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新型雙體怪船:航行時幾乎沒有聲音 專門探測敵方潛艇

2021-01-18 谷火平觀察

自2009年一系列事件後,美國的無暇號測量船得到了我們更多的關注,作為一艘沒武裝的反潛偵測船,其主要任務是獲取海洋水文數據,為今後可能的潛艇作戰提供數據。

據報導,無暇號於2001年交付使用,長約86米,寬約29米,排水量約為5400噸,航速約22節,採用雙體型船身設計,具有較強耐波性,能夠作為一個穩定平臺,方便聲吶收集數據。其安裝的高性能聲吶,除了用於水文數據等情報搜集外,還能偵測並追蹤潛艇等海底威脅,另外,因為其任務的特殊性,是美軍除了潛艇外最安靜的船。

隨著潛艇技術不斷發展,潛艇變得越來越難以發現,而在我國周邊,一些國家的艦艇、潛艇活動也越發頻繁,因此,發展我國自己的、專業的潛艇偵察船就迫在眉睫。

在去年四月,由武昌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為七一五所建造的「瑞利10號」在雙柳基地順利下水,據報導,該船長82米,寬32米,排水量約5300噸,從2015年9月開始建造,歷時僅僅半年,是目前我國建造的最大雙體船,也是首艘能夠用於偵測潛艇的專業船舶,服役後將滿足我國有關海上科研試驗的需求。

首先,該船採用當下典型的雙體船型,船身較寬,航行時具備較高的穩定性,而且甲板開闊,方便布置雷達等偵測設備,同時雙體船型隱身性能比傳統船型要好。此外,瑞利10號採用了近年來較為流行的電力推進系統,其全部設備採用自主研製產品,包括冗餘型功率管理系統、高性能船用變頻器、低噪聲推進電動機等,這就意味著我國自主研製的電力推進系統和核心設備已經能夠裝備大型船舶。而船上安裝的偵測設備也都是我國自主研發的產品,使其擁有較強的水下探測和信息收集能力,特別是探測潛艇信號的能力。

近年來,美國海軍間諜船頻繁在我國周邊活動,利用拖曳線列陣聲吶收集水聲數據,主要目的是為了搜集我國海軍常規潛艇以及核潛艇的聲紋數據,而潛艇聲紋就好比人類的指紋,每艘都有所不同,這些收集到的情報,將為美國海軍跟蹤我國潛艇提供數據支持。

目前我國裝備的815型電子偵查船,裝備有各種頻段的無線電接收機、雷達接收機、終端解調和記錄設備、信號分析儀器、接收天線和電子幹擾設備等。主要作用是破譯密電,研究通訊頻段規律,研究幹擾方法等,是海上電子戰的重要平臺。而瑞利10號服役後將主要執行收集水下潛艇聲紋情報的任務,隨著我國海軍活動範圍逐漸擴大,利用其較好的適航性,完全能夠到美國近海遊弋。(利刃/老章魚)

