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鴛鴦蝴蝶夢——張恨水一生娶了三位太太,卻只對她痴心一片

2021-02-07 遙山書雁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時光越老,人心越淡。歷史的腳步,停留在了五代南唐。想那五代南唐後主的悲哀,穿越時光,讓張恨水感同身受。一汪恨水,澆灌了「千古詞帝」的一生,也澆灌了他可嘆可泣的一生。一汪恨水,揭開一世情緣。

01(一)

張恨水的小說風靡全國,張恨水的連載文章救活多種報紙,然而張恨水的人生,卻是坎坷多舛。

當張恨水還叫做張心遠的時候,他只是一個勤儉努力的學生。生活艱苦,可張心遠卻不覺得。生活的窮困並未讓他從此喪失鬥志、迷失方向、放棄理想,而是微笑著將痛苦化作至今仍人人皆知的小說。他可以苦中作樂,因為只要有書讀,心中就有希望存在。

為了希望,張恨水踏上了去往武漢的路。

張恨水的叔叔張犀草在武漢漢口做編輯,張恨水希望可以在那裡找到一些事情做。早就聽聞張心遠的詩名,叔叔張犀草對於張心遠的到來很高興,也將「補白」的工作安排給了他。

工作清閒,張心遠就用餘下的時間寫詩,再寄給報社發表。可就在署名的時候,他猶豫了,不知道自己要用一個什麼樣的名字署名。

想想紛紛揚揚的桂花,想想南唐李煜的詞,張心遠為自己起了「張恨水」作為署名,取自李煜的「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張恨水和徐文淑

在很久之後的一次講演會上,有人向張恨水提問:「張先生,《紅樓夢》中賈寶玉認為『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不知道年輕時您是否與哪位小姐戀愛,不幸情場失意,才取名『恨水』的?」

聽到如此發問,張恨水回答:「其實並不是『情場失意』。我之所以取名『恨水』,是因為我喜歡李煜的《烏夜啼》。」說完,張恨水還大聲朗誦起來:「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他特意將「恨水」兩個字拖長了音,解釋說「我喜歡的這首詞裡有『恨水』這兩個字,我就用它做了筆名。」

世態炎涼,命運多舛,美好歲月如同那滔滔不絕的江水,一去無回,留下的只有不濟。他不甘心這樣平庸無為,血液裡反抗的分子像是要爆發。張恨水,簡簡單單的三個字,是他對命運的反抗,是他無聲的奮起。

02(二)

風雨飄搖的年代,幾經浮沉的人生註定是輝煌與挫敗的交織,硝煙瀰漫的年代,誰又敢直言自己的未來是怎樣。沒有獲得成功,沒有實現理想,張恨水只有繼續在一次次的失敗中掙扎著,又在希望中守候著這粲然流年。

沒有看見自己事業有成的影子,張恨水也沒有心思去娶妻生子。最主要的,還是他沒有遇見想要的愛情,像自己創作的小說中才子佳人的愛情。他渴望自己能夠與一個才貌雙全,溫柔賢惠,能夠理解支持他的女人度過一生。

他在等待,哪怕很渺茫。

母親是不理解他的等待的,母親只希望已經19歲的張恨水可以儘早結婚,了卻自己的一樁心事。所以,當張恨水還在蘇州上學的時候,母親就為他選定了妻子。

母親選定的人就是徐文淑,與張恨水是同鄉,還是官宦人家的後代。

知子莫若母,母親知道張恨水嚮往著才子配佳人的故事,心氣很高,就特意帶著張恨水來到了徐家牌樓相親。坐在戲臺下,媒人指著遠處的一個姑娘,張恨水看到是一個秀美端莊的女子,便也同意了婚事。

新婚之日,鑼鼓和嗩吶喧囂著,輕盈歡快的音符在張家深深的院落和外面的青色巷道裡漂浮著,這樣的樂聲吹動了整個清晨,也吹動了人們內心最為隱秘的情感。

掀開蓋頭,張恨水頓時呆住了。喜慶的紅色蓋頭下,不是那天清秀美麗的臉龐,而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鄉下醜姑娘。張恨水的心碎了,失望至極。

