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出身、「垃圾」父親、「垃圾」前男友,卻讓她活成了女神

2020-10-09 胖達達侃娛樂

一部《三十而已》,讓平凡女子鍾曉芹的扮演者毛曉彤走進了觀眾人們的心中,人們對這個小家碧玉般的溫婉女子印象甚好,男人們把這個小女子當做自己的理想型妻子,長輩們認為她是個合格乖巧的小女兒。

可能會有人說,這一定是從小受到家人的寵愛,才能生的如此溫婉動人。但是毛曉彤的人生不僅沒有那麼幸福順遂,反而如同「垃圾」一般。

一、被親生父親扔進垃圾堆

1988年的冬天,毛曉彤出生了,那時的她並不叫這個名字,而是隨父親姓,叫做李熠瑤。一般來說,新生兒的降臨總會給一個家庭帶來不少的歡樂與幸福,但是李熠瑤的到來,卻沒有獲得該有的疼愛。

李熠瑤的父親李超不僅嗜酒如命,而且重男輕女,再加上李超遊手好閒,家中經濟條件並不是很好。於是這個狠心的父親,就把剛出生未久的李熠瑤扔進了垃圾堆裡,讓她自生自滅,還好她的母親毛惠玲及時發現,把李熠瑤撿了回來。

在李熠瑤10個月的時候,她的母親不堪丈夫無能與酒後暴怒,與李超離了婚,獨自撫養李熠瑤,從這時起,李熠瑤也隨了母親的姓,正式改名為毛曉彤。據了解,當年離婚後,毛曉彤母女只得到了李父50元的撫養費。

好在毛曉彤有一個好母親,為了撫養她,而且支持她的藝術學習,毛曉彤的母親在國企工作過,還賣過元宵,開過服裝店、飯店、美容院等,自己一個人苦苦支撐,撫養毛曉彤長大,並且為了購買電子琴,支持毛曉彤練琴、學舞蹈。這也為毛曉彤今後的藝術生涯奠定了十分堅實的基礎。

二、遇到「垃圾」男友

2015年,應該可以說是毛曉彤很風光、很幸福的一年。已經出演過《甄嬛傳》、《傻春》、《神鵰俠侶》、《女神捕》、《天涯明月刀》等電視劇的她,知名度已經很高了。而且在這一年,她與相戀兩年的男友陳翔官宣了戀情,光明正大地談起了戀愛。

官宣後的二人更是高調秀恩愛,一同旅遊、曬合影、微博上互動……可以看出,戀愛中的毛曉彤很是幸福,總是一副幸福的小女人的模樣,而且他們的戀情一直很穩定,也是羨煞旁人。

據了解,當時陳翔的名氣並不高,而毛曉彤卻早已名氣在外,很多人是通過他們二人參加湖南衛視的綜藝節目,才認識陳翔的。

2017年,是他們戀愛的第四年,官宣戀情的第二年。在外工作的毛曉彤提前收工,在半夜趕回家中,想要給男友一個驚喜。但是開門後,她深愛四年的男友卻給了她一個「驚喜」:出軌江鎧同。對於出軌零容忍的毛曉彤,當晚收拾好行李,搬離了陳翔的住處,果斷選擇了分手。

雖然陳翔後來又站出來發聲,指責流出監控視頻的人,但是評論裡都是罵聲一片。

毛曉彤在面對男友出軌的時候,果斷決絕,絲毫不拖泥帶水,即使有四年的感情也不含糊,可見她在感情問題上有著清晰的立場和自己的底線。

三、被「垃圾」父親敲詐

與男友分手後的毛曉彤,將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放到了事業上。就在她為事業努力的時候,她的父親卻又出現了。早些年,毛曉彤的父親李超因為吸毒入獄,出獄後,他知道毛曉彤明星的身份之後,聯繫了一個電視臺的欄目,去控訴毛曉彤的種種「罪行」,並且張口就向毛曉彤要5000萬的贍養費。

