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奪控制權 北極「寒地」成美俄博弈「熱土」

2020-12-23 中國青年網

近年來,美俄爭相進軍北極圈,曾經無人問津的極地正成為美俄博弈的熱土。

美在冰島海岸外啟動聯合反潛演習

當地時間6月29日,美國《星條旗報》網站報導,美國及其北約盟國在冰島海岸外啟動代號為「活力貓鼬」的大型聯合反潛演習,該演習將持續至7月10日。美國海軍派出了「羅斯福」號飛彈驅逐艦、「印第安納」號攻擊型核潛艇以及兩架P-8A反潛巡邏機參加此次演習。

俄海軍將首次在北極圈內舉行大規模軍演

美國舉行大規模軍演,俄羅斯也不甘示弱。據俄《消息報》網站報導,俄海軍太平洋艦隊今年將首次在北極圈內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重點演練海軍陸戰隊員在北極高緯度地區登陸、數公裡急行軍和構築基礎設施等課目。此外,俄國防部消息人士透露,俄軍北極防空體系的主要組成部分即將建成,用於防止北約部隊借用北極對俄境內目標發動奇襲。

為了爭奪極地資源,俄美近年來在北極地區持續「過招」。今年5月初,美俄在位於北冰洋的巴倫支海,幾乎同時舉行軍演。 據俄軍5月7日發布的公告,北方艦隊調派3艘小型反潛艦,前往巴倫支海追蹤假想敵潛艇。而就在此期間,美國與英國軍艦正在巴倫支海演習。

巴倫支海南部海域是北冰洋唯一終年不凍的海域,全年均可通航。巴倫支海還是俄羅斯通往北極圈的必經之路。俄羅斯實力最強的艦隊——北方艦隊——的主基地也緊鄰這片海域。近年來,俄羅斯加強在北極地區的軍事部署,並加快開發北極的步伐。美國及其北約盟友針鋒相對,也在北極地區頻繁活動。

時隔70年 美國在格陵蘭島重開領事館

此外,為了擴大在北極地區的存在,美國還時隔近70年在位於北極圈內的格陵蘭島重新開設了領事館。二戰期間,美國曾在努克開設領事館。1953年,該領事館關閉。報導稱,去年8月,美國總統川普曾提議購買丹麥的這塊自治領土,因為它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而且戰略重要性與日俱增。丹麥稱這一提議「荒唐可笑」並斷然拒絕。但美國政府去年12月從丹麥政府那裡獲得了在格陵蘭島設立領事館的許可。

俄防長:加強北極部隊是俄國防部優先任務

隨著美國等北約國家不斷加強北極的軍事存在,俄羅斯也開始加強在北極地區的軍事部署。俄防長紹伊古此前就多次表示,加強北極部隊是俄國防部的優先任務之一。今年3月,俄總統普京批准的《2035年前俄羅斯聯邦北極國家基本政策》顯示,俄羅斯已經組建並且部署了一支有能力在不同軍事、政治條件下維護北極安全的常規部隊。

俄軍完成世界首次北極萬米高空跳傘訓練

而在今年4月26日,俄羅斯國防部副部長耶夫古洛夫宣布,俄空降兵部隊完成了一項史無前例的壯舉,他們成功在北極地區開展了一次空降訓練。

俄空降兵部隊的數十名傘兵攜帶供氧設備,使用適應北極條件的特殊跳傘系統,從萬米高空的3架伊爾-76運輸機上一躍而下。約4分鐘後,他們準確降落在弗朗茲·約瑟夫群島,並開展野外戰鬥訓練。傘兵們還對一些適用於極端條件的裝備進行了測試。

俄羅斯媒體報導指出,此次跳傘難度極大,稀薄的空氣和極寒天氣等都是空降中的難題。此外,北極地區的強磁場也使當地的導航和通信信號極不穩定。俄羅斯國防部副部長耶夫古洛夫表示,類似行動未來將在每年的不同時期和北極的不同地區繼續開展。

北極「寒地」何以成為美俄博弈「熱土」?

北極地區天寒地凍,為何成為美俄博弈的新戰場呢?

