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電鯊」:21型潛艇——現代潛艇的雛形

2020-12-25 克裡斯瑪

21型潛艇堪稱潛艇發展史上的裡程碑,現代潛艇的雛形,正是以該型艇為藍本,各國才在戰後逐步設計出了威力強大的核潛艇,足見其地位之重要。總計有121艘21型潛艇建成入役,但其中形成戰鬥力的則屈指可數。

二戰期間,潛艇在大洋中神出鬼沒,慘烈的大西洋之戰中,這種恐怖的兵器幾乎將英國逼到了崩潰的邊緣。倘若21型潛艇早些成批入役,那麼大西洋上的盟國運輸船將慘遭屠戮。

隨著大西洋之戰以盟軍的勝利落下帷幕,德國已將新銳的21型潛艇視作救命稻草,未等樣艇試航便急不可耐地開始批量建造,為加快進度,德國方面決定採用分段建造法生產該型艇。

由於此前未進行任何樣艇測試,首批竣工的6艘21型潛艇根本無法投入實戰,只得轉為訓練用艇。事實上,21型潛艇的建造共需經歷3個階段:第1階段涉及32家船廠與結構工程單位,具體任務是將已由鋼廠切鍛成形的鋼板與龍骨構件組裝為耐壓艇體、外層艇殼與防水隔壁,而如此大規模的分散製造實際上也是盟軍轟炸下的無奈之選。第2階段,艇體構件製造完畢後便經由水路轉運至另外16家公司,由這些公司負責安裝纜線、管道及主、輔發動機。第3階段,舾裝完畢的艇體分段將由3家船廠負責進行整合焊接,並在交付海軍前對潛艇性能進行初步測試。

1944年5月下水的首艘21型潛艇U2501號因故無法執行作戰任務,直到1945年3月,該型艇才初步具備戰鬥力,而此時能夠出海作戰的也只有U2511號1艘。德國海軍一共訂購了740艘21型潛艇,只有21艘最終建成,而在宣告服役的55艘艇中,唯有2艘得以投入實戰。首艘參戰的U2511號後被部署至挪威的卑爾根港,並於5月初進行了服役生涯中唯一一次戰鬥巡邏。5月4日,該艇發現了1艘英國巡洋艦,有鑑於德國此時已投降在即,該艇艇長遂決定實施一次虛擬攻擊敷衍了事,從而避免了一場兩敗俱傷的塗炭慘禍。

21型潛艇擁有雙層艇殼,其水下航速較高,該型艇可在使用「爬行擋」電動機的情況下以3.5節的慢速進行低噪潛航。為增強艇體流線外形效果,21型潛艇的外層艇殼為輕金屬材質,而為彌補艇身強度,該型艇在內層艇殼上又敷設了厚度28~37毫米(1.1~1.45英寸)不等的滲碳鋼板。由於安裝了新型超輕電池組,21型潛艇1次充電便可以16節的航速連續潛航1小時,或以4節航速潛航整整3晝夜。

21型潛艇在戰後成為了盟軍方面的重點獵取對象。U2518號在向英軍投降後於1947年被引渡至法國,隨即更名為「羅蘭德·莫勒特」號,以此為藍本,法國海軍自1951年至1956年先後建造了5艘「獨角鯨」級潛艇,該級艇可憑藉其強續航力(單次巡航時間可長達7至14天)快速部署至法國的海外殖民地。另一艘21型潛艇U2540號則在撈起修復後轉入聯邦德國海軍服役,艇名也隨之改為「威廉·鮑爾」號。

蘇聯戰後生產的第1款潛艇W級實際上就是以21型潛艇為基礎稍加改動的產物。從1949年到1957年,W級潛艇的建造數量竟高達236艘。

首艘21型潛艇U2501號服役後即在波羅的海承擔訓練任務。1945年5月3日,該艇被其艇員鑿沉於漢堡。只有6艘21型潛艇完整地倖存到了戰後,其中一艘被撈起後改為博物館,時至今日仍陳列在不萊梅港供人參觀。

