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敵方潛艇的聲音?不,這是魚「放屁」

2020-12-28 澎湃新聞

原創 少俠小黃雞 物種日曆

今年六月,手遊《明日方舟》為幹員「麥哲倫」推出了一款新皮膚——「回味冰霜雪」。幹員麥哲倫的原型是生活在溫帶大西洋沿岸的麥哲倫企鵝(Spheniscus magellanicus),因此有著和麥哲倫企鵝毛色相近的黑白髮色。新皮膚最大的亮點是麥哲倫手上的一碗冰沙,不同於通常的小清新甜品,這份冰沙上澆淋的是某種魚罐頭。而在遊戲動畫中,這個魚罐頭還會釋放出黃色的毒霧,成為麥哲倫的主要攻擊手段。

麥哲倫企鵝的生活環境並不寒冷,麥哲倫卻穿得一副「我媽覺得我冷」的樣子。圖片:V. Laroulandie / Wikimedia Commons

如同生化武器一般的魚罐頭,這樣的概念是不是有些似曾相識?沒錯,這正是一盒由麥哲倫企鵝最喜愛的食物大西洋鯡(Clupea harengus)為原料製成的,臭名昭著的——鯡魚罐頭。

大西洋鯡。圖片:NOAA FishWatch / Wikimedia Commons

恆河沙數的魚群

從歷史悠久的鯡魚罐頭不難看出,喜愛大西洋鯡的不只有企鵝,還有相當數量的人類。大西洋鯡的歷史種群數量非常龐大,廣泛分布於大西洋東西海岸,是西歐和北歐數國以及加拿大沿海省份捕撈區域內最重要的經濟魚類之一。FAO將五大洋劃分成了許多不同的捕撈區域,而我們今天的故事便要圍繞著其中的27區展開。

作為大西洋漁業的主產區,27區是離歐洲大陸最近的一片海域,被歐洲各國環繞。其中海岸線最長的挪威是世界聞名的漁業大國,盛產的大西洋鮭(Salmo salar)和大西洋鱈(Gadus morhua)更是暢銷全球。而著名美食炸魚薯條的發源地——英國也恰好位於這片海域周邊。

儘管擁有著單一種類最大捕獲量的世界紀錄,27區最龐大的魚類家族卻並不是以大西洋鱈為代表的鱈形目魚類,而是一類個頭並不起眼卻會集成巨大魚群的鯡形目魚類,而這一家族的傑出代表便是我們今天日曆的主角大西洋鯡了。

處理鯡魚的挪威漁民們。圖片:Wikimedia Commons

儘管作為鱈魚的主產區,但27區有著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雖然歐洲各國都在同一個區域捕撈,但並不是所有船都會撈上來差不多的魚種。除挪威等靠近外海的國家鱈魚是主產外,更加靠近內海海灣的丹麥等國主產魚類都是鯡魚,甚至芬蘭的漁獲幾乎全是鯡魚。而在每年的魚類捕撈量統計中,這些小型魚類甚至能佔到總捕撈量的43%以上,其中大西洋鯡雖然因過度捕撈導致資源萎縮,仍是常年年產超過百萬噸的大戶。

挪威的捕魚船上堆積如山的鯡魚。圖片:Wikimedia Commons

這一結果和大西洋鯡的習性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大西洋鯡是全世界最為壯觀的集群魚類,作為典型的r策略動物(繁殖快,發育快,死亡率高),它們會聚集成一個由千百萬條魚形成的龐大魚群。集群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不僅能夠獲得更多的食物和機會,也能更好的抵禦來犯的捕食者們。

鯡魚們在群遊中會保持驚人的動作一致性,使得魚群能夠維持一個相對穩定的巡遊速度,面對危險也會做出整齊的迴避動作。魚群通常會循一個三角形路線在它們的產卵地、索餌場和育苗場進行洄遊遷徙,恰好使得身處內外海域的歐洲各國都能捕獲到。

鯡魚罐頭的罪惡起源

每年的夏末秋初是大西洋鯡的產卵季節,密集的魚群如烏雲般湧入近海,在沿岸的海藻和礁石上留下厚厚一層魚卵。而對於生活在海邊的捕食者們而言,這無疑是一場盛宴,大西洋鯡和它們的魚卵是海洋食物鏈中頗為重要的一環,海鳥、海獸、大型魚類等的主要食物來源,對於沿海生活的歐洲人民而言亦是如此。對於聰明的人類而言,這些大量集群的小魚實在是太好捕獲了,只需幾條船利用圍網驅趕便能輕鬆滿載而歸。

