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之年是多少歲 古代年齡的介紹

2021-01-11 房天下

年齡的叫法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一直以來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那麼對於耄耋之年是多少歲呢?相信對於這個問題大家也很想知道答案,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耄耋之年是多少歲,通過對於古代年齡知識的學習使我們更好的應用到日常生活中,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古代年齡的介紹都有哪些吧。

中國古代對年齡的描述

及 笄:指女子15歲。

語出《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謂結髮而用笄貫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歲。

待 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稱「待字」。

語出《後漢書曹皇后記》「小者待年於國」。以後稱女子待嫁的年歲為「待年」。《文選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聲夙振。」

弱 冠:指男子20歲。

語出《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歲行冠禮,表示已經成年。左思《詠史》詩之一:「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群書。」

而 立:指30歲。

語出《論語為政》「三十而立」。以後稱三十歲為「而立」之年。《聊齋志異長清僧》:「友人或至其鄉,敬造之,見其人默然誠篤,年僅而立。」

不 惑:指40歲。

語出《論語為政》「四十而不惑」。以後用「不惑」作40歲的代稱。應璩《答韓文憲書》:「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艾:指50歲。

語出《禮記曲禮上》「五十曰艾」。老年頭髮蒼白如艾。《民國通俗演義》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還有什麼不滿意的事?」

花 甲:指60歲。

以天幹地支名號錯綜參互而得名。計有功《唐詩紀事》卷六十六:「(趙牧)大中鹹通中效李長吉為短歌,對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環落落如弄珠』。」

古 稀:指70歲。

語出杜甫《曲江》詩:「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亦作「古希」。

皓 首:指老年,又稱「白首」。

《後漢書呂強傳》:「故太尉段潁,武勇冠世,習於邊事,垂髮服戎,功成皓首。」

黃 發:指長壽老人。

語出《詩經》,如《詩魯頌 宮》「黃髮臺背」。老人頭髮由白轉黃。曹植《贈白馬王彪》:「王其愛玉體,俱享黃髮期。」陶淵明《桃花源記》:「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鮐 背:指長壽老人。

語出《詩經》,如《詩大雅行葦》「黃臺背」,「臺」與,「鮐」通用。《爾雅釋詁》:「鮐背,壽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鮐魚背。

期 頤:指百歲。

花甲、古稀、耄耋、期頤之年各指多大歲數

花甲,是指人到六十歲。這與我國古代幹支紀年有關。十天幹與十二地支按順序錯綜搭配成六十個單位,每一幹支代表一年,六十年周而復始形成一循環,故稱為「六十花甲子」。《西遊記》第二十回:「(老者)道: 痴長六十一歲。 行者道: 好!好!好!花甲重逢矣。 」

古稀之年是指人到七十歲。語出自杜甫《曲江 》詩:「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所謂「期頤之年」則是指人一百歲。《禮記·曲禮上》曰:「百歲曰期頤。」朱熹解釋說:「周匝之義(即轉過一圈的意思)。」「謂百年已周。」所以,期頤即人活得圓滿,壽高百歲之意。

耄年有罪不加身

漢人戴聖所輯《禮記·曲記篇》中說:「人生十年曰幼,二十曰弱,三十曰壯,四十曰強,五十曰艾,六十曰耆,七十曰老,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其中還有耄年有罪不加身的說法。但後人卻常把「幼學」、「弱冠」等作為年齡稱謂,這恐怕是後代詞彙由單音節向雙音節發展的原因。

