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冒險(上),108年前的南極點搶先登陸挑戰賽

2020-12-22 科學好奇號

南極是自然條件異常惡劣的一塊大陸,冬季平均氣溫會低至-50℃;事實上,直到今天,這裡都不適合人類長期定居;說句不好聽的,南極的地皮啊,就是免費送給中國的房地產開發商,我估計他們都不想接這項目。

南極這塊大陸的發現,其實是非常晚的;直到1820年,沙皇俄國的海軍上將別林斯高晉,才成為了發現南極洲的第一人,實際情況很有可能是他手下的水兵最先發現的,但是成績和榮譽是要歸領導嘛,大家都懂的!當時由於浮冰的阻隔,俄國人最終未能完成在南極洲的登陸。而在俄國人之後,美國人、法國人、英國人也都相繼走到了南極海岸線附近,但都沒能成功登陸。1899年,挪威探險家博爾赫-格列文克再度探訪南極海岸,最終在被浮冰困住的情況下,他與他的探險隊掙扎地爬上了羅斯海入海口的陸地,成為了事實上登陸南極的第一人。

受此鼓舞,越來越多人踏上了徵服南極洲之路,這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挪威探險家阿蒙森和大英帝國探險家斯科特之間的南極點搶先登陸挑戰賽!

本來,登陸南極點是斯科特單方面的挑戰;他在南極附近,剛剛開始建站做前期準備的時候,突然收到了阿蒙森發出的一封電報;內容很簡單,就寫著我也要去南極。阿蒙森是挪威人,挪威有近一半的國土都在北極圈以內,所以說阿蒙森天生也算得上是一個圈兒內人士了,圈內人士有優勢啊。這次,斯科特迎來了一位重量級的挑戰者。

斯科特其實早就知道有個阿蒙森,也知道阿蒙森要去挑戰北極點;但是因為美國搶了先到達了北極點,阿蒙森智能臨時改變計劃,去挑戰南極點;阿蒙森心裡因為這事挺窩火的,自己國家領土一大半在北極圈兒裡面,自己更是為登陸北極點準備了很久;結果竟然讓離著好幾千公裡外的美國人給搶了先,你說氣不氣。

阿蒙森把目標改成登陸南極點是憋著一股狠勁兒的。當年的南極,也不像現在有人類定居點和科考站,那是真真切切的苦寒之地、不毛之地,沒有任何的物資補給,所有的問題都得自己解決;他們都是團隊合作,不是單人挑戰;兩個競爭對手策略是差不多的,先規劃好路線,在頭一年的夏天,在氣候沒那麼極端惡劣的時候,沿途建補給站;這個時候團隊參與的人數是最多的,有十幾到二十幾個人;

最後在衝擊南極點的行動中,只有幾位核心成員會參與。大家可能會奇怪啊,這人都沒到過南極點怎麼建補給站呢?實際情況是這樣的,南極點位於南緯八十八點幾度,他們當然是走不到那裡;策略是在夏天把儘可能多的物資往南運,走一段距離建一個站;地球周長大約是4萬公裡,一圈的維度是360°,這樣算下來1個緯度大約就是111公裡。他們兩個的團隊都建了三個比較大的補給站;阿蒙森這三個站的位置在哪兒呢,分別是南緯80°南緯81°和82°這三個位置;斯科特的補給站就沒建在這麼南,裡南極點最近的這個站,本打算要建在南緯80°線上,但是因為帶去的西伯利亞矮種馬不太給力,凍得都吐白沫兒了,完全沒法兒拉物資了,所以最後大部分東西都放在南緯79.5°的位置,離規劃的位置還差了六十多公裡。

兩個隊建站的位置,其實也為他們後來各自的結局,埋下了伏筆;

兩隊人馬都趕在夏天結束前建好了所有的補給站,然後收兵撤回南極的邊緣,靜靜的地等待著第二年的夏天。第二年夏天再來就是要真正衝刺南極點了,起點就是去年建的第一個補給站;

好了,今天就先講到這裡;下篇文章,我會繼續講阿蒙森和斯科特兩人衝刺南極點的故事,這是一場精彩的決勝局;您可以關注我,歡迎下期繼續收看!

