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著名詩人楊牧去世,曾一度被認為是諾貝爾文學獎有力競爭者

2021-01-08 老李趣聊

楊牧,本名為「王靖獻」,1940年9月6日出生於中國臺灣省花蓮市。此時臺灣還處於日本帝國主義的控制之下,幼年時代的楊牧就展示了語言天賦,很小就認識臺語、日語和部分阿美語。

1946年秋,6歲的楊牧考入了花蓮市國民明義學校,正式學習國語,接觸到了《血滴子》等漢語作品。高中時以後以「葉珊」為筆名,向詩歌雜誌投稿。1972年,將筆名從「葉珊」改為「楊牧」。後來他的詩集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包括英、法、德、日、捷克文等。

1995年楊牧從美國華盛頓大學退休,結束了將近30年的海外教師生活,返回臺灣後任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講座教授,2013年回到出生地花蓮,擔任臺灣東華大學榮譽教授。

楊牧被譽為臺灣最具代表性的文學家之一,先後出版詩集、散文專著等50餘種,代表作包括《水之湄》《花季》《楊牧詩集》等。除文學創作外,他在文學研究、翻譯上也卓然有成,是馳名海內外的比較文學學者。近些年來,他一直被認為是諾貝爾文學獎的有力競爭者。

楊牧詩歌片段賞析:

