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行淫的婦人被帶到耶穌的面前……

2021-02-19 法律讀庫


雖然不是基督徒,但早先也讀過一些聖經片段。其中,新約之約翰福音第八章中,記載了一件叫「行淫的婦人」的故事,令我印象深刻。

這個故事被以各種敘述版本廣泛傳播。多年前,我也曾在自己的博客上轉述過它,並且加上了邵燕祥先生的「《聖經》擬作」作為結尾。

昨晚,我把原先的博文翻出來,稍加整理,發在這個公號上了。在朋友圈轉發後,有朋友跟帖說,王小波也曾轉述過這個故事,幾乎一模一樣。

我嚇了一跳。不記得當年在博客上寫那個帖子前,是否讀過王小波的原文了。不排除當年是原文照抄或節錄,自己稍微整理了一下而已。博文又叫網絡日誌,並不是正式發表的文章,或許就沒那麼顧忌版權了……

於是,我刪除了那篇文章。畢竟,它不是完全的原創,不應該掛「原創」標籤推送給大家。

然後,我用幾個關鍵詞反覆組合搜索,並沒發現王小波的相關文章。但我相信那位朋友的記性和人格,王小波很有可能真寫過那麼一篇雜文,並且把邵燕祥先生的貢獻也引用了,而多年前曾被我讀到過;後來遇到了什麼需要有感而發的事情或新聞事件,但已找不到小波的原文,憑記憶搜索了一些資料片段,重組了那篇博文……

上午,有兩位關注者留言,說想讀那篇被我刪除的文章。我答應他們,重新寫一個帖子,把刪掉的文章附在後面。下面就是那個帖子原文,很短。文後另外還有一點簡短說明,有關教義方面的。

我不是基督徒,但是早先也看過一些聖經故事。

記得新約之約翰福音第八章中,記載了下面這麼一件事兒——雖然很多人對它都或有所聞,但我覺得還是有必要再複述一下,因為……看完你就明白了。

一位婦女正行淫之時,被人現場抓獲。按照猶太教的法律,這樣的婦女必須用石頭打死。文士和法利賽人(猶太教的一個派別)把她帶到耶穌面前,有意要讓耶穌作難。

耶穌對他們說:

「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

文士和法利賽人們聽見耶穌這樣說,就一個一個地走了。

這是聖經中描述的情況。但它不一定放之四海而皆準,比如到了我神州大地,這個故事說不定就得改寫一下,否則很難合乎中國國情。

好在這樣一件事,已有前輩為我們做了,他的名字叫邵燕祥,想必大家都聽說過。

邵先生早在1992年就寫過「《聖經》擬作」一文,為這個經典故事戲擬了一個中國版本——前面的鋪墊且省略不贅,只從高潮說起:

……他們還是不住地問他,耶穌就直起腰來對他們說:

「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

他們聽見這話,從老到少面面相覷,他們自知都是有罪的。一個長鬍子的法利賽人站出來說:

「誰用石頭打她,就能證明誰是沒有罪的。」

於是他們一個一個爭先拿石頭打那婦人。其中有兩塊石頭還打在了耶穌身上。

故事就這麼簡單。敘述至此,我原本還想狗尾續豹;但苦思半天,也沒找到一句合適的話可說。

就這樣吧。


如果從教義的角度說,上面這個故事是很不完整的。或許需要簡單說明一下。

耶穌當年到耶路撒冷聖殿傳教,並不是我們今天想像的那麼順利。換言之,他當年還沒有獲得一言九鼎的地位,布道甚至帶有一定風險。那天,他向聚集的人們講解真理,當地宗教領袖看到人群對耶穌的教訓產生了極大興趣,便心感不悅,定意要在群眾面前,令其尷尬。

於是,他們帶了一個行淫時被拿的婦人到耶穌跟前,提醒他,根據律法,這人是要被石頭打死的。然後,他們要求耶穌作出裁決。

他們這樣做,實乃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即陷耶穌於兩難局面——如果他說要把婦人打死,便顯得沒有恩慈;如果他說要釋放那婦人,便是不守律法。

耶穌深知他們的意圖。於是,就發生了上述膾炙人口的故事。

還需要略為說一下的是,耶穌並不認為行淫的婦人無罪,他只是認為她「失足」了,可以挽救。

於是,待那些文士和法利賽人一個個離去之後,耶穌對婦人說:「那些人在那裡呢?沒有人定你的罪麼?」婦人回道:「主啊!沒有。」耶穌又說:「我也不定你的罪,去罷,從此不要再犯罪了。」

這個故事最後的結局可謂峰迴路轉。被控訴的婦人進了天堂,而一些控訴人反倒下了地獄(他們沒有相信耶穌的話,對自己的罪沒有悔改)。正如耶穌在某個場合向當時的宗教領袖所說,「稅吏和娼妓倒比你們先進神的國」。婦人原先認為自己是個失敗者,最後卻因相信耶穌而得以重生。

