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改變了傳統的王之大,用皇帝這一詞來撐起自己的野性,而且想著周而復始,一代接一代,結果兩代就結束了,但是他的中央集權制度和皇帝這一名詞演繹了幾千年。
普天下母愛是偉大的,母愛是荷葉上的露珠,母愛也是最大的黑洞,可以容納萬物,一切一切……
任何有作為的歷史偉人,或者是平民百姓,都在母親肚中度過了漫長而短暫的十月之久,這就是人類文明,文明的誕生就是從繁衍開始,哪怕是神話,也是從女媧造人開始。
首先趙姬也是一位偉大的母親,孕育出了這麼優秀的千古帝王,統一六國,雖做出了一系列急功近利,堪稱暴政的事情。
可秦始皇對古代歷史的影響是很大的,當遊客在長城上眺望河川,無不想起秦始皇,在兵馬俑前感慨藝術雕塑的同時無不想起秦始皇,談論歷史,縱閱古今,統一度量衡、修公路、車同軌、縣制等,目前都在沿用著,說起很多很多的事情,無不想起秦始皇……
秦始皇的這位母親趙姬,很多人並不了解,更多的是從電視劇等看到關於趙姬的很多緋聞,甚至那一段汙濁淫穢的單身歲月,今天就談談趙姬的真實結局。
秦始皇的母親趙姬的真實結局是?
趙姬,歷史上的第一個皇太后,秦始皇贏政是在公元前246年即位,太后,相國呂不韋、宦官嫪毐專權,這時候的贏政沒有實權,9年之中,秦國無大的發展,秦始皇想樹立自己的威信,建立自己的專權,公元前238年,秦始皇做了一件大事。
1、誅殺嫪毐。
2、罷免相國呂不韋。遷往蜀地,最後畏罪自殺。
3、幽囚太后,
這三件事情讓秦始皇獨攬大權,才開始了前所未有的滅六國計劃,後來的蒙括父子也是在這個時候重用的。
由此可見,秦始皇的母親趙姬是被秦始皇軟禁了,並沒有殺害,可想而知,秦始皇的母親趙姬最終的結局是風濁殘年,孤苦伶仃,在囚禁中、懺悔中、自責和思念中結束了生命,死了以後,秦始皇肯定會以太后之禮安葬,這就是歷史處理這種事件的方式,也是囚禁人的下場,更是秦始皇的母親趙姬的結局。
公元前228年,秦始皇的母親趙姬去世,也就是幽囚10年後離開了人世,和秦始皇的父親子楚葬在了一起。
《史記》和《資治通鑑》中說秦始皇的母親趙姬絕色善舞,絕美,這個自然,不然秦始皇父親也不會看上她,至於趙姬的風流往事和歷史功過,各有千秋,這個人到底生在哪國,叫什麼,也沒有概論,讀者只要了解秦始皇為何囚禁母親就足夠了,秦始皇這樣做是為了加強自己的權利,要獨攬政權,所以必須除掉上面那三件事,自己的母親也成為了他的絆腳石,至於那些曾經的往事,略知一二就可以了,沒有必要當成佳話。
以下是呂不韋的歷史記載部分內容,提到了秦始皇母親最後的結局。
始皇帝益壯,太后淫不止。呂不韋恐覺禍及己,乃私求大陰人嫪毐以為舍人,時縱倡樂,使毐以其陰關桐輪而行,令太后聞之,以啗太后。太后聞,果欲私得之。呂不韋乃進嫪毐,詐令人以腐罪告之。不韋又陰謂太后曰:「可事詐腐,則得給事中。」太后乃陰厚賜主腐者吏,詐論之,拔其鬚眉為宦者,遂得侍太后。太后私與通,絕愛之。有身,太后恐人知之,詐卜當避時,徙宮居雍。嫪毐常從,賞賜甚厚,事皆決於嫪毐。嫪毐家僮數千人,諸客求宦為嫪毐舍人千餘人。
始皇七年,莊襄王母夏太后薨。孝文王后曰華陽太后,與孝文王會葬壽陵。夏太后子莊襄王葬芷陽,故夏太后獨別葬杜東,曰「東望吾子,西望吾夫。後百年,旁當有萬家邑」。
始皇九年,有告嫪毐實非宦者,常與太后私亂,生子二人,皆匿之。與太后謀曰「王即薨,以子為後」。於是秦王下吏治,具得情實,事連相國呂不韋。九月,夷嫪毐三族,殺太后所生兩子,而遂遷太后於雍。諸嫪毐舍人皆沒其家而遷之蜀。王欲誅相國,為其奉先王功大,及賓客辯士為遊說者眾,王不忍致法。
秦王十年十月,免相國呂不韋。及齊人茅焦說秦王,秦王乃迎太后於雍,歸復鹹陽,而出文信侯就國河南。
歲餘,諸侯賓客使者相望於道,請文信侯。秦王恐其為變,乃賜文信侯書曰:「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萬戶。君何親於秦?號稱仲父。其與家屬徙處蜀!」呂不韋自度稍侵,恐誅,乃飲酖而死。秦王所加怒呂不韋、嫪毐皆已死,乃皆復歸嫪毐舍人遷蜀者。
始皇十九年,太后薨,諡為帝太后,與莊襄王會葬茝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