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數據統計得知韓國各教派的信徒人數 遠遠大於 國家人數的總和,可以看出 不少韓國人會同時信仰好幾種宗教流派。
電影藝術源於生活,那麼宗教電影自然地就成為了韓國當代電影的重要支脈之一,它密切的表現著韓國民眾的社會心理及本國文化。
宗教信仰自由的韓國,其宗教種類極其繁多,打著宗教之名詐騙民眾的組織也是層出不窮,而本部影片《娑婆訶》中的男主角 樸雄才(樸牧師) 的身份就是 職業的宗教打假師。
影片一開始就把觀眾拽進了一片 靈異怪奇 的氛圍中:1999年江原道寧越 出生的李金華在自白中說道:「我出生的同時鬼也出生在我們家裡。」
這個『鬼』就是比李金華早出生10分鐘 且 在腹中以 啃食妹妹的腿為生 的 姐姐。
不配擁有姓名的『六指』姐姐,從一出生只是被喚作『那個東西』,醫生說『那個東西』活不長,馬上就會死掉。
李金花一家災難般的命運也好似全都是因為『那個東西』......
——媽媽在生下這對雙胞胎一周後去世了
——爸爸在一個月後自殺了
李金花的故事只是電影中的一條線,與此同時還有兩條故事線,第二條故事線則是男主『樸牧師』。
樸牧師開設的 極東宗教研究所 以揭發異端邪教的真實面目為目的。
看似正義凜然的樸牧師實際上也是社會小人物的形象的代表,他打著揭露異端邪教的旗號,做著商業化的小勾當,從中賺取一些辛苦費。
樸牧師把目光鎖在了一個突然興起的佛教小團體,關注到這個小團體是因為 這個新興的秘教團體過於正常,正常的不合情理。
樸牧師和助手還是察覺到了這個團體的不尋常,一般普通的佛教都是參拜佛祖或者菩薩,但這個團體參拜的卻是將軍。
這個團體的名字叫做:「鹿野園」,他們參拜的對象是:象徵東西南北的四大天王。
分別是:東方持國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南方增長天王,北方多聞天王。
佛教中,這四天王本是惡鬼,在皈依了佛祖後便成為了抓惡鬼的『惡神』。
第三條線的領銜者是 鄭鎮榮 飾演的 警察(黃班長)。
負責江原道片區的黃班長接到了一起被封存在水泥裡的女屍的報案,案件的受害人是一名女初中生,死前口中被塞滿了紅豆及符咒。
當黃班長一行人查出兇手時卻發現兇手已經畏罪自殺了,這條看似到這裡就斷了的線,聯合起樸牧師那條線,『四大天王』的秘密逐步的浮出水面。
就像四大天王遇佛祖成善的故事,東方教的創始人:金濟石,他收養了四個弒父的少年,這四位少年恰好與四大天王相對應,金濟石也把自己當做救民眾於苦海中的彌勒聖佛。
四大天王替佛祖降妖伏魔,四位少年替金濟石降妖除『蛇』。
『蛇』在金濟石自創的經書裡所指:81個懷揣汙濁靈魂的魔君。
再回到黃班長這條線,近幾年江原道地區連續發生多起少女失蹤案件,經過樸牧師的調查,他發現所有失蹤的少女全都是1999年出生。
李金花姐妹正是1999年且在江原道寧越地區出生的女孩。
拯救蒼生於苦海的金濟石,為了一己之利殘忍的殺害了81個女孩,他最後鎖定的目標是李金花姐妹。
金濟石是聖佛之人嗎?他真的是上天所定的天選之人嗎?
除去金濟石渾身 自帶清香 且一雙 十二指手,1899年出生的金濟石,到今日已116歲卻仍舊保持著中年清秀的模樣,即使金濟石有著佛家所說的『不死之身』,但他卻完全不具備佛家的『無往』之態。
相反金濟石在得知高僧對他的預言後,陷入了『貪、嗔、痴』的死循環中。
從一開始就被譽為不祥之物的『姐姐』,反而在最後神化,並且感化了前來殺他的『廣目天王』鄭羅漢。
在鄭羅漢找到『姐姐』之時,盤踞在『姐姐』身邊的那條蛇,在佛教裡面也是有寓意的。
佛經裡記載,佛陀在苦修期間,遇七日暴雨。蛇神納咖撐開皮褶,狀如巨傘,庇佑佛陀潛心參悟。佛陀是一個充滿感恩之心的大智者,他用指按住蛇頸施法降福,令它成為眾蛇之王。於是蛇神納咖被看作是連接人世與神界的橋梁,眼鏡蛇扁平的頸部,也被看作是佛背後的光環。後世虔誠的佛教徒.就憑這個信記而對眼鏡蛇頂禮膜拜,供奉於廟堂之中。
據說,有宗教信仰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安定程度相對會比較高,國民的友好程度也相對比較高。
樸牧師看著街上所有沉浸在聖誕節的人們,在這片祥和平靜的氛圍中,他不禁問助手:「聖誕節是快樂的日子嗎?」
耶穌誕生的日子,怎能不是快樂的日子?
可是在《聖經·馬太福音》第二章中寫到:希律王在預言中得知即將會有一個取代他帝位的嬰兒誕生,於是便下令殺死伯利恆所有的嬰孩。
這一天就是聖誕節,是耶穌誕生的日子。
這一天是兩歲及兩歲以下所有的嬰孩全部被虐殺的日子。
或許金濟石確確實實做出了一些回報社會的福利之事,可是他的內心被私慾私利侵蝕著,這樣的人非神是魔。
影片中導演也表達了對宗教的諷刺,比如兩地佛教內部之間的交流,時間居然定在每年紀念慶祝耶穌的降生的聖誕節這天進行。
『廣目天王』鄭羅漢為了奉行父親命令殺「蛇」替天行道,反而卻讓自己陷入殺人的內心的不斷自我折磨和恐懼之中,這無疑是一種強有力的諷刺。
影片片名「娑婆訶」是梵文,是佛教密咒當中常常出現的語句,常用於佛教咒語結尾,以示對菩薩的恭敬。
「娑婆」(Sahā)是佛家語,是世人所處的娑婆世界的簡稱,意思是雖然不好,但又捨不得,故而也稱「堪忍」或「穢土」。佛說眾生皆苦,世人困於惡行,忍受諸煩惱,不得清靜,又不肯出離。
如果進入娑婆世界的菩薩,最後也被「娑婆」所困,與眾生一樣受諸苦惱,並對這個世界戀戀不捨,那芸芸眾生該如何面對菩薩,又何以自處?
披著神的外套,做著魔鬼般的事,娑婆世界、神鬼混雜,即使親眼所見,也亦非真實。
何為信仰? 信仰何者?
和張宰賢導演度過這漫長的122分鐘後,成「佛」的人因為對肉身不隕的執念成了「魔」;被叫作「鬼」的人因為對至親的愛成了「佛」。
不禁捫心自思:我們每個人都是娑婆世界中的一粒渺小塵埃,既堪不破人世的生死之迷,也請勿做惡魔的爪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