相關焦點

  • XXI型潛艇:不僅是最強U艇,也是現代潛艇鼻祖
    早在美國南北戰爭時期,人類就已經將初具雛形的潛水艇應用在海戰當中,但是在接下來的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為人所熟知也是戰果最大的卻是德國的U系列潛艇。而一眾U艇當中,設計上最成功的當屬XXI型U艇。XXI型潛艇建造於二戰末期,作為當今真正意義上的第一種潛水艇,XXI型在很多設計方面具有革命性的創新。
  • 美國常規動力潛艇的絕唱 現代潛艇的探路者——「長頜須魚」級
    1990年對美國海軍潛艇部隊來說是一個劃時代的年份,當年10月30日,最後一艘戰鬥常規潛艇SS-581「紅大馬哈魚」號退役,從此美國的潛艇部隊進入全核動力化時代,成為世界上第一支全核水下艦隊。當時的美國潛艇部隊正處於新老級別的核潛艇交替階段,所以型號較為繁雜,攻擊型核潛艇包括「洛杉磯」級、「鱘魚」級和「長尾鯊」級,彈道飛彈核潛艇包括「拉斐特」級和「俄亥俄」級。
  • 美媒盤點俄5型最致命潛艇:核常兼備 可用於末日核決戰
    在華盛頓與莫斯科劍拔弩張的那些年裡,許多美國人想像有蘇聯潛艇潛伏在自家海岸線附近。潛艇讓美蘇有能力在寧靜深海的庇護之下發起末日核決戰。報導稱,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潛艇部隊和其他許多兵種一同陷入衰退。然而近年來,俄羅斯官員採取了實現軍隊現代化的努力。從升級冷戰時期的潛艇型號以應對當今挑戰,到設計北風之神級和白蠟樹級潛艇等全新平臺,俄羅斯顯然決心要讓其水下艦隊東山再起。
  • 日本最強潛艇蒼龍級潛艇「雲龍」號重返珍珠港
    蒼龍級潛艇參加演練。據美國海軍網消息,日本海上自衛隊蒼龍級潛艇「雲龍」號近日訪問了美國珍珠港。跨越了70多年的時空,代表了日本最新技術的蒼龍級潛艇再次遠跨重洋,來到「蒼龍」號航母曾經酣戰的地方,其中意味耐人尋味。
  • 臺「海軍」啟潛艇自造計劃 現役潛艇已服役約70年
    未來若美方不向臺灣出口潛艇,臺灣方面可自行建造。據香港中通社1月9日報導,臺「海軍」表示,將與「中山科學研究院」合作,以「天弓」飛彈系統取代目前所使用的標準飛彈系統,以「天弓-II」型飛彈系統取代船艦上所有的近衛防空系統。
  • 推薦兩部現代潛艇戰爭片,《狼嚎》
    我國的潛艇力量非常強大,雖然我們對潛艇很好奇,但由於其軍事上的特殊性,他們對我們來說仍然是神秘的,我們推薦兩部現代潛艇戰爭的影片,如果您沒有看到他們,您必須看到他們以確保大開眼界!《狼嚎》高度還原了現代潛艇作戰模式,帶來了一場非常震撼和極其悲慘的潛艇戰爭!
  • 為何美國潛艇專家推測,中國潛艇未來十年必定會超過美國?
    文章稱:目前,在潛艇艦隊的規模上,世界上有四大競爭者,雖然確切數字不是特別清楚,但是從推算中,他的排序應該是正確的,而且順序是一致同意的,美國擁有68艘潛艇,這讓美國排在第二位,只有中國僅以少美國兩艘潛艇的差距,居於其後排第三,俄羅斯同樣以少於中國兩艘的數量居於第四。這三個國家就規模而言,潛艇數量差距不大。但是在未來10年,這個排名會發生重大變化。
  • 研發智能沉底水雷,平時休眠戰時獵殺潛艇
