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電視劇《大秦賦》正在熱播當中,然而,這部觀眾期望值超高的熱播電視劇,似乎並沒有達到大家期待的標準。
近些年來,有關於秦朝的電視劇一再改編重演於觀眾的視野,卻始終沒有被觀眾厭棄,而今年的《大秦賦》卻刷新了觀眾的認知,原來國產史劇還可以這麼拍。
《大秦賦》作為《大秦帝國》的第四部,在開拍之前就備受關注,畢竟它的前三部都在一再的突破,然而第四部《大秦賦》似乎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樣子。
一,為何在開拍前就備受追捧?
在眾多的秦史記以及有關於秦的電視劇中,孫皓暉的著作《大秦帝國》能夠脫穎而出,取得今天這樣的成績,似乎在我們的意料之中。耗時十五年時間完成的作品,自然是我們難以想像的,這期間包含了他所有的汗水、耐心、細心。
前三部電視劇受到了極大的熱評,觀眾們意猶未盡,對於第四部自然是備受關注了,分析其原因,在電視劇未播之前,它就受到觀眾的極力熱捧也是理所應當的。
《大秦賦》主要講的是秦王嬴政是怎樣在李斯、王翦以及仲父呂不韋等人的幫助下,通過各種方式,不惜一切代價取得王位,平定六國,成就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國家的。在這期間,必然少不了一些陰謀手段,和殘忍、見不得人的勾當。
二,為何會給觀眾如此落差?
在《大秦賦》這部劇中,每個人物的出場設定,在歷史上都有相對應的位置,就連場景或者是人物語言都過分真實,似乎和歷史重疊。在這麼多的古裝歷史劇中,《大秦賦》前期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也不無它的道理。
該劇編劇團隊對於劇本的打磨,用了長達8年的時間,在演繹部分也是用心良苦,演員用心,道具充實,場景真現,不得不說後期呈現出來的效果之佳,似乎在我們的意料之中。
然而隨著劇情的不斷發展,豆瓣評分一再下滑,最後已經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這是為什麼呢?其中一些名場面讓人有些瞠目結舌。
後期劇情的發展,絕大多部分都是源於相互爭鬥,這在網友觀眾們看來,簡直就是絕版宮鬥戲,集劇情拖沓,毫無吸引力,也越發地激起觀眾對整部劇的反感。
三,回看歷史,秦給了我們不一樣的驚喜
我們都知道,秦朝作為一個特殊的歷史時代,在歷史上成就卓越,具有跨時代的意義,正所謂亂世出英雄,確實,秦朝很多人物,或文或武的都銘記於歷史中。與此同時,一些歷史名句、大道理也都流傳後世。
比如,「變法強秦,生死相扶」;比如,「千秋功罪,但與人評」;比如,「名士無冠,王者尊之」。要麼說中國文化之強大,一部《大秦帝國》在不知不覺中折射出來的現實,讓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大秦帝國》這套書。
歷史上的每一次改朝換代,都少不了流血流淚,而秦王嬴政用最狠厲決絕的方式奪得的王位,雖為驚恐,讓人覺得殘忍,卻最終還是被他所做出的歷史貢獻所壓下。後人慨嘆歷史,當更執著於這一歷史大轉折性的改變,深深地影響了後來中國千年的變化。
歷史是值得讓人摸索的,但也確實讓人無可奈何,真相是什麼顯然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結果如何?處於太平盛世中的我們,雖體會不到那種觸目驚心的冷場面,但是對於歷史,我們始終懷抱尊重。
電視劇《大秦賦》改編自孫皓暉先生的長篇小說《大秦帝國》,秦歷史是中國歷史上磅礴輝煌的一段歷史,如果你對秦歷史感興趣,可以點擊上方的商品卡購買觀看原著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