新娘的掉包計是徐家人的卑劣手段,相親那天媒人指著的是徐家的二女兒,如今結婚的卻是像醜陋村姑的大女兒。張恨水知道,自己被人給耍了,他完美愛情婚姻的夢一下子破滅了。

婚禮已經進行完,禮堂也拜了,既成事實,張恨水無可奈何。一場包辦婚姻將他陷在了尷尬的境地,他渴望自由的愛情,自由的婚姻,這樣的新娘不是他希望的,可作為長子,他又不忍讓母親傷心難過,左右為難,張恨水迷茫了。

張恨水的婚姻,不容許將就。幾天之後,他就找了一個藉口,離開了老家。

徐文淑是一個典型的舊式女子,她的腳裹了又松,一個字也不認得。她知道自己得不到張恨水的愛,但卻依舊維持著有名無實的婚姻。她孝敬婆婆,為人也算寬厚,也因為如此,張恨水一直供養著她。

現實中得不到愛情的滿足,張恨水便把自己的感情宣洩在了小說中。最早的長篇小說《南國相思譜》,就是張恨水感情的宣洩地。

03(三)

為情所生的我們,常常在遇到了愛情的時候,身不由己,只得飽受離別怨、相思苦,可自己又甘心情願,甚是矛盾。就像那飛蛾一般,不顧一切地撲向那隨時會讓自己死去的火苗。

這是愛情的悲哀,而沒有愛情,更加悲哀,因為就連飛蛾撲火的機會都沒有,又怎能體會到死亡的慘烈。

作為言情小說的作家,張恨水孤身一人,沉浸在小說裡的愛恨情仇裡面,他感受到了無盡的孤獨。

在朋友的建議下,張恨水來到了北平一所專門收養流浪女子的平民習藝所,與胡秋霞結了婚。

總歸是有了一個家,只是這個家並沒有讓張恨水安穩。

張恨水找來的胡秋霞是一個老實本分的女子,她不識字,但卻心直口快,單純善良,那些耍手段、玩心眼的事她做不來。雖然沒有愛情為基礎,但張恨水還是喜歡親近這個女人的。

《南京人報》是張恨水自己出錢創辦的一個報紙,對於他的行為,妻子胡秋霞是大力支持的。她不僅獻出了自己的首飾,還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私房錢。

如果張恨水能夠愛上胡秋霞,那麼這個世界上就又會多了一段完滿戀情,可惜的是,他沒有。有些時候我們不得不承認,愛情中的兩個人是需要相同點的。胡秋霞雖然對張恨水很好,盡到了作為妻子的本分,但畢竟兩個人的文化程度相差太遠,她不懂得張恨水小說裡的世界,也不懂得張恨水的思想。

孤獨寂寞的張恨水依舊在等待,等待自己的愛情,一直到1931年。

那一年,張恨水的長篇小說《啼笑因緣》單行本一經出版發行,就引起了巨大的轟動。但更讓他高興的是,自己終於等到了那個知心人。在一次北京的遊園會上,張恨水結識了周淑雲。

剛認識的時候,周淑雲還只是一個高中女生,她喜歡京劇,能歌善舞,但她更喜歡張恨水的小說。

他與她,有著十幾歲的年齡差,但他們都喜歡京戲,也喜歡小說,就這樣,他與她,相愛了。

能與自己真心喜愛的人相守一輩子是莫大的幸福,美好的愛情是上天的恩賜,那個與自己心靈契合的人更是可遇而不可求。所有的人都抱著美好的願望靜靜地等待著,等待著那最美好的瞬間。張恨水還是幸運的,雖然有些遲,有些波折,但最終還是等到了。

結婚之後,張恨水從《詩經·國風》當中的《周南》、《召南》取出「周」、「南」二字,給妻子周淑雲改了名字為周南。從此,他是她的恨水,她是他的周南。

相伴的日子,周南會唱歌和京劇,張恨水會拿起京胡為愛妻伴奏。周南會寫一些舊體詩,張恨水就會當她的聽眾。拜訪親朋好友的時候,周南會接待賓客,張恨水就是她的男伴。

他們的默契,似乎早已註定,註定今生要攜手相伴,只不過在遇見的路上,要經歷一些波折。可愛情不就是如此嗎?沒有了那些跌宕起伏的情節,愛情的故事總會少了一些讓人記憶猶新的畫面。