相關焦點

  • 耄耋之年是多少歲,耄耋這兩個字你認識嗎?
    耄耋之年是古代年齡稱謂中的一種,那麼你知道耄耋之年是多少歲嗎?小編就來告訴你,耄耋就是泛指古代80歲的老人,耄耋這兩個漢字小編估計有很大一部分人都不會念,這兩個字念(mao die)。還是要活到老學到老啊,感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 知天命是多少歲 古代年齡的解析
    古代年齡一直是人們十分關注的問題,因此一直以來受到人們的廣泛重視,那麼對於知天命是多少歲呢?相信對於這個問題大家也很想知道答案,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知天命是多少歲,通過對於古代年齡的了解使我們更好的應用到日常生活中,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知天命是多少歲吧。
  • 金釵之年是多少歲?古代年齡稱謂,你知道幾個?
    年齡稱謂是古代指代年齡的稱呼,古人的年齡有時候不用數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稱謂來表示。年齡稱謂大多是記載在書籍之中,然後被沿用至今。1.襁褓:本意是指包裹嬰兒的被子和帶子,後借指未滿周歲的嬰兒。7.金釵之年:女子十二歲。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頭上金釵十二行,足下絲履五文章。」即指古代女子十二歲開始戴釵梳妝。8.豆蔻:本是植物名,代指十三四歲的少女。杜牧《贈別》詩:「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後稱女子十三四歲為「豆蔻年華」。
  • 古代年齡稱謂知多少!
    8歲總角:古代幼童把垂髮紮成兩結於頭頂把頭髮紮成髻,形狀如角,因而也用「總角」來代指人的幼童階段。借指幼年。在這裡,「總」就是聚攏束結的意思。總角之交(幼年就相識的好朋友)。總角是八九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古代兒童將頭髮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紮成一個結,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
  • 古代年齡稱謂知多少!
    8歲總角:古代幼童把垂髮紮成兩結於頭頂把頭髮紮成髻,形狀如角,因而也用「總角」來代指人的幼童階段。借指幼年。在這裡,「總」就是聚攏束結的意思。總角之交(幼年就相識的好朋友)。總角是八九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古代兒童將頭髮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紮成一個結,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
  • 古代年齡稱謂知多少?「茶壽」「米壽」「白壽」指多少歲你知道嗎?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這些耳熟能詳的詞我們知道是指多少歲,那「艾」、「米壽」、「白壽」指多少歲呢?現在將古代年齡稱謂這部分的知識整理一下,與大家分享。年齡稱謂是古代指代年齡的稱呼,古人年齡有時候不用數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稱謂來表示。年齡稱謂大多是記載在書籍之中,後被沿用至今。
  • 豆蔻年華是幾歲 不惑之年是幾歲 耄耋之年是多少歲
    黃口——指10歲以下金釵之年——指12歲(女)豆蔻年華——指13歲(女)舞勺之年——指13~15歲束髮:指青少年。 一般指15歲左右,這時應該學會各種技藝。及笄之年——指15歲(女)。 語出《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謂結髮而用笄貫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歲。
  • 古代對不同年齡的男子如何稱呼,何為「弱冠之年」與「不惑之年」
    在古代從呱呱墜地的嬰兒到百歲老人,每一個年齡段,都有一個特定的稱謂,這些稱謂大都記載在古書之中被沿用至今,這也是中華文化中的一大瑰寶。一、總角總角是八九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古代兒童將頭髮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紮成一個結,形狀就像兩個羊角,故稱作「總角」。後因稱童年時代為總角」。
  • 你家娃的年齡在古代是如何說的?來看看