面對父親的控訴和敲詐,毛曉彤一句話都沒有說,一直在隱忍。據了解,雖然毛曉彤沒有一次性地給李超索要的5000萬,卻每月都給與李超一定金額的贍養費。

從這件事兒,也可以看出毛曉彤的善良。她本可以硬氣起來,與父親李超硬剛,通過法律途徑來解決父親的這件事兒。而且如果走法律途徑,毛曉彤不見得會輸,一是因為李超曾經遺棄過她,二是李超從來沒有撫養過她,三是李超劣跡斑斑,不僅嗜酒而且吸毒。

但是毛曉彤沒有這樣做,她反而通過支付贍養費的方式,給了父親很好的生活。可能她覺得畢竟李超是自己的親生父親,不忍心看到他的父親淪落到如此的地步。

從小被親生父親扔進垃圾堆,又遇到劈腿的垃圾男友,後又被父親詆毀和敲詐,但是這些苦難並沒有打倒毛曉彤,反而讓她更加堅強,更加熱愛生活,積極向上,讓她也能更加優秀。

其實,我們不需要感謝那些曾經傷害過我們的人,因為不是他們讓我們成長,而是我們自己在困境中學會了成長。毛曉彤如此,你我又何嘗不是呢?

相關焦點

  • 進口垃圾是垃圾 國產垃圾是辣雞?
    先po個前幾日的新聞:2017年7月18日,中國正式通知世界貿易組織,從2017年年底開始將不再接收外來垃圾,包括廢棄塑膠、紙類、廢棄爐渣、與紡織品。 啥啥啥,不再接收外來垃圾?所以今天我們簡單說說洋垃圾。首先,什麼是洋垃圾?
  • 垃圾熊貓不是真的垃圾
    可垃圾熊貓呢,只有垃圾。它們每天的日常,就是翻垃圾,吃垃圾,睡垃圾。▼垃圾熊貓主要生活在北美,但基本上全球都承認了這個物種,它的垃圾習性也為人熟知。波特蘭動物園專為垃圾熊貓製作了彩燈。▼雖然一無是處,但人們對待垃圾熊貓,卻是又愛又恨的態度。恨,很好理解。垃圾熊貓真的太垃圾,經常把垃圾翻得滿地都是。
  • 聊不完的垃圾|鄉村垃圾分類,可能比城市更好做
    近期,播客「聲東擊西」邀請「零廢棄村落」發起人陳立雯聊了聊,如何在中國農村推廣垃圾分類。陳立雯曾在澎湃新聞發布過「垃圾回收四十年」系列,她先後於加拿大紐芬蘭紀念大學與美國南加州大學研究中國垃圾分類和回收史。2017年回國後,她開始在鄉村推廣垃圾分類工作。本文經授權整理了此次播客的內容。
  • 《時光機》一部講垃圾分類的電影
    在她看來,避免感情用事要乾脆率性一點,垃圾處理似乎會很簡單容易。但導演用出色的電影語言外化了情感,一個個裝滿的黑色垃圾袋與裝不進袋裡的舊物堆積在小琴周圍形成吞噬之勢,是空間的壓迫也是情感的討伐,迫使她不得不重新審視舊物的處理方法及其背後的羈絆。
  • 「刷臉」扔垃圾 智能垃圾投放站助力垃圾分類
    「現在家裡都搶著去扔垃圾。」家住嘉善縣天凝鎮金水灣小區東區的張阿姨說起家裡扔垃圾的趣事,忍不住笑了起來。她說,自從小區裡開始定時定點投放垃圾後,家裡的垃圾都是她來扔的。但是最近,小區的垃圾投放站採用「人臉識別」系統後,家裡都覺得挺有意思的,開始搶著去扔垃圾。張阿姨口中的「刷臉」垃圾投放站是天凝鎮最近在金水灣小區東區投入使用的帶「刷臉」功能的智能垃圾投放設施。金水灣小區也成為了嘉善縣首個垃圾分類使用人臉識別的小區。
  • 連雲港「垃圾人」!退房後垃圾成山無處下腳,鄰居:四個月沒出門
    只見裡面全都是垃圾,味道臭的刺鼻。據張女士介紹,她住了四個月都沒看到過這個房間的主人,聽房東說那個男租客租了一年多,一直都沒下樓倒過垃圾,現在其他的鄰居也都搬走了。 通過現場畫面可以看到,進門之後一座巨型「垃圾山」便出現在眼前,充斥著各色各樣的垃圾,旁邊緊挨著就是一張單人床,床下還堆放著一排大容量汽水瓶子,裡面裝滿了黃色液體。
  • 遠離「垃圾人」。什麼是所謂的「垃圾人」?
    因為他們就是傳說中的「垃圾人」,世界是公平的,世界也是不公平的,這個世界就像一面鏡子,你對他笑時他就會對你笑,你對他哭時他就會對你哭,所以當你不斷抱怨時世界就會安排更多讓你抱怨的事情來找你,漸漸的你就會變成那一種曾經讓你討厭的「垃圾人」。」