「我從海上來」

在前方,許多事件在我還沒有經過的道路上發生如同必然潮水在背後湧動,更遠是島是喧鬧的渡頭,市集,寺廟更遠更遠的是海我從海上來《行過一座桃花林》

當我行過一座桃花林,孤獨忽然化為一顆寂寞的黃昏星,亮在遙遠的山頭挽不住的夜色啊!落葉辭空山

相關焦點

  • 詩人楊牧去世,多年來被認為是諾貝爾文學獎的有力競爭者
    ,寺廟更遠更遠的是海我從海上來——楊牧《我從海上來》據媒體報導,3月13日,詩人楊牧病逝,終年80歲。楊牧,本名王靖獻,早期筆名葉珊,1940年生於臺灣花蓮,著名詩人、作家。1964年自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後赴美國愛荷華大學參加保羅·安格爾及其妻聶華苓創辦的「國際寫作計劃」詩創作班,獲藝術碩士學位,在愛荷華的前後期同學有餘光中、白先勇、王文興等日後引領臺灣文壇的作家。
  • 臺灣 詩人詩人楊牧去世 他的代表作會歷久彌香值得細細品味
    臺灣 詩人詩人楊牧去世 他的代表作會歷久彌香值得細細品味時間:2020-03-14 14:47   來源:澎湃新聞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臺灣 詩人詩人楊牧去世 他的代表作會歷久彌香值得細細品味 根據臺灣媒體報導,3月13日,詩人楊牧病逝,終年80歲。
  • 詩人楊牧去世,詩選曾被漢學家馬悅然譯成瑞典文
    3月13日晚,臺灣詩人楊牧的社交媒體主頁「楊牧書房」發出一張黑白照片,上書「再見,楊牧 1940-2020」,宣告了他去世的消息。據臺灣多家媒體報導,楊牧3月13日病逝於臺北國泰醫院。近年來,他身體狀況欠佳,幾日前病情惡化,被送進了加護病房。
  • 著名詩人楊牧去世,臺媒稱其為最可能獲諾獎的臺灣作家
    楊牧據臺灣當地媒體報導,著名詩人及散文作家楊牧,2020年3月13日於臺北國泰醫院病逝,終年80歲。1940年楊牧出生於中國臺灣花蓮,本名王靖獻,最早筆名其實不叫「楊牧」,而是「葉珊」,1966年赴美國伯克利攻讀博士學位,見證了1960年代的美國平權運動,並將筆名改為楊牧,嘗試以詩介入社會。代表作有《柏克萊精神》《搜索者》《水之湄》《花季》《燈船》《瓶中稿》《海岸七迭》《禁忌的遊戲》等,以及文學自傳《奇來前書》《奇來後書》。
  • 詩人楊牧逝世|他說,詩是舞蹈也是治癒靈魂創傷的偏方
    近日,作家、翻譯家、學者楊牧病逝,享年80歲。作為重要的文化傳播者、教育家,他的逝世讓寶島臺灣又失去一位文化巨擘。楊牧1940年出生於花蓮,本名王靖獻,十幾歲開始寫詩,《水之湄》《花季》《燈船》等多部詩集成為文學經典,多年來一直被認為是臺灣最有可能拿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
  • 臺灣國寶級詩人因病突逝享年80歲,最有可能拿諾貝爾獎
    3月13日,據臺灣媒體報導,著名詩人以及散文作家楊牧於2020年3月13日在臺北國泰醫院去世,享年80歲,他的去世震驚了整個文壇。據悉,楊牧近些年身體狀況一直不好,呼吸系統與心臟都出現過問題,前幾天身體狀況惡化,被家人們緊急送往醫院,直接住進了加護病房,經過幾天搶救,最終還是離開了人世。楊牧一直被認為臺灣最有可能拿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他是臺灣文壇舉足輕重的人物,直接推動了文壇的發展。
  • 詩人楊牧去世:他的語言,始終讓人感到新鮮
    據楊牧作品出品方「理想國」消息,詩人楊牧於3月13日下午在臺北市國泰醫院去世,享年80歲。詩人楊牧本名王靖獻,1940年9月6日出生於臺灣省花蓮市。彼時臺灣尚處於日本管制下,童年時代的楊牧也只認識臺語、日語和部分阿美語。
  • 傳薪者楊牧:他締造了1980年代臺灣文學出版與閱讀的高峰紀錄
    繼余光中、洛夫之後,中國臺灣又一位重要詩人楊牧也走了。 「近些年,楊牧一直被認為是臺灣最有可能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 「楊牧大學畢業後到美國讀書,一直拿到博士學位,隨後留下任教。但他其實經常回臺灣,又當客座教授,又幫臺灣的報刊編輯、選詩,參與文學獎評獎,還幫助『中研院』創立文哲所,並擔任所長。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在臺灣發表,每一本書都在臺灣出版。」在楊宗翰看來,楊牧一直在直接介入著臺灣文壇,在臺灣文壇素有「文學守門人」和「典律塑造者」的形象,而且也從來沒有放棄過對臺灣的關懷。
  • 紀念|成為楊牧_文化課_澎湃新聞-The Paper
    繼余光中、洛夫之後,中國臺灣又一位重要詩人楊牧也走了。「近些年,楊牧一直被認為是臺灣最有可能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在他之前是余光中,2017年過世了,再之後是洛夫,也過世了。」「楊牧大學畢業後到美國讀書,一直拿到博士學位,隨後留下任教。但他其實經常回臺灣,又當客座教授,又幫臺灣的報刊編輯、選詩,參與文學獎評獎,還幫助『中研院』創立文哲所,並擔任所長。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在臺灣發表,每一本書都在臺灣出版。」在楊宗翰看來,楊牧一直在直接介入著臺灣文壇,在臺灣文壇素有「文學守門人」和「典律塑造者」的形象,而且也從來沒有放棄過對臺灣的關懷。
  • 詩人楊牧辭世 享壽80歲