04(四)

他的愛情如同他的小說,他的小說讓他成為眾人皆知的言情作家。

在張恨水寫作最忙的一年,他同時連載了《春明外史》、《春明新史》、《金粉世家》、《青春之花》、《天上人間》、《劍膽琴心》六部長篇小說。

那一年,每天晚上九點,張恨水家的門口都會有一條報館來索稿的編輯排成的長龍。而張恨水只管伏在桌上奮筆寫稿,洋洋灑灑幾千字一氣呵成,交給不同的報館。甚至有一天,張恨水還在打麻將的時候,報館便來人催稿了。張恨水就這樣一手打麻將,一手寫小說。

人物不同,情節不同,進度不同,這樣高難度的寫作,或許也只有張恨水能夠駕馭。

歲月輾轉,張恨水的小說發行量之大,依舊讓現今的暢銷書作家們可望而不可即。他的代表作《啼笑因緣》,已經再版二十多次,並先後六次被拍成電影,至今無人破此記錄。

小說的熱賣讓張恨水感到了安穩,卻也讓他有了新的苦惱,因為市面上已經開始有了冒名「張恨水」的偽書。

1956年,張恨水列席全國政協第二屆二次全會,在此期間,茅盾將張恨水介紹給了毛主席,聽到張恨水這個名字,毛主席連連回道:「還記得,還記得。」茅盾接著說道:「《××》那本書就是他寫的。」聽到陌生的書名,張恨水連忙搖頭:「那是偽書,我寫的是《春明外史》、《金粉世家》,那本不是我寫的。」

張恨水的成名也使偽書一時興起,就連茅盾也難辨真偽。

但,樹大招風,痴情纏綿的愛情,複雜糾結的故事,讓張恨水的小說受到了一些人的非議,被人評價是「風花雪月,鴛鴦蝴蝶」。對此,張恨水從不解釋。甚至有人當面直問,而張恨水只是溫和反問:「鴛鴦與蝴蝶……和人的關係、感情都處得不壞,幾曾見過人要撲殺鴛鴦蝴蝶?又聽說過鴛鴦蝴蝶傷害了人?」

後來的張恨水,不幸突患中風,喪失了寫作能力。這對於一個文人來說,無疑是把他逼上了絕路,不能繼續創作,生活也沒有了經濟來源。但很快,中央知道了此事,並特意聘請張恨水為文化部的顧問。幾年之後,病情剛剛有所好轉,張恨水就辭去了顧問的職務,再一次拿起筆,開始了自己的寫作生涯。

彼時的張恨水,因為疾病的折磨,已經是步履蹣跚,就連口齒都不清晰。可他仍然堅持伏案而作。每一個夜深人靜的晚上,張恨水小說中的世界都會上演。陪伴他的,只有窗前茅竹的影子,黑夜中明亮的圓月。

05(五)

歲月在一個淺淺的回眸間留下了一味淡淡的餘香,也留給自己一份從容和微笑。在時光如水的流年中,我們曾看遍人間四月天的春風送暖,層林盡染,讓滿園的花香浸滿了我們的心靈,通透了我們的靈魂。也曾見識過隆冬臘月的瑞雪冰寒,銀裝素裹,讓漫天的冰雪盈滿新房,冰凍了我們的生命。在冷暖交疊間,就完成了這一世生命的成長。

一世有多長,長到歷經了生離死別後亦可以笑看人生悲歡。

因為患有癌症,周南去世了,這讓張恨水備受打擊。

張恨水一直想要「綠衣捧硯催題卷,紅袖添香伴讀書」的人生,他等到了人生36歲,才等到了周南的出現。而如今,那個陪伴自己的紅顏女子卻被死神帶走了,自己的美好生活,也停止了。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曾經的張恨水以為,在自己遇見了周南之後,便是「滄海之外再無水,巫山之外不見雲」。可如今,即便是自己千呼萬喚,也喚不回心中的愛人,盼不回夢裡的那個她。

思緒被無情放逐,被冷風肆虐。心中的思念似是蠟淚落盡,一滴又一滴,堆積成型。就這樣,靜靜地,靜靜地……似乎一切都在靜止,靜止在了周南離開的那一刻。曾經的情,曾經的景,一切都如同往日一樣。只是,曾經的歡笑已經不再,曾經人也已經不在。

如果,今生不能再續,就此不能再相見,那麼下輩子,她還會記得他嗎?