被捕獲的鯡魚。圖片:NOAA / Wikimedia Commons

伴隨著巨大的捕撈量一起的還有一個令人頭疼的難題,不能及時吃完,魚該如何貯存?由於大西洋鯡的個頭相對較小,並不適合風乾;加之繁殖季節裡的鯡魚,脂肪含量可高達20%(如今已野外功能性滅絕的鰣魚,鱗片下都有一層油),不飽和脂肪酸極易氧化變質,鯡魚體內富含的生物酶又使得鯡魚更加容易腐壞,尤其在冷鏈技術並不發達的中世紀更是如此,於是人們自此開始開發鯡魚的醃漬技術,並代代傳承。

只需將鯡魚去除頭部和內臟,抹上大量的鹽置於陰涼處便能使其長久儲存,而在這一過程中鯡魚細密的肌間刺也會出現軟化,使得在日後食用時可一口吞下,在饑荒和戰爭年代為當時的歐洲人民提供了重要補給。由於各國醃漬工藝不同,一些國家如瑞典會放較少量的鹽促使鯡魚發酵提供獨特的風味,這便是日後臭名昭著的鯡魚罐頭的由來。

萬惡之源——臭鯡魚罐頭。圖片:Wrote / Wikimedia Commons

鯡魚信仰與鯡魚戰爭

作為中世紀歐洲重要的戰略資源,漁業資源一直是海上列強的爭相搶奪的對象,如上世紀中葉著名的鱈魚戰爭便是很好的證明。而在中世紀的歐洲,也曾有過因為漁業資源爭奪而發生的戰爭,後世稱之為「鯡魚之戰」。

作為當時歐洲的主要宗教,中世紀的天主教曾有嚴格的飲食要求。由於耶穌是周五這天在十字架上死去,替全人類贖了罪。中世紀時的天主教會要求所有信徒每周五都要進行齋戒,不得食用溫血動物的肉。因為教會認為這些動物也像耶穌一樣,為了人類的幸福獻出生命,齋戒可以將心比心感謝耶穌的犧牲,此外還有大節日四旬期要進行長達四十天的齋戒。

燻制鯡魚的燻房。圖片:Wikimedia Commons

魚和爬行動物等冷血動物並不在禁食肉類名單中,不過蛇肉始終沒在歐洲流行開來,以魚類為首的海鮮便成了天主教徒齋戒期間僅有的肉食來源。對身處內陸的歐洲人民而言,在北大西洋尚未開發的年代裡,醃漬鯡魚幾乎是當時齋戒唯一的肉類蛋白質來源。

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1429年的2月初,一隊押送著醃鯡魚和其他一些補給的英國車隊向奧爾良進發,為即將到來的四旬期做準備,時值英法百年戰爭期間,法軍也盯上了這樣的一支補給車隊。

於是在魯夫賴平原上,3000名法軍向這支僅1500人的英軍車隊發起了襲擊,然而這場鯡魚灑滿戰場的腥味戰役,最終卻是以人數佔優卻戰力堪憂的法軍被打得落花流水的鬧劇收場。而在此後的16世紀,後來居上的漁業大國荷蘭和英國又因為家門口北海的鯡魚捕魚權爭奪而發起了戰爭,這便是後來的第一次英荷戰爭的開端。

Louis-Léopold Boilly的畫作,鯡魚乾和貓。圖片:Wikimedia Commons

「神秘潛艇」原來是魚放屁?

因為鯡魚而(險些)導致的軍事衝突,不止有因捕撈權產生的爭執,還有鯡魚習性所產生的誤會,比如在鯡魚罐頭的發源地——瑞典,就發生過一件怪事。1981年,一艘蘇聯潛艇在瑞典南海岸擱淺,距離瑞典海軍基地僅10公裡。蘇聯聲稱他們是誤入,瑞典則認為他們圖謀不軌。警覺的瑞典政府開始其周邊海域進行監視,此後,他們開始接收到難以捉摸的水下信號。

1982年,瑞典的幾艘潛艇、船隻和直升機對一個不明的聲音來源,進行了整整一個月的追蹤,結果卻空手而歸。此後類似的情況持續了十多年,每次瑞典接收到聲學信號時都會進行大範圍的搜索,然而除了海面上的幾個氣泡外,什麼也找不到。瑞典憂心忡忡,不能理解冷戰結束,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為什麼還會繼續以這種方式「挑釁」他們?

