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髮型真是「陰陽頭」嗎?別被電視騙了,他們的髮型其實是這樣

2021-02-10 眾推風雲榜號

看了那麼多清宮劇,你有沒有想過,清朝的髮型真是看到的那樣嗎?

洪應明:君子之心,似青天白日,不可使人不知。

歡迎點擊底部 閱讀原文 來發現和探索更多眾推內容吧!

「時剃頭令下,閭左無一免者。金錢鼠尾,幾成遍地腥羶。」——《思文大紀》

清宮戲的服飾髮型可以說是在大眾螢屏上獨樹一幟的存在。戲中男性角色的髮型被觀眾們笑稱為「陰陽頭」,因為角色頭髮的前半部分要被剃除乾淨,後半部分則要保留下來編成一條長辮子,然而這種「陰陽頭」的歷史出現時間是在清朝末期。

由此可見,很多清宮戲都存在歷史失實這一問題,這才使得明明處於兩個時空的皇太極和溥儀,竟然能夠梳著一模一樣的髮型。不過,了解歷史的朋友們一定能理解影視劇創作者為什麼要做出這樣的藝術處理,那就是因為真正歷史上的滿族男子髮型實在是太醜了,別被電視給騙了,看看他們的髮型,其實是這樣的!

最嚴剃頭令:「金錢鼠尾」才算合格

(金錢鼠尾辮)

「留人不留髮,留髮不留人。」滿人和漢人各自擁有兩套文化體系,在對於頭髮這件事兒上,有著不同的理解。

漢人講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因此漢人成年以後就不得剪髮剃髮。「女子十五而及笄,男子二十稱弱冠」,及笄和弱冠是漢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儀式,而這兩項儀式都與「結髮」相關,足可見漢人對於頭髮的重視。

滿人則是更加看中實用概念。作為生活在東北地區的遊牧民族,男人們總是需要騎馬狩獵,留一個樣式簡單的剃髮造型——金錢鼠尾辮,既方便打理,也不至於被風吹亂了頭髮導致幹擾視線。這也是女真部落的習俗,滿人作為女真部落的後代,將這一傳統完全的保留下來。

入關以後,滿人為了顯示民族徵服欲,要求他們統治範圍內的所有居民都要尊重女真族的歷史傳統,當然這背後也存在著深遠的政治意義,滿人想要通過剃髮這一手段,以暴力強權穩固大清一統。然而在這片土地上稱王了兩千餘年的漢人,怎麼可能輕易的接受這樣鐵蹄踐踏?堅決不肯剃髮。

俗話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清政府直接來了一招釜底抽薪,不給反對者制定對策的機會,頒布了史上最嚴「剃頭令」,能夠嚴到什麼地步呢?看完評判標準真是令人咂舌!

清兵入關以後,多爾袞下令全國男子不論民族,都要按照滿人的習俗,將頭頂四周圍的頭髮係數剃除乾淨,只留頭頂的一點頭髮結辮下垂,剩餘發量面積不能超過一枚銅錢的大小,辮髮粗細要剛好能夠穿過銅錢的方孔中心,這就是「金錢鼠尾」辮。如果超過這個標準範圍,就要被拉去砍頭。

順治年間,有一名男子名叫丁泉,這個丁泉既不是反清復明的「歹徒」,也不是不滿清朝統治的「熱血青年」,僅僅是因為剃頭師的疏忽大意,使他頭頂的留髮範圍稍稍大了那麼兩圈,一日上街買東西的時候,被巡查的官員抓獲,下了大獄。

丁泉不服,執意要往上告,他說就是告到皇帝那,也要為自己洗刷冤屈,當地縣官為他擬寫奏章「本犯即無奸宄之心,甘違同風之化,法無可貸」,奏摺遞到了順治手裡,裡面寫的明明白白,大意就是丁泉不是有意的,只是剃頭時疏忽了。

順治並不去理會,硃批四字「依律法辦」,可憐丁泉年紀輕輕就被當街問斬,他的家人鄰居皆因為「連坐」制度,都受到或多或少的懲罰,當地縣官也因為監管不力,予以革職查辦。

丁泉的事件一出,立即在全國範圍裡起到警示作用,稍有不慎真的就人頭落地了,漸漸的人們都不再敢反對剃髮結辮這一制度。

鼠尾、豬尾、牛尾,陰陽頭始末

(辮子的演變過程)

