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各大培訓機構如何快速突破險境,恢復生機

2021-01-07 愛分享的麻麻呀

現處於特殊時期,有多少教育機構開始慌了?

環球網教育報導:疫情仍在繼續,多個產業近乎於「停擺」。隨著聚集性的教育活動逐一被叫停,租金負擔、師資難以為繼等各類問題湧現,數十萬線下培訓機構正在經歷一場生與死的考驗。而在「停課不停學」的政策下,線上教育機構瞄準時機招生引流,如火如荼地進行業務拓展。反觀線下培訓機構,則面臨被動坐等和主動轉型的生死抉擇。

疫情過後,校外教育培訓機構面臨的幾大問題,該怎麼解決?

痛點一:經濟鏈斷裂(也是教育培訓機構最大的問題)

眼前培訓機構無法正式運營,已經報名的學生紛紛因沒有上課而要求退費、沒有報名的孩子也沒有辦法引流到機構......

根據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培訓教育專業委員會近日發布的報告,其所調研的機構中,超過90%目前經營存在部分困難或嚴重困難。

痛點二:發展停滯

現階段的特殊時期,打亂了各大機構的發展規劃。很多機構本要擴大規模、增添學員的計劃也被迫滯後,甚至對於很多機構來說,資金鍊也已經被打斷,給整個行業都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痛點三:技術不足

培訓機構的核心是什麼?答案是老師,所有的家長和學生都是衝著老師去的,但很多機構老闆卻在幹本末倒置的事情,有時間和精力不去提升師資能力,卻整天醉心於各種忽悠人的花招和套路。

長此以往,學生流失對線下教培機構來說,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在師資和教學研發上的投入從根本上決定了一個機構的教研能力及發展方向。教育的本質不是把籃子裝滿,而是把燈點亮。技術是手段,不應改變教育的本質。

一些中小機構,由於缺乏資源和系統,就算疫情結束,也將面臨著生死存亡的危機,如果沒能在疫情後短期獲得生源,拓展營收,那麼這些培訓機構就可能倒在黎明之前。那麼,中小機構該如何才能在疫情後快速突破險境,恢復生機呢?

方法一:拓展線上招生,藉助網絡招生平臺,拓展自己的生源

疫情爆發後,學校相繼延期開學,家長或主動或被動地接受了在線學習模式,線上教育的滲透率和轉化率在短時間內大幅提升。疫情後80%的機構會回歸線下教學模式,但90%的機構仍保留線上服務功能,因此線上線下融合的OMO運營能力將成為核心競爭力,並衍生出線上運營、在線獲客等培訓需求。

目前我們的客戶群體也發生了變化,家長是90後群體為主,他們是網際網路的原住民。客戶在哪裡,業務就在哪裡。他們也是消費的主力。所以,想突破招生困局,思維的轉變是非常重要的。

方法二:提升師資力量,引進「AR+教育」的教學模式,前景可觀

學生在哪裡,學習就要延伸到哪裡;學生怎麼想,教學方式就應該怎麼變。事實上,對教育而言,「AR+教育」是一種機會,也是一種挑戰。

目前,AR技術在教育行業的應用已經日趨成熟,可以應用在不同的場景。

裸眼AR互動沙盤——由加州大學實驗室研發,由來自俄羅斯「矽谷」科爾科沃創新中心獨家設計的互動式兒童教育和發展工具。一款去屏幕的浸入式教育產品,可以從觸覺、視覺、聽覺等多維度呈現課程場景的全息光影教育產品,讓兒童可以沉浸在課堂中,身臨其境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和遊戲化學習,是一款幫助園所打造高端特色課程,提高園所品質的教育產品。

操作簡單

它讓兒童在沙盤裡使用真實的沙子,藉助深度傳感器,投影儀和電腦使各種主題的畫面產生相應變化的觸覺認知體感型遊戲。新穎趣味的遊戲情景通過AR技術直收眼底,且在操作後由於設備探測到動作感應、沙的高度變化等,將信息收集整理並將結果再次層現在沙盤上激發兒童的操作。