如果,他們都是小說裡的人,有著完美的結局,那樣該有多好。

但,世間什麼都可以有,就是沒有如果。

世事無常,緣起緣滅都有其定數,過分地追求反而會適得其反,既然無力改變眼前的一切,只能順其自然。我們眼中看到的只是一段情緒的表達,只是張恨水的思念與悲傷,我們無法聽到這靜默背後的輕泣,這是一種命運的烙痕,總是念及,只怕辜負。

從此,張恨水成為了一個孤單的人。

他會孤單地倚著窗子,聆聽那雨滴落下時心碎的聲音,傾聽那遺失的愛在流年裡訴說,滄桑一片。寂寞歲月相伴人生。請容許他默默地哀悼關於曾經的相遇的繁華,請容許他在此刻記下愛人溫暖的容顏。

孤單的人,只有一芳孤影、一把閒情來陪伴自己。或許也只有這個時候,我們才會深覺,原來心情是如此重要,一個人只有是心情極佳,才自然看什麼都是明朗的。人生的春景,就在你不經意間突然來臨,就像是以為善良的天使親自將希望與幸福送到你的手上,從此,不管你做什麼,都是詩意般的美麗。

而現在,身邊少了一個人,即便是天晴也是陰霾,即便是花開也無顏色。

張恨水頭上的天空,沒有了周南的明媚陽光,只有陰霾霧靄。煙霧飄茫,朦朧之中,他仿佛看見一個女子,一身純美的素衣,用細碎的步子,婀娜多姿地緩緩走來,帶著那未完的情愫,演繹故事裡的故事……