相關焦點

  • 行淫被拿的婦人
    耶穌曾在約翰福音第七章二十四節說:「不可按外貌斷定是非,總要按公平斷定是非。」在這裡讓我們看見耶穌如何去執行這教導。這段經文讓我們認識到耶穌一方面在尊重律法之下如何給那女人一個改過自新機會,另一方面如何突破當時的猶太社會中的律法主義回答眾人的試探。  經文說明耶穌「清早又回到殿裡…」,相信是耶穌在受難前有一個星期留在耶路撒冷工作。
  • 每日默想丨從行淫時被拿的婦人看:主不定我們的罪
    約翰福音8章1-11節於是各人都回家去了,耶穌卻往橄欖山去。清早又回到殿裡,眾百姓都到他那裡去,他就坐下教訓他們。文士和法利賽人帶著一個行淫時被拿的婦人來,叫她站在當中。就對耶穌說:「夫子,這婦人是正行淫之時被拿的。
  • 2020.8.27 耶穌拯救犯姦淫的婦人 約 8:1-11
    正當耶穌坐著教導時,文士和法利賽人帶著一個行淫時被拿的婦人來。這是第四卷福音書惟一提到「文士」(意思是「律法教師」)的一次,他們與法利賽人在此沆瀣一氣地來找耶穌的碴是十分恰當的,因為涉及一個將摩西律法應用在生活裡的問題。法利賽人和文士同心合一地將「一個行淫時被拿的婦人」帶到耶穌面前,且叫她站在當中。文士們認為這婦人給了他們一個將耶穌逼入死角的極佳機會。
  • 耶穌赦免犯姦淫的婦人(約8:1-11)
    耶穌赦免犯姦淫的婦人(約8:1-11) 約 8:1 於是各人都回家去了;耶穌卻往橄欖山去,約 8:2耶穌下次去耶路撒冷時,先在伯大尼的馬利亞、馬大和拉撒路家中歇腳,而他們家就在橄欖山的另一邊(十二1-11)。清早又回到殿裡。眾百姓都到他那裡去,他就坐下教訓他們。當時的習俗是老師坐著教課,耶穌是在公開且露天的地方做教導:「眾百姓都到他那裡去」。 3-5.正當耶穌坐著教導時,文士和法利賽人帶著一個行淫時被拿的婦人來。
  • 安得烈:將個人帶到耶穌面前
    安得烈:將個人帶到耶穌面前安得烈在跟人互動時,能全然欣賞每個人的價值。人人都知道他關注個人而非群體,他會將個人帶到耶穌面前。幾乎每一次我們在福音書裡讀到他的時候,他都是帶領個人來見耶穌。請記住,他找到基督之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找彼得。
  • 基督教講道《迦南婦人的信心》
    這段經文給我們講到了迦南婦人的信心,以及從迦南婦人的一言一行中,所表現出神的兒女的品格。   迦南婦人是因為她的女兒,而來到主耶穌的面前呼求主,「主啊,大衛的子孫,可憐我吧!我女兒被鬼附得甚苦」(太15:22)。她覺得女兒的痛苦就是她的痛苦。她求主可憐她,因她可憐她的女兒。她想得到主耶穌對她自己的女兒的憐恤,所以 ,迦南婦人蒙受了主耶穌的豐豐滿滿的憐恤。
  • 尼哥底母和撒瑪利亞婦人誰更接近神?
    耶穌對撒瑪利亞婦人說:「凡喝這水的,還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裡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雖然這些話不容易理解,但是撒瑪利亞婦人知道自己的生活有問題,因而原本地接受了耶穌說的話。因此,婦人說:「先生,請把這水賜給我,叫我不渴,也不用來這麼遠打水。」我們可以把尼哥底母和撒瑪利亞婦人作一下對比。
  • 因信得救丨耶穌因為迦南婦人的信心醫治了她的女兒
    那婦人來拜他,說:「主啊,幫助我!」他回答說:「不好拿兒女的餅丟給狗吃。」婦人說:「主啊,不錯,但是狗也吃它主人桌子上掉下來的碎渣兒。」耶穌說:「婦人,你的信心是大的,照你所要的,給你成全了吧!」從那時候,她女兒就好了。馬太福音記載,主耶穌在革尼撒勒教訓了那些從耶路撒冷下來試探他的法利賽人和文士,定他們是假冒為善的人!
  • 直到黎明 - 行淫婦人事件裡,耶穌在地上寫了什麼(約8:1-12)
    3 文士和法利賽人,帶著一個行淫時被拿的婦人來,叫他站在當中。5 摩西在律法上吩咐我們,把這樣的婦人用石頭打死。你說該把她怎麼樣呢?6 他們說這話,乃試探耶穌,要得著告他的把柄。耶穌卻彎著腰用指頭在地上畫字。7 他們還是不住地問他,耶穌就直起腰來,對他們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9 他們聽見這話,就從老到少一個一個地都出去了。只剩下耶穌一人。還有那婦人仍然站在當中。