課程框架

標準版課程對應場景有25個,分為自然科學景觀類的蔚藍星球、 團隊協作、社交類的沙河之類,藝術創造類的印象地帶以及數學思維類的智慧空間四大模塊。

課程應用廣泛

一類面向幼兒園的:裸眼AR互動沙盤全腦開發學能提升課程,分學前4個年齡段,每個年齡段36次課。

一類針對細分領域的教育培訓機構:幫助培訓機構升級教育課程體系、提高競爭力的定製方向。

AR教育優勢特點

1、可視化、形象化展示相對抽象複雜的內容

如在網格程序的《解救小動物》的活動中,教師可藉助網格大小的變化,引導幼兒觀察並發現捕獵網(網格)大小和獵物之間的關係,從而引導幼兒討論幫助小動物從網格中逃脫的辦法,並鼓勵幼兒藉助各種材料去實踐,將投在小動物身上的網格間隔開來。

2、趣味形式,吸引學生學習興趣

如在恐龍程序的《恐龍去哪兒了》的活動中,幼兒藉助程序,在操作中初步了解恐龍滅絕的原因,由此引發對恐龍化石話題的討論,從而激發對恐龍化石的考古願望,並在沙盤中進行考古的遊戲找出恐龍化石,最後進行恐龍化石的拼圖遊戲,整個活動貫穿遊戲,與遊戲自然結合,藉助遊戲調動幼兒在活動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體。

3、節省教學時間,提高教學效率

立體的沙盤遊戲和能夠還原自然景象的程序投影,摒棄了傳統教學中在自然領域學科使用PPT和掛圖的教學模式,讓孩子們在學習時能夠身臨其境地領悟,大大方便了老師的教學過程,同時也可以讓老師們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學環節中去,提高教學效果。

總結

教育行業是個「慢工出細活」的行業,需要時間來積累口碑。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只有重視教師人才的管理,創新生源的來源模式,建立獨特的核心競爭力,才能走得更加長久!