相關焦點

  • 新鴛鴦蝴蝶夢,倒春寒的故事
    片尾歌《新鴛鴦蝴蝶夢》也是時代經典,好聽絕對好聽,但是這個歌名,自然會聯想到民國文學的鴛鴦蝴蝶派,以描繪才子佳人情情愛愛著稱。那個大師風範貴族氣派的年代,日記愛好者統治的年代,也時常被後來的日記愛好者們所懷念。而《新鴛鴦蝴蝶夢》這首歌廣為傳唱的時代,前前後後的一段時空區間,同樣在文藝描述中時常作為一個理想年代的象徵。
  • 鴛鴦蝴蝶夢--桑博將軍與沈柔的愛情
    「鴛鴦蝴蝶夢」,多麼美好的詞,卻是個十足令人意難平的悲劇。講述的是一個女人坎坷一生,鴛鴦夢未能成,蝴蝶夢雙飛夢也未能成,終卻獨生失魂落魄。   故事講述北宋仁宗年間,書生柳青平進京趕考,途中生病,被醫生石永靖救回家中。石永靖有一嬌妻名沈柔,美貌溫柔嫻淑。
  • 解讀/經典歌曲《新鴛鴦蝴蝶夢》
    解讀/經典歌曲《新鴛鴦蝴蝶夢》 大家下午好,今天為大家解讀的這首歌《新鴛鴦蝴蝶夢》,是由臺灣歌手黃安創作並演唱的經典愛情歌曲,歌曲收錄於1993年2月1日發行的同名專輯《新鴛鴦蝴蝶夢》中。這是一段中國五聲音階的旋律,琅琅上口,於是便有了《新鴛鴦蝴蝶夢》的原始素材。黃安覺得那段旋律頗有古風,於是他翻開唐詩看到李白的詩。在李白的《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中,有這樣一段描述,「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黃安僅是稍加修改,便有了《新鴛鴦蝴蝶夢》的第一段歌詞。
  • 冠軍寫手張恨水:18歲輟學,29歲成名,一生3位妻子,養活16口人
    大多數人喜歡張愛玲,不是因為她驚世駭俗的戀情和她悽美悲涼的人生;而是因為她對愛情看的通透,對人性理解的深刻。作為無數人偶像的張愛玲,當然也有自己的偶像。她的偶像就是民國第一寫手——張恨水。她對張恨水的作品喜愛到什麼程度呢?可以說是嗜「張」如命了。
  • 黃安,憑藉一首《新鴛鴦蝴蝶夢》走紅,妻子是同學,女兒貌美清新
    年的專輯《新鴛鴦蝴蝶夢》,在全球賣了600萬張!黃安,當年憑藉一首《新鴛鴦蝴蝶夢》,火遍大江南北。由來只有新人笑有誰聽到舊人哭愛情兩個字好辛苦是要問一個明白還是要裝作糊塗《新鴛鴦蝴蝶夢》是1993年臺灣電視劇《包青天》的主題曲,由黃安演唱、填詞並作曲,詹宏達編曲,最早收錄於1993年2月1日發行的同名專輯《新鴛鴦蝴蝶夢》中。
  • 原來黃安的《新鴛鴦蝴蝶夢》是這樣寫出來的
    1992年10月的一天,太太因意外被燒傷、事業也處於低谷的黃安抱著女兒到樓下散步,突然腦子裡閃過一段旋律,於是趕緊回家迅速記了下來。這是一段中國五聲音階的旋律,琅琅上口,於是便有了《新鴛鴦蝴蝶夢》的原始素材。有了曲子後還需有詞相配才可以。
  • 「看似個鴛鴦蝴蝶,不應該的年代」~經典老歌《新鴛鴦蝴蝶夢》
    《新鴛鴦蝴蝶夢》是黃安演唱的一首歌曲,由黃安作詞、作曲,詹宏達編曲。收錄在黃安1993年2月發行的同名專輯《新鴛鴦蝴蝶夢》中,這首歌曲是黃安的代表作品,同時也是1993年金超群、何家勁主演的電視劇《包青天》的主題曲。
  • 晚安曲丨黃安《 新鴛鴦蝴蝶夢》背後的故事!
    《新鴛鴦蝴蝶夢
  • 民國美女影后蝴蝶:聞風喪膽的軍統頭子戴笠是她的頭號粉絲
    而這樣一個心狠手辣,提起名字就讓人聞風喪膽的大魔頭,竟然是民國影后蝴蝶的骨灰級粉絲。張恨水曾經評價她:為人落 落大方,一洗女兒之態,性格深沉,機智爽利,如與紅樓人物相比擬,十之五六若寶釵,十之二三若襲人,十之一二若睛雯。當時的影后評選投票,大名鼎鼎的阮玲玉都只排在第三,而蝴蝶排名第一,成為風光無限的電影皇后。
  • 黃安這曲《新鴛鴦蝴蝶夢》太好聽了!
    點擊進入>>>  現場音樂大全黃安這首《新鴛鴦蝴蝶夢黃安這首《新鴛鴦蝴蝶夢》太好聽了!黃安這首《新鴛鴦蝴蝶夢》太好聽了!黃安這首《新鴛鴦蝴蝶夢》太好聽了!黃安這首《新鴛鴦蝴蝶夢》太好聽了!黃安這首《新鴛鴦蝴蝶夢》太好聽了!黃安這首《新鴛鴦蝴蝶夢》太好聽了!黃安這首《新鴛鴦蝴蝶夢》太好聽了!黃安這首《新鴛鴦蝴蝶夢》太好聽了!黃安這首《新鴛鴦蝴蝶夢》太好聽了!
