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赦免犯姦淫的婦人(約8:1-11)

2021-02-13 真理與生命

耶穌赦免犯姦淫的婦人(約8:1-11

8:1 於是各人都回家去了;耶穌卻往橄欖山去,

8:2 清早又回到殿裡。眾百姓都到他那裡去,他就坐下,教訓他們。

8:3 文士和法利賽人,帶著一個行淫時被拿的婦人來,叫她站在當中,

8:4 就對耶穌說:「夫子,這婦人是正行淫之時被拿的。

8:5 摩西在律法上吩咐我們,把這樣的婦人用石頭打死。你說該把她怎麼樣呢?」

8:6 他們說這話,乃試探耶穌,要得著告他的把柄。耶穌卻彎著腰,用指頭在地上畫字。

8:7 他們還是不住地問他,耶穌就直起腰來,對他們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

8:8 於是又彎著腰,用指頭在地上畫字。

8:9 他們聽見這話,就從老到少,一個一個地都出去了,只剩下耶穌一人,還有那婦人仍然站在當中。

8:10耶穌就直起腰來,對她說:「婦人,那些人在哪裡呢?沒有人定你的罪嗎?」

8:11她說:「主啊!沒有。」耶穌說:「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從此不要再犯罪了。」

這引人入勝的故事仿佛極不可能存在第四卷福音書的原稿中,在現存最古老且最可靠的希臘文手抄本中找不到它。然而,一如麥子格教授(Metzger)所說,它具有「所有歷史真實性的特徵」77。

1-2.作者先提供這故事的背景:於是各人都回家去了;耶穌卻往橄欖山去。由於這段經文原來不太可能屬於此處,我們就不清楚當時的歷史情形。耶穌下次去耶路撒冷時,先在伯大尼的馬利亞、馬大和拉撒路家中歇腳,而他們家就在橄欖山的另一邊(十二1-11)。清早又回到殿裡。眾百姓都到他那裡去,他就坐下教訓他們。當時的習俗是老師坐著教課,耶穌是在公開且露天的地方做教導:「眾百姓都到他那裡去」。

3-5.正當耶穌坐著教導時,文士和法利賽人帶著一個行淫時被拿的婦人來。這是第四卷福音書惟一提到「文士」(grammateis,意思為「律法教師」)的一次,他們與法利賽人在此沆瀣一氣地來找耶穌的碴是十分恰當的,因為涉及一個將摩西律法應用在生活裡的問題。法利賽人和文士同心合一地將「一個行淫時被拿的婦人」帶到耶穌面前,且叫她站在當中。文士們認為這婦人給了他們一個將耶穌逼入死角的極佳機會。她肯定受到極大的羞辱,因為被逼「站在當中」,身旁圍滿了告她之人,和「所有」來聽耶穌講道的人。

文士對耶穌說,夫子,這婦人是正行淫之時被拿的。他們稱耶穌為「夫子」,表示這故事談的完全是老師之間互相競爭的事。這婦人「是正行淫之時被拿的」,表示有目擊證人。她的控告者繼續說,摩西在律法上所吩咐我們,把這樣的婦人用石頭打死。你說該把他怎麼樣呢?他們將這條律法只用在「這婦人」身上,而實際上這條律法應當用在姦夫和淫婦兩人身上:「與鄰舍之妻行淫的,姦夫淫婦都必治死」(利二十10);「若遇見人與有丈夫的婦人行淫,就要將姦夫淫婦一併治死」(申二十二22)。律法若要求姦夫和淫婦兩人都要被處死,那麼這婦人若是當場被抓姦,奇怪的是為何只有婦人一人被抓,是否有性別歧視呢?

根據律法(申十七7),應當由證人投下第一塊石頭。文士說「摩西在律法上所吩咐我們,把這樣的婦人用石頭打死」,就表示他們是目擊證人。另一方面,「我們」也許指所有人,即「我們猶太人」,也應當包括耶穌在內。無論如何,他們要知道耶穌是否同意摩西的律法。

6a.作者解釋道,他們說這話,乃試探耶穌,要得著告他的把柄。在一些手抄本中(D,M,1071,itd),這些話放在不同的地方,導致某些學者認為原稿中沒有這些話。果真如此的話,文士們就有與此不同的動機,或許不是想來陷害耶穌,而是希望祂替他們解決一個難題:怎麼做才能不違反律法卻又不將她處死呢?這可說是將他們的動機最為美化了,可是卻是在極小的根基上建築一棟巨廈,恐怕會不攻自破。最好是按照八章6a節來看這段經文和文士的動機,如此才能讓接下來的故事講得通,並且確實有別處經文顯示法利賽人和文士在找些問題來給耶穌下圈套(太十二10/可三2/路六7)。他們知道耶穌很同情罪人,就希望利用這惻隱之心使祂說些觸犯律法的話。即使祂支持摩西律法也同樣會有危險,因為那樣就是倡導死刑,而在羅馬統治之下,猶太人沒權利將任何人處死刑。

