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堆裡找回清代墓碑 文管所稱將加強看護(圖)

2021-02-07 中國新聞網

垃圾堆裡找回清代墓碑 文管所稱將加強看護(圖)

  「三年前我在大興區舊宮鎮一帶發現沿牆邊埋著一塊墓碑,後來得知這是林西厓的碑,沒想到上周再去探訪,卻沒找到。」日前向本報提起這事時,文物愛好者吳先生惋惜地說。北京晨報記者探訪時,輾轉在一破沙發下找到一石碑,將情況反映至大興區文物管理所。對方回應,查看後初步判斷,該碑正是四川布政使林 (音jùn,林西厓)碑。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研究員劉衛東稱,此碑填補了大興地區文史的空白。

  目擊者 林西厓墓碑消失

  據吳先生講,此碑最先是其他網友在大興區舊宮鎮南街南二條路南側發現。三年前,愛好文物的他專程趕去查看。「地方特別不好找,最後我在一個牆根兒處發現一塊石刻物,扒開土後看到是一塊碑。碑高兩米多,朝上的碑面中間刻了一行字,『皇清誥授通奉大夫四川布政使司布政使西厓林公誥封夫人姜夫人之墓』,碑額上用篆體刻著『恩留全蜀』四個字,碑身四周刻著十龍邊飾。可能以前經常有人從它上面踩過去,所以碑面上有不少劃痕。」吳先生稱,「後來回家查資料得知這碑可能屬於林西厓。遺憾的是,上周我再去尋找,發現碑已不見了……」昨天,北京晨報記者聯繫到另一位三年前曾與該碑「偶遇」的文物愛好者楊先生,據他回憶,「發現石刻後,我趕緊向附近一住戶借來鏟子、掃帚及水桶,幾人協力清洗後,才發現是塊墓碑。」

  記者探訪 破沙發下找到墓碑

  北京晨報記者前日拿著吳先生提供的照片前往現場探訪,幾經輾轉,才在當地一位居民的帶領下找到墓碑所在地。通過一條寬不足一米的狹長過道後可見一片墳墓,墳地四周是一排民居,但詢問附近多位居民,眾人均表示沒見過石碑。就在北京晨報記者準備放棄時,一正在附近撿拾垃圾的老人稱,不遠處的垃圾堆裡埋著一「墓碑」,她帶記者來到一丟棄在牆角的破沙發旁,在現場一居民的協助下,微抬起沙發,可隱約看到一雕刻石碑埋在下面。「看起來像刻著龍紋,但不知道是不是那座。」現場眾人推測道。

  文管所 儘快處理加強看護

  北京晨報記者就相關情況致電大興區文物管理所。昨天,文管所戢主任表示已前往現場核實,「我們把沙發抬起來看到,碑額露在外面,碑身大部分被土覆蓋。碑面文字與吳先生提供的照片相符,應該是林西厓墓碑。可能因為這碑一直埋在地下,周邊環境惡劣,當年巡查時沒發現。我們將會為碑備案。」戢主任稱,「因碑的寬度與體積較大,同時不能牽扯到一旁的墳頭,我們會爭取儘快運回來。若實在無法運出,也會按相關規定,協調當地政府加強看護。」戢主任表示,「該文物具有一定價值。據查詢相關資料,清代傑出詩人張問陶的嶽父林儁去世後與其夫人姜氏合葬在祖籍順天府的大興,『布政使司』應為清代正三品。」

  另外,北京晨報記者將所拍照片發給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研究員劉衛東,對方稱目前沒查到此碑的相關記錄及資料。「我們一直在與大興區文化委員會聯繫做相關石刻展覽及書籍研究考證,此碑重現對於補證林西厓家族歷史背景有利,也填補了大興地區文史的空白。」

  ■連結

  林西厓其人

  林儁,字西厓,江蘇人,順天大興籍。清代大詩人張船山嶽父,乾隆二十五年(1760)舉人。二十六年(1761)入川。林西厓其人青史留名,其本身任上,清正廉潔、勤政愛民,還是清代一位詩人,與諸多清代蜀中詩人均相唱和。在廓爾喀侵藏期間,奉命轉調糧草,立下汗馬功勞。可謂清代四川歷史中一位名人。其女、其婿更乃蜀中奇才,女兒林佩環,為清代女詩人,其婿張船山(張問陶),更以清蜀中第一詩人而傳世。