相關焦點

  • XXI型潛艇:不僅是最強U艇,也是現代潛艇鼻祖
    六具魚雷發射管全部位於艇首位置,德國設計師在設計該型潛艇時極為大膽地取消了艇艉的魚雷發射管,原因非常明顯,雖然當時各國海軍潛艇均設置艇艉魚雷發射管,但是從實際使用情況來看,艇艉的發射管使用概率極低,並且在使用艇艉的魚雷時,魚類首先要克服潛艇向前航行帶來的慣性才能向後發射,另外,在艇艉單獨設置魚雷發射管,意味著還未為其單獨配備再裝填設施等配套設備,嚴重佔用了艇內空間
  • 中國天波雷達發威,美日反潛機功力被廢,中國潛艇部隊笑了
    據美國近年解密的情報顯示:冷戰期間美國P3反潛機曾多次對蘇聯核潛艇進行了秘密跟蹤,有時連續跟蹤時間甚至長達兩個星期之久,不過在大多數情況下蘇聯人卻沒有任何察覺!因為反潛飛機主要是通過投放被動式聲納浮標對潛艇進行探測,反潛機自身可以躲在幾十公裡外隱蔽地接收聲納浮標的信號。
  • 全球航速最快的潛艇,戰艦追上它都是個問題,魚雷可能都費勁!
    潛艇是海軍作戰體系中非常不可缺少的一環,在海軍的戰鬥序列當中,潛艇是最為厲害的水下隱蔽性武器,潛艇在深海中是很難敵方戰艦所探測到,因為海水會將電磁波進行一定程度的阻隔,一旦潛艇嵌入了非常深的海水中。那麼對於航母母艦或者其他戰艦都有著致命的打擊,它們只要被潛艇發射的魚雷擊中,就會導致整個戰艦的滅亡。
  • 有敵方潛艇的聲音?不,這是魚「放屁」
    1981年,一艘蘇聯潛艇在瑞典南海岸擱淺,距離瑞典海軍基地僅10公裡。蘇聯聲稱他們是誤入,瑞典則認為他們圖謀不軌。警覺的瑞典政府開始其周邊海域進行監視,此後,他們開始接收到難以捉摸的水下信號。1982年,瑞典的幾艘潛艇、船隻和直升機對一個不明的聲音來源,進行了整整一個月的追蹤,結果卻空手而歸。
  • 圖說:西科斯基SH-60B「海鷹」反潛直升機 打擊敵方潛艇的利器
    SH-60B的主要作用是探測和識別185千米半徑內的水面、水下目標,這要求確保艦機動作協調,同時將直升機聲納的數據發送回艦船信息中心。直升機可以拋撒聲納浮標,以及牽引式磁異常探測器,以確定敵方潛艇的位置和種類,然後使用反潛魚雷或深水炸彈摧毀對方。SH-60B的第二個任務就是探測敵方水面目標,以增加艦艇發射的反艦飛彈的射程,並通過電子偵察手段進行預警。
  • 原創:我國鷹擊82反艦飛彈 首次實現潛艇水下魚雷管發射
    為此在1977年我國提出常規潛艇裝備鷹擊八號飛彈系列,要求實現水下發射,力求做到從魚雷管中發射飛彈,「雷、彈」要能通用。由於當時摺疊彈翼技術、水下魚雷管運載器技術還處於研製初期,海軍提出使用033型潛艇加裝水面發射系統發射鷹擊八號飛彈的方案。但是由於這個方案中,潛艇並不是在水下發射鷹擊八號飛彈,而是需要上浮到水面航行狀態,然後再起樹發射筒,之後的發射程序與飛彈艇相同。
  • 潛艇見到驅逐艦立即下潛遁走,有那麼可怕嗎?為何不衝上去決戰?
    作為一款戰略性武器裝備,潛艇的其中一個很大的優勢就是隱蔽性能很強,一般來說,比較先進的潛艇在航行的時候的噪音能降低到90分貝以下,這種程度的聲音完全可以被海水聲給遮蓋過去,因此這類裝備往往可以有效地躲避敵軍偵查,並且在不經意間對一些戰艦展開襲擊。不過這種潛艇武器並不是沒有對手,如果它要是碰上了驅逐艦,那估計就得倉惶逃跑了。
  • 中國持續改進其AIP潛艇艦隊
    眾所周知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在推進一系列核動力潛艇研製計劃,同時也大量投資研發先進的AIP推進系統。目前暫時沒有發現中國海軍有繼續建造新型AIP潛艇的造艦計劃,但並不表示中國已經暫停了相關技術研發工作。相反,中國海軍將繼續對「元」級潛艇改進和更新。
  • 美軍想招堵截中國潛艇,中國專家:它們想...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章節 晨陽】在五角大樓眼中,隱藏水下的中國潛艇部隊向來是必須緊盯的重要目標。但隨著中國潛艇性能的快速提升,傳統反潛封鎖手段已經不夠用了。美國《海軍陸戰隊時報》3日稱,美國海軍陸戰隊計劃「跨界」作戰,協助美國海軍執行搜尋圍堵中國潛艇的任務。
  • 《獵殺紅十月》技術被中國突破,磁流體潛艇讓美服氣
    由於電影拍攝的時候蘇聯還沒有解體,西方對於蘇聯海軍的好奇被厚重的鐵幕擋住,對最新型的颱風級戰略飛彈核潛艇也只有模糊的概念,對於這種潛艇到底是什麼樣的構造幾乎一無所知。 所以,影片的編劇和導演為颱風級制定的設定是採用磁流體推進系統和擁有30個洲際飛彈發射井。
  • 為什麼潛艇會被反潛飛機逼迫上浮,不上浮真的會被攻擊嗎?
