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個登上南極點的考察隊,當看到他們屍體旁的石頭時,大家懂了

2020-12-24 史官操刀

當某件事情有了競爭時,名次的排序就特別重要了。第一名,常常都是大家特別熟知的,而第二名,往往就少有人知曉了。100多年前的南極點考察競賽,亦是如此

在人教版的教材中,我們已經知道了英國考察隊不如挪威考察隊,很大一部分在於英國的領隊隊長斯科特沒有規劃(心情好,一天多行駛裡程。心情不好則全隊歇息。),錯誤地使用了馬和雪地摩託等工具(在雪地裡行走,馬是不如狗的,馬容易出汗,汗會結冰)。而挪威人羅爾德·阿蒙森則不同,他每天規定了要行駛多少公裡,且巧妙地使用了52條愛斯基摩犬。

這最後的結果是,當英國斯科特考察隊快到達南極極點時,已遠遠地看見了挪威人插上去的旗幟。

眾人心理崩潰,威爾遜博士記錄著現場的情況:

1912年1月16日,我們在南極點見到了一面黑色旗幟和挪威人的雪橇,滑雪板,還有狗群跑過的痕跡。軌跡時間可能多於三個星期。我們就地紮營,討論形勢,挪威人顯然是從另一個方向抵達這裡的。

英國人在極點逗留了2天,想藉此尋找挪威人,當未尋到。在插上英國旗幟後,隊員開始往回趕,更為可惜的是,信念瓦解,在返程中,他們一一丟了性命。

這是讓當時的英國人所無法接受的,畢竟當時的英國,如日中天。1912年,當天氣好轉時,救援隊開始前去搜尋逝去的探險隊員。

在距離下一個補給站僅僅20公裡處,有一個快被雪覆蓋的帳篷。整理過後,救援的人們發現,這個帳篷,有平整過的門廳,裡面擺放著整齊的物品。隊員們一眼就認出,這是斯科特的帳篷。

掀開帳篷布,大夥呆住了。三具凍僵的屍體赫然出現:強壯的鮑爾斯蜷縮在睡袋裡,威爾遜博士雙手交叉抱在胸前,斯科特則將手搭在威爾遜肩上。

他們的表情自然,讓救援隊員不能理解的是,在他們三人屍體旁,眾救援隊發現了35磅重的石頭,石頭拿起後,眾人才發現,那是舌羊齒(一種植物)化石。一種對生物進化和對二疊紀冰川時代的研究有著舉足輕重裡程碑式意義的材料。

救援人眼眶泛淚,視線開始模糊,在斯科特考察隊遭遇雪地摩託、馬匹不能工作後,他們依靠人力拖拉物品,為了加快行進速度趕回來,他們拋棄了大多數裝備以減輕負重,但獨獨帶著這些沉重的化石,無需置疑的是,他們知道這些化石的重要性。

翻開斯科特留下的資料,裡面有他妻子凱薩琳的照片和信,考察時期寫的日記,當然,還有一封遺囑。按照遺囑,救援隊就地埋葬了三人,畢竟,他們是真正屬於南極的人。

1913年1月,救援隊的隊員為他們立了一個面朝南極點的十字架,上面只是刻下五位夥伴的名字,並配上一句簡單的銘文:奮鬥,探索,發現,絕不屈服。

一直奮鬥向前,雖然他們某種意義上是失敗了,但他們絕不屈服的精神激勵一代又一代的人。果不其然,兩年後,探險家沙克爾頓帶隊再次登陸南極,完成了斯科特未竟的事業。

如今,設在南極南緯90度的科學實驗站被取名為阿蒙森-斯科特站,這是為了紀念最早到達南極的兩名探險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國人斯科特。

最後,附上斯科特最後寫給妻子的信:

「親愛的,這裡只有零下70多華氏度,極其寒冷。我幾乎無法寫字。除了避寒的帳篷,我們一無所有……你知道我很愛你,但是現在最糟糕的是我無法再看見你——這不可避免,我只能面對……關於這次遠徵的一切,我能告訴你什麼呢?它比舒舒服服地坐在家裡不知要好多少!……如果有合適的男人和你共同面對困難,你應該走出悲傷,開始新的生活……可能我無法成為一個好丈夫,但我將是你們美好的回憶。當然,不要為我的死亡感到羞恥,我覺得我們的孩子會有一個好的出身,他會感到自豪。」

斯科特妻子
斯科特

參考資料:

1、《世界上最糟糕的旅行》--阿普斯利·徹裡-加勒德

相關焦點

  • 張國立和中國首次東南極考察隊隊員們與南極中山站現場連線
    四個專業演員撐不起一臺戲,需要大量隊友參與演出。郭琨隊長有令:「建站是任務,參加電視劇拍攝也是任務,需要拍戲時,收工吃完晚飯大家就當演員。導演讓你笑你就咧嘴,讓你哭你就流淚,誰都不許溜號。」又困又累的我們,燈光下,不得不一次次參與拍攝,最終電視劇拍攝獲得巨大成功。
  • 南極冒險(上),108年前的南極點搶先登陸挑戰賽
    南極這塊大陸的發現,其實是非常晚的;直到1820年,沙皇俄國的海軍上將別林斯高晉,才成為了發現南極洲的第一人,實際情況很有可能是他手下的水兵最先發現的,但是成績和榮譽是要歸領導嘛,大家都懂的!當時由於浮冰的阻隔,俄國人最終未能完成在南極洲的登陸。而在俄國人之後,美國人、法國人、英國人也都相繼走到了南極海岸線附近,但都沒能成功登陸。
  • 雪橇壞了馬死了,斯科特在絕望中向南極點衝擊,為何他不是第一?
    三味新知 第 26 期/欄目主理人/邵聖懿本欄目由三味工作室承制出品本期導讀今天繼續給您講述《人類群星閃耀時》——壯志未酬,人類向南極極點發起衝擊的故事。— 配合本期節目閱讀文章 —競爭對手的出現書接上回,雄心勃勃的英國人斯科特已經做好了準備,要成為第一個登上南極極點的人。
  • 讀原著學英語_5《萬物簡史》之一個倒黴的考察隊
    很多小夥伴都想讀英文原著學英語,可每次看兩頁就放棄,從2020年起曉梅老師就帶大家一起讀英文原著,看看有意思的故事,學學地道表達,分析長難句。先從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萬物簡史》開始。這本書從宇宙大爆炸開始講現代科學史,穿插了很多科學家的生平故事,妙趣橫生。
  • 如果你的屍體被他們吃掉了,是個怎樣的體驗?
    七哥 微信:im3e7en好好鍛鍊身體吧,這樣才能肥瘦適中,口感更佳~漂浮恆河的屍體是他們的大餐他們是印度食屍族 Aghori,終日與屍體為伴這群食屍族 Aghori 是印度苦行僧的其中一種,生活在聖城瓦拉納西,漂浮恆河裡的屍體有時是他們的食物。
  • 中國南極考察隊拜訪巴西費拉茲站
    來源:新華社新華社南極長城站2月10日電(記者 劉詩平)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隊部分成員9日前往與中國南極長城站同位於喬治王島上的巴西費拉茲司令南極科學考察站(簡稱費拉茲站),代表中國南極考察隊拜訪這個由中國企業承建的科考站。
  • 前美軍陸戰隊員爆料:執行任務發現外星屍體
    在這裡,科學家們發現了一些「星圖」樣式的雕刻,而「斯巴達1」所在的特別行動小組這次的任務,就是護送科學考察隊拍攝記錄這些「星圖」符號,以便將來研究。「斯巴達1」還透露了三個不可思議的細節。第一,這個建築其實早在14~15世紀就被發現,但當時的人們無法進入到這個建築,所以就記錄下了方位。
  • 張青松:40年前中國科學家首次登上南極大陸……
    △1980年1月12日,張青松(左三)董兆乾(左一)和澳大利亞南極局局長McCure(左二)等,離開紐西蘭基督城,飛往南極麥克默多站當年,董兆乾和張青松應澳大利亞政府邀請,受中國政府派遣,離京赴澳大利亞南極凱西站進行為期2個月的考察訪問。兩人於1980年1月12日飛抵「南極第一城」美國麥克默多站,踏上神秘的冰雪大陸。
  • 地球上最難抵達的南極點+帝企鵝營地→成為2020全球20位幸運兒一員
    一批人類遊客探險者即將來到這裡深入南極大陸這裡就是最難抵達的南極點90°S3POLAR極至旅行南極點之旅每年全球只有200人有機會抵達地理南極點其中遊客不足100人而南極點+帝企鵝的行程由世界最老牌最專業安全的隊伍操作每年僅有兩個航次全球總人數僅有20人!
  • 《屍體派對 馭血》劇透2(想玩遊戲的勿入!!!)