相關焦點

  • 臺灣宜蘭婦人將27萬臺幣丟進垃圾車 從2噸垃圾中找回
    中新網2月5日電 據臺灣「中廣新聞網」報導,臺灣宜蘭縣蘇澳鎮1名50多歲的中年婦人,誤把裝有27萬元(新臺幣,下同)現金的手提包,和垃圾一起丟進垃圾車,所幸5分鐘後就察覺,在親友和清潔隊員的協助下,翻找垃圾堆,順利從2噸的垃圾堆裡找回27萬元。  婦人在親友和清潔隊員的協助下,從2噸的垃圾堆裡找回27萬新臺幣。
  • 宗族文化||墓碑也是一種文化 墓碑碑文的寫法
    姓名,寫在墓碑中心部位。這裡稱「中榜」。在書寫墓主名字時,其字數多少,與風水吉兆相關聯。為尊敬長輩,過去加了許多尊敬的詞,如父親稱考、顯考,母親稱妣、顯妣,男子加公、府君,女子加氏、孺人。而且字數多少依「生、老、病、死、苦」五個字循環應用。其中以落在六、七、十一、十二、十六、十七的「生」、「老」二字上為吉利。落在「病」字上中等,落在「死」、「苦」二字上,則不吉利。
  • 臺灣228事件「主角」陳儀墓碑骨灰不翼而飛(圖)
    臺灣228事件「主角」陳儀墓碑骨灰不翼而飛(圖)     五股區成州裡長陳林益昨天表示記者吳文良/攝影    228事件「主角」陳儀1950年遭槍決後,據說被悄悄葬於五股區這座外型像「饅頭」的墓,在當地被稱做「外省仔墓」。
  • 臺軍「巧妙偽裝」裝甲車:將其「打包」放入垃圾堆
    (觀察者網訊)為應對解放軍可能攻臺的模式,臺軍「戰備訓練周」實兵演練持續操演, 臺軍稱此次演練重點是「戰力保存作為」。臺軍坦克藏匿在火車站附近的地下通道裡 圖自臺媒臺陸軍裝甲584旅聯兵3營官兵凌晨執行「夜間機動間戰力防護暨隱掩蔽作為」,官兵駕駛CM11「勇虎」坦克、8輪雲豹裝甲車及各式輪型車輛,由新竹湖口機動至桃園地區,並結合民間資源,完成隱、掩蔽作為,「確保戰力有效延續」。
  • 垃圾堆裡的小美人魚
    作為一個女孩子,在無數個夜晚入睡前天馬行空的想像裡,我就是公主,而我幻想最多的,可能就是童話裡的那條小美人魚了。長大後看了迪士尼的電影《小美人魚》,那條叫愛麗兒的漂亮人魚住在亞特蘭提卡的大西洋海底,是川頓國王的七個女兒之一,是人魚王國的小公主,有甜美的聲音,有鮮豔的玫紅色長髮,有深綠色的眼睛,喜歡在大海裡收集各種人類的東西和唱歌。
  • 邯鄲罕見清代墓群揭開一山村六百年「家族史」
    圖1:清代家族墓葬群規模龐大。 古墓「塵封」半個多世紀重見天日 涉縣龍虎鄉馬布村四面環山,風景秀麗,現有居民多達5500餘人,故有涉縣「巨村」之稱。因為近期邯鋼搬遷項目主要集中於村莊西部,考古工作者對施工現場進行文物勘探時,相繼發掘16座古墓和一些文物。
  • 兩會好聲音|市人大代表劉秀霞:加強醫養結合,提升看護人員護理水平
    「看護人員必須進行崗前培訓,拿到培訓合格證後才能上崗,」劉秀霞認為,未來應在急救知識、日常護理、預防保健等方面繼續加強看護人員的醫療技術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護理水平。此外,還應適度提高護理人員的工資水平,將醫護專業的人員招收到養老機構,改善以農村閒置勞動力為主的護理水平。
  • 下班去垃圾堆裡淘尖貨,是國外某些白領的秘密愛好
    說到「撿垃圾」,第一反應覺得挺慘的,一定是生活落魄才被迫去垃圾堆裡討生活。但國外有些人,白天有全職工作,也算得上是都市白領了,下班後卻會主動去垃圾箱裡「淘寶」。還有個專有名詞:Dumpster Diving(垃圾桶潛水)。
  • 白天參觀晚上挖地道尋寶 6人盜挖四川樂至清代古塔被刑拘
    12月16日,封面新聞記者從四川樂至警方獲悉,日前,當地成功破獲了一起盜竊文物案,6名盜挖樂至南湖公園天柱山上,修建於清代的天柱文塔的犯罪嫌疑人被依法刑事拘留。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始建於清代的天柱文塔案發清代古塔被盜 現場留有2米深盜洞今年1月6日,樂至縣公安局接到當地文管所工作人員報警稱,位於當地南湖公園天柱山上的天柱文塔被盜了。
  • 醫院掛急診被一級看護 市民稱自己「被住院」
    醫院掛急診被一級看護 市民稱自己「被住院」   因為右胸口陣痛,市民蔡先生就去中醫院掛急診,在經過一番檢查之後,他卻突然被抬上了擔架,並且被一級看護,擔驚受怕了2天才發現沒問題。
  • 冬天裡的暖心事!七旬老人散步迷路 民警護送她回家