    (波音) 據《富比士》雜誌和《戰區》網近日報導,目前,美國海軍正在研發一款新型水雷,這款名叫"錘頭鯊"(Hammerhead)的自動化水雷。平時可靜靜地躺在海床上,收集敵方潛艇或軍艦路過時發出的音頻等信號特徵。
  • 鄧尼茨水下宴會:二戰德國潛艇兵的日常飲食
    戰爭期間,潛艇可以停靠西班牙港口獲取給養,補給船和XIV型補給潛艇(俗稱「奶牛」)也會向潛艇投送食物,但經過長途跋涉,用這種方式投送的食品肯定已經不新鮮了,一言以蔽之,假如德國遠洋潛艇上有個美食家,那他八成會被逼瘋。除了從歐洲港口和補給船、補給潛艇上獲取給養之外,在太平洋作戰的德國潛艇還可以去日本佔領區的港口「上貨」。
  • 核潛艇帶40枚,常規潛艇僅帶20枚,為什麼現代潛艇魚雷裝這麼少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使用U型潛艇,祭出狼群戰術縱橫大西洋。二戰之後,各國都對潛艇的威力深有感觸,所以紛紛大力研發自己的潛艇。隨著核動力潛艇的出現,潛艇這種武器已經從配角搖身一變成主角。令人奇怪的是,魚雷這種反艦利器,並沒有因為潛艇地位提升而得到重視。
  • 鄧尼茨的水下宴會:二戰德國潛艇兵的日常飲食
    戰爭期間,潛艇可以停靠西班牙港口獲取給養,補給船和XIV型補給潛艇(俗稱「奶牛」)也會向潛艇投送食物,但經過長途跋涉,用這種方式投送的食品肯定已經不新鮮了,一言以蔽之,假如德國遠洋潛艇上有個美食家,那他八成會被逼瘋。
  • 中國潛艇技術的師傅是德國:純正血統來自二戰德國U艇
    IA型潛艇以及由發展而來的IX級潛艇總共建造了200多艘,為納粹德國海軍的主力潛艇。其中IXB是二次大戰期間最成功的艇型之一,幾乎每艘艇都有過不少於10萬噸的戰績。德國的U型潛艇在二戰中逞兇海洋。但到了二戰中後期,隨著盟軍反潛力量的飛速發展,U艇的損失率急劇攀升。德國工程師開始研究更先進的,更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新式潛艇。於1943年開發出劃時代的XXI型潛艇,該艇又被稱為21型潛艇。
  • 潛艇兵如何做到在潛艇裡生活幾個月?
    潛艇的作用在二戰正式結束之前,潛艇的攻擊武器以魚類為主,水雷、甲板炮為輔,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全球參戰國潛艇共發射約4.5萬枚魚類,擊沉敵軍艦艇約2600艘,此外還有大量敵軍物資運輸船。潛艇最大的優勢就在於「潛」,它們就像是隱藏在深海中的狙擊手,一旦確認攻擊目標,就能從深海中出其不意的攻擊敵方艦艇、破壞敵方海運路線,甚至還可以搭載核彈頭,對敵國領土造成毀滅性打擊。所以,潛艇一直是各國大力發展的項目,按照外形區分,潛艇可分為常規型、水滴型和過渡型,按照排水量區分,潛艇又可分為大、中、小型潛艇。
  • 6年前372潛艇事件:突墜300米,180秒逃生,冒死甩掉外軍反潛跟蹤
    1963年4月10日,美國海軍最先進的核潛艇「長尾鯊」號航行至美國科德角以東200海裡威爾金松海溝時,計劃進行深潛實驗,潛艇救援船「雲雀」號在水面上進行無線監聽和組織意外營救,6點30分「長尾鯊」開始下潛,7點35分「長尾鯊」準備下潛到設計的最大下潛深度,8點35分距測試深度還有90米,潛艇內的空氣不斷排出,壓載水艙徐徐進水,潛艇緩緩下沉,9點13分潛艇報告「發生小故障,準備上浮」,9