    體系的對抗是容不得半點差錯的,潛艇的生存就是「發現即摧毀」。在空中水上水下一體化的戰場環境中,潛艇行動緩慢,逃脫能力差,被擊中後抗沉能力幾乎沒有。因此實戰中一旦被發現被定位,就離死不遠了。現代潛艇水下自持力很強,可以長期潛航在水下,被敵方用目視的方式發現機率不大。但是現代反潛主要手段是聲納,而不是雷達。聲納分主動聲納和被動聲納兩種。被動聲納監聽水下的聲音,潛艇發動機產生的聲音;潛艇航行時攪動水流的聲音;船艇本身和螺旋槳振動的聲音;甚至潛艇兵在餐廳摔了盤子的聲音等都可以被監聽到。
  • 蘇聯核潛艇「瘋狂伊萬」,直接將美潛艇撞退役
    想了解什麼是"瘋狂的伊萬",首先要從潛艇探測的原理入手。我們都知道,由於光線在水下傳播時能量會嚴重衰減,因此潛艇依靠聲吶來實現對周邊環境的探測。聲吶從工作原理上分為主動聲吶和被動聲吶兩種。其中主動聲吶自身發射聲波,通過接收反射信號實現態勢感知;而被動聲吶只能接受到別處的聲信號,本身無信號發射能力。因此主動聲吶的精確探測距離要大於被動聲吶。
  • 第三帝國最成功的袖珍潛艇,德國海軍XXVIIB「海豹」
    英國X級袖珍潛艇 本來直接照搬英國人的設計也未嘗不可,但德國人在技術上的病態狂熱和思路偏執使XXVIIA在外型上和其英國原型幾乎沒有相似之處
  • 專題:2020雙體動力艇特別版(下篇)
    這個法國品牌最近推出了其旗艦產品Power 67,該產品在海上試航時印象深刻,航程為1,700海裡,配備雙435hp發動機,油箱容量4,000。船東將在9月份在坎城遊艇節全球首映之前航行一段時間。Power 67的駕駛艙面積為36平米,飛橋的面積為32平米,前甲板上設有可選的按摩浴缸。
  • 反潛技術日益發達,潛艇被發現該如何應對?答案沒那麼簡單!
    潛艇是指在水下能夠運行的艦艇,是公認的戰略性武器。為了應對潛艇就研製出了反潛機,反潛機具有快速,機動的特點,能在短時間內居高臨下地進行大面積搜索,並可以十分方便地向海中發射或投擲反潛炸彈,甚至最新型的核魚雷。反潛機大致可以分為水上反潛飛機,反潛直升機,岸基反潛飛機,艦載反潛機。
  • 《灰獵犬號》背後的德國潛艇「狼群戰術」興衰史
    此時,德國逐漸在歐洲大陸站穩腳跟,如果英國沒有其它援助力量的話,反攻歐洲大陸的計劃幾乎沒有任何實現可能。而此時同盟國最大的依仗就是大西洋另一側的美國,通過英美間的「大西洋海上交通運輸線」,英國可以源源不斷的獲取戰略物資儲備反攻力量。
  • 日本最新潛艇「大鯨」,究竟比「蒼龍」強在哪兒?
    日本最新潛艇「大鯨」號於2020年10月14日亮相,它是繼日本「蒼龍」級之後的「大鯨」級常規潛艇的第一艘。日本防衛相岸信夫、海上幕僚長山村浩等約150人出席了新潛艇下水儀式,岸信夫宣布了新潛艇被命名為「大鯨」號。「大鯨」號的亮相,標誌著日本新一代潛艇正在登上歷史舞臺,日本潛艇將進入「大鯨」級時代。究竟「大鯨」級有哪些新技術亮點使其能稱其為日本新一代潛艇?
  • 坐擁當時世界最大規模潛艇艦隊,日本潛艇卻鮮為人知
    其潛艇技術也是相當先進,以伊-19號潛艇所屬的乙型潛艇為例,它是日本建造數量最多的一款大型潛艇,標準排水量達到2198噸。艦長10 8.7米,寬9.3米,最大下潛深度100米。它使用的九五型潛用魚雷是日本在二戰時的經典型魚雷品種之一。九五型魚雷使用百分之百的氧氣作為推進動力,不僅航跡不易被發現,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其威力也不可小覷,戰鬥部裝藥達405公斤!
  • 潛艇遇到反潛飛機的時候應該怎麼辦?
    問 網友提問: 潛艇遇到反潛飛機的時候應該怎麼辦?除了下潛逃命能用飛彈反擊嗎? 專家解答: 潛艇一旦被反潛飛機盯上確實非常危險。這時,靠規避成功逃脫的概率大約是30%。在航空反潛裝備性能不斷提高的今天,潛艇的水下生存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為此,美俄英法德等國都相繼推出了潛空飛彈,以增加潛艇的自衛逃生能力。
  • 臺灣擬明年啟動自建潛艇 初期耗資近9千萬美元
    臺灣軍工近日在臺北防務展上展示了自製最新型海劍羚艦載防空飛彈系統。該系統將被安裝在臺軍最新型沱江號雙體戰艦上。該飛彈號稱具備有防空反飛彈多任務打擊能力。  臺灣軍工展示自製海劍羚艦載防空系統  據中國國防科技信息網報導,臺灣防務部門日前向立法部門提交29億新臺幣(約合8932萬美元)的自建潛艇項目預算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