阿根廷的Rosario的特產鯡魚乾。圖片:Ramon FVelasquez / Wikimedia Commons

1996年,南丹麥大學的馬格努斯·沃爾伯格教授參與了對這些奇怪信號的調查,他被帶進了斯德哥爾摩卑爾根海軍基地下一個非常秘密的房間,軍方播放了「神秘聲音」。儘管這位學者一直在想像這個神秘的聲音,是潛艇被探測到時發出的,甚至是螺旋槳的噪音,但他很快搞清楚了事實。

這個聲音聽起來像是油炸食品的「噝噝」聲,或是水下冒出的小氣泡。他立即聯想到了一種熟悉的動物——大西洋鯡。大西洋鯡的體內有一處非常獨特的構造:它的魚鰾末端直接與肛門相連,當遇到突發狀況時,大西洋鯡便會擠壓魚鰾,並從肛門排出一些氣泡。一條魚「排氣」發出的聲音十分微小,但要知道大西洋鯡可是超級大群,當一大群大西洋鯡受到驚嚇排出氣泡時,聚沙成塔便能形成巨聲。

燻鯡魚。圖片:Bazzphoto / Wikimedia Commons

為了驗證這一猜想,沃爾伯格立刻從商店買了一條鯡魚,並對其施加壓力,果然發出了氣泡的聲音,這與他們聽到的「潛艇聲音」是完全一致的。隨著這一長達十數年「魚屁潛艇」謎團的解開,瑞典海域再也沒有入侵者的報告了,而沃爾伯格教授也因這一發現獲得了2004年的搞笑諾貝爾生物學獎。可不要小看這些小魚,在它們的背後是國家之間的猜疑和鬥爭。