  • 徐文淑三個方面不得張恨水喜歡,張恨水討厭她一輩子是情理之中
    徐文淑,是著名章回小說家張恨水的原配夫人,父親雖是私塾老師,但她卻大字不識,是一個典型的舊式女子,善良樸實,勤懇本分。而張恨水卻是著名的鴛鴦蝴蝶派代表作家,有許多有名的代表作。張恨水與徐文淑的婚姻本就是張恨水母親包辦,再加上徐文淑並不是張恨水喜歡的菜,所以無論如何都吸引不到張恨水的目光。
  • 民國才子張恨水,經歷兩段不幸婚姻,追求16歲女學生,抱得美人歸
    這部電視劇改編自民國才子張恨水的同名小說,而作者張恨水的情感經歷同樣充滿了戲劇色彩,甚至比電視劇還要精彩。張恨水以王勃《滕王閣序》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意境,為她改名叫「胡秋霞」。還手把手地教她讀書寫字,閒下來,她就坐在張恨水身旁,安靜地看他寫作,或與張恨水一起去看電影和聽戲。
  • 新鴛鴦蝴蝶夢:偶遇歌詞的由來
    你聽過《新鴛鴦蝴蝶夢這首歌是黃安創作的,還有一首歌《東南西北風》,我只知道他的這兩首歌,都喜歡,也都會哼幾句。喜歡美妙動聽的文字組合,喜歡盪氣迴腸的嫋嫋餘音。可僅僅是喜歡,卻從沒有去探究歌詞的更深一層奧秘。 最近不知哪裡來的一股勁頭,我決心用手中的筆抄錄網上好的時事評論。於是,隨意在網上選擇感興趣的文章抄錄起來。
  • 【原創歌曲介紹】黃安-新鴛鴦蝴蝶夢
    隨著電視劇《包青天》的播出,此劇的主題曲《新鴛鴦蝴蝶夢》也廣為傳唱。
  • 黃安歌唱手新鴛鴦蝴蝶夢 電視劇《包青天》的主題曲
    《新鴛鴦蝴蝶夢》是黃安演唱的一首歌曲,由黃安作詞、作曲,詹宏達編曲。收錄在黃安1993年2月發行的同名專輯《新鴛鴦蝴蝶夢》中,這首歌曲是黃安的代表作品,同時也是1993年金超群、何家勁主演的電視劇《包青天》的主題曲。
  • 《金粉世家》背後的張恨水情懷和即將枯萎的鴛鴦蝴蝶派
    然而,如果只有鴛鴦和蝴蝶,小說的成分也未必會過於膚淺,或者在閱讀時讓人覺得單調,反而有許多作家,藉由男歡女愛的言情故事,描述自己對於愛的理想,並且以「反映社會、表現人生」的現實筆觸,寫出獨具創意的小說。
  • 黃安一首老歌《新鴛鴦蝴蝶夢》,90年代經典老歌,勾起滿滿回憶!
    《新鴛鴦蝴蝶夢》是1993年臺灣電視劇《包青天》的主題曲,由黃安演唱、填詞並作曲,詹宏達編曲,最早收錄於1993年2月1日發行的同名專輯《新鴛鴦蝴蝶夢
  • 新鴛鴦蝴蝶夢是「臺獨」歌曲?黃安回應:太荒謬
    新鴛鴦蝴蝶夢是「臺獨」歌曲?對於楊緬因質疑《新鴛鴦蝴蝶夢》的做法,黃安表示,這是「關公面前耍大刀,自取其辱」。  據臺灣三立新聞網及《自由時報》等29日報導,曾任柯文哲競選網絡文宣的音樂自由工作者楊緬因,日前在《想想論壇》發表文章稱,自己在聆聽黃安顛峰之作《新鴛鴦蝴蝶夢》時,聽出了作為「反獨先鋒」的黃安是「臺獨」分子的3大證據。
  • 《新鴛鴦蝴蝶夢》就是證據?
    而就是三觀如此正的黃安,這兩天卻被別人舉報是「臺獨」人士,他演唱的電視劇《包青天》的那首《新鴛鴦蝴蝶夢》,被指是臺獨歌曲。到底是咋回事,聽小妹說說看…這篇文章日前在《想想論壇》發表,稱自己在聆聽黃安顛峰之作《新鴛鴦蝴蝶夢》時,聽出了作為「反獨先鋒」的黃安是「臺獨」分子的3大證據。《新鴛鴦蝴蝶夢》算是上黃安的成名曲,曾經是傳唱一時,也把黃安的歌唱生涯推向了一個高峰。
  • 胡秋霞:《金粉世家》小憐的原型,張恨水的第二位夫人
    一般來說,作家創作一個人物有時並非胡編亂造,他是有根據的,據說,《金粉世家》小憐的原型,是張恨水的第二位夫人胡秋霞。胡秋霞的乳名叫招娣,出生重慶,自幼被拐賣到上海的一戶有錢人家當丫鬟。14歲那年,招娣逃了出來,來到北京一個慈善機構貧民習藝所做糊紙盒一類的手工。那時的張恨水也在北京工作,為了養活家中三個弟弟和兩個妹妹,掙錢給他們讀書,他寫小說、編報、當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