滿人蓄髮逐漸增多的過程,實際上也是他們逐漸被漢化的過程。

清朝初期,「護髮」和「剃髮」兩股力量交纏在一起,但是終究胳膊擰不過大腿,最終以血腥的大屠殺,結束了這場爭鬥。其實一切都只是為了能夠穩定滿人的統治,合理的奴化漢人,清政府看到「反清復明」的人群逐漸減少,國家慢慢實現了長治久安。

統治階級的目的達到了以後,辮子長成什麼樣子逐漸變得不重要起來,重要的是人們都知道自己「天生」是長辮子的人就好了。

當所有人都默認自己生下來就要剃髮結辮的時候,清朝統治者反而逐漸拓寬了執法標準,可以說到了清朝中後期,政府已經不再管制人們的髮型標準,民間逐漸建立起自己的髮型樣式。

蓄髮面積逐漸擴大,由一枚銅錢逐漸演變到手掌大小再到整個後腦部位,辮子粗細隨著發量變多而相應增加,形象化的比喻,就是由鼠尾變成豬尾在進化到牛尾巴大小。

這是一場無人倡導的蓄髮運動,不管是皇帝還是鄉野村夫,都不約而同的一起悄悄變化,逐漸形成影視劇中那樣的「陰陽頭」。其實這樣的變化也不難理解,清朝自康熙帝開始著重學習漢人文化經典,從他對兒子的教育中就可以窺知一二,皇子們從小就要習得滿蒙漢三文,其中重點學習儒家經典。在大臣的選拔之中,也顯示了滿漢一視同仁的原則,文臣中漢人的比例不斷增加,隨之朝堂地位也逐漸提升。

髮型的轉變,一方面是因為「金錢鼠尾」實在太過於難看,晚期的陰陽辮子頭大幅度地提升了外表美觀程度,另一方面是因為文化衝突逐漸削弱,滿人和漢人之間逐漸建立起了相似的文化背景,學會了「求同存異」。

結語

髮型樣式的演變速度,正好和統治階級實行管制力量的強弱相反,說來可笑,滿人使用暴力手段想使天下歸一,但終究未解決根本性問題,而漢人卻毫不費力的通過文學經典成功「漢化」了滿人,在和平的基礎上雙方達成共識。從金錢鼠尾辮到「陰陽頭」,也是證明了社會正在不斷邁向進步的路程。

本文資料皆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謬誤歡迎賜教。

整編:眾推風雲榜——大男孩寅申

投稿:2815074767@qq.com

歡迎投稿給我們,共同交流討論!