    出門之後,我們要注意不要走錯路,往左走,上樓梯去2樓。然後走到剛才聽到鋼琴聲的那個地方。前方全是充滿觸手的噁心地帶。要小心。我們往上走。往上走的時候注意貼著右邊。據說左邊有幽靈。除了觸手的門打不開以外。遇到第1個門也打不開。我們貼著右邊繼續往上走。  走到第1個門前面一點。聽到了奇怪的聲音,似乎在叫亞衣子的名字。亞衣子以為是自己的錯覺,但是那個聲音卻說她很敏銳。
  • 中國南極考察隊在「咆哮」西風帶成功布放3套浮標
    新華社北京4月2日電 記者從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隊了解到,北京時間2日13時,科考隊員在「咆哮」西風帶抓住難得的時間窗口,成功布放了1套西風帶海洋環境觀測浮標和2套「藍海星」漂流式海氣界面浮標。本套浮標與中國第35次南極考察隊布放的1套同類浮標實現了初步組網。「藍海星」漂流式海氣界面浮標是小型化、輕質化、免維護的漂流觀測系統,主要對海表面3米高度的風速、風向、氣溫、氣壓、相對溼度等氣象參數和海表面溫度、鹽度、波浪等進行漂流觀測,曾在多個調查航次和觀測計劃中成功應用,基本具備全球海域業務化觀測能力。本次布放的3套浮標均為自然資源部所屬國家海洋技術中心創新研製。
  • 中國科學家登上南極大陸40周年丨記者手記:我眼中的南極
    今天(1月12日),是中國科學家登上南極大陸40周年的日子。1980年1月12日,董兆乾、張青松兩位科學家應澳大利亞政府邀請,受中國政府派遣,赴澳大利亞南極凱西站進行為期2個月的考察訪問,成為中國南極科學考察的先行者。在南極科考的路上,還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既是見證者,也是記錄者——他們就是總臺央視記者。
  • 戀屍癖的10個等級:性慾倒錯之下,他們認為屍體「活兒」更好…
    朗格的媽媽則指一直受到女兒被殺的事困擾,很明白其它死者家人的感受,希望大家能了結心事。美國一名有戀屍癖的冷血少女,夥同男友和友人,引誘2名年輕男子到家中,並將他們勒死後,眾人一起變態與2具屍體大玩J屍遊戲。死者家人報警後拘捕四人,控以一級謀殺罪。
  • 7名墨西哥警察執行任務時遭遇毒販伏擊,屍體旁發現3千多個彈殼
    據墨西哥《擴張報》2020年6月2日報導,6月1日,墨西哥科利馬州曼薩尼約市,7名失蹤警察的屍體在一輛廢棄卡車裡被發現。據悉,5月28日,這7名警察在執行一項護送任務時遭到了毒販團夥的伏擊,之後一直下落不明。
  • 人類首次探險南極點的慘痛教訓,對網際網路時代的企業競爭有何啟示
    在2012年的講話中,他講了一則關於「人類首次探險南極點」的故事,讓我印象頗深。這個故事,即便放在當下的網際網路時代,依然能給予我們很多啟示。人類首次到達南極點,已經是一百多年前的事了。那是1911年的年末,也就是中國爆發辛亥革命之後的兩個月,人類的探險隊第一次到達了南極點,並留下了標記。南極這塊冰封的大陸終於被人類所徵服。
  • 凌晨4點,睡在屍體旁的那個姑娘
    這世界上誰都能害怕屍體,唯獨法醫不能。他們必須留下,聽死者在世上的最後一次「講述」。/03/做法醫,和屍體打交道,也是在和危險打交道。對她們來說,最怕的不是現場有多血腥恐怖,而是各種傳染性疾病,還會面臨特殊屍體釋放的毒素、病菌風險。
  • 第2146回:英國南極地區考察,悲劇性英雄斯科特
    當斯科特和他的團隊的屍體被發現時,人們發現他們找到了歷史上第一塊在南極發現的化石。這些化石被確定來自舌羊齒屬的植物,證明了南極洲曾經是一片森林,並與其他大陸相連。  在西印度群島的聖基茨島,斯科特登上了英國皇家海軍的「羅孚號」(HMS Rover),這是他第一次見到克萊門茨·馬克漢姆。
  • 《死無對證2》第2關怎麼玩 第2關玩法攻略
    導 讀 在死無對證Nobodies2手遊中第2關究竟該怎麼過呢?不少玩家都已經到達第二關了呢!那麼不清楚具體通關內容的話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