  • 日本搞笑藝人兼垃圾回收員瀧澤秀一:你的垃圾,透露你的人生
    在上海,人們在紛紛討論如何垃圾分類,其實這個話題在日本也正在發酵。搞笑藝人瀧澤秀一(Takizawa Shūichi)今年四十三歲,因為靠演出無法養活家庭,六年前開始兼職做垃圾收集員的活。如今,他出版了兩本關於垃圾分類和清潔工生活書籍,兩本書都上了暢銷書排行榜。
  • 堅持兩手發力 禁入洋垃圾活用土垃圾
    原標題:禁入洋垃圾,活用土垃圾(人民時評)  不少人疑惑,不是已經全面禁止進口洋垃圾了嗎,為什麼還在進口固體廢物?實際上,被列入進口名錄的固體廢物大多有較高的資源價值,入境有著嚴格的審批和流程,不能等同於夾帶甚至走私入境的洋垃圾。禁止洋垃圾入境是改革目標,但不能一口吃成個胖子,需要考慮經濟社會發展的可承受度,穩步推進實現「力爭2020年年底前基本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的目標。從目前的進展來看,禁止洋垃圾入境正在取得實際成效。
  • 「垃圾圍城」「垃圾圍村」 垃圾處理「困」在何處?
    作為一個資源環境承載力和社會治理支撐力相對不足的發展中大國,我國垃圾處理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依然面臨較多挑戰。由於歷史的原因和自然社會經濟條件的差異,我國垃圾處理行業發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尤為突出,不同發展階段的矛盾同時存在,不同性質的問題複合交織,導致媒體報導和公眾認識垃圾處理困境時經常出現不同程度的偏頗。客觀認識我國垃圾處理困境,有助於儘快走出困境。
  • 垃圾人定律
    總有一些垃圾人,你與他萍水相逢,他卻視你不共戴天。他們像瘋狗一樣,逮誰咬誰。 陳女士的遭遇,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如果你遇到瘋狗,請第一時間遠離,不要動怒,更不要趴下去和它互咬。 要知道,狗咬了你,它是狗,你咬了它,它還是狗。更何況,你把自己從人降格成狗,但你咬得過瘋狗嗎?
  • 餐巾紙是什麼垃圾 溼垃圾並不是以垃圾的乾濕區分
    紙是什麼垃圾餐巾紙不管幹的溼的,都屬於幹垃圾。誤區:過期食品連帶包裝物一起丟進垃圾桶過期食品,比如一包受潮過期的瓜子,連帶包裝物一起丟進垃圾桶?這樣做顯然不妥!因為瓜子容易腐爛,屬於溼垃圾,而包裝物(如塑料包裝袋),屬於幹垃圾,所以正確做法是將瓜子投放到溼垃圾的收集容器,塑料包裝袋投放到幹垃圾的收集容器中。
  • 濱州垃圾分類標準出爐!分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廚餘垃圾、其他垃圾...
    2020年,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培訓,全市公共機構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市城區建設有害垃圾存儲點和大件垃圾分揀中心;各縣(市、區)制定垃圾分類具體實施方案和進度計劃,濱城區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區,其他縣(市、區)至少1個鄉鎮辦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區。2021年,濱城區至少有50%以上鄉鎮辦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其他縣(市、區)至少有30%以上鄉鎮辦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