    渝北警方供圖日前,渝北區公安分局回興派出所接到轄區群眾報警,稱有一個七八十歲的老人迷路,求助民警。接警後,民警快速趕到報警現場。經詢問得知,老人今年77歲,現在和自己的女兒住在一起,因出來散步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民警根據老人提供的信息,迅速核實到老人的身份,並找到其家人的聯繫電話,但是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 美15座黑人墓碑接連遭破壞 被潑藍色油漆(圖)
    來源:海外網圖為黑人公墓(圖:推特)海外網9月22日電 剛剛過去的周末,美國德克薩斯州奧斯汀一處黑人墓地遭到破壞,15座墓碑被潑藍色油漆。圖為黑人公墓(圖:推特)另一名受訪者表示,「這令人傷心和心碎,這裡有許多人們至親至愛的人被埋葬,所以我認為這很不禮貌、很邪惡。」報導稱,該公墓建於1926年,是奧斯汀第一個紀念黑人的墓地。目前,尚不清楚此次事件的背後的意圖。當地警方稱將展開進一步調查。
  • Lisa遭死亡威脅 黑粉掛出墓碑照片稱已準備好武器
    lisa(資料圖)Lisa(資料圖)lisa(資料圖)  新浪娛樂訊 近日,有國外網友通過海外社交平臺對韓國知名女子組合BLACKPINK  該網友稱自己已經準備好了武器,還在推文中表示:「一旦BLACKPINK有了回歸舞臺,我就要射擊Lisa,你終於可以和你的偏見說再見了,因為這將是你最後一次看見她的醜臉。」不僅如此,黑粉還掛出了一張墓碑的圖片,上面p著Lisa的照片。Lisa的粉絲後援會已經採取緊急應對措施,號召粉絲一起去外網聯繫泰國駐韓大使館以及YG公司。據悉,這已經不是韓國藝人第一次遭受「死亡威脅。」
  • 垃圾堆裡的一塊泡沫板,就能拯救你的人像照片!
    攝影是用光的藝術,光線的運用將直接決定一張照片的成敗。戶外拍人像,太陽光是一種令人又愛又恨的光線,特別是逆光拍攝,雖然能營造唯美的氛圍,但以下這兩種情況常常令人很頭痛。正確曝光的情況下,臉就容易很黑,像這樣▼如果是臉正常曝光的情況下,環境就會過爆▼
  • 實拍雲南騰衝遠徵軍公墓,看完忍不住流淚,圖7那些墓碑令人氣憤
    圖為遠徵軍國殤墓園正門。在中國和緬甸交界的邊城騰衝遠徵軍公墓裡,長眠著中國遠徵軍第二十集團軍的三千多名將士。圖為以紀念塔為中心,輻射狀地把坡體分為六個等分,每個等分都代表一個師,密布著墓碑。圖為沿小山坡林立而上的國軍將士墓碑,墓碑寒酸簡陋,令人心酸。
  • 昔日的留美博士,他掩埋在垃圾堆裡
    抑或人跡罕至,卻有一方墓碑傲然屹立於世,一如他有別於眾人的個性與人格? 從大望路啟程,前往香山,這是一段熟悉而又極其陌生的路途。曾經,無數次前往香山,是為著遊玩,從未知道那裡曾經生活過一位幾乎與彼時世界完全格格不入的牧師;如今,帶著一個目標而去,卻全然忘記了那裡是一個京城盛景之地。人生就是如此,要麼為著一世風景目中無人,要麼為著一人捨棄了全世界。
  • 實拍張自忠上將墓地:依山而建座南朝北,圖6墓碑馮玉祥親題
    實拍張自忠上將墓地:依山而建座南朝北,圖6墓碑馮玉祥親題 圖:梅花山這三個字非常的醒目,這是馮玉祥借用史可法揚州梅花嶺殉國並葬衣冠墓於嶺之義,將雨臺山改名為梅花山,親自書寫「梅花山」三個大字,刻於墓前石欄。
  • 墓碑雕刻行業怎麼樣?雕刻機怎麼選擇?雕刻圖怎麼找?
    他說他那邊做墓碑都是手工做,他想搞臺機器做浮雕。我覺得他的想法很不錯。之前手工做的墓碑都是光禿禿的碑。上面是凹下去的線條。沒有一點美感。他想做的是下面的這樣的。組合式的墓碑。看起來好看,利潤也高。他問我做這個需要什麼設備。呆呆之前是做雕刻的,對這個有點略懂。就告訴他需要什麼。下面上聊天記錄。
  • 老民警為烈士尋親15年:探尋142座墓碑,妻子稱其自討苦吃
    一陣風吹過,一個個碑頭露了出來,「好像一個加強連埋伏在那。」 墳頭高低不平,有的墓缺了一角,有的陷進土裡,還有的墓塌了,壓在地上。 餘發海扯了一把齊腰深的荒草,紮成一束,擦去碑上的青苔和灰塵,上面的字跡在歲月的風化和侵蝕中已經變得有些模糊:既有女兵、炮兵、步兵這些普通戰士,也有班、排、營、團級幹部。籍貫涉及全國24省份,118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