北極地區蘊藏豐富的自然資源,地緣戰略意義重大。受全球變暖等因素影響,北極地區在北極航道、能源和礦產資源開發等方面的價值日益凸顯,並可能帶來地緣政治變革。

對俄羅斯來說,北極地區複雜的地質地貌和氣象條件為從北部保護俄領土安全和威懾潛在敵人發揮著戰略作用。俄總統普京多次表示,北極地區對俄羅斯至關重要。2014年12月,俄羅斯新建北極戰略司令部,管轄在北極地區部署的所有俄軍部隊,使俄羅斯成為北極地區擁有最強軍力的國家。

作為重要博弈方,北約也強化在北極地區的軍事存在,並多次舉行軍演。北約尤其擔憂,俄羅斯通過潛艇等手段控制格陵蘭島、冰島和英國之間的海域,阻止北約向北極地區進行軍事部署。美國海軍也調整了北大西洋的軍力部署,並在2018年8月重建冷戰時期曾發揮重要作用的第二艦隊。分析認為,美國海軍比較忌憚俄潛艇,因此可能希望通過重建第二艦隊等動作,將活動範圍擴大到俄羅斯近海,以限制俄潛艇活動範圍。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相關焦點

  • 美國加強在北極軍事部署,專家:北極將持續成為美俄博弈熱土
    @央廣軍事10月27日消息,​​近日,俄羅斯建造的當前世界上動力最強的核動力破冰船「北極」號開始服役。就在「北極」號核動力破冰船服役的前兩天,美軍「羅斯」號飛彈驅逐艦再次進入俄羅斯北部的巴倫支海北極水域,今年美海軍驅逐艦已經三次進入這一海域。那麼,北極地區近年來為何成為美俄博弈的新戰場?
  • 美俄北極爭奪戰愈演愈烈,俄羅斯重磅動作不斷,決心守住戰略要地
    12月25日,央廣軍事報導稱,俄羅斯總統普京近日下令,將北方艦隊正式升級為「第五軍區」,強勢的推進了北極地區的戰略部署,引發美國的焦慮和不安。該篇報導評價稱,為爭奪極地開發「優先權」,北極「寒地」已成美俄博弈的「熱土」。
  • 寒地變熱土 俄美北極博弈為何持續加碼?
    北極這片冰雪寒地,正成為各國博弈爭奪的「熱土」。其中,2021年即將接任北極理事會輪值主席國的俄羅斯,最近更是重磅動作不斷,多管齊下推進北極戰略部署。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姜毅指出,這一次升級確實是一個比較大的舉動,應該說理順了俄羅斯在北極地區的軍隊指揮管理體系。也反映出俄羅斯對整個北極戰略方向的調整,為未來打造協同作戰能力提供基礎。俄羅斯有著怎樣的北極戰略?
  • 角力北極 俄加強北極軍事建設
    同時,俄也是最早向北極派出科考隊的國家,早在彼得大帝時期,沙俄海軍航海家維塔斯·白令曾於1728年穿越北極圈,成為第一個到達北極的人。在此後200多年的時間裡,俄從未停止過對北極的探索。冷地熱土,北極之地引人垂涎北極地區擁有不可估量的地緣政治價值。
  • 美俄軍事對抗升級,會「擦槍走火」嗎?
    雙方軍事博弈會製造怎樣的風險?對全球安全與穩定又會構成怎樣的挑戰?深海區特請國防科技大學國際關係學院世界軍事研究中心副主任方曉志解答。1矛盾累積與現實需要問:美俄緣何今年來頻頻在軍事上鬥法?深層次原因如何?答:首先,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今年美俄軍事鬥法升級與美國的國內政治生態相關。
  • 美空軍30架戰機軍演,堵在俄羅斯家門口秀肌肉,美俄對抗恐加劇
    新冠疫情全球性爆發,美俄互秀軍事肌肉則是本年度重頭戲。美俄兩國在歐洲地區不斷進行角力,再加上美國退出《中導條約》,讓處在岌岌可危的全球軍控體系面臨著崩潰邊緣。隨著,美國迫使北約內部增加軍事開支,而且大幅度提高軍費開支比例,俄羅斯面臨著與北約國家新一輪軍備競賽,美國在東歐地區部署反導力量和地面部隊,在波蘭和立陶宛增加駐軍,對俄戰略擠壓政策將迫使東歐地區逐漸演變為全球熱點地區。
  • 北極爭霸戰再次打響,150架五代機飛往前線,航母打擊群也要出手
    而這一動作,也折射出了美國對北極的勃勃野心。 但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北極氣溫上升、浮冰融化,使得全年通航成為了可能。這樣一來,北極將成為未來的海上交通重要通道,而美國自然不會允許俄羅斯搶先一步。 眾所周知,阿拉斯加州是美國最北端的一個州,同時也與俄羅斯隔白令海而相望,雙方最近距離僅為80公裡。
  • 美俄新武器亮相,在命名上打起口水戰,希臘神話人物加入兩軍博弈
