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執法才能讓「野味」徹底絕跡

2020-12-22 河北新聞網

陶短房 清華公管學院衛生與發展研究中心的客座研究員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已奪去中外上千患者的寶貴生命,並傳播到中國和海外多個國家、地區。儘管對於這次疫情仍有許多待解的謎團,但種種跡象表明,武漢市華南海鮮市場內若干售賣供食用野生動物的攤點,以及那些購買、食用野生動物的顧客,對疫情的發生、傳播,有著極為重要的關係。正因如此,自疫情明朗化以來,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和普通人紛紛呼籲,立法全面禁止交易、消費食用性野生動物刻不容緩。

中國早在1988年11月8日就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並經過多次修改、完善和補充。其中多個條文明確指出,應「禁止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禁止出售、收購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或者其產品」,並特別強調「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進入市場的野生動物或者其產品,應當進行監督管理」。全國和各地方也出臺過不少針對非法、違規出售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處罰、打擊規則和政策。

可以負責任地說,如果這些現行法規、政策能夠切實貫徹、落實,以食用為目的交易、消費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現象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收斂,因這類行為導致惡性疫情滋生、傳播的危險,也能在相當程度上得到控制。

然而從此次疫情爆發的情況看,現行相關執法、管理體制的落實、完善、覆蓋和運轉,存在相當嚴重的漏洞和問題。

許多信息都表明,武漢市華南海鮮市場長期以來存在非法出售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攤檔。這些攤檔、攤檔經營者、消費者及其行為,不僅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也涉嫌違反國家和地方相關衛生、工商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和市場管理政策,曾屢屢被投訴、曝光和責令整改,但卻「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一而再、再而三地死灰復燃。

這一方面表明,以食用為目的,獵捕、製售和販賣野生動物及其製品者膽子越來越大;另一方面也說明,這類製品的消費者乃至整個社會,潛移默化地形成了「吃點野味沒什麼」,甚至「能吃野味是一種體面」。不少調查發現,儘管各地野味市場「喊打喊殺」不少,但懲處往往浮於表面,導致野味交易、消費非但未得到有效遏制,價格反倒一漲再漲。

疫情是沉痛的教訓,也是振聾發聵的警鐘。它不但提醒我們,應從立法上繼續加強、完善,進一步收緊對野味交易、消費的「緊箍咒」,並在道德規範上推動全社會儘快形成「以消費野味為恥」的風氣,更應從根本上健全、完善執法管理體制和職責,讓現有相關法律、法規落到實處並充分發揮威力。這兩者同等重要——甚至某種意義上講,後者更加重要。

試想一下,如果相關法律、法規和市場規範從一開始就得到認真貫徹、執行,華南海鮮市場本應在若干年前就被規範為一個「普通的」海鮮市場,涉嫌違反一系列、多領域法律、法規和市場規範的那些野味攤檔和違規行為,本應早已「絕跡於江湖」。倘如此,疫情至少不應是如今這般光景。

如果我們不能認真檢討、健全、完善執法管理體制、職責,亡羊補牢地堵塞這方面的漏洞,而僅僅將注意力和精力集中於不斷推出新法律、新禁令和新規則上,則「有法不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問題仍得不到根本、徹底解決。厝火積薪,未可謂安,一遇星火,仍或燎原。

此次疫情用慘痛的教訓和血淋淋的現實提醒人們,健全、良好或至少「正常」的行政治理能力和執法、管理力度,對於規範市場、社會和個人行為,避免突發性公共事件隱患,有著何等重要的意義。

還應特別注意到,如果一方面將野味交易、食用列為「非法」,另一方面卻因執法管理體制、職責不落實、不完善,行政治理不到位,導致事實上存在野味捕捉、經營、消費的「一條龍」黑生態、黑市場和黑色產業鏈,則非但野生動物交易和生態、環境保護成為一紙空文,這些「野味」也將長期處於「不合法但存在」的危險境地,後果不堪設想。

鑑於此,必須將健全和完善執法管理體制、職責,讓現有法律、法規、規範、規則切實落實到位提到更緊急的議事日程上,並認真反省以往的疏漏缺失。惟如此,才能真正做到亡羊補牢,在「全生態鏈」形成對野味經營者形成足夠的威懾,也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類似疫情的再一次爆發。

