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柏嘉X敦煌博物館:「飛天工匠」杜永衛,現場解讀敦煌千年文明

2020-11-20 騰訊網

10月17日,輝柏嘉聯合敦煌博物館,邀請了非遺敦煌彩塑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中國工美藝術大師、敦煌學院教授、敦煌藝術專家——杜永衛先生來到廣州言幾又,與現場的觀眾一起探討敦煌文明,領略敦煌千年彩塑之美,為大眾帶來一場人文藝術的深入解讀。

杜永衛:傳承千年技藝,守護敦煌文化

"一生只幹一件事情,這就是積累",杜永衛在採訪中說道。自17歲進入敦煌研究院,就經常鑽進石窟裡臨摹,成為了一名"洞中人"。年僅23歲時就撰寫了《敦煌藝術叢書》彩塑分冊,接著又完成了《中國美術全集•敦煌雕塑分冊》200多篇圖版撰文,直到現在,仍在從事著研究敦煌彩塑的相關工作:"我在敦煌既有一種不甘心,又有一種離不開、捨不得,就在這種糾結和奮鬥當中,一晃就度過了大半生。"

半生研究敦煌藝術的杜永衛,在今天的敦煌文化沙龍現場,更是摘取敦煌寶庫中極富魅力的部分向觀眾們講解。從莫高窟的研究歷史回溯整個敦煌藝術史的流變,從敦煌原住民的演變、藝術風格的中西交融、雕像人物的宗教原型、乃至張騫出使西域的故事重解……結合藝術、歷史、宗教,杜永衛娓娓道來,配合現場放映的一手敦煌石窟罕見的彩塑、壁畫的實拍圖,不啻為一場視聽文化盛宴。

活動開始前品牌方輝柏嘉還對杜永衛進行了一次頗有意義的採訪,在訪談中杜永衛也表達了很多關於敦煌文化獨到的觀點。

輝柏嘉:你為何如此痴迷敦煌?是什麼支撐您這麼多年一直專注從事和敦煌相關的藝術?

杜永衛:其實都是興趣使然,因為喜歡敦煌藝術,所以帶來了對敦煌的濃厚感情,甚至喜歡那裡蒼茫的沙漠和荒涼的戈壁。敦煌的歷史是很深厚的,他不光是中西文化的交匯點,也是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的交匯點,在敦煌藝術中其實反映了這周邊4個文化區域的諸多內容,即便在今天,這4個文化區域仍然與敦煌息息相關。特別是對畫畫的人來講,去到敦煌就能很容易深入到周邊的少數民族地區,領略那裡奇特别致的風光,了解那裡的蒙古人、哈薩克人、維吾爾人,甚至河西走廊的一些獨有的民族。這種文化的神秘,邊塞文化的獨特,都對我產生著刻骨銘心的吸引。

輝柏嘉:網絡上近來興起了一股敦煌熱,您如何評價這股熱潮?您覺得怎樣才能延續這種熱潮呢?

杜永衛:我也接觸過現在的一些年輕人,他們還真的不僅僅是文化差異帶來的好奇,而是確實有一種對自己本民族文化的認識,喜歡傳統文化,對咱們傳統文化自身有一種從內心的認可,我想可能也是咱們國家這些年的發展帶來的文化自信,是不是?敦煌是非常浩瀚的,光壁畫就有45,000多平方米,它可以說是一部浩如煙海的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百科全書,你幾乎可以從中找到古代所有方面的內容。'天上是人間的折射',敦煌藝術表現的是天上的極樂世界、佛國內容,但所反映的都是每一個朝代的現實生活和人們的精神面貌,例如:民俗、民族、服飾、建築、科技、生產方式等等,非常得博大精深。所以我是不擔心今後的年輕人會對敦煌失去興趣。其實很多人一開始可能是泛泛地了解,但總有一批人他就想刨根問底,追根溯源,去了解更深層次的東西,那麼莫高窟正好是你看不完讀不完的大片巨著。我想,將來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的刷屏的方式會不斷改變,一定會有更多更新的了解世界的方式,但人們骨子裡面的懷舊,對傳統文化的好奇和領略名勝古蹟的興趣不會減弱,可能像敦煌這樣的積澱深厚的地方,今後人們反而會越加嚮往,更有欲望去實地深刻地了解。

輝柏嘉:您認為商業開發對延續和發揚敦煌藝術上有哪些價值?如何評價此次輝柏嘉與敦煌的聯合?