  • 單位「小同事」成了垃圾分類的「老師」
    推進垃圾分類全域覆蓋、全民參與,黨政機關要率先示範。 9月25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全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場推進會上獲悉,目前,全市各級黨政機關等公共機構已基本實現垃圾分類全覆蓋。 黨政機關開展垃圾分類的效果如何?
  • 垃圾分類-在韓國如何區分一般垃圾和食物垃圾
    保鮮冰袋分為2種,一種是注水冰袋,這時候將水倒掉,扔掉塑膠袋即可;另一種是凝膠冰袋,這種冰袋無法回收利用,歸為一般垃圾。如果把凝膠直接掉到水槽,會導致水槽被堵,一定要直接扔到一般垃圾回收區。如何區分食物垃圾和一般垃圾呢?不是所有食物殘渣都屬於食物垃圾。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雞蛋殼。一一區分其實有點太難了,大致記住兩點即可。一般來說,又硬又難咬動的是很有可能是一般垃圾,例如雞骨,豬蹄骨等動物骨頭和魚刺,果核,貝殼,硬邦邦的玉米棒芯,大蒜芯,辣椒蒂,辣椒籽。
  • 幹垃圾、溼垃圾、有害垃圾……如何做好垃圾分類?看這個社區居民的...
    垃圾分類在社區居家推行的怎麼樣了?如何減少垃圾的產生?8月25日,兩江新區人和街道和睦路社區的一場居民垃圾分類經驗分享交流會議,讓大家了解到了垃圾分類的訣竅。垃圾扔錯了怎麼處罰?有居民介紹了自己垃圾分類經驗和具體方法,從自覺遵守情況到懲罰機制的實行,詳細介紹了如何一步一個腳印做到實現人人分類,全民參與的良好局面。一名業主代表介紹,如何做好節能減排,首先儘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產品,例如一次性杯子和餐具等,儘量購買可循環使用的產品。「在學校、社區等醒目位置張貼垃圾分類宣傳畫,多渠道提醒指導市民做好垃圾分類。」
  • 阿詩丹頓廚餘垃圾處理器:6道工序層層遞進,垃圾成粉去無蹤
    隨著家用垃圾處理器的不斷普及,不少消費者對垃圾處理器的工作原理產生極大地興趣,今天就對阿詩丹頓廚餘垃圾處理器粉碎垃圾的過程進行解析。廚餘垃圾在外臭味燻天,一旦隨投物口進入「垃圾終結者」阿詩丹頓廚餘垃圾處理器,則必然要經歷地獄般的6道關卡,任爾在頑固也得化成粉末。
  • 4種「垃圾」男友,哪種還可以回收利用?
    自從出現了垃圾分類這件事情,全國都炸鍋了,特別是被逼瘋的上海人民,為了倒個垃圾,竟然成為日常生活最頭疼,最麻煩鬱悶的事。要是談了一個不咋地的男朋友,這種令人頭疼,鬱悶的事情真的不亞於「倒垃圾」。之前總說不要在垃圾堆裡找男友,但總是有很多姑娘遇見「渣男」。關於垃圾和渣男對於女性和社會的危害,都是不容小覷的。
  • 跟上海垃圾比「自救」,香港垃圾表示:絕不認輸!
    (圖片源於網絡,侵權聯繫刪除)雖然都是因為垃圾分類衍生出來的一些小段子,但是在各大平臺被大批人看到再流傳之後,這些段子已經成了垃圾分類的相關指南。談資之外,變相的宣傳正在期待身體力行和全民自覺。如果你以為上海的垃圾分類運動早人一步,那你可能就錯了!香港早在20世紀初就出臺了一些法規致力於香港垃圾分類和垃圾處理。那麼提起香港的垃圾分類你能想到什麼呢?
  • 社區堆肥|印度班加羅爾(上):從垃圾圍城到垃圾分類
    2012年出臺垃圾源頭分類和社區堆肥的政策之前,班加羅爾市生活垃圾主要是混合收集、混合運輸、填埋處理。那麼,為什麼班加羅爾會在2012年出臺這樣的社區堆肥政策呢?垃圾圍城危機印度在2000年出臺過垃圾管理政策,只允許焚燒不可回收的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