6b-8.聽到文士的話後,耶穌卻彎著腰用指頭在地上畫字。耶穌教導眾人時是坐著的,現在就彎下身子在地上寫字。這舉動被人作了不同的解釋,有人說耶穌在面對一個淫亂的婦人時很不自在(不太可能),也有人說祂是在拖延時間,好找個最好的答案。還有人建議祂是模仿耶利米書十七13 裡的先知行為(「耶和華以色列的盼望啊,/凡離棄你的,必至蒙羞。耶和華說:離開我的,他們的名字必寫在土裡/,因為他們離棄我這活水的泉源」),可是耶穌的行為與這段經文可說有微乎其微的關聯。一個較佳的解釋是,耶穌的行動表示祂拒絕以文士所定的條件來辯論,這可解釋他們為何窮追不捨地問祂。他們還是不住的問他,耶穌就直起腰來,對他們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根據律法,一個被判死刑的罪人在行刑時,擲下第一塊石頭的應當是那案子的證人(申十七7),耶穌認為文士是這婦人案子的證人,若要執行死刑的話,他們就該是頭一個下手的人。可是耶穌的話對這些指控這婦人之人是一個挑戰,意味著他們當中無一人是無罪的,因此就沒資格定這婦人有罪。至於耶穌指認他們犯了何罪則不清楚,也許他們也犯了姦淫罪,也許是按著申命記十九15-21所說,是惡毒的證人,因為他們不急於讓公道顯現,只想讓耶穌落入他們的圈套。可是不可能如此,因為在申命記十九15-21 裡惡毒的證人是作假見證的人,並沒提到動機的問題。耶穌說完這話後,於是又彎著腰用指頭在地上畫字。最好認為耶穌的動作是表示不願再繼續辯論下去。此處沒說祂寫了些什麼,所以沒必要去猜測。祂寫了些什麼在這故事並不要緊,因為文士、群眾和婦人都是回應耶穌所說的話,而不是祂所寫的字,因此不需記錄下來。

9.耶穌的動作和話語真是直接切中要害:他們聽見這話,就從老到少一個一個的都出去了,只剩下耶穌一人,還有那婦人仍然站在當中。這奇異的回應或許表示他們默認在許多方面自己並不比她好,結果所有人都夾著尾巴走了:群眾、文士和法利賽人。現在「只剩下耶穌一人,還有那婦人仍然站在當中」,在她被控訴者放置的地方。

10-11.在地上寫了第二次字之後,耶穌就直起腰來,對她說:「婦人,那些人在哪裡呢?沒有人定你的罪嗎?」這是整個事件中第一次有人對婦人說話,耶穌不是數落她的罪狀,而是問道:「沒有人定你的罪嗎?」她回答道,主啊,沒有。所有控告她的人已走得無影無蹤。耶穌聽了這話就宣告說,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從此不要再犯罪了!如此的回應顯示耶穌對罪人是何等的憐憫,並且強調作者在第四卷福音書中的教導:「因為神差他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三17);「律法本是藉著摩西傳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穌基督來的」(一17)。該注意到,耶穌雖然沒定婦人的罪,但也沒縱容她犯罪,祂告訴她說:「從此不要再犯罪了」,正如祂告訴畢士大池旁得醫治的瘸腿者一樣:「你已經痊癒了,不要再犯罪,恐怕你遭遇的更加利害」(五14)。

選自《丁道爾新約聖經注釋-約翰福音》

在真理上紮根,在生命上成長!

