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不韋名留青史,秦始皇更是震爍古今,夾在他們之間的女人趙姬似乎是個完全負面的形象。她支持自己的情夫嫪毐起兵作亂,對付自己的兒子秦王贏政。她還與嫪毐生下二個孩子,站在道德制高點看為了情夫居然要對付自己的親生兒子,不管怎麼看都沒有可圈可點的地方,只是被譴責的份。
她生了一個震爍古今的兒子,並沒有因此沾上一點光。
因為秦始皇的影響力太大,我們在看問題時不自覺就會選擇站在他的角度去看待趙姬。今天知常容想換個角度,站在趙姬的角度,從這個可憐的女人的角度去看她的舉動,探討她的選擇。
秦始皇母親趙姬:一個想為自己命運做主的小女人,終究還是敗了
趙姬本是呂不韋的寵姬,呂不韋估計也很喜歡趙姬,當子楚看中趙姬之後,呂不韋的反應是發怒。
呂不韋怒,念業已破家為子楚,欲以釣奇,乃遂獻其姬。——《史記·呂不韋列傳 》
心愛的女人怎麼可以送給別人呢?雖然司馬遷只用了短短一句話來反映呂不韋的態度轉變,這中間的憤怒是個男人都能體會。
呂不韋最終還是選擇他的大計,放棄趙姬,趙姬如同貨物一般,成了他投資子楚的一個砝碼。
趙姬能有什麼辦法?這就是她的命運,這就是當她成為呂不韋愛姬時的命運,哪怕她對呂不韋有多深情,也必須要離開呂不韋和子楚在一起。
她根本無法左右自己的命運。
她被一個可託終身的男人當作貨物一般送給另一個男人,對於這個結局,她只能選擇接受,並且做好。面對現實,她選擇討好子楚而不是選擇誓死不從。
秦始皇母親趙姬:一個想為自己命運做主的小女人,終究還是敗了
當她取得子楚的信任和喜歡之後生下贏政,結果又一次被無情地拋棄。
秦之名將王齮圍攻邯鄲,趙國想殺質子子楚,這個時候呂不韋花了六百金買守關卡帶著子楚跑了。趙姬呢?
又一次無情地被拋棄了。這兩個成大事的男人將這個可憐的女人和孩子都忘記了。
趙姬帶著贏政在趙人的怒火下四處躲藏,秦始皇后來為什麼這麼陰冷與這一段經歷不無關係。學過心理學的朋友都知道一個人如果有一個痛苦不堪的童年,對他的成年之後的世界觀、價值觀的影響是巨大的,很多人就此變的陰暗,偏執。
秦始皇母親趙姬:一個想為自己命運做主的小女人,終究還是敗了
二次無情的拋棄對趙姬的打擊和心理變化肯定是很大的。人之性情一般也會受環境的變化而發生適應性的改變。
趙姬後來被接回秦國,她的人生依舊被人擺布,不過此時她發現可以改變她命運的男人,那就是自己的兒子贏政。
只要贏政握有大權,那麼自己就有機會主導自己的命運。這一過程現在在熱播的《大秦賦》已經很好呈現,知常容就不展開了。
秦始皇母親趙姬:一個想為自己命運做主的小女人,終究還是敗了
當子楚死後,贏政繼位。
此時上有華陽老太后,還有贏政母親夏太后,當然自己也成為太后,這樣形成三股勢力。朝中還有呂不韋這麼一股勢力。
趙姬明白靠不了華陽,也不可能靠夏太后,只能靠呂不韋。
當她和呂不韋繼續保護不清不楚的關係之時,有些人認為這是趙姬在念呂不韋的舊情,在我看來這只是趙姬在拉攏呂不韋穩住贏政位置的一種手段,一個弱女子還有其他手段和選擇嗎?
