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了幾千年到底什麼是大一統?從熱播劇《大秦賦》說起

2021-01-11 京報網

公羊高,戰國時齊國人,其所著的《春秋公羊傳》,亦稱《公羊春秋》或《公羊傳》,是今文經學的重要典籍。

最近,電視劇《大秦賦》熱播,引發了人們對「大一統」的思考和討論。

不能把「大一統」與「大統一」混為一談

有人常常把「大一統」解釋為是自上而下地建立一個地域寬廣、民族眾多、君主專制、高度集中、整齊劃一的龐大帝國,意味著思想、觀念、文化、制度等方面的一致性或統一性。「大一統」的「大」很容易被望文生義地理解為「大小」的「大」,「一統」被理解為「統一」「同一」。

要正本清源地理解「大一統」:這裡「大」本是尊崇、重視,有褒獎、尊美之義;「一」是元,本源、根本之意;「統」本來指絲之頭緒,許慎《說文解字》釋曰:「統,紀也。……紀,別絲也。」段玉裁注曰:「眾絲皆得其首,是為統。」後來又引申為總領、統管、統合、綱紀等義。「大一統」的本意就是尊崇自下而上的立元正始。從公羊家的解釋來看,一是元,統是始,一統就是元始,元始就是天地萬物,包括政治社會的形而上根基,用今天的話就是本體。不能把「大一統」與「大統一」混為一談,「大一統」與「大統一」有本質不同,前者是儒家推崇的王道政治理想;後者是法家實踐的霸道政治模式。

「大一統」思想源遠流長,經歷了不同的發展階段

從中國歷史上看,「大一統」思想源遠流長,經歷了不同的發展階段。不過,對於一些細節,學界也有不同說法。顧頡剛說:「中國的統一始於秦」。他的觀點影響很大,幾乎成為學界主流。也有學者認為「大一統」源於西周封建,從歷史上看,夏商周三代遞嬗演變,「大一統」觀念逐漸形成、發展,至西周形成了「大一統」思想。「周代的『大一統』思想,是西周封建和分封制度的產物,它源於西周分封諸侯的歷史實際及西周封建所造成的三大認同觀念:天子至上的政治認同、華夷之辨的民族認同、尊尚禮樂的文化認同。中國『大一統』的政治局面和思想觀念由西周封建所開創,是西周王朝對中國歷史的重大貢獻之一」。

追根溯源,司馬遷寫《史記》將黃帝作為五帝之首,後人將黃帝作為中華「人文始祖」,以炎黃子孫自居,就有了追求共同的血緣和文化根源的意識。《尚書·禹貢》記載大禹治水,天下平定,他把天下劃分為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九個區域,稱為九州,標誌著嚮往「大一統」的思想傾向和心理狀態已經有了明確的地理載體。到商周時期,「天下一統」意識已十分明確,形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觀念,王者即天子。

孔子對「一匡天下」的肯定

春秋時期,孔子針對天下無道,「禮樂徵伐自諸侯出」,「自大夫出」,甚至「陪臣執國命」的混亂局面,提出重建「禮樂徵伐自天子出」,重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天下有道」的社會秩序。孔子的政治理想是王道政治,但他對春秋時期霸道興起,客觀上維護了周天子的地位和夏夷「大一統」也表示認同,儘管他批評管仲「器小」「不儉」「不知禮」,但對管仲輔佐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給予高度評價,認為合乎他心目中的仁道。孔子對管仲的肯定實質就是對「一匡天下」的肯定,實質上就是肯定其對維護西周「大一統」的貢獻。

孟子的「定於一」

由春秋禮崩樂壞,天下無道,到戰國無禮無天,戰亂不休,孟子針對諸侯之間徵戰不休,周天子名存實亡,道德大廢,上下失序,爭城以戰,殺人盈城;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的殘酷現實,主張「君仁臣義,君民同樂」,在回答梁襄王「天下惡乎定」的問題時,孟子回答:「定於一。」王又問:「孰能一之?」孟子回答:「不嗜殺人者能一之。」《說文·一部》:「一,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這裡的「一」不是「政治統一」之意,而是如何使天地萬物包括人類社會維繫於本始、本源之意,在此基礎上建立理想的王道政治。

荀子的「以一持萬」

荀子處於戰國末期,在思想上以儒為主,綜合百家,為即將到來的大一統國家設計了「以一持萬」「無為而治」的理想治道:「法後王,統禮義,一制度,以淺持博,以今持古,以一持萬。」他把「天下」歸於「大一統」作為最高學術和政治追求,主張「天下為一,諸侯為臣,通達之屬,莫不從服」,這似乎是在期待現實中出現一位能夠效法古代聖王的君主,「以一持萬」,統一天下,普天之下,莫不服從。在他心目中,古代聖王還是「大一統」的理想和標準,他對湯武之世稱頌有加,認為「一天下」者,可「名配堯、禹」。

