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少古裝電視劇,都是以清朝為主題,很多女生也誕生了穿越回清朝的想法,和那些帥氣的阿哥們有一番交集,清宮劇的最大特色,莫過於他們的「陰陽頭」了,這種髮型並非很多人能夠接受得了的,然而清朝髮型真的是這樣子嗎?可不要被電視劇騙了,清朝人的頭髮也在時有改變,而現代的女性,恐怕是很難接受的。
在中國傳統思想當中,頭髮「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清朝從入關開始起,便在全國推行剃髮易服令,電視劇裡面的頭髮,是將前半部分剃掉,而後半部分編成髮辮,然而滿人在最早的時候,髮辮卻是金錢鼠尾,也就是說,留的髮辮要比小拇指還要細,能穿過銅錢的方孔才算合格。
因此這種頭髮基本就是光頭,萬曆皇帝年間,西方傳教士衛匡國曾經在《韃靼見聞》中寫道:「女真習俗都剃髮,只留腦後少許,上下二條結辮以垂。除上唇鬍鬚只留左右十餘根外,其餘都鑷去。」
而在滿清入關之後,開始於全國執行這條政策,這自然遭到了民間普遍的反抗,福州遺民曾經在《思文大紀》中提到:「時剃頭令下,閭左無一免者。金錢鼠尾,幾成遍地腥羶。」而明末清初的顧炎武也在《斷髮》一詩文當中憤怒地表示:「華人髡為夷,苟活不如死!」
然而無論是顧炎武,還是普遍的老百姓基本都沒有死,最終還是決定從於了大勢,對為不少人而言,生活才是所需,1647年,清勢力進入廣州,推行剃髮易服令的時候還曾經無恥的說:「金錢鼠尾,乃新朝之雅政;峨冠博帶,實亡國之陋規。」
至於金錢鼠尾的髮型,清朝統治者也制定了嚴格的標準,剃髮者必須將頭顱四周的頭髮都剃掉,只留一頂如錢大,結辮下垂。在頭頂留髮一錢大,大於一錢要處死!「剃髮不如式者亦斬。」
根據地方縣誌記載,順治四年,一位叫作丁泉的滸墅關民僅僅是因為「周環僅剃少許,留頂甚大」,從而被縣官以「本犯即無奸宄之心,甘違同風之化,法無可貸」上奏,然而順治皇帝的命令竟然是「著就彼處斬。」
這一點,就連是孔子的後人也不能免俗,原來擔任陝西河西道的孔聞鏢聽聞剃髮令,大著膽子上奏:「近奉剃頭之例,四氏子孫又告廟遵旨剃髮,以明歸順之誠,豈敢再有妄議。自漢、唐、宋、金、元以迄明時,三千年未有令之改者,誠以所守者是三代之遺規,不忍令其湮沒也。應否蓄髮,以複本等衣冠,統惟聖裁。」
孔聞鏢的意思也很清楚,孔家傳承了這麼久,頭髮從來沒變過,看在我是孔聖人後代的份上,是否能恢復過去衣冠呢?然而他只得到了順治冷冷的批覆:「得旨:剃髮嚴旨,違者無赦。孔聞謤疏求蓄髮,已犯不赦之條,姑念聖裔免死。」就連孔子的面子也不給。
因此在乾隆以前,頭髮始終是銅錢孔大小,一直到了清的中期,才慢慢發展到掌心大,但是大體模樣不變,等到了清末,辮子才越來越粗,乃至絕大部分頭髮都被保留下來。
這個過程,並非有人宣傳提倡,上到皇帝王公貴族,下到黎民百姓,大家的頭髮都越來越多,可能清朝統治者自己也覺得,這種頭髮實在是太醜了,才慢慢接受改變,不過清宮劇如果是拍在康熙乾隆年間,是斷斷不可能出現劇中那種頭髮的,不過作為演員,大伙兒還是得要有點顏值,因此只好將後面的那一種髮型照搬過來。看到這裡,還有人想穿越回清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