  • 聖經分享:迦南婦人的信心
    15:27 婦人說、主阿、不錯.但是狗也吃他主人桌子上掉下來的碎渣兒。15:28 耶穌說、婦人、你的信心是大的.照你所要的、給你成全了吧。從那時候、他女兒就好了。 在這裡講的是一個外邦女人到耶穌面前來懇求,並且呢靠著信心使她的女兒的病得到了醫治的故事。仔細看的話呢:這是個外邦女人,是不配得到祝福的位置,但是呢因著她的信心神的驚人的恩典和祝福臨到了她身上。
  • 好人不信耶穌也要下地獄嗎?
    其次,不信耶穌的人要下地獄並不是神把他們推進地獄而是他們自己要去的。「因為神差他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經定了,因為他不信神獨生子的名。光來到世間,世人因自己的行為是惡的,不愛光倒愛黑暗,定他們的罪就是在此」(約三17~19)。上文談到耶穌如何處理那位被法利賽人捉到的行淫的婦女。
  • 患血漏的婦人是誰?她的命運如何?
    由於不良醫生錯誤的治療方法,反而使婦人(教會)病情雪上加霜,幾乎成為絕症——連陰曆安息日、原始點、地球是扁平的……這樣的毒藥都給婦人用上了,導致婦人病入膏亡。眼看婦人沒救了,此時救星——耶穌所代表的《眾先知書》真理來了——被上帝膏立的姚亮紅姐妹興起來了,婦人(教會)終於摸到了耶穌(真理),迎來了希望的曙光。
  • 尼哥底母與撒瑪利亞婦人的區別
    尼哥底母雖然聽到了耶穌說的話,他的心卻不能被耶穌的話所佔據。如果不明白自己的想法有多麼虛空,就不能接受耶穌說的話:「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神的國。」所以,尼哥底母只是心存疑惑地與耶穌對話。耶穌又對尼哥底母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神的國。從肉身生的,就是肉身;從靈生的,就是靈。」
  • 大戶人家的婦人(二)
    唯有在神的寶座面前,你才會過永遠幸福平安的生活。今天,我們繼續分享列王紀下4:8節一日,以利沙走到書念,在那裡有一個大戶的婦人強留他吃飯。此後,以利沙每從那裡經過,就進去吃飯。藉著這節經文,我和弟兄姊妹分享一個主題信息:大戶人家的婦人(二)以利沙來到書念,遇見了一個大戶人家的婦人。那婦人就強留他吃飯。為什麼會這樣呢?那婦人是出於什麼目的才「強留」以利沙到她家吃飯呢?
  • 穿越聖經:馬可福音(9)耶穌責備法利賽人和文士、耶穌醫好迦南婦人被汙鬼附著的女兒、耶穌來到加利利海並治好一個又聾又啞的人
    接著,主耶穌「望著天祝福,擘開餅,遞給門徒擺在眾人面前,也把那兩條魚分給眾人」;神應允禱告,成就人看來不可能成就的事情。當面對似乎不可能的工作時,做你所能做的,求神成就其餘的。在神眼中,沒有難成的事情,神能讓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成為可能。馬可福音6:45-52講述耶穌在海上行走,門徒在船上看見主,以為見到鬼,驚慌失措。
  • 迦南婦人的信心:「志在必得」
    「有一個迦南婦人,從那地方出來,喊著說,主啊,大衛的子孫,可憐我。我女兒被鬼附得甚苦。耶穌卻一言不答。門徒進前來,求他說,這婦人在我們後頭喊叫。請打發她走吧」(太15:22-23)。迦南婦人最大的信心挑戰是,當她向耶穌呼求之後,耶穌竟然以「一言不答」來做回應。信心的呼救換來的是「無應答」,信心還要繼續下去嗎?迦難南婦人選擇繼續相信。「耶穌說,我奉差遣,不過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裡去」(太15:24)。
  • 迦南婦人的信心:永不放棄
    【 馬太福音 15:21~28 】耶穌離開那裡,退到推羅、西頓的境內去。有一個迦南婦人,從那地方出來,喊著說:「主啊,大衛的子孫,可憐我!我女兒被鬼附得甚苦。」耶穌卻一言不答。門徒進前來,求他說:「這婦人在我們後頭喊叫,請打發他走吧。」耶穌說:「我奉差遣不過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