杜永衛:我覺得商業和傳統文化結合是一個很好的事情,值得提倡。我們原來有個"六字方針",是我們的第二代院長段文杰先生提出來的,即保護、研究、弘揚。我想如果在原來的"六字方針"中再加上"傳承"二字而變成八字方針,那麼我們敦煌的事業就非常完整全面了,方向也就更加明確了。就我們現在所說的傳承也分兩個方面,一個方面的傳承是:把敦煌這種延續了1000多年的藝術和精神,能夠讓它繼續發揚光大延續下去;另一個方面的傳承應該是,讓敦煌藝術活起來,要讓敦煌在社會的方方面面用起來,我們不能老把它包起來儘量不讓人看,搞得那麼神神秘秘的。當然洞窟參觀限制是很有必要的,這是為了保護文物。但我們完全可以開拓思路,利用其他更多的方式,把敦煌藝術分享給社會,讓敦煌藝術貼近百姓,走進生活,讓人們學習、採集、臨摹自己所需要的東西,也可以營造一些仿真的場所,讓人們有一種身臨其境地體驗感,從而在敦煌文化藝術中尋找他們所需要的更多的東西,比如這次輝柏嘉從敦煌獲得的商業策劃創作靈感就非常有意義。

"敦煌是藝術家的搖籃,也是設計師的素材庫,用之不盡,取之不竭,"杜永衛感慨地說道。如今,他把自己的工作室變成了敦煌彩塑的傳習基地,在離"莫高窟"最近的地方,不厭其煩地向每一位來者講述敦煌彩塑的製作工藝和文化。"莫高裡工匠村"的打造,更是實踐著敦煌彩塑這門古老技藝的傳承。"敦煌這門延續一千多年的藝術也許有一天會消失,但是消失之後,最可能留下來的應該是它的藝術,它的技法、它的繪畫方式、它的這種延續一千多年的創作精神。"

輝柏嘉:攜手敦煌博物館,再繪敦煌千年之美

關於這次輝柏嘉和敦煌博物館的跨界合作,也得到了非遺敦煌彩塑技藝傳承人杜永衛的盛讚。這是輝柏嘉百年匠心傳承與千年敦煌文化的一次相遇,不僅以更優質的工具為藝術創作打開靈感之河,更是再繪東方文明的輝煌,有利於向大眾揭開敦煌神秘面紗,向更多人傳播敦煌文化。

作為現今世界著名的書寫及繪畫工具權威,德國輝柏嘉擁有259年品牌歷史,更曾獲得梵谷、卡爾·拉格斐等殿堂級藝術家的認可。此次攜手敦煌博物館,不僅打造了跨界單品"雄心歐普鋼筆禮盒",更為多款大師級彩鉛禮盒製作超150小時逐筆描摹敦煌壁畫的封面畫作。據悉,除了剛剛結束的"敦煌市集"成都站快閃外,輝柏嘉聯合敦煌博物館還將在廣州、上海和北京繼續落地"敦煌集市"快閃活動,為大眾帶來更具沉浸式的藝術體驗。