    詩人楊牧80歲辭世,多年來,他一直被認為可能是臺灣地區第一個拿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記者陳宛茜/攝影詩人楊牧,2020年3月13日於臺北國泰醫院辭世,享壽80歲,震驚文壇。他早年筆名葉珊,深受浪漫主義詩人的影響;1966年赴柏克萊攻讀博士學位,見證1960年代學生運動,32歲而改筆名為楊牧,嘗試以詩介入社會。1976年,他與中學同學葉步榮、詩人瘂弦、生化學家沈燕士共同創辦洪範書店,為臺灣純文學出版重鎮。  楊牧詩藝的展現,在於鎔鑄中西文學傳統;散文的經營,則講究詩化的修辭和造境,體制嚴謹、格局宏大。
  • 楊牧 他是《詩經》裡走出來的
    3月13日午後,曾吟著「我從海上來,浪聲滿袖」的詩人楊牧,在臺北國泰醫院走完了自己80歲生命的最後旅程。如今,詩人真的要去遠航了…… 「多年來,他一直被認為可能是臺灣第一個拿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臺媒在報導楊牧去世消息時如許評價。 「我感到很哀傷,楊牧不像有那麼急促。
  • 諾貝爾文學獎即將揭曉:瑪格麗特·阿特伍德最熱門,中國作家呢?|...
    瑪格麗特·阿特伍德曾四次提名英國布克獎,並在2000年以小說《盲刺客》摘得這一桂冠,2017年獲得卡夫卡文學獎和德國書業和平獎,正因為如此,近年來她也一直是諾貝爾文學獎熱門人選之一。安妮·卡森是一位古典功底極為深厚的詩人,同時她也是形式上的創新派,經常用當代的方式,創新的形式來重新闡釋古典——以圖像、研究和比較切入詩歌寫作,所出版的作品幾乎每一本都將多種體裁雜糅在一起,如詩歌、論文、翻譯等。安妮·卡森今年剛剛榮獲了著名的阿斯圖裡亞斯親王獎,之前曾是T.S.艾略特詩歌獎的首位獲獎女性詩人,也曾獲得過格裡芬詩歌獎、麥克阿瑟天才獎、古根海姆獎。
  •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美國當代著名女詩人露易絲·格呂克
    北京時間2020年10月8日19時,(瑞典當地時間13時)瑞典學院宣布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美國當代著名女詩人露易絲·格呂克(Louise Glück)。露易絲·格呂克(Louise Glück,1943— ),美國當代著名女詩人。
  • 詩人楊牧:假如潮水不斷以記憶的速度,我以同樣的心|一詩一會
    楊牧本名王靖獻,1940年生於臺灣花蓮,是著名詩人及散文作家。自十六歲起,楊牧便開始寫作,早期曾用筆名「葉珊」發表詩歌作品,三十二歲之後更名為「楊牧」。1964年,楊牧從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後赴美國愛荷華大學參加保羅·安格爾及其妻聶華苓創辦的「國際寫作計劃」詩創作班。
  • 鮑勃·迪倫後,諾貝爾文學獎再次頒給了美國詩人
    原創 外灘君 外灘TheBund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諾貝爾文學獎準時頒發,獲獎者是美國當代女詩人露易絲·格麗克(Louise Glück)。這是在鮑勃·迪倫之後,時隔4年諾貝爾文學獎再次頒給了一名美國詩人。她和去年得獎的奧爾加·託卡爾丘克和彼得·漢德克一樣,並沒有登上ladbrokes的賠率榜。
  • 詩人楊牧逝世|水仙在古希臘的典籍裡俯視自己
    楊牧,本名王靖獻,早期筆名葉珊,1940年生於臺灣花蓮,著名詩人、作家。1964年自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後赴美國愛荷華大學參加保羅安格爾及其妻聶華苓創辦的「國際寫作計劃」詩創作班,獲藝術碩士學位,在愛荷華的前後期同學有餘光中、白先勇、王文興等日後引領臺灣文壇的作家。
  • 書單|2010-2020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作品推薦
    10月8號下午一點,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露易絲·格麗克這位美國詩人。頒獎理由是這麼說的:「因為她毋庸置疑的詩意之聲,以樸素之美讓個體性的生存具有普世意義。」《雲遊》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爾加·託卡爾丘克的代表作。該書獲尼刻獎(波蘭最高文學獎)、布克國際獎,被認為是作者走出波蘭邁向國際,奠定世界聲譽的力作。
  • 今晚,一起來讀2020諾貝爾文學獎得主、77歲女詩人格麗克的詩
    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諾貝爾文學獎於北京時間10月8日19時正式揭曉,來自美國的詩人Louise Glück獲獎,獲獎理由是「因為她那無可辯駁的詩意般的聲音,用樸素的美使個人的存在變得普遍」。 諾貝爾文學獎自1901年起頒布,到今天已成為世界文壇影響力最大的獎項之一,每年諾獎頒獎前後,都會引起全球範圍的熱議。
  • 這是沒有終點的詩 | 楊牧逝世
    ■鳳 凰 網 文 化■時 代 文 化 觀 察 者 據臺灣當地媒體報導,著名詩人及散文作家楊牧,2020年3月13日於臺北國泰醫院病逝,終年80歲。
  • 在年輕的飛奔裡,你是迎面而來的風 | 追憶楊牧
    楊牧今年80歲,近年來一直身體欠佳,他從上禮拜開始昏迷,昨晚在臺北國泰醫院去世,走時十分安詳。此刻的世界,疫情蔓延肆虐,人類面臨著百年來未有之考驗。陳芳明曾評價說:「臺灣的詩人如果有機會進入諾貝爾文學獎,楊牧應該是其中的一個。」他的詩作被翻譯成多種語言,英、德、韓、日、土耳其文都有。在得知楊牧的死訊後,陳芳明聽著窗外早春的寒雨,感到生命從此更加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