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聽說王方慶家還有王氏真跡,就派人去徵集。王方慶還挺豪爽,直接把看家貨拿出來了,王家列祖列宗尺牘,一家人齊齊整整!
出乎意料的是,阿武子非但沒要王方慶的那捲,勾摹完畢還把裝裱升級後給他。武則天的摹本就是現在遼博的《萬歲通天帖》。
因為武則天的王羲之真跡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在中唐時,絕大部分王羲之真跡都已經收在唐內府,民間已經所剩無幾了, 不可想像數量之龐大。光在李世民貞觀朝中前期就徵集了幾千紙(真偽夾雜),晚期和高宗時期當然還有徵集,只是都沒法統計了...
王羲之距離李世民其實也就300年,猶如今人收集康熙時期書法家的字,非常容易!
以下是太平廣記所載:
太宗嘗以金帛購王羲之書跡,天下爭齎古書,詣闕以獻,時莫能辨其真偽。遂良備論所出,鹹為證據,一無舛誤。
購求得人間真行,凡二百九十紙,裝為七十卷,草書二十紙,裝為八十卷。
太宗酷學書法。有大王真跡三千六百紙,率以一丈二尺為一軸。
真實數量無從得知,但絕不在少數。
由於王字收歸內府,民間稀少。
以至於連狄仁傑,面對武則天的詢問時,都回答沒見過王羲之真跡(當然可能是忽悠武則天想蹭看更多王羲之,但至少從側面證明那時民間的王羲之已經稀有到快絕跡了,他才敢這麼說)。武則天大概也知道王羲之真跡在民間很稀有,才會發問。武則天的書法也很不錯,天天看王羲之的真跡,能錯嗎?乾隆就很慘了,也就徵到那幾卷摹本,他老人家還以為是真跡。
對武則天他們老李家來說,這萬歲通天帖真的只是錦上添花,也犯不著添一個強取豪奪的惡名。畢竟人這是齊齊整整一大家子的尺牘呢。
我暗自揣測武則天的帝王心理,感覺她非常有意思。
武則天賜還王方慶這卷《王氏一門書翰》(萬歲通天帖),似乎有著與先帝爺太宗文皇帝世民一爭高下的意味。李世民譴蕭翼賺蘭亭一事極有可能為真。
武則天這一舉動,恰與李世民豪奪蘭亭形成對照。
證明她心理的舉動如下:
1.阿武子召集群臣,現場圍觀,大肆宣揚
2.讓中書舍人崔融記錄這件事,還編成《寶章集》發行
3.把手卷重新裝裱升級:加寶飾錦,繢還王氏
這樣,武則天的美名就在長安城傳開了!
您瞧,這都一千好幾百年了,我們當代人還在津津樂道阿武子這一豪爽,大度的賜還之舉。
真不愧是武則天啊!
明(ying)君(hou)啊!
阿武子:論演技,我比李世民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