相關焦點

  • 所有追夢的痕跡都該被記錄下來——南極冒險展
    橘子關懷基金會相信冒險的價值,堅持作大夢的精神,2008年以長徵北極作為夢想開端,歷經十年不同的極限挑戰,2018年決定組建「前進南極點長徵隊」,為臺灣冒險史立下新的裡程碑。「南極冒險展」將「30天」的極限田野經驗,及「2年」訓練及後勤籌備階段的資料,從體驗策展的觀點,藉由展場設計及影像敘事,設計「挑戰任務的艱難」、「天候地形的險峻」及「夢想行動下的號召」等展覽單元,深刻描繪「前進南極點長徵隊」的冒險過程。
  • 打開任意門,跟多啦A夢去南極大冒險!
    >這回,哆啦A夢打開了任意門,帶大熊小靜他們南極大冒險!一次是發生在大約100萬年前的更新世,當時人類剛剛開始進化,因為地球圍繞太陽的公轉軌道出現變化,整個北大西洋沿岸的大陸邊緣都鋪上了厚厚的冰層。另一次則是大概21000年前,北美和歐洲的大部分地區被厚達2公裡的冰層覆蓋,並且導致海平面下降了120米之多,這次5億年以來最殘酷的冰期至少影響了地球表面30%的地區。
  • 地球上最難抵達的南極點+帝企鵝營地→成為2020全球20位幸運兒一員
    這是世界上最頂級的旅程參與者將被載入極地探索史冊前往地理南極點90度你將首先抵達智利風情小城蓬塔阿雷納斯在這裡搭乘伊爾-76軍民兩用戰略運輸機直飛位於南極點附近的南極聯合冰原營地伊爾-76是誰是世界上最為成功的一款重型運輸機
  • 偉大的悲劇:南極上的競逐,勝利者獲得榮耀,落敗者失去生命
    南極——企鵝的國度南極上有個一個地方,只要你站在那裡,無論你面朝哪個方向,那個方向都會是北方,這個地方就是南極極點,簡稱「南極點」,在南極點,太陽一年只升起落下一次,半年是白天,這半年太陽在離地平線上一點的地方圍繞著南極點一圈一圈地轉永不落下
  • 第2個登上南極點的考察隊,當看到他們屍體旁的石頭時,大家懂了
    這最後的結果是,當英國斯科特考察隊快到達南極極點時,已遠遠地看見了挪威人插上去的旗幟。眾人心理崩潰,威爾遜博士記錄著現場的情況:1912年1月16日,我們在南極點見到了一面黑色旗幟和挪威人的雪橇,滑雪板,還有狗群跑過的痕跡。軌跡時間可能多於三個星期。
  • 徵服南極點:人類的壯舉_阿蒙森 南極探險 雪橇犬 南設得蘭群島...
    挪威探險家羅納爾·阿蒙森在1911年12月14日成為踏上南極點的第一人。這一偉大的事件距今已整整100年。阿蒙森和英國探險家斯科特的故事將永遠被銘刻在南極探險的英雄史上  【西班牙《阿貝賽報》12月11日文章】題:徵服南極點  「最糟的情況終於發生了……所有的夢想都破滅了。上帝啊,這是個恐怖的地方!
  • 南極徵服史:失敗者斯科特雪橇上的遺物,彰顯他與勝利者同樣偉大
    20世紀初,隨著航海技術的發展,人類先後到達地球上的各個無人區,地球的神秘面紗被人類一層一層揭開,隨著1909年美國探險家羅伯特·皮爾瑞到達北極點,地球只剩下最後一片人類沒有踏足過的處女地——南極點。這次遠赴南極,阿蒙森的探險團隊僅有20個人,只攜帶了雪橇和上百隻愛斯基摩犬,而斯科特的團隊則攜帶了19匹西伯利亞矮種馬、34條雪橇犬和當時最先進的電動雪橇。阿蒙森的團隊純粹是由職業探險家組成,他們的目的很單純,就是第一個到達南極點。斯科特的團隊裡則包括了生物學家、地質學家等科研人員,他們在南極的任務包括觀察南極生態系統,採集化石和礦物標本。
  • 南極為什麼不屬於任何國家?
    1895年,有據可查的登陸南極大陸記錄,經過一批批探險家們的不懈努力,1911-1912年,挪威探險家阿蒙森與英國探險家斯科特相繼率隊到達南極點,完成了徵服南極大陸最深處的偉業。斯科特一行人雖然由於天氣惡劣等原因最終全體殉難,但這場「偉大的悲劇」也讓他們名垂青史。
  • 人類首次探險南極點的慘痛教訓,對網際網路時代的企業競爭有何啟示
    在2012年的講話中,他講了一則關於「人類首次探險南極點」的故事,讓我印象頗深。這個故事,即便放在當下的網際網路時代,依然能給予我們很多啟示。人類首次到達南極點,已經是一百多年前的事了。那是1911年的年末,也就是中國爆發辛亥革命之後的兩個月,人類的探險隊第一次到達了南極點,並留下了標記。南極這塊冰封的大陸終於被人類所徵服。
  • 在南極極點如何辨別「方向」,看似簡單,但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南極和北極的旅遊正成為熱點,越來越多的人對去這兩個地方旅遊感興趣,尤其是比北極更純粹的南極,那麼,你知道如何在南極點及其附近辨別方向嗎?在極點附近方向還是可以區分的,但是在極點,沒有東南和西,所有方向都是北,指南針的指向可能會讓你大吃一驚。