歡迎關注 真理與生命

微信號:Truth_and_Life

相關焦點

  • 2020.8.27 耶穌拯救犯姦淫的婦人 約 8:1-11
    正當耶穌坐著教導時,文士和法利賽人帶著一個行淫時被拿的婦人來。這是第四卷福音書惟一提到「文士」(意思是「律法教師」)的一次,他們與法利賽人在此沆瀣一氣地來找耶穌的碴是十分恰當的,因為涉及一個將摩西律法應用在生活裡的問題。法利賽人和文士同心合一地將「一個行淫時被拿的婦人」帶到耶穌面前,且叫她站在當中。文士們認為這婦人給了他們一個將耶穌逼入死角的極佳機會。
  • 直到黎明 - 行淫婦人事件裡,耶穌在地上寫了什麼(約8:1-12)
    10 耶穌就直起腰來,對她說,婦人,那些人在哪裡呢?沒有人定你的罪嗎?11 她說,主阿,沒有。耶穌說,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從此不要再犯罪了。12 耶穌又對眾人說,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裡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一律法這是清晨,是一天的起初。8:1節回應創世紀1:1:起初神創造天地。
  • 赦免罪、使人聖潔的耶穌基督
    當這女人與耶穌相遇時,十二年以來給她帶來痛苦的血漏的源頭立刻幹了,女人痊癒了。像這樣,如果我們遇見使我們聖潔的耶穌,只能聖潔。若聖靈臨到「或者你們另受一個靈,不是你們所受過的。」(林後11:4)耶穌見到尼哥底母說:「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神的國。」
  • 基督教使徒信經:我信罪得赦免
    如主耶穌在登山寶訓中的教導:太5:28隻是我告訴你們:凡看見婦女就動淫念的,這人心裡已經與她犯姦淫了。 所以,按著聖經的教導,在神的眼中,在神的標準之下,每個人都是罪人。正如聖經所說的:羅3:23 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 神的榮耀。約一1:8 我們若說自己無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們心裡了。
  • 基督教講道《迦南婦人的信心》
    她愛她的女兒,關心她的女兒,因此她到主的面前迫切的呼求耶穌,把難處告訴主。今天,我們是否有同情別人的痛苦?我們是否有為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向主呼求呢?我們是否有愛那些需要代禱的人?每一個代禱者,都應該像這個迦南婦人的態度。使徒保羅對教會的弟兄姐妹也有這樣的愛心,他說:「有誰軟弱我不軟弱呢?有誰跌倒我不焦急呢?」(林後11:29)   今天許多作父母的基督徒,是否為兒女代禱?
  • 行淫被拿的婦人
    他每日往返伯大尼和耶路撒冷之間,經過橄欖山(可一一:1,11,12,19,27)。這事奉就好像文士,時常到聖殿的外院去教導群眾。耶穌也清早在外院教導群眾,講解關於律法的事,並且吸引了許多人來聽。  猶太人領袖見耶穌在聖殿教訓時吸引許多人,故意把「行淫時被拿的婦人」捉來要耶穌解釋如何審判這犯罪的事。
  • 釋經講章:愛與罪的赦免
    他的苦難,超過常人所受,在每一個世代;他的慈愛,安慰每一個受傷的心靈,在黑暗中默默地祈禱光明迎來;他帶著我們難以想像的疼痛離開, 所有人的罪在十字架上排山倒海般被廢除而得赦免,  從亙古到如今!  讓我們一起來讀新約聖經《路加福音》第七章(36-50) 節中有罪的女人和《約翰福音》第八章(1-11) 節行淫時被捉的女人得蒙赦免的故事。
  • 穿越聖經:馬可福音(9)耶穌責備法利賽人和文士、耶穌醫好迦南婦人被汙鬼附著的女兒、耶穌來到加利利海並治好一個又聾又啞的人
    這些人大概想,只要摸到耶穌外衣的繸子,耶穌的醫治能力就會發出來治癒他們。他們可能不知道叫他們痊癒的,其實是他們對耶穌的信心。從馬可福音7章的開始,反對主耶穌的人來找麻煩了。馬可福音7:1-4講述法利賽人和文士從耶路撒冷來,到耶穌那裡聚集,他們終於找到一個可以陷害主耶穌的理由,就是門徒沒有在吃飯前先洗手,因此責怪耶穌的門徒不遵守古人所留下來的優良傳統,甚至也責怪主耶穌沒有教導門徒規矩。
  • 經典:魂結的罪惡給生命帶來的影響,夢淫是靈裡的姦淫
    在以前我一概拒絕查罪的說法和動機,就是與對方禱告時嘴巴只要一出方言就知道對方犯過什麼罪,如同放電影那樣被放出來,但我發覺聖靈不給我說出來,卻要我用智慧來帶領對方悔改,而不是打壓和羞辱,我很高興聖靈如此的帶領,因為這符合聖經,是督責教導使人規正,是讓對方感受到神的大能,是要對方從心靈得著悔改的信心,被聖靈摸著的悔改新生,如同起初聖靈帶領我不給查罪那樣,而是要我靠著主耶穌的權柄施行鼓勵