公羊家的「大一統」尊崇的「一」,也就是「道」

《春秋公羊傳》繼承發展了孔子的「大一統」思想,「大一統」這個概念就首見於《公羊傳》,「大一統」思想也成為公羊學派的核心思想。魯隱公元年,《春秋》:「元年,春,王正月。」《公羊傳》曰:「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歲之始也。王者孰謂?謂文王也。曷為先言王而後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元年是什麼意思?是諸侯國國君執政的第一年。春是什麼意思?是一年的開始。王指的是誰?說的是假設出來的符合道德禮義的「文王」。為什麼先說王然後才說正月?因為是文王所頒布的曆法的正月。為什麼說是「王正月」?是為了強調王道統一於元(道)、天下統一於王。何休在《解詁》中說:「元者,氣也,無形以起,有形以分,造起天地,天地之始也。」「統者,始也,總系之辭。夫王者始受命改制,布施政教於天下,自公侯至於庶人,自山川至於草木昆蟲,莫不一一繫於正月,故云政教之始。」唐朝徐彥《公羊傳疏》:「所以書正月者,王者受命制正月以統天下,今萬物無不一一奉之以為始,故言大一統也。」唐顏師古說:「一統者,萬物之統皆歸於一也……此言諸侯皆系統天子,不得自專也。」所以,公羊家的「大一統」就是尊崇宇宙初始那個天地萬物和人類社會的本源、本始的「一」,也就是「道」,具體到政治上就是指王者(天子)秉受天命,歸依於形而上的本體(元)推行政教,從而使錯綜複雜的政治活動能夠一統於超越的價值源頭,獲得超越的存在價值,並以此作為新的一統天下的開端。

「大一統」的思想實質是尊崇王道,高揚王道政治理想。公羊家認為,在天下無道,王道衰微的時代,要重建王道政治理想。

漢代董仲舒論證「大一統」是以王道政治為理想的

漢代董仲舒系統發揮《春秋》大一統思想,他說:「《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這是說,《春秋》經的大一統是天地古今的常道常法,天經地義,無時不在,無處不有。針對當時社會現實,他認為有了大一統的國家,必須具有適應這種大一統國家的思想,只有上下統一,才能保證法制號令規章制度的暢行。不過,如果我們把董仲舒的「大一統」思想看成是意識形態和政治的統一,那就簡單化了。如果理解成維護封建專制,那又誤解更深了。其實,董仲舒論證「大一統」是以《春秋》公羊學為基礎,以王道政治為理想的。在給漢武帝的《天人三策》中,董仲舒發揮《春秋》的思想,他說:「臣謹案《春秋》之文,求王道之端,得之於正。正次王,王次春。春者,天之所為也;正者,王之所為也。其意曰,上承天之所為,而下以正其所為,正王道之端云爾。然則王者欲有所為,宜求其端於天。」臣仔細考察《春秋》裡「春王正月」的意思,尋求王道的開端,得到了「正」。「正」次於「王」,「王」次於「春」。春是天的作為。正是王的作為。它的意思是說,君主上面奉承天的作為,下面用來端正自己的行為,「正」是王道的開端啊。

(原標題 不能把「大一統」與「大統一」混為一談——「大一統」辯證)