相關焦點

  • 青少兒英語培訓:疫情過後期待王者誕生
    大多數機構過於依賴連鎖加盟,自營與擴張的能力較弱,且線上產品的探索較為保守。這使得他們在過去三五年中未能在供給驅動且快速增長的市場中抓住機遇,反而將市場份額拱手相讓於其他類型玩家。線上模式,特別是線上一對一產品,雖然通過激進的獲客手段佔據了一席之地,但其學員中有接近一半的兩棲學生,且仍以較為發達地區低齡生源為主。
  • 後疫情時代的教育培訓:出清與分化過後,獲客成本高企成新挑戰
    後疫情時代,面對獲客成本高企,教育培訓機構該如何發展?近日,多家教育培訓機構的員工也告訴記者,線上的培訓機構仍然在持續,更多機構開始採取線下與線上培訓相結合的方式。一個月課程結束,我們開始重新思考,如何快速推出高質量的線上課程,應對家長不同的需求,而且最好能收費。」不只36號公園。近日,位於悠唐廣場的幼兒英語培訓機構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疫情來襲後,學生不能來機構上課,培訓機構緊急推出了線上業務,讓學生在家也能上課。
  • 疫情下IT培訓機構兄弟連沒撐住提早散場
    原標題:曾想春招打「翻身仗」 疫情下IT培訓機構兄弟連沒撐住提早散場 來源:華夏時報網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於玉金 北京報導2月6日,北京下了一整天的雪,氣溫也是進入2020年以來最低的一天,一家線下IT培訓公司也沒能撐過這寒冷的一天。
  • 鄭州高考日語培訓機構快速精通日語
    鄭州高考日語培訓機構快速精通日語,一期一會日語培訓機構,正規專業日語培訓機構,過關率高,費用低!當然,看動漫學日語也不是***而無一害的,特別是對於入門階段的初學者而言。
  • 武漢口碑培訓機構,疫情之下的教育擔當
    「停課不停學」的背景下,武漢校外培訓機構線下培訓活動全部暫停,但部分機構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規範地開展了線上培訓。【新東方】空中課堂伴學計劃,近4萬武漢家庭受益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發展,武漢市各大醫院醫護人員迎難而上,舍小家顧大家,成為最美麗的「逆行者」。
  • 通訊:泰國傳統文化業期盼疫情過後重現生機
    新華社曼谷5月25日電 通訊:泰國傳統文化業期盼疫情過後重現生機新華社記者任芊「以前,我們劇團時常會參與一些商演活動,但疫情使劇團的正常運營受到很大衝擊。」但新冠疫情使劇團不得不暫停了表演,也讓劇團成員們的生活陷入困境。5月中旬,隨著泰國政府宣布第二輪解禁措施,「藝術之家」也終於在封閉近兩個月後得以重新開放。薩西皮蒙來到還未恢復表演的劇場,看著自己熱愛的一切,眼裡充滿留戀。「非常想念這裡,等一切恢復正常了,我們會繼續回來表演和教孩子們木偶技藝,希望到那時候,歡笑和快樂都會回來。」
  • 各培訓機構立刻停止一切線下培訓活動
    緊急通知,各培訓學校停止一切線下培訓活動大連市根據疫情情況,按照應檢盡檢原則,組織20餘家醫院2500名醫護人員進駐金普新區街道、社區,迅速設置了500個採集點,調度市內檢測機構和第三方醫療機構及時轉運樣品、檢測,全力推進金普新區15個街道以及陽性病例所在地區人員核酸檢測工作。
  • 全國95%的培訓機構即將復工,英語培訓行業復甦增長明顯!
    調查顯示,對於下半年的營收預期,63%的機構持比較樂觀的態度,認為下半年的營收會較上半年有所恢復並逐漸增長。調查採訪中,一位資深培訓老師表示,下半年英語培訓行業將會逐漸好轉,甚至越來越好。判斷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1)從大環境角度看,國家層面將會陸續出臺一系列扶持教培行業的優惠政策,助力行業經濟復甦;2)站在行業角度來說,疫情之下,社會對培訓機構的需求度不僅不會下降,反而會越來越高,因為很多家長覺著線上補習效果一般,對線下培訓需求旺盛。有需求就有市場,家長的剛需,促進行業蓬勃發展。總的來說,英語培訓行業勢頭向好,復甦跡象明顯,下半年行業創收會有一定幅度的增長。
  • 疫情過後的社會如何繁榮興盛?
    要想增強自己的復原能力,要點之一便是採取必要的休息、恢復和自我照顧措施。在紐西蘭,我們一直很重視如何讓人們更容易地獲得幫助,如撥打心理求助熱線1737、以及免費與受過培訓的心理諮詢師交談等等。米裡亞姆•科爾梅耶(Miriam Kirmayer):臨床心理學家與友誼專家此次疫情會對人們的友誼造成什麼影響?
  • 後疫情時代,K12教培機構如何彎道超車?