此時她還沒有看清呂不韋的真面目?這似乎也不太可能。
趙姬此時很清楚,呂不韋不倒,贏政就不會倒,贏政不會倒,自己的命運就有機會由自己作主。
秦始皇母親趙姬:一個想為自己命運做主的小女人,終究還是敗了
當呂不韋獻嫪毐進宮之時,趙姬才找到自己的人生,看到把握自己命運的機會,她遇到嫪毐,才嘗到被人寵的感覺,趙姬認為自己找到了愛情,她覺得自己應該主導自己的命運。
她與嫪毐如漆如膠並且生下二個孩子,而且她不斷給嫪毐加大權力。
嫪毐封為長信侯。予之山陽地,令毐居之。宮室車馬衣服苑囿馳獵恣毐。事無小大皆決於毐。又以河西太原郡更為毐國。——《史記·十二本紀·秦始皇本紀》
趙姬為什麼這麼做,顯然她想擺脫呂不韋,她要用嫪毐,因為終於不用屈意討好別人了。嫪毐會聽自己的擺步,至少此時她這樣認為。
有些人說趙姬與情人私通還生下孩子有違倫理,站在後世的道德觀看的確是這樣,但站在秦國當時的情況看並非完全如此。
秦始皇母親趙姬:一個想為自己命運做主的小女人,終究還是敗了
秦國是一個比較特殊的諸侯國,他與西戎雜合,很多風氣都受西戎影響很深,一度時期被中原的諸侯國認為秦國就是西戎國。
《羋月傳》相信很多朋友看過,由孫儷、劉濤等主演,講述羋月波瀾起伏的一生。羋月就是秦國的宣太后。公元前265年宣太后走完人生的最後歷程,葬於芷陽驪山。
秦始皇是公元前247年繼位,換句話說宣太后之事件離秦始皇很近。
宣太后羋月的情婦是義渠王,而且生下二子。
秦昭王時,義渠戎王與宣太后亂,有二子。——《史記·七十列傳·匈奴列傳》
換句話說在我們看來包括在司馬遷看來,趙姬在淫亂,不顧倫理,但在秦國子民看看來這似乎也不是一件突發的大事。
秦始皇母親趙姬:一個想為自己命運做主的小女人,終究還是敗了
秦始皇很討厭這種事情,從他禮遇寡婦清就可以看出。
秦皇帝以為貞婦而客之,為築女懷清臺。——《史記·七十列傳·貨殖列傳》
從國家層面要求女子要守貞最早的思想源頭可能就此起。
當秦始皇慢慢長大之時,母子之間已經沒有親情,只剩下彼此的算計,當趙姬覺得自己可以把握自己的命運,必須要走出這一步,她選擇嫪毐,拋棄秦始皇。
當她選擇支持嫪毐那一刻時就意味著與秦始皇的母子之情斷了,只剩血腥的爭權奪利了。
不知道趙姬做出這樣的選擇有沒有猶豫過,反正這一步踏出去自然沒有回頭路了。
可惜她的對手是千古一帝,而非普通的庸者,也許是趙姬自身的基因太過於優秀,或者是子楚的基因太過於優秀,或兩者優秀,才會生下這麼優秀的孩子。
最終趙姬敗了。
嫪毐以及和她生的孩子都被殺了,她成了秦始皇手中的一張牌。
秦始皇母親趙姬:一個想為自己命運做主的小女人,終究還是敗了
齊人茅焦說秦王曰:"秦方以天下為事,而大王有遷母太后之名,恐諸侯聞之,由此倍秦也。"——《史記·十二本紀·秦始皇本紀》
秦始皇聽完就將趙姬接回宮中,還是行母子禮儀,此時秦始皇並不是選擇原諒,而是發現可以打接趙姬回宮來表達自己在盡孝道的一張牌。
男女關係或許秦國比較寬容,但是孝道自古以來就是獨一無二的,誰也不敢不盡孝。
這樣,趙姬最後的人生握在自己兒子贏政的手中,她終究還是無法自己左右人生,雖然頂著太后之名。
公元前228年,趙姬走完一生,7年之後,他的兒子統一天下稱始皇帝。
趙姬這種行為也被後世之人譴責,定位為反面教材。
司馬遷直接用「淫」來形容其作風。
始皇帝益壯,太后淫不止。呂不韋恐覺禍及己,乃私求大陰人嫪毐以為舍人——《史記·呂不韋列傳》
不過話說回來趙姬和羋月是沒法比的,趙姬只是一個小女人,她根本沒有大局觀。羋月則是一個胸懷天下的女人,她可以為了秦國將自己的情婦殺死。
正因為有這種差別,使得同樣擁有情夫並生下孩子的兩個女人,後世評價卻截然不同。
猜你還想看
一個皇帝做了一個神奇的夢,佛教自此傳入中國
羅一秀:父母包辦嫁給毛澤東,主席雖未承認,但建國後卻為她破例
章士釗借給主席2萬元,50年後主席用稿費還清:這筆錢幫了大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