相關焦點

  • 案例展示|敦煌博物館官方IP授權機構·鮮活萬物聯名輝柏嘉
    而敦煌經久不衰的魅力,則來自古代工匠質樸的畫筆之下,正是他們豐富獨特的藝術創意,賦予了敦煌永恆的生命。無獨有偶,有著259年匠心工藝的德國輝柏嘉,同樣擁有創意血液與對藝術的一片赤誠之心。△輝柏嘉×敦煌博物館官方IP授權機構·鮮活萬物 36色水溶彩鉛敦煌套裝固體水彩敦煌套裝 出自莫高窟第158窟的飛天形象,在輝柏嘉大膽的創意之下,再次借衣裙和飄帶騰空飛舞。
  • 那你一定要來看看敦煌博物館的這些新形態文創!
    敦煌飛天繪製精美,姿態優雅,是世界美術史上的一個奇蹟!而擁有飛天那般輕盈的身姿更是每個女孩的夢想,去年,桂格燕麥就聯合敦煌博物館官方IP授權機構·鮮活萬物推出了敦煌飛天限定禮盒。禮盒在設計上保留了飛天輕盈優美的身姿和敦煌壁畫豐富豔麗的色彩,又融入了現代元素和特徵, 古今碰撞,並發出耀眼的火花。
  • 【甘肅日報】敦煌文旅融合奏響絲路新樂章
    >駝隊登上鳴沙山 金秋的敦煌,宛如飛天盛裝,多彩迷人。敦煌文化學院於今年7月揭牌成立,學院設置了理論與實踐結合、趣味性與知識性兼具的研學課程,內容涵蓋了敦煌文化藝術、「莫高精神」、兩關歷史、邊塞文化、工匠技藝等諸多方面,建立了一整套內容豐富、系統規範的研學體系。 2006年,敦煌彩塑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省級保護項目。
  • 將敦煌復刻進大話!《緣起敦煌》紀錄片講述資料片副本起源_遊俠網...
    有一種美,叫做敦煌,濃墨溢彩傳承千年。2020開年之際,大話攜手敦煌,再續「守望敦煌計劃」。今日,由敦煌市博物館石明秀館長親自命名的紀錄片《緣起敦煌》正式上線,為你講述敦煌石窟的千年之美以及大話開發敦煌玩法內容的匠心細節。
  • 劍南春《登場了敦煌》上線,邀您「劍」證敦煌美
    一邊是承載著千年中華文明的繁華古郡,記錄著時代興盛,訴說著歷史榮光。一邊是千餘年匠心傳承的大唐御酒,綿延悠長,演繹著中國白酒的魅力。讀懂中華文化之璀璨看唐朝,追尋唐朝之盛世繁華看敦煌,《登場了!敦煌》將以青春視角探尋歷經千年的絢麗文明,以大唐御酒致敬歷史,邀我們共品大美敦煌! 登場了敦煌,登場了劍南春與其他文化類綜藝不同,《登場了!
  • 六桂文化邂逅敦煌文明丨六桂福「福韻·敦煌古法黃金」全新上市
    此次,六桂福珠寶與敦煌博物館聯名出品的"福韻·敦煌古法黃金"系列全新上市,以敦煌元素為靈感融入珠寶設計,通過六韻古法及高溫琺瑯工藝匠心創作,向大眾演繹敦煌文化藝術。千年文化之約:六桂文化邂逅敦煌文明國家提倡"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恆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
  • 3D錯覺敦煌!敦煌博物館將展覽搬進廣州西餐廳
    該展覽不僅展示了六大敦煌藝術系列作品,還跨界了國際知名3D立體畫大師、「世界上最長3D地畫」英國金氏世界紀錄保持者萬氏兄弟,首次以3D錯覺藝術的手法演繹敦煌。該展將持續到2021年1月10日。敦煌文創周邊獲得年輕人的喜愛據了解,從2019年開始,敦煌博物館不斷開始進行跨界合作,使得敦煌文化元素成為當下最受關注的文化創意之一。
  • 當西餐邂逅敦煌 必勝客敦煌主題餐廳登陸西安
    「璀璨的敦煌藝術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屹立千年的敦煌文化是古老的,也是年輕的。」12月15日,一場主題為「年輕人眼裡的藝術敦煌」展覽暨青年領英人物文化分享沙龍,在西安必勝客太華萬達餐廳華美來襲。巴洛克藝術演繹的極樂系列,浮華奢靡,色調明豔,天衣飄揚;而混搭朋克重金屬插畫風格的飛天系列則讓飛天戴起了墨鏡,彈起來吉他。同時餐廳內還展示巨幅敦煌畫卷,用細膩筆觸還原狂野藝術。如此6幅以西方藝術賦予敦煌藝術全新活力的作品和巨幅畫卷,盡顯敦煌藝術的自由奔放,靈動飛揚。「多年來我們一直在談關於藝術跨界,關於傳統文化如何煥發新的生命力。
  • 大英博物館裡的敦煌文物,太珍貴了!
    據統計,敦煌遺書在中國國內僅存2萬件,而英國大英博物館館卻有1.37他千方百計誘騙千佛洞主持王道士,揀選了24箱古寫本,五箱古畫和絲繡品,計一萬餘件,全部運抵倫敦大英博物館。
  • 從李孟曦敦煌「山楂梨」造型背後,看我國敦煌飛天之美
    神秘的神佛文化,在古代畫師們的巧手下化作一幅幅美妙絕倫的藝術作品,串聯起了過去與現在、東方與西方,還凝聚著千年前古人對信仰的虔誠,是真正佛性的體現,以及由此產生有深邃內涵的信仰文化。飛天伎樂是對所有飛天的一種總稱,而手持樂器的飛天則特指飛天樂伎,只是眾類飛天伎樂中的其中一類,婀娜多姿的飛天已經成為敦煌壁畫中典型的形象。
