,用途是記錄待辦事項、日程安排、日常體悟等。
  • 批量製造「李佳琦」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TMT全天候」(ID:shangyezhichuang),作者:江雪寒,36氪經授權發布。 作者 | 江雪寒 題圖 | 《吐槽大會2》官微 在直播帶貨這場急速行駛的列車號上,李佳琦、薇婭的造富神話刺激而又吸引著每一個躬身入局者。在直播江湖裡,有句話叫做「逃得過雙11,逃不過李佳琦」,足以證明其江湖地位。
  • 長短視頻無戰事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深燃」(ID:shenrancaijing),36氪經授權發布。 作者 | 蘇琦 編輯 | 金璵璠 最近,視頻行業有好幾件大事接連發生。 先是快手提交了IPO申請,同一天,字節跳動被媒體報導稱正考慮推動將抖音、今日頭條以及西瓜視頻打包赴港上市。
  • 「困」在矽谷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在徐老師的眼中,國內的創業環境是莎士比亞的那首詩的描述「 a summer’s day」,在今年 6 月底的36氪矽谷 Demo Day 上,他對國內創業環境用了3個「前所未有」: 前所未有的創業資本投入 前所未有的創業人才聚集 前所未有的創業政策支持 同時
  • 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盒飯財經」(ID:daxiongfan),作者:周曉莉,36氪經授權發布。 中國造車新勢力,蔚來、小鵬、理想已成為公認的行業TOP 3,市值一路攀高,但就在一年前,這三家都只剩一口氣吊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