相關焦點

  • 清朝髮型真是「陰陽頭」嗎?別被電視劇忽悠,真實髮型一言難盡
    隨著清宮劇的熱播,我們都知道清朝時的髮型和服飾與歷朝歷代都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男子都要剃髮留辮子,因為髮型怪異甚至被人戲稱為「陰陽頭」,不過其實嚴格來說清朝時的髮型並不是如此,不要被電視劇忽悠了,真實的清朝髮型其實更醜,在剃頭令最嚴格的時候其實清朝男子的髮型叫做金錢鼠尾。
  • 清朝的髮型真是「陰陽頭」嗎?別再被電視騙了!現代女性很難接受
    如今不少古裝電視劇,都是以清朝為主題,很多女生也誕生了穿越回清朝的想法,和那些帥氣的阿哥們有一番交集,清宮劇的最大特色,莫過於他們的「陰陽頭」了,這種髮型並非很多人能夠接受得了的,然而清朝髮型真的是這樣子嗎?可不要被電視劇騙了,清朝人的頭髮也在時有改變,而現代的女性,恐怕是很難接受的。
  • 清朝的髮型很帥?別再被電視劇騙了,真實的清朝辮子是這樣的
    清朝的髮型很帥?別再被電視劇騙了,真實的清朝辮子是這樣的 近些年來,關於清朝的電視劇接連上映,比如說《甄嬛傳》、《如懿傳》、《延禧攻略》,都是很不錯的宮鬥劇,即便是現在,依然還有人重複地看。不過大多數清朝劇,講述都是後宮的爭鬥,還有皇帝的有一些故事。
  • 清朝的髮型很帥?別被清宮劇騙了,歷史上的清朝辮子不僅醜還屈辱
    不知從何時開始,清宮劇開始在電視上「霸屏」,雖然近來有減少的趨勢,但還並未徹底絕跡,與其他年代的電視劇相比,清宮劇有個非常顯著的特點:劇中所有的男性都留著「辮子頭」,俗稱「陰陽頭」!
  • 清朝的髮型其實是這樣的,別被電視劇給騙了
    1644年,清軍進入海關,就下達了「剃髮令」,規定「清軍無論到哪裡,官兵、人民都要在十天內剃頭、剪頭、不從的斬首」。
  • 清朝的髮型很帥?別被清宮劇騙了,真實的清朝辮子是這樣的
    尤其男主俊灑閒逸的背影,拖著長長的粗辮,顯得玉樹臨風,毫無違和感,甚至還會感覺清朝的髮型很帥。然而真實的清朝男子髮辮並非如此,別被清宮劇騙了,歷史上的清朝辮子不僅醜還屈辱。 一、印象中的清朝辮 我們都知道清朝男子留髮辮,這也是滿清男子的主要特點,尤其看了近些年來的電視劇,清朝辮的印象在我們的腦海口已經是「根深蒂固」。
  • 別再被那些清宮戲給欺騙了,清朝人真正的髮型其實是這樣的!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而女子的髮型是這樣的「旗頭」!圖片來自網絡,侵刪其實這些都是清朝晚期的髮型,大部分清宮戲發生的背景都是在清朝前期,所以當時男女的髮型根本不是這樣的。下面我來給大家盤點一下清朝真實髮型的演變過程,希望大家不要再被清宮戲給欺騙了。
  • 清朝男人的「陰陽頭」到底有多醜?太滑稽,髮型根本不是劇中那樣
    清朝男人的「陰陽頭」到底有多醜?太滑稽,髮型根本不是劇中那樣 喜歡看清朝古裝劇的朋友都知道,清朝的髮型在歷史上是獨樹一幟的,後面留著長辮子,頭部前半部剃光。其實這髮型叫做「陰陽頭」。
  • 清朝髮型遭美化了?別被忽悠,真實髮型是這樣子的
    從年代來看,他們當時都在中年,可以說壓根沒什麼時代差距,那麼他們的髮型為什麼不一樣呢?到底哪一種是正確的呢?不管是從哪個方面來看,這樣的髮型都是非常的醜,所以指令一發便引起了南方諸多百姓的堅決抗爭,這耗去了清軍十餘年的平定,可想而知造成的災難之大。
  • 別被清宮劇騙了,清朝時期的髮型根本就不是這樣,而是比劇中還醜
    但是,到了清朝,由於滿人入關,帶來了許多不一樣的習俗,其中,一項就是將「束髮」改為「留辮」。在很多清朝的影視劇當中,我們都可以看到,清朝的男子都留著「陰陽頭」,就是頭的前半部分剃光,而後邊編著長長的辮子。當然,在港臺的一些清宮劇當中,也有不剃頭的,只是在後面留著一條長辮子。那這兩種梳頭的方式,到底哪個對呢?
  • 清朝的旗頭是用真頭髮梳的嗎,圖解清朝歷史上的旗頭髮型
    我們經常會在清朝的古裝劇中看到裡面的女性角色都會佩戴各種各樣的旗頭,這是清朝女性特有的一種髮型。從最近幾年的清宮電視劇比如《甄嬛傳》、《如懿傳》、《延禧攻略》等等,裡面對於旗頭的設計和樣式也是五花八門的。