    本文將解讀分析這場持續數月的疫情給K12教培機構帶來了哪些影響,以及疫情之後這類機構如何彎道超車、線上教育產品未來會如何進化。希望對大家提升對K12教培行業的理解有所幫助。
  • 在線音樂教育年增速超40%,傳統線下小作坊式培訓機構如何乘風破浪?
    在線音樂教育正在火速發展,而且已經慢慢開始出現獨角獸型的大公司。眾多小微型的音樂培訓機構受制於各方面的原因是很難獨立轉型線上的,當VIP陪練、雲音符等線上培訓大廠擴張之後,這些線下小作坊將很難存續,或許他們該及時認識到這種趨勢的不可抗性,以便及早做出應對之策。
  • 專訪每日瑜伽學院彭麗娟 新手瑜伽老師的快速破局之路
    疫情的反覆增加了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健身行業的變數,但部分二三線及新一線城市的健身行業已經開始試營業。類比2003年非典疫情,彭院長推測,疫情過後餐飲業及旅遊業恢復較快,而健身行業或將迎來2-3個季度的恢復期。疫情時期人們只能呆在家中,無法像以往一樣正常工作和出行。
  • 後疫情時代 助企業突破壁壘開新局,上海樂器展商貿配套活動一覽
    在這樣的總體形勢下,琴行業作為樂器產業生態鏈的中堅力量,如何轉變觀念,拓展思路,發揮自身的價值和積極作用,就成為產業發展的重要環節。為此,展會組委會聯手中國樂器協會琴行分會和音樂教育專業委員會積極應對,組織國內具有代表性和創新性的琴行和培訓機構,對新形勢下琴行培訓業應當如何發展,如何在產業鏈發展中體現融合與創新理念,發揮更突出的作用等話題舉行峰會。
  • 橋西區暫停各類培訓機構線下教學活動
    >廣大學生家長、教職員工和各類教育培訓機構:為有效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切實保障廣大學生與教職員工身心健康,現就有關事項通告如下:一、嚴禁所有教師舉辦任何形式的線下集體補課、培訓等教學活動;各學校(幼兒園)和教師嚴禁向校外培訓機構介紹學生進行補課、培訓等教學活動。
  • 孩子學街舞,如何選擇一個專業的培訓機構?
    眾所周知,街舞是通過肢體來完成情感表達的,雖說自由不受束縛,但是有些動作的難度還是比較大,專業要求度高,對於身體尚未發育成熟的孩子來說,如果動作不規範、不標準,很有可能對身體發育造成傷害。所以,學習街舞必須要通過專業的舞蹈培訓機構、專業的街舞老師來指導和培訓。
  • 疫情過後,2020年中國經濟將會往哪兒走?
    近段時間,冠狀病毒疫情鬧得很兇猛,其傳播速度和感染範圍都很強,目前國內還沒有明確的特效藥能夠快速治癒此病。所以,大家現在一定要儘可能地呆在家中,勤洗手,多通風,在出去時還要戴上口罩。而在防控疫情的同時,很多人都在擔心,疫情過後中國的經濟會往哪兒走呢?
  • 部分教育培訓機構課程線下轉線上 家長進退兩難
    澎湃新聞記者在持續多日的採訪中發現,受疫情影響,上海各線下教育培訓機構不得不根據相關規定,暫緩開展線下教育。在恢復線下培訓仍沒有時間表的情況下,不少培訓機構開始將原先的線下課程轉為線上。這些課程不僅包括英語、數學、邏輯思維等學科類,甚至連跳舞、畫畫等藝術類以及部分運動類課程,也都在陸續轉為「線上教學」。
  • 疫情過後,產業園區如何站到新基建的「風口」
    在後疫情時期,園區如何才能擺脫困境?宋旭嵐表示,產業園區在幫助入駐企業消除生產要素瓶頸,儘快恢復生產的同時,要加快「智慧園區」「虛擬園區」的建設,升級園區運營服務水平。她說:「疫情後的創新發展有三個趨勢:一是產業政策推動的三大紅利,即共享紅利、產業創新紅利、產產融合紅利,如人工智慧與其他產業的融合,背後蘊藏著巨大的紅利。
  • 紅杉、君聯、北極光、軟銀中國如何看待疫情過後的醫療健康投資?
    據多位投資人向動脈網透露,「近些年來,各大一線VC都逐漸加大了在醫療健康板塊的投資權重,很多國家層面的基金也陸續參與到行業的投資中來。」在醫療健康這個又長又寬的賽道上,各家投資機構有不同的投資理念。本文通過對紅杉中國、君聯資本、北極光創投、軟銀中國等VC機構和多名投資人的採訪,力圖去探尋在疫情影響下,2020年醫療健康產業的投資邏輯和方向。
  • 疫情過後,如何「叫停」近視?
    去年冬天暴發的新冠病毒疫情讓孩子們在家「超長待機」,卻沒有讓眼睛得到充分休息,網課、作業樣樣不少,玩遊戲、看手機的時間也大大增加。不少家長擔心,孩子近視怎麼辦?如何緩解?如何區分真性近視和假性近視?眼鏡是否要堅持佩戴?哪些人適合做手術?有何注意事項?科技日報記者帶著這些問題,採訪了中日友好醫院眼科主治醫師陳思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