原標題:《「有敵方潛艇的聲音!」「不,這是魚放屁。」》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碧藍航線潛艇鰷魚怎麼樣 潛艇鰷魚獲取方法介紹
    導 讀 碧藍航線潛艇鰷魚怎麼樣呢?潛艇系統馬上就要登陸遊戲了,同時還有大批潛艇將要實裝。
  • 碧藍航線潛艇鰷魚怎麼樣 怎麼獲得潛艇鰷魚?
    潛艇系統馬上就要登錄遊戲了,那麼碧藍航線潛艇鰷魚怎麼樣呢,怎麼獲得潛艇鰷魚呢,接下來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有關潛艇鰷魚的相關內容。  獲取途徑:  暫未實裝,獲取途徑不明打撈點:暫未實裝建造時間:  暫未實裝  碧藍航線鰷魚原型
  • 美國常規動力潛艇的絕唱 現代潛艇的探路者——「長頜須魚」級
    「大青花魚」號實驗潛艇說到「長頜須魚」級常規潛艇就不得不提他的前輩AGSS-569「大青花魚」號常規潛艇,這是一艘比較特殊的潛艇,沒有武器裝備,但對之後潛艇的發展帶來了極為重要的影響。「維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 典型的水滴型艇型「維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 單軸+十字尾舵「長頜須魚」級橫空出世「大青花魚」號的試驗成功給新一代潛艇帶來了曙光,但「大青花魚」畢竟只是實驗潛艇,不帶有任何武器系統,如果將其成果應用於戰鬥潛艇是否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 反潛直升機為何可以逼迫潛艇上浮,不上浮會有什麼後果
    反潛直升機為何可以逼迫潛艇上浮,不上浮會有什麼後果 反潛機過去幹啥,是去監視的,至於潛艇為啥會上浮呢?1,潛艇的優勢就是隱蔽,既然對方已經發現你了,繼續呆在水下實在沒意思,而且還會被持續地監聽水下噪音,導致戰時更容易被定位和攻擊,所以要上浮。
  • 為什麼潛艇會被反潛飛機逼迫上浮,不上浮真的會被攻擊嗎?
    現代潛艇水下自持力很強,可以長期潛航在水下,被敵方用目視的方式發現機率不大。但是現代反潛主要手段是聲納,而不是雷達。聲納分主動聲納和被動聲納兩種。被動聲納監聽水下的聲音,潛艇發動機產生的聲音;潛艇航行時攪動水流的聲音;船艇本身和螺旋槳振動的聲音;甚至潛艇兵在餐廳摔了盤子的聲音等都可以被監聽到。
  • 圖說:西科斯基SH-60B「海鷹」反潛直升機 打擊敵方潛艇的利器
    SH-60B的主要作用是探測和識別185千米半徑內的水面、水下目標,這要求確保艦機動作協調,同時將直升機聲納的數據發送回艦船信息中心。直升機可以拋撒聲納浮標,以及牽引式磁異常探測器,以確定敵方潛艇的位置和種類,然後使用反潛魚雷或深水炸彈摧毀對方。SH-60B的第二個任務就是探測敵方水面目標,以增加艦艇發射的反艦飛彈的射程,並通過電子偵察手段進行預警。
  • 中國最新型雙體怪船:航行時幾乎沒有聲音 專門探測敵方潛艇
    自2009年一系列事件後,美國的無暇號測量船得到了我們更多的關注,作為一艘沒武裝的反潛偵測船,其主要任務是獲取海洋水文數據,為今後可能的潛艇作戰提供數據。其安裝的高性能聲吶,除了用於水文數據等情報搜集外,還能偵測並追蹤潛艇等海底威脅,另外,因為其任務的特殊性,是美軍除了潛艇外最安靜的船。隨著潛艇技術不斷發展,潛艇變得越來越難以發現,而在我國周邊,一些國家的艦艇、潛艇活動也越發頻繁,因此,發展我國自己的、專業的潛艇偵察船就迫在眉睫。
  • 放屁頻繁、氣味重,怎麼回事?放屁聲音大,怎麼放能「無聲」?
    類似的這些場合的放屁,如在領導開會時,一聲「巨響」;或者是公交車上一陣「惡臭」,也都是一種不優雅的表現,容易讓人倍感尷尬,顏面盡失。可是,放屁又確實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不得不排。放屁次數多、味道臭,聲音大等異常表現,既是難以避免,也可能暗示一些健康問題。放屁頻繁以及氣味重,是怎麼回事呢?
  • 如何把放屁的聲音降到最小?
    放屁是一種不可避免的生理現象,在人體消化過程中,食物顆粒由胃部進入小腸,小腸負責吸收食物養分。剩下的食物顆粒再進入大腸和直腸,由腸道細菌負責進行分解。此時,腸道細菌會進行發酵反應,產生氣體,就是我們俗稱的屁。但有時放屁的聲音讓人很尷尬,那麼,如何可以聲音最小的放個屁?
  • 潛艇見到驅逐艦立即下潛遁走,有那麼可怕嗎?為何不衝上去決戰?
    潛艇和驅逐艦都是海上特別重要的武器裝備,這兩種武器對於工業技術水平有一定的要求。並不是每個國家都能夠研製出來。在一戰以後,潛艇裝備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它逐漸成為海軍部隊中主要的艦船類型,擔當的任務也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而有所增加。