來源 北京日報

作者 韓星,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

流程編輯 u011

相關焦點

  • 這篇「賦」火了,《大秦賦》到底賦的是什麼?
    來源標題:《大秦賦》賦的是什麼近日,大型歷史劇《大秦賦》開播,引起觀眾尤其是歷史愛好者的熱議。該劇改編自孫皓輝的《大秦帝國》,也是這一系列電視劇的最後一部,前三部分別為《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
  • 一本正經的《大秦賦》是一篇什麼樣的賦?
    也許手撕鬼子的抗戰神劇看多了,年終歲尾,中央電視臺8頻道突然播放78集歷史正劇《大秦賦》,讓吳鉤引起了注意。戰國時代七雄爭霸的故事已經講了幾千年了,一本正經的《大秦賦》會講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今晚,《大秦賦》播到了30多集了,吳鉤越看越覺得不對勁。
  • 視線:《大秦賦》賦的是什麼
    該劇改編自孫皓輝的《大秦帝國》,也是這一系列電視劇的最後一部,前三部分別為《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大秦賦》在劇本打磨上歷經八年,拍攝一年,製作上可謂是大手筆。在嚴肅歷史劇不太受寵的今天,這篇「賦」火了,它到底賦的是什麼呢?
  • 《大秦賦》熱播,嬴政功過兩極化,真實的秦始皇被誤解了二千多年
    12月初,《大秦賦》在央視8臺開播,可以說是最近全民討論度和播放量最高的電視劇了。一度刷到豆瓣8.9的高分。觀眾之所以給予《大秦賦》極高的評價,因為《大秦賦》不像很多歷史劇一樣「戲說」歷史。當下螢屏中很多古裝劇給人的感覺,就是一群現代人穿著不倫不類的古裝,演繹著現代的故事罷了。
  • 「視線」《大秦賦》賦的是什麼
    該劇改編自孫皓輝的《大秦帝國》,也是這一系列電視劇的最後一部,前三部分別為《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大秦賦》在劇本打磨上歷經八年,拍攝一年,製作上可謂是大手筆。在嚴肅歷史劇不太受寵的今天,這篇「賦」火了,它到底賦的是什麼呢?
  • 《大秦賦》豆瓣評分6.4,一部歷史正劇,為何難以成為爆款劇?
    文|冷絲 欄目|熱播劇 如果推薦最近最為好看的電視劇,冷絲無疑會推薦《大秦賦》,這是一部正宗的歷史正劇,同時也是一部非常具有欣賞價值的好劇,截止12月4日,該劇豆瓣評分為8.6分,而過了一周,這個評分降為6.4分。
  • 從熱播霸屏劇《大秦賦》探尋寶雞歷史文脈
    日前,歷史劇《大秦賦》、生活劇《裝臺》在央視熱播,熱議不斷,贏得口碑和熱度雙豐收。在《大秦賦》中,觀眾也時常看到劇情中提到「雍城」、「眉縣」、《秦風.無衣》等寶雞的地理和文化元素——從熱播劇《大秦賦》《大秦賦》的劇情中,周赧王作為周王室的最後一位天子,眼睜睜看著秦人搬走象徵周王室王權的九鼎,卻沒有一點辦法,羞憤之下,想到秦人在發家之前不過是為他們周王室先祖養馬的,所以,也就只能罵一句「養馬的家奴」了,然後,什麼都做不了。
  • 熱播劇《大秦賦》在象山留下幾十頁設計圖紙 細節……
    最近,《大秦賦》是最熱的電視連續劇之一,很多小夥伴可能熬夜都在追,劇情主要講述始皇嬴政在呂不韋、李斯等人的輔佐下,橫掃六國,一統天下的故事。2018年,這部電視劇開機,輾轉象山、新疆等多地拍攝,歷時8個月。
  • 從大秦帝國之天下到大秦賦,中國人兩千多年的暴秦觀沒了
    大秦帝國這是最近幾年中國人對於秦朝的一個新的認識,過去的我們都是批判秦朝的暴政,把秦朝看成是一個無惡不作的朝代,但後面我們知道了歷史遠非那麼簡單,就從最近幾年的大秦帝國變化來說,一開始是以秦孝公和商鞅為主的秦國崛起史,到後面則是秦惠文王的東出歷史,到秦始皇時代終於一統天下,而今天所說的這部劇—《大秦賦》就是敘述的秦始皇統一前夕的壯麗歷史,而這部恢弘大作卻經歷了一個由
  • 從大秦帝國之天下到《大秦賦》,中國人兩千多年的暴秦觀沒了
    ,但後面我們知道了歷史遠非那麼簡單,就從最近幾年的大秦帝國變化來說,一開始是以秦孝公和商鞅為主的秦國崛起史,到後面則是秦惠文王的東出歷史,到秦始皇時代終於一統天下,而今天所說的這部劇——《大秦賦》就是敘述的秦始皇統一前夕的壯麗歷史,而這部恢弘大作卻經歷了一個由天下到賦的轉變,那這裡面到底有什麼深意呢?
  • 大秦賦結局:秦滅六國!天下凝一!都結束了——橫跨十四年的大劇