  • 女星敦煌飛天造型,驚豔出仙氣太震撼了
    敦煌,一枚遠離繁華世界、飽經風霜的大漠明珠。它有著數不盡的歷史和趣事,傳承了東西方文明的碰撞與交融,承載了歷史的厚重與滄桑。當下熱映的《登場了敦煌》再次喚醒了人們對敦煌的記憶,在講述塵封歷史的同時,又將傳統與現代美妙融合。這款寶藏綜藝節目,太仙氣啦!
  • 中國民族樂器第一品牌 :「敦煌」飛天 「文化」是核心-敦煌,樂器...
    原標題: 中國民族樂器第一品牌 :「敦煌」飛天 「文化」是核心敦煌樂器,上海民族樂器一廠一個跨越半個多世紀的品牌,是毫無爭議的中國第一,圈內人都知道,中國中央民族樂團就認「敦煌」。「國家隊」認可,消費者也買帳,在阿里今年2月公布的老字號電商銷售排名中,敦煌是唯一上榜的民樂品牌,每天敦煌牌的古箏、琵琶和二胡都被送往全國各地,老字號「觸網」活力煥發。「最困難的時候,我們是靠做畫框和玩具才活了下來」,王國振是上海民族樂器一廠廠長,經過18年,2016年的銷售額2.7億、淨利潤超過4千萬。「敦煌」如何飛天?
  • 敦煌壁畫中的秘密
    請100年前的莫蘭迪到莫高窟來臨摹學習一趟,解讀關於敦煌莫高窟顏色背後的秘密。 掌上博物館 某貓新文創廠商博物館繼開館後,首場博物館專場攜手敦煌打造掘色敦煌,敦煌彩塑非遺傳承人杜永衛還帶大家一起走進敦煌石窟最經典的45號複製窟內,挖掘敦煌千年彩色背後的故事。
  • 敦煌》專家學者坐鎮,在科普與娛樂中探秘敦煌文化
    兩千年前,張騫出使西域打通了絲綢之路,讓不同文明從此交流與匯合。兩千年後的今天,現代綜藝《登場了!敦煌》與古絲綢之路上敦煌相遇,一場探秘敦煌的文化之旅即將開啟。   由愛奇藝出品,劍南春冠名,知了青年聯合製作的國內首檔聚焦敦煌文化的原創全景式人文探索節目《登場了!敦煌》近日備受網友關注。
  • 敦煌》開播,跟隨汪涵帶隊的探索團感受大國工匠的「面壁...
    敦煌探索團全員開啟「探窟」之旅,千年壁畫震撼全場 敦煌探索團「師徒四人」從懸泉客棧整裝出發,首站便來到了令人心嚮往之的敦煌莫高窟,在敦煌研究院藝術研究部部長婁婕老師的帶領下,進入到真實洞窟之中,親身感受千年敦煌壁畫的魅力所在。
  • 故宮綜藝大熱後,下一站是敦煌?
    同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成員,且因中西四大古文明交匯、絲綢之路起點被稱「世界的敦煌」,也有一顆做網紅的心觀看到MV的人們被霍尊帶入莫高窟,飛天壁畫、九色鹿不再是抽象的符號,在莫高裡工匠村,從彩塑修復師杜永衛的科普中,我們獲知敦煌彩塑保存至今的秘密。
  • 敦煌,如何孕育了長袖飄搖的飛天形象?
    提及敦煌壁畫,風姿綽約、婀娜曼妙的飛天無疑是其代表之作。僅莫高窟的492個洞窟,就有270多個窟繪有飛天。據統計,敦煌各石窟現藏飛天4500餘身。是全世界和中國佛教石窟寺廟中,保存飛天最多的石窟。乾闥婆和緊那羅男女不分,合為一體,復又揉雜進道教羽人、中原升仙的概念,化為後世的敦煌飛天。敦煌壁畫中的飛天,從洞窟創建之始便翩躚於石壁之上,從十六國開始,歷經十個朝代,歷時千餘年,直到元代末期,隨著敦煌石窟不再擴建而消逝。
  • 敦煌,如何再造「九色鹿」?
    今天是國際博物館日,我們驚喜地發現《九色鹿》原版動畫片的配音大師,出山參與全新版本的敦煌動畫劇配製,熟悉的聲音、精良的畫面,仿佛又回到小時候坐在電視機前面的午後。時隔近40年,當年那隻九色鹿又回來了。上世紀八十年代,《九色鹿》作為多少人的童年回憶在電視的熒幕上定格。
  • 《敦煌藏畫》熱播 霍尊探訪敦煌舞創始人高金榮
    霍尊Vlog《敦煌藏畫》近日,國內首檔明星探尋敦煌的文化創新Vlog《敦煌藏畫》三端聯動播出。《敦煌藏畫》以「國風美少年」霍尊敦煌探秘者的身份引入,獨特視角展現莫高窟內彩塑、壁畫的重修工程,另闢蹊徑為網友帶來不一樣的觀看體驗,解密敦煌國寶是如何以瑰麗之姿「完好無損」上千年而不破,萬千洞窟壁畫又是如何以絢爛之態昂揚十幾個世紀,成為世界文化史上首屈一指的無價寶藏。節目首期播出之後,便在網絡引起熱議,掀起一波兒新國潮。
  • 譚盾《敦煌·慈悲頌》-穿越敦煌千年歷史 重現中華文明史詩
    穿越敦煌千年歷史重現中華文明史詩敦煌·慈悲頌它是一部氣勢宏偉,意義深遠的巨作,它像一個千年的夢想,擁抱著歷經磨難的人類,給我們帶來此刻的慰藉與未來的希望……由蘭州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蘭州大劇院承辦的2020年蘭州市惠民演出——《敦煌·慈悲頌》將於2020年12月26-27日每晚8點在蘭州音樂廳震撼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