  • 這五種潛艇改變了水下戰爭
    美國《國家利益》雜誌網站近日發表文章稱,評價一款潛艇是否優秀,不能只看技術水平,還要看它發揮了多大戰略價值,比如:潛艇的運用思路有多少創新之處?它是否幫助國家應對了重大挑戰?它在一國軍事體系中的定位是否準確並且與時代相符?    基於上述原則,《國家利益》評選出了現代海軍史上最重要的5種潛艇。
  • 別錯過,推薦兩部現代潛艇戰影片!
    我們國家的潛艇實力是非常強的,對於潛艇雖然好奇但因為軍事特殊性,所以對我們來說還是很神秘的存在,推薦兩部現代潛艇戰的影片,沒看過的話一定要看看,保證大開眼界!而片名狼嚎則是敵方發現我方時的警報聲,一次任務時主角因為無法確認對方潛艇型號而導致危機,主角想盡辦法查找資料已確定原因。片中高潮部分則是因為敵方發射核彈法國也派出核潛艇去執行核彈反擊,而法國核潛艇的接到任務後就進入了封閉狀態不接受任何外部信息,而法方在敵方飛彈落地後才發現是第三方為挑起法俄戰爭而設下的圈套,為阻止戰爭主角不得不攻擊己方核潛艇。
  • 中國持續改進其AIP潛艇艦隊
    「元」級潛艇(039A級)潛艇是中國海軍裝備的最先進的常規動力潛艇,集中國幾十年常規動力潛艇技術研發和製造之大成。039級潛艇是在先前的「宋」級潛艇基礎上改進了艇體和指揮塔,加裝了先進的傳感器和火力系統而成。「元」級的技術水平與中國進口的「基洛級」基本類似,都有完善攻潛能力和一定的發射反艦巡航飛彈攻擊敵水面艦艇的能力。
  • 中國最新型雙體怪船:航行時幾乎沒有聲音 專門探測敵方潛艇
    自2009年一系列事件後,美國的無暇號測量船得到了我們更多的關注,作為一艘沒武裝的反潛偵測船,其主要任務是獲取海洋水文數據,為今後可能的潛艇作戰提供數據。其安裝的高性能聲吶,除了用於水文數據等情報搜集外,還能偵測並追蹤潛艇等海底威脅,另外,因為其任務的特殊性,是美軍除了潛艇外最安靜的船。隨著潛艇技術不斷發展,潛艇變得越來越難以發現,而在我國周邊,一些國家的艦艇、潛艇活動也越發頻繁,因此,發展我國自己的、專業的潛艇偵察船就迫在眉睫。
  • 日本二戰最駭人武器排行榜—伊400型!史上最大的載機潛艇
    太平洋戰爭中,日本在工業和兵器技術上遠遠落後於美國,不雖然當時美國海軍艦艇的綜合能力已大大超越日本艦艇,但是日本生產的伊-400型大型載機潛艇卻是一個例外。伊-400級潛艇是日本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造得最好的一件海軍兵器之一,在意義上甚至超過大和級戰列艦。即使以今天的眼光來看,水下航母的設想也是相當超前的。
  • 坐擁當時世界最大規模潛艇艦隊,日本潛艇卻鮮為人知
    不過就在歐美把潛艇當作海上遊擊的伏擊利器的時候,唯一日本把潛艇用歪了,這也是二戰中發生的奇葩故事。縱觀整個太平洋戰爭,日本潛艇的戰果寥寥無幾,最著名的戰果也就是擊沉大黃蜂號航空母艦,不過,這只能算是伊19號潛艇瞎貓碰到死耗子。如果不注意,大家可能都以為德國擁有二戰參戰國中規模最大的潛艇部隊,其實,在二戰爆發的時候,恰恰是日本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潛艇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