  • 清朝人真是「陰陽頭」嗎?現實比古裝劇還醜,黑白照片都難掩醜陋
    在我們印象中,清朝男子的髮型就是「陰陽頭」,即踢掉前半部分頭髮,只留後半部分編成長長的辮子垂在腦後。但其實這都是電視劇給我們塑造的虛假現實,在清朝的絕大部分時期,男子都不是陰陽頭的形象。1644年,明朝將領吳三桂率領清軍入關,都城北京被佔領,自此開始滿人對全國的統治,不久後,清朝頒布剃髮令,引起全國各地不滿,又因為政權還沒穩固所以沒有順利執行。次年,多爾袞再次下發剃髮令和易服令,明文規定:「官民既已剃髮,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
  • 清朝前中期髮型是金錢鼠尾,為什麼康熙畫像的耳邊卻有頭髮?
    眾所周知,清朝入關之後,曾發布過極為嚴厲的「剃髮令」,規定清軍所到之處,無論官民,限十日內盡行剃頭,執行口號便是「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而從清朝髮型的發展來看,雖然留髮面積在逐步增多,但至少在乾隆以前還保留著「金錢鼠尾」的髮型,那麼為何康熙畫像的耳邊會出現頭髮呢?
  • 中國最「帥」氣的清朝髮型.金錢鼠尾
    有人說清朝的金錢鼠尾髮型太「帥」氣了。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清朝髮型——金錢鼠尾。一款被西方人取笑了三百多年的髮型。大家從古裝劇裡看到的清朝「大辮子」,那是晚清時期的陰陽頭。真正的金錢鼠尾髮型流行在清朝初期。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清兵入關以後,多爾袞下達了剃髮令,明朝所有人員都要剃髮留辮,否則斬。就連最受器重的吳三桂也改變不了這一重大決策。
  • 清朝「剃髮」有多醜?畫像讓現代人難以接受,別再被電視劇騙了
    男演員最怕拍的古裝劇就是清朝劇,因為他們要在劇裡面留難看的「陰陽頭」,所謂的陰陽頭就是頭的前一半不留髮,後一半部分卻留頭髮。很多人都覺得這種陰陽怪氣的頭很難看,其實你是沒看過歷史上的陰陽頭,那才真叫一個難看,要是讓你留這種頭你肯定無法接受。
  • 清朝人髮型咋這麼醜,是電視劇中的樣子嗎?專家:可別再被騙了
    而大家也可以留意到,清朝背景的電視劇,男人最為常見的就是那種瓜瓢頭,這種髮型出現在男人身上,恐怕再英俊的五官都撐不起來,但說來:這種瓜瓢頭真就是清朝人最為普遍的髮型嗎?其實並不是這樣,清朝男人真實的髮型,可以說是比電視劇裡的還醜。
  • 從「小兩把頭」到「大拉翅」,淺談清朝後宮女子髮型的演變史
    近年來大火的幾部清宮劇,讓清代宮廷再次走進了人們的視線,同是以清朝為背景的影視劇,劇中的人物造型卻不盡相同,特別是後宮嬪妃的髮型,總是有形形色色的變化,這背後與滿漢之間的文化碰撞、融合有著密切的關係,今天我們就用簡單的文字,淺析大清從入關到晚清,後宮嬪妃髮型的演變。
  • 不管多大年紀的女人,都不要輕易嘗試這5種「髮型」,顯老又土氣
    大家還記得《搞笑一家人》裡的羅文姬奶奶嗎,她就是這種爆炸頭髮型,這是老年女性最常燙的一種髮型,最主要的作用是製造蓬鬆感,增加發量的效果雖然很好,但顯老效果也是立竿見影,不管你多大,燙這種頭後你的年齡至少會往上加10歲。
  • 清朝男人真實的髮型:發量很小,形同鼠尾,遠沒清宮劇裡那麼美型
    從清宮劇中我們得知,清朝男人的髮型相較其它朝代有很高的辨識度——前邊半邊頭髮剃光,後面留半邊能夠編成又長又粗辮子的發量。然而,這樣的髮型其實是經過了電視劇的「優化」。真實的清朝男人髮型,在清朝中期以前,一直流行銅錢鼠尾辮。
  • 三種古代男士髮型,都很有特色,你最喜歡哪種?
    髮型和服裝一樣,對人的形象和氣質有非常大的影響,能夠起到揚長避短、美化形象的作用。從古至今,古代男士的髮型也在不斷隨著時代發展或朝代更迭而發生改變。我們對於古代男士髮型的印象,通常來自於古裝電視劇,電視劇中的髮型全部符合歷史事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