    隨著《中導條約》的失效,美俄兩國在飛彈攻防方面的競爭也在不斷地加劇上演。雙方都加大了新武器的研發,美國空軍趁機「蹭熱度」除了要購買新無人機,還聲稱要研發「核武裝巡航飛彈」即「遠程防區外發射武器」。這種武器被視為美軍未來核威懾體系的組成部分,併兼容常規彈頭,可用來打擊500-1500公裡範圍內的地面和海上目標。
  • 日本「擠」進太空博弈 擬成立「宇宙部隊」
    美俄日爭奪太空主動權的行動不斷,如何看待「太空角力」?   擬於2022年組建「宇宙部隊」  據新華社報導,日本政府20日召開有關安全保障和防衛力量座談會,總結歸納了新版防衛大綱草案要點,將太空和網絡領域列為重點。作為提高太空監控能力的重要一環,日本欲成立「宇宙部隊」。
  • 美俄中東博弈或進一步升級
    展望未來,美俄在中東地區的軍事對抗恐將進一步升級。一方面,美將不斷強化中東地區軍力部署。從美軍疫情期間的相關表現看,中東地區仍是美國關注的重點區域。未來,美或將在鞏固現有軍事存在基礎上,以動態部署軍事力量、強化演訓戰備活動、加大對盟友(如以色列、沙特等)軍事支持力度等方式,在中東地區保留一支規模適度、高度戒備的作戰力量,以遏制俄羅斯的地區影響力。
  • ​皖通科技控制權爭奪背後 操盤者鄭宇浮出水面
    皖通科技(002331)控制權之爭遭到深交所關注。5月11日,深交所緊急下發關注函,就相關事項六問皖通科技。其中之一是「請李臻針對周發展對其當選董事長提出異議的理由,逐項列示說明任職副董事長期間,是否存在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的情形」。
  • 可疑帳戶精準買入 地產商人隱身幕後 恆泰艾普控制權爭奪陷入僵局
    來勢洶洶的舉牌者急於「上位」,持股量一舉超過恆泰艾普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雙方為此展開激烈博弈,爭奪控制權。  「控制權之爭是巨大的內耗,對上市公司的戰略、經營、團隊產生負面影響。」一位經歷了舉牌戰的上市公司前高管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從過往舉牌案例看,撕破臉皮的舉牌成功率極低,最終還是需要舉牌方與上市公司實控人坐下來「談」。
  • 東地中海資源爭奪背後的地緣博弈
    資料圖片 東地中海資源爭奪背後的地緣博弈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發展中國家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姚錦祥 近日,土耳其再次延長其在東地中海的勘探作業時間,引發希臘等周邊國家不滿,再次將這一地區地緣博弈帶到了國際輿論前沿。
  • 全球頭號洲際飛彈明碼出售,射程高達1.6萬公裡,美俄聯手施壓
    美俄軍事對峙轉向北極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大部分「遺產」,俄羅斯此前深陷車臣戰爭泥潭,使得俄羅斯在國際上的地位一落千丈,但是隨著硬漢總統普京的上任,使得俄羅斯在國際上擁有越來越多的話語權,俄羅斯同時還頻繁介入局部戰爭,企圖通過這種方式來與美國抗衡。
  • 北極擁有大量石油,美軍艦長驅直入,或將會進行激烈的爭奪
    如今的俄羅斯與美國在多個領域進行角逐,荷蘭今日海軍網10月22日報導,美國「唐納德·庫克」號飛彈驅逐艦對俄羅斯在北極的海上活動進行了「監視」。事實上,美國的該項行動在早幾天就結束了,美國認為,這麼做的原因就是為了加強該區域的安全。
  • 美俄早已心照不宣,幾十國將成犧牲品
    同時美國還時不時的對俄羅斯挑起核衝突,要知道美俄一旦開戰,那麼肯定是世界大戰,因此人們開始擔心三戰的爆發,那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主戰場會在哪裡呢?其實美俄兩國早就已經心照不宣,這個地方就是歐洲,而且還會有幾十個國家將成為犧牲品。
  • 劉詩詩,朱一龍《親愛的自己》熱播,控股權博弈的商戰大戲更精彩
    這時候可能就會出現矛盾,因為企業發展可能需要幾年甚至十幾年,但是資本並沒有那麼多耐心,於是乎一些企業就會陷入資方和企業爭奪控制權,或者不同投資方之間資本博弈,甚至創始團隊被掃出局的情況,在投資圈並不鮮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