來源:經濟參考報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相關焦點

  • 海報漫評丨禁食「野味」 從我做起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強調,食用野生動物風險很大,但「野味產業」依然規模龐大,對公共衛生安全構成了重大隱患。  徹底根治濫食野生動物這一「痼疾」,必須多管齊下,從源頭上控制風險,在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等方面精準施策,嚴格執法,管住濫吃的嘴,弘揚文明健康的飲食文化,營造「保護野生動物、善待野生動物」的良好社會氛圍。(統稿:王封)
  • 失控的野味
    在當天的行動中,執法人員逐一檢查了這些商戶的野生動物經營許可審批文件、營業許可證,並嚴禁其經營未獲審批的野生動物。不過,當天未發現違法經營行為。網傳的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大眾畜牧野味」價目表。━━━━━明賣的野味聽說這個捲入輿論和監管漩渦的市場賣竹鼠,林木並不稀奇。1月21日,新京報記者來到華南海鮮市場,此前因售賣多種野味備受爭議的「大眾畜牧野味」商鋪,目前已閉店。
  • 號召「拒絕野味」的你,真的知道什麼是「野味」嗎?
    前不久,小編也看過這樣一則新聞報導:來源:指尖瀋陽、沈報全媒體記者 王立軍2月3日晚上,撫順市市場監管局和順城區市場監管局聯合突擊檢查位於撫順市順城區新城路中段撫順市順城區鑫月燒烤碳烤鴿店,執法人員現場發現廚房正在為顧客烤鴿子,加工間內還有兩個籠子裝有活鴿子,執法人員要求其提供相關手續,該店
  • 從地下到線上的利益網:疫痛後食野味陋習能否絕跡?
    疫痛後,食野味陋習能否絕跡?   本報記者史衛燕  這是一張遍布全國的龐大網絡。從地下到網上,從東南到西北,從城市到鄉村,從森林到戈壁……伴隨著巨量的金錢,野生動物通過這張網絡,被運送到食客嘴邊。  我國正在全方位開展疫情防控阻擊戰。
  • 江蘇強力推進「禁野令」 已關閉197家野味農家樂
    3月13日上午,江蘇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發布消息:江蘇強力推進「禁野令」,累計調查網上野生動物交易信息87條,已經立案1條、移交外省5條;已經關閉197家野味農家樂。1、疫情發生之後,江蘇加強監管,在綜合治理上下功夫。
  • 禁食「野味」動真格!山東利刀斬斷野生動物交易鏈
    此前一天,山東省自然資源廳就在微信等網絡平臺發起倡議:從我做起,珍愛生命,拒食野味。據經濟導報記者了解,2月份山東自然資源廳就組織各級自然資源和林業主管部門,對全省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情況進行了排查。可見,山東省自然資源系統正通過宣傳教育與排查執法,將拒食野生動物落在實處。
  • 《這就是灌籃》最兇女裁判,嚴格執法逼急林書豪
    面對來勢洶洶的男球員,張琳也是絲毫不懼,據理力爭嚴格執法!在節目中看起來兇兇的張琳,在私底下也是一個可愛的大美女,讓人感覺很好相處。身高179的張琳,更是擁有過人的大長腿,面對網友最兇的評論,張琳也是連連喊冤說自己是溫柔可愛知性。當被問到在全是男人的節目裡會不會怕時,張琳也是大方表示:我要比他們更man!
  • 嚴打非法經營野生動物行為,杜絕「野味」上餐桌!
    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長江十年禁漁」工作嚴厲打擊非法經營野生動物及「野生江鮮」行為杜絕餐桌「野味執法人員對檢查發現的過期食品依法查封。當天,檢查人員分別前往大成橋鎮建明蛇館、夏鐸鋪鎮龍鳳山蛇城等地,重點檢查了餐飲服務單位是否履行進貨查驗、索證索票義務,是否存在銷售野生動物、「野生江鮮」行為,招牌是否還有「野味」「野生」「蛇」「江魚」「江鮮」字樣,菜譜上是否標註野味、蛇、「野生江鮮」,是否有採購、貯存、加工製售野生動物、「野生江鮮」產品及相關菜餚行為,是否在餐飲場所開展了「不交易、
  • 失控的野味,失控的災難‖文/夢女孩
    失控的野味,失控的災難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但不可預防是人民對於「新鮮事物」也同時充滿著奇怪的佔有欲,已達到他們的滿足感,野味之所以失控,就是因為他們沒有理性的對待野味。
  • 禁食「野味」的黑白名單:什麼動物可以吃?
    公眾紛紛指責吃野味的人,把病毒從餐桌帶向世界。不過,「野味」的定義尚不清晰,菜譜上「野味」並非都是狩獵自野外。長期以來,食用野生動物的人工養殖已經形成龐大的產業,涉及數百萬人的生計,他們不想被「一刀切」叫停。在野保界看來,社會大規模反思食用野生動物是難得的契機。他們希望藉此規範漏洞重重的野生動物養殖產業,更重要的是,將對野生動物的觀念從「利用」扭轉為「保護」。