  • 【使徒晨禱信息專欄】耶穌「愛到極處」的愛- 活水使徒分享
    分享人:活水使徒若8:1-11  耶穌上了橄欖山。清晨他又來到聖殿,眾百姓都到他跟前來,他便坐下教訓他們。那時,經師和法利塞人帶來了一個犯姦淫時被捉住的婦人,叫她站在中間,便向耶穌說:「師傅!這婦人是正在犯姦淫時被捉住的,在法律上,梅瑟命令我們該用石頭砸死這樣的婦人;可是,你說什麼呢?」他們說這話,是要試探耶穌,好能控告他;耶穌卻彎下身去,用指頭在地上畫字。因為他們不斷地追問,他便直起身來,向他們說:「你們中間誰沒有罪,先向她投石罷!」他又彎下身去,在地上寫字。
  • 好人不信耶穌也要下地獄嗎?
    因此在神看來,世人都犯了罪,只有「較好」的罪人和「較壞」的罪人之分,而沒有「好人」與「壞人」之別。其次,不信耶穌的人要下地獄並不是神把他們推進地獄而是他們自己要去的。「因為神差他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經定了,因為他不信神獨生子的名。
  • 當行淫的婦人被帶到耶穌的面前……
    文士和法利賽人(猶太教的一個派別)把她帶到耶穌面前,有意要讓耶穌作難。耶穌對他們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文士和法利賽人們聽見耶穌這樣說,就一個一個地走了。這是聖經中描述的情況。但它不一定放之四海而皆準,比如到了我神州大地,這個故事說不定就得改寫一下,否則很難合乎中國國情。
  • 若不是為淫亂的緣故,人不可以休妻 - 耶穌基督福音
    (1)關於婚姻的教導我們查考聖經馬太福音5章31-32節「又有話說:『人若休妻,就當給她休書。』只是我告訴你們,凡休妻的,若不是為淫亂的緣故,就是叫她作淫婦了;人若娶這被休的婦人,也是犯姦淫了。」註:"關於婚姻",主耶穌的教導→若不是為淫亂的緣故→"人不可休妻"。"淫亂"可分為→1 屬肉體的淫亂、2 屬靈的淫亂;屬肉體的淫亂→是指男女雙方在"合法婚姻以外",發生不正常的肉體性行為,就是犯姦淫,也就是屬肉體的淫亂。
  • 耶穌基督的十字架是神學的中心
    7、藉著十字架我們罪得赦免 他救了我們脫離黑暗的權勢,把我們遷到他愛子的國裡。我們在愛子裡得蒙救贖,罪過得以赦免」(西1:13-14;另參約壹2:1—2) 。8、藉著十字架,我們成為神家中的一分子    因那使人成聖的和那些得以成聖的,都是出於一。
  • 因信得救丨耶穌因為迦南婦人的信心醫治了她的女兒
    那婦人來拜他,說:「主啊,幫助我!」他回答說:「不好拿兒女的餅丟給狗吃。」婦人說:「主啊,不錯,但是狗也吃它主人桌子上掉下來的碎渣兒。」耶穌說:「婦人,你的信心是大的,照你所要的,給你成全了吧!」從那時候,她女兒就好了。馬太福音記載,主耶穌在革尼撒勒教訓了那些從耶路撒冷下來試探他的法利賽人和文士,定他們是假冒為善的人!
  • 彼前11(2:11-12)禁戒肉體的私慾②
    (雅1:14-15) 意思是說,你不能讓肉體中的「私慾」在你心中懷胎,那個後果真的不堪設想,損失更無法估量。我們可以從大衛犯罪的案例中找到原因,他就是讓自己的私慾懷胎。也完全證實雅各所說的是一個事實。 經上記著說:「一日,太陽平西,大衛從床上起來,在王宮的平頂上遊行,看見一個婦人沐浴,容貌甚美。大衛就差人打聽那婦人是誰。
  • 耶穌實現了多少預言?(四)
    (以賽亞書7:14;8:8,10;馬太福音1:21-23;約翰福音1:14;14:8-11)47上帝應許給其子民一塊叫人絆跌的「石頭」。耶穌就是那塊石頭。(以賽亞書11:1-2;馬可福音1:16)50外邦人必尋求上帝。有一個百夫長和一個敘利腓尼基的婦人來見耶穌。在彼西底安提阿的外邦人響應了保羅所傳的福音。
  • 論姦淫(上)丨基督徒婚前性行為是不是犯罪
    何西阿書4章11節,「姦淫和酒,並新酒,奪去人的心。馬太福音5章27-28節,主耶穌教導:「你們聽見有話說:不可姦淫。只是我告訴你們:凡看見婦女就動淫念的,這人心裡已經與她犯姦淫了。使徒行傳21章25節,至於信主的外邦人,我們已經寫信擬定,叫他們謹忌那祭偶像之物和血,並勒死的牲畜與姦淫。哥林多前書6章18節,你們要逃避淫行。人所犯的,無論什麼罪,都在身子以外;惟有行淫的,是得罪自己的身子。
  • 尼哥底母和撒瑪利亞婦人誰更接近神?
    「耶穌回答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神的國。』」(約3:3)雖然尼哥底母見到了耶穌,也聽到了耶穌說的話《約翰福音》3章裡記錄了尼哥底母的故事。尼哥底母自認為認識耶穌,於是深夜來找耶穌,說:「我知道你是從神那裡來的先生。因為你所行的神跡,若沒有神同在,無人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