  • 潛艇兵如何做到在潛艇裡生活幾個月?
    「潛艇老兵:不管你是多麼的喜歡孤獨,當你有一天真正的去潛艇上的時候,你才會知道孤獨,它是有多麼的可怕。」陸軍能看見廣袤的河流山川,空軍能飛翔在一望無際的藍天之上,而潛艇兵只能呆在狹小悶熱且見不到陽光,看不到綠色植被的密閉空間中,精神所需要承認的壓力,非常人之所及!
  • 海戰史上唯一水下潛艇戰,德軍潛艇被獵殺,卻讓挪威頭疼了
    美國有50艘現役攻擊潛艇,本意是跟蹤並摧毀敵方潛艇和水面艦艇。像這樣的潛艇我國和俄羅斯還有幾十艘。但奇怪的是,在100多年的現代潛艇戰中,只有一場潛艇戰在水下進行,在二戰中的一次行動,一艘火力一般的英國潛艇攻擊了一艘德國潛艇。
  • 潛艇兵究竟有多辛苦?德軍潛艇徵戰3個月,回來士兵們只做一件事情
    潛艇是一種很強大的武器,它運行時能夠潛入深海中,可對水面目標實施打擊,必要情況下可以深入敵方後花園攻擊本土。自從潛艇誕生以來就得到發展,隨著科技的進步不斷升級,直到今天,潛艇已經變成海軍不可缺少的裝備之一,而如果是核潛艇,還能夠攜帶核武器,威懾力更大。
  • 放屁時若有「這種感覺」,不論男女,可能是「癌細胞」發出的聲音
    正常情況下來說每個人都有放屁現象,這也是人體正常運轉的一個過程,因為人們每天都會攝入一定量的食物,而腸胃進行消化與吸收就會產生氣體,反而不放屁,這是一種不正常的現象!但是在放屁時也會預示著身體一些疾病的出現,尤其是當放屁次數較多,或者是氣味異常腐臭時,可能就是提示你腸道的消化吸收出現了問題!
  • 這五種潛艇改變了水下戰爭
    U-31型融合了當時最前衛的潛艇技術,續航能力出色,航速較快以便長時間追蹤目標,還裝有甲板火炮用來對付不值得耗費魚雷的小型艦艇。這些特點使得U-31型可以在避開敵方主力的同時大肆破壞。當美國加入戰爭、英國海軍完善護航戰術後,德國潛艇的猛攻才漸漸被遏制。11艘同型號潛艇中有3艘倖存到了一戰結束。
  • 中國天波雷達發威,美日反潛機功力被廢,中國潛艇部隊笑了
    因為反潛飛機主要是通過投放被動式聲納浮標對潛艇進行探測,反潛機自身可以躲在幾十公裡外隱蔽地接收聲納浮標的信號。對於深藏在水下的潛艇來說,是不可能憑藉自身的力量發現敵方反潛機的;近年來中國潛艇也加大了遠洋巡航的力度,與美日反潛機遭遇的次數也日漸增多。不久前中國093B攻擊型核潛艇在宮古海峽與日本艦機的糾纏就是一個最新的事例。
  • 女性愛愛時,為何下面發出放屁一樣的聲音?這是毛病嗎
    但是有些夫妻在同房的時候,女性的下面經常會發出放屁一樣的聲音,會使得氣氛變得特別的尷尬,有些男性還會失去興趣,進而使得夫妻生活質量下降。女性在性生活的時候下面發出放屁一樣的聲音,其實這又叫做陰吹,是陰道排出氣體的一種現象。那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今天我們就一塊來了解一下。
  • 為了避免尷尬,怎麼做才能把放屁聲音變小?這樣的技能你有嗎?
    為了避免尷尬,怎麼把放屁聲音變小?這樣的技能你有嗎?網友徐向南:這個問題分為內功與外功。聲音都是由振動產生的,因此放屁時產生的聲響,主要是氣體經過肛門時,皮膚與氣流的震動產生的。因此這個聲音會受到三個因素的影響,一個是氣體的溼潤度,一個是流量,一個是震動的固有頻率。氣體的溼潤度是由腎臟功能影響的,腎臟不好的人,排出的氣體比較容易是溼潤的。溼潤的氣體會軟化肛門附近的皮膚,導致固有頻率的區間變大,更易發生震動。溼潤的氣體也會導致發泡,破裂時會產生聲音。流量主要是由你腹內的化學反應劇烈程度,和肛門張開的大小有關。
  • 別錯過,推薦兩部現代潛艇戰影片!
    我們國家的潛艇實力是非常強的,對於潛艇雖然好奇但因為軍事特殊性,所以對我們來說還是很神秘的存在,推薦兩部現代潛艇戰的影片,沒看過的話一定要看看,保證大開眼界!狼嚎(狼之歌) Le chant du loup 導演: Antonin Baudry上映日期: 2019-02-20(法國)劇情簡介:影片的主角一個年輕人有一種罕見的能力,他有十分敏銳的聽力,在一艘法國核潛艇上,一切都依賴於他去辨別外界聲吶變化
  • 特斯拉汽車「放屁」已不局限於車內,還可以自定義聲音,方法如下
    有了這個新的附加組件,您可以定製您的汽車發出的聲聲音。首先,您應該知道,特斯拉從2019年開始為其汽車配備外部揚聲器。也就是說,之前生產的汽車沒有這種功能。因此,早期版本的Teslas的所有者將無法測試或使用Boombox。但是,特斯拉執行長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寫道,該公司將考慮在那些較早的模型車上增加外部揚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