  • 聯合執法,嚴懲獵捕野生動物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禁食野味」的呼聲日益高漲。有調查顯示,在各餐廳、商場、集貿市場發現的野生動物,從種類上看,來自野外的佔據多數。也就是說,獵捕的野生動物是野味的重要來源之一。如何不再「病從口入」?如何減少野生動物給公共安全帶來的巨大隱患?
  • 山區景點餐廳和農家樂 不得提供和代加工野味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山區景點餐廳和農家樂,不得提供和代加工野味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琳)今天(4月30日)零時起,北京下調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從一級調整至二級。記者從市場監管部門了解到,郊區正在推進精品民宿、農家樂等深山區餐飲復工復產,依照新版餐飲單位經營服務指引的要求,這些區域的餐飲依然要劃設「一米線」,保持用餐距離,並不得為遊客提供和代加工野味。門頭溝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不斷好轉,深山區旅遊景點、精品民宿及農家樂等企業陸續復工復產,進山探親旅遊的消費者,也希望餐飲企業儘快恢復堂食。
  • 大眾點評下架廣州野味店 廣東發布一號通告禁止野味交易
    新京報訊(記者 陸一夫 肖瑋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擴散,近期廣州的野味市場和蛇店的生意受到影響。新京報記者獲悉,日前大眾點評已向廣州的相關野味餐廳發出通知,為避免產生輿論風險,平臺將對經營野味的餐廳進行下架處理,並建議考慮調整相關菜品。
  • 朱千雪完成實習正式成為大律師,從此徹底息影絕跡幕前?
    近年專注學業的朱千雪除了在無線(TVB)劇集《降魔的2.0》客串一幕之外,幾乎絕跡幕前,連去年8月結婚都非常低調,只邀請親友出席。千雪在香港城市大學法律博士學位後,早前就被發現於金鐘一間著名律師樓做大律師實習生,時光飛逝,原來千雪已經完成實習,正式成為大律師!
  • 江西省限制使用「野味」等企業名稱
    本報南昌訊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新聞客戶端記者朱嘉明報導:日前,江西省市場監管局《關於進一步加強野生動物市場監管,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印發,嚴格把控野生動物市場交易監管關口。
  • 春節執法不打烊!南寧市嚴查嚴打非法經營野生動物行為
    近期,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擴展," 野生動物 "" 野味 " 成了關注熱點。為遏制市場非法經營野生動物及其產品的行為、嚴厲打擊非法經營野生動物違法犯罪,連日來,市林業局、市森林公安局等多部門組成聯合執法組深入我市多個農貿市場、酒店、飯店等公共場所進行專項執法活動。
  • 朱千雪完成實習正式成為大律師 從此徹底息影絕跡幕前?
    近年專注學業的朱千雪除了在無線(TVB)劇集《降魔的2.0》客串一幕之外,幾乎絕跡幕前,連去年8月結婚都非常低調,只邀請親友出席。千雪在香港城市大學法律博士學位後,早前就被發現於金鐘一間著名律師樓做大律師實習生,時光飛逝,原來千雪已經完成實習,正式成為「大律師」!
  • 輿論風暴中的野味生意:部分店鋪曾化名業味,有電商仍曬獵殺煉油
    1月24日,南都記者電話採訪了解到,武漢多家野味餐館暫停營業,有商家表示復工時間待定,但野味「肯定沒了,只有一些家常菜」。多家電商及外賣平臺也明確表示,抵制野味食品的銷售。1月24日,南都記者在電商平臺上搜索「野味」「果子狸」「麂子」等關鍵詞,顯示已無檢索結果。有出售麂子肉的商家向南都記者表示,雖然平臺要求下架商品,但仍可添加微信私下購買,大年初八即可發貨。
  • 「野味病毒肺炎」?!證據確鑿!新型冠狀病毒來自野生動物
    面對「野味」,我們還能如此健忘嗎?熱評發展到如此地步,讓人無比痛心,某些人管不住自己的嘴,對野味的痴迷和貪婪,釀下了如此大的惡果,讓一座城市、一個國家甚至整個人類付出如此沉重的代價,目前還沒有看到惡果的下限。
  • 野味肺炎:「野味」真正的問題到底是什麼?
    此時大家都在呼籲不要吃野味了,還稱這次的肺炎應該叫做「野味肺炎」。那麼,到底什麼是野味?野味有什麼風險?如何避免吃到野味呢?01什麼是野味?古人云:「食色性也」。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一些人對吃的追求也開始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