  • 南極登陸大作戰 張昕宇梁紅成夢想「擺渡人」
    南極登陸大作戰,張昕宇成唯一未能登陸南極的人  籌備六年,耗資上億,跨越近8000海裡,抵達南極之南,但張昕宇是全船唯一一個沒有登上南極大陸的人,他用自己的遺憾換得了在幫助科研工作者登陸南極的同時,張昕宇決定用直升機,載著全部人員登陸。這已經是直升機往返南極大陸和破冰船的第二天,氣象站工作之外,張昕宇和梁紅也載著每一位隊員,登上了南極大陸。他自嘲,自己是飛機擺渡員,是「司機老張」。
  • 雪橇壞了馬死了,斯科特在絕望中向南極點衝擊,為何他不是第一?
    — 配合本期節目閱讀文章 —競爭對手的出現書接上回,雄心勃勃的英國人斯科特已經做好了準備,要成為第一個登上南極極點的人。在1911年,當他已經在南極大陸扎穩營盤,準備在這年下半年南半球的冬季,向南極點發起衝擊的時候,他帳下的一支考察隊意外的發現,挪威人阿蒙森也帶領著隊員準備向南極極點發起衝刺了。
  • 【太平洋影院】首部南極實拍影片《南極之戀》,超震撼!
    「為愛冒險」版預告片搶先看↓↓↓↓↓↓如此大卡司、高配置、真實景的良心大片,是不是讓你眼前一亮?無垠的壯美南極與無限的深情交融,匯成如畫般的無暇世界。這部影片講述了一對本該「絕緣」的男女在一次意外事故後被迫滯留南極的故事。婚慶公司老闆吳富春(趙又廷 飾演)和高空物理學家荊如意(楊子姍 飾演)相遇,兩個毫無共同語言的男女在南極腹地無人區冒險生存75天。
  • 假的南極航海日誌(上)
    它們派上了很大用場。想念所有探險隊隊員,所有水手,所有後勤。我相信和他們一起去哪裡都會很開心,但應該還是一起去南極最開心。人像照是我和404拍的,其餘(除了2月15日的皮划艇系列)版權均屬隨團攝影師Camille Seaman(買了影集和usb總得派上用場)。有任何好奇/疑問,請在末尾留言。日誌(上),記錄2月9日-2月15日。
  • 《人類群星閃耀時》壯志未酬(上)
    正是由於這種好奇心,我們始終渴望對未知的世界展開探索,也因此成就了很多的英勇、甚至是悲壯的冒險故事。對南極點的衝擊,就是其中最精彩的之一。 15世紀中葉,東羅馬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在伊斯蘭教的攻擊下陷落,歐洲人開始將注意力轉向海上。從15世紀末開始,人類進入了大航海時代,也就是地理大發現的時代。人類發現了新大陸,快速的認知地球真正的模樣。
  • 目標南極點的生死競速——計劃為王
    (1)背景1911年,來自英國和挪威的兩隻極地探險隊展開了登陸南極點的角逐。英國探險隊多達17位成員,由一個極點探險隊和三支救援隊組成,配備了先進的摩託雪橇和多批西伯利亞矮種馬。隊長斯科特也曾在1902年底,嘗試登頂南極點,一度到達了南緯82度17分。
  • 認識南極海鳥:飛翔的南極精靈們
    摘要: 南極海鳥多達50餘種,但在茫茫海面上,由於許多海鳥數量少、體積小、飛行速度高,有幸得見其中幾類已十分難得。 有資料顯示,南極點上曾有賊鷗出現的記錄,可以說是地球上在最南緯度可發現的鳥類了。
  • 南極1400萬平方公裡無主之地會怎樣分配?中國有資格分嗎?
    南極海岸線,冰雪構成的懸崖峭壁登陸極在此之後的數十年內,法國人、美國人、英國人都相繼發現了南極海岸,但都沒有登陸。1908年,英國政府率先提出對南極的領土聲索,為了讓聲索得到法理上的支持,英國政府特地委託極地探險家歐內斯特.沙克爾頓對南極點進行衝擊。沙克爾頓帶著英國皇后御賜的國旗,出徵南極點,但他僅到了離南極點180公裡的地方,就因給養耗盡而不得不返程。
  • 我在南極上班:企鵝、鯨魚和探險隊員的日常 | 故事FM
    「對,我們在南極啊。」去看了之後回來,我問他,「感覺怎麼樣?」「還挺漂亮的,就是太臭了。」我也確實見過那種花了 20 多萬人民幣買了頂級倉房的遊客,最後因為嫌企鵝太臭了,堅決不肯登陸去看企鵝的。大家都去登陸的時候,只有他留在船上一邊看冰山一邊抽菸。
  • 一次不能被遺忘的嘗試——日本人白瀨矗(Nobu Shirase)徵服南極點的努力
    ;1911年底,這支小分隊將向南極點發起衝擊;1912年初,再派船接回這些越冬隊員1911年2月7日,開南丸號抵達紐西蘭威靈頓。3月6日穿過羅斯海,看到維多利亞地,並最終挺進到Coulman島,但是沒能夠登陸。Shirase命令返航。南極的3月份對於任何船隻來講,都是非常危險的,這時候海冰已經逐漸形成,如果天氣不好,可能隨時可以將船隻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