    在古代,從嬰孩呱呱墜地到百歲老者,每一個年齡段都有一個特定的稱謂,男生和女生的稱謂也有區別,讓我們看看古人對不同年齡的稱謂。看完之後你會發現,年齡也可以說得這麼美!花信年華:女子24歲。而立(而立之年):30歲,因為《論語》有言,「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始室:30歲。《禮記·內則》:「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克壯:正當壯年,古代30歲為壯。
  • 志學之年是多少歲?16個年齡稱謂,你知道幾個?
    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單是年齡就有很多稱謂,關於16個年齡稱謂你知道幾個呢?別不重視,因為在各種考試中,這些稱謂作為常識會被經常考到,一起來學習吧!1.襁褓:本意是指包裹嬰兒的被子和帶子,後借指未滿周歲的嬰兒。2.孩提:兩三歲的幼兒,亦作「孩抱」。顏師古註:「嬰兒始孩,人所提挈,故曰孩提也。孩者,小兒笑也。」
  • 年齡有講究:古代金釵之年是指女子多少歲
    我們都知道,古代人在年齡的稱呼上特別講究。比如豆蔻年華、弱冠之年、杖朝之年等等,都是形容人的年齡。那麼,金釵之年又是什麼意思呢?
  • 81歲鋼琴家超賭王,耄耋之年又當爸,44歲妻子赴美產女,老而彌堅
    比如,大家津津樂道的賭王何鴻燊78歲,仍能生下幼女,讓許多人為之驚嘆。如今,比賭王年事更高,已經耄耋之年的"國寶級"鋼琴家,劉詩昆大師,在81歲高齡,和44歲的第三任妻子,產下一女。81歲鋼琴家超賭王,耄耋之年又當爸賭王,大家都知道且羨慕的了,豪門中多子多福的經典範例,78歲生下幼女,可稱得上老當益壯。
  • 2020山東事業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中國古代年齡稱謂小結
    2020山東省各地市事業單位招聘公告職位表陸續發布,為了幫助考生順利備考事業單位考試,山東事業單位考試網特整理了事業編招聘備考資料,下面為大家分享2020山東事業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中國古代年齡稱謂小結公共基礎知識 | 面試 | 時事政治1.赤子、襁褓:未滿周歲的嬰兒。
  • 你知道你的年齡在古代怎麼稱呼嗎?
    -廣告-古代有很多關於年齡的稱謂,每一個年齡段,都有一個特定的稱謂
  • 古代的總角指的是哪個年齡段 你知道「總角」是幾歲嗎
    古代的總角指的是哪個年齡段古代的總角指的是哪個年齡段螞蟻莊園11月4日最新答案今天問題:下列哪個兒童年齡符合我國古代「總角」所指的年齡段?正確答案:12歲總角,漢語詞彙。拼音:zǒng jiǎo釋義:古時少兒男未冠,女未笄時的髮型。
  • 耳順之年是指什麼年齡多少歲 正確的答案是哪一個
    耳順之年是指什麼年齡多少歲 正確的答案是哪一個時間:2020-11-12 09:18   來源:遊戲鳥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耳順之年是指什麼年齡多少歲 正確的答案是哪一個 螞蟻莊園耳順之年代表了年齡,主要是說什麼年齡段的人?
  • 耄耋之年,誨人不倦 晉州青年幹部夜校邀請劉庭玉老先生授課
    耄耋之年,誨人不倦 晉州青年幹部夜校邀請劉庭玉老先生授課 2020-12-16 14: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古代適婚年齡是多少?年關將至你們被催婚了嗎?
    每逢春節走親戚八零後,九零後單身未婚的一代,總要抵擋七大姑八大姨的催婚攻勢,那麼在古代呢,古代男女是否有像現在年輕人的這般苦惱,古人認為男有室女有家後,人們才能安居樂業,社會才能穩定和諧。每個朝代的結婚年齡是不一樣的,官府為了讓百姓早點結婚,也是用了各種手段,在周朝已經到了適婚年齡的男女的婚姻大事要被列入官方議程還專門設置了管理男婚女嫁的政府官員,在漢朝結婚年齡普遍在15歲以下,也就是相當於現在的高中生,女子超過15歲還沒有結婚的是要交罰款的。
  • 古詩詞中的年齡稱謂!你知道破瓜和豆蔻是指女子多少歲嗎?
    在古代,不同年紀的人有不同的說法,就像加冠,弱冠一樣來代指!這樣更好聽些,也可以避免一些尷尬!
  • 年齡問題之女兒的年齡是多少歲
    讓我們來看看今天會遇到什麼問題吧:今年小玲10歲,她父親36歲,當兩人的年齡和是64歲時,小玲多少歲?這道題目屬於典型的年齡問題,這裡牽扯到一個概念——年齡和。就是把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年齡相加。但是時間對於所有人都是公平的,大家的時間都在流逝,增長的年齡大家都一樣,所以牽扯到年齡和的增長,其年齡和增長的數量是個人年齡的N倍(N個人)。舉個例子:就是2個人過了一年年齡和增長了2年,3個人過了一年,年齡和增長了3年,4個人過了2年,年齡和增長了8年(2×4=8)。回到這道題目中,我們可以先去算年齡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