    隨著一個月的熱播期時間,【大秦賦】這部78集顛覆以往劇集電視劇的歷史大劇終於迎來了符合歷史記載的大結局!同時,也作為【大秦帝國】系列第四部結尾的收官之作。(儘管讓不少觀看過前三部大秦系列的觀眾均對這第四部的劇情吐槽不已!)
  • 《大秦賦》熱播 黃小戈飾演韓霓被贊"最好女人"
    網易娛樂12月18日報導 由延藝、顧其銘、強龍、劉永濤執導,李夢、張健編劇,張魯一、段奕宏等人領銜主演的古裝歷史劇《大秦賦》目前正在火熱播出中。該劇講述了秦始皇嬴政在呂不韋、李斯、王翦、蒙恬等人的輔佐下平滅六國、一統天下,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國家的故事。青年演員黃小戈在劇中飾演的是韓國公主韓霓,被華陽夫人安排與嬴子楚政治聯姻後,便開啟了她在秦國坎坷又悲慘的一生。氣質出眾,韓國公主被稱神仙選角在電視劇《大秦賦》中,韓霓本是韓國公主,是一個充滿悲劇色彩的女性人物。
  • 《大秦賦》:史詩大劇,值得奔走相告
    《大秦賦》海報《大秦賦》是《大秦帝國》系列的終結篇,此前2009年的《大秦帝國之裂變》、2013年的《大秦帝國之縱橫》、2017年的《大秦帝國之崛起》,都是有口皆碑的佳作,它們或許不是歷史正劇的巔峰,但《大秦帝國》系列絕對是歷史正劇系列的巔峰。《大秦賦》由《大秦帝國之縱橫》的編劇李夢執筆,聯合執導《大秦帝國之裂變》的延藝執掌導筒。
  • 大秦帝國最後一部《大秦賦》定檔!掃六合平天下,再現大秦榮光
    自2009年起,每四年播出一部,到目前已有《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三部優秀的改編作品。每一部都有大量的老戲骨支撐角色的表演,加之優秀的劇情邏輯、精良的服化道製作,每一部都在豆瓣上獲得了8分以上的評價。
  • 大秦賦每周几几點更新幾集 大秦賦更新時間什麼時候播出
    硬核史劇《大秦賦》12月1日開播,講述了秦始皇嬴政的崛起之路,全劇共有78集,從追劇日曆上來看要到12月26日大結局,每天更新3集還是非常耐看的,下面帶來《大秦賦》追劇日曆和時間表。《大秦賦》更新時間什麼時候播出 每周几几點更新幾集CCTV-8黃金強檔首日20:30播出兩集,次日起每晚19.30三集連播。
  • 《大秦賦》海外首播
    由西安曲江大秦帝國影業投資有限公司等聯合出品,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等主演的古裝歷史劇《大秦賦》(原名《大秦帝國之天下》),於12月1日登陸CCTV-8黃金強檔,在騰訊視頻全網首播後,近日還登陸YouTube熱播劇場海外首播。
  • 《大秦賦》:史詩大劇,已露崢嶸
    《大秦賦》海報《大秦賦》是《大秦帝國》系列的終結篇,此前2009年的《大秦帝國之裂變》、2013年的《大秦帝國之縱橫》、2017年的《大秦帝國之崛起》,都是有口皆碑的佳作,它們或許不是歷史正劇的巔峰,但《大秦帝國》系列絕對是歷史正劇系列的巔峰。《大秦賦》由《大秦帝國之縱橫》的編劇李夢執筆,聯合執導《大秦帝國之裂變》的延藝執掌導筒。
  • 大秦賦開播
    2020年最具期待的國產大劇《大秦賦》今晚登陸央視八套電視劇頻道黃金檔。《大秦賦》原名為《大秦帝國之天下》,是《大秦帝國》系列電視劇的第四部,講述了秦始皇嬴政在呂不韋、李斯、王翦等的輔佐下,平滅六國、一統天下,建立起中華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國家的故事。電視劇《大秦帝國》系列,是根據孫皓暉先生同名小說改編的長篇歷史劇。前三部分別是《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豆瓣評分分別是9.3分,9.2分和8.5分,全都遠超近年來的許多影視劇。
  • 大秦賦追劇日曆更新時間表 大秦賦每周几几點更新幾集
    硬核史劇《大秦賦》12月1日開播,講述了秦始皇嬴政的崛起之路,全劇共有78集,從追劇日曆上來看要到12月26日大結局,每天更新3集還是非常耐看的,下面帶來《大秦賦》追劇日曆和時間表。《大秦賦》追劇日曆CCTV-8黃金強檔首日20:30播出兩集,次日起每晚19.30三集連播。
  • 《大秦賦》:廢寢忘食都想讀完的好書,怎麼一夜之間就成了爛劇
    目前,電視劇《大秦賦》正在熱播當中,然而,這部觀眾期望值超高的熱播電視劇,似乎並沒有達到大家期待的標準。近些年來,有關於秦朝的電視劇一再改編重演於觀眾的視野,卻始終沒有被觀眾厭棄,而今年的《大秦賦》卻刷新了觀眾的認知,原來國產史劇還可以這麼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