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霓虹閃爍的大千世界,總有太多是事情需要我們為之忙碌,為之煩惱。而我們的生活節奏也太容易被外界所打擾。我們喜歡盲目跟風,追求刺激,但這都不是人生的理想狀態。當面對這些誘惑和挫折時,我們應該始終保持一顆豁達的心,淡然冷靜地審時度勢,才能在坎坷的人生路上做到寵辱不驚,才能讓自己豁達面世,笑看人生。
用平靜的心面對浮華的世界。試想一下,假如我們心頭的灰塵越積越厚,就會像家裡的垃圾桶堆滿了廢品一樣發出難聞的氣味。也許你還不明了自己的內心有什麼灰塵,那就試著回想下,你時常易怒嗎?生氣嗎?抑鬱嗎?得理不饒人嗎?斤斤計較嗎?時刻用「掃帚」來清理心靈的灰塵,讓心靈更加通透,明晰,才能讓自己更加豁達。豁達是一種人生態度。用豁達的態度面對人生,才能更加全面的看清局勢;用豁達的態度面對人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用豁達的態度面對人生,才能讓自己時刻保持一顆不驕不躁的心,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用豁達去審時度勢,意味著自己還有更廣闊的境界,更宏大的作為。
人生短短數十年,別為名利多累。音樂家鮑勃迪倫在自己的回憶錄中寫道:「我花了很長時間去追求名利,但它像一個裝滿了風的袋子。直到它已完全漏光之時,我才發現他在流失。」這正是我們現下每個人的經歷。為了名利,我們開始勾心鬥角,全然忘卻自己的本心。名利如同天上的浮雲,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人應該學會順其自然,心平氣和地看待名利,得之無喜色,失之無悔色。「身外物,不眷戀」才是思悟後的清醒,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職,可是他並不因此沉淪,甚至能歌一句「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他豁達的心態讓我佩服,他並沒有因為名利而沉淪而喪失鬥志。人只有看淡名利,才不會為其所累,才能保持心靈純潔,讓自己超然物外,讓生命更加炫目。
寵辱不驚,淡看人生起落。金庸在他的武俠小說裡寫了這樣一句話:「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謝;去留無意,望天邊雲捲雲舒。」一直以來這都為大多數人追求的至高境界,身處紅塵中,超然於物外,看淡人生起落,做一個曠世高人。人世間,總有那麼多的誘惑,那麼多的名利來迷惑世人,拼命追求,苦心勞神,而當歲月逝去,慕然回首,卻發現一切不過是一場空。豁達是種境界,儘管我們必須去奔波賺錢才可以生產,儘管生活中有許多的無奈和煩惱,但只要我們有顆豁達的心,量力而行,坦然自若地去追求屬於自己的真實,做到寵辱不驚,做到寵亦泰然,生活就會變得很輕鬆。況且,世間一切物都是一時借用的,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生活中的那些「閒名」也只不過是過眼雲煙,如果能解開虛名的心結,去除自我雜念,便能心無掛礙,達到涅槃境界。生死乃自然之道,富貴則是人為的迷障,能斬斷欲望,心胸寬廣,便有一生喜樂。
留點時間給自己,留點空間給心靈。給自己留點空白,會使心靈更暢快地呼吸。當你得意時,留點空白思考,莫讓得意衝昏頭腦;當你煩惱時,留點空白給快樂,莫讓痛苦吞噬心靈;當你孤獨時,留點空白給友誼,真誠的友誼是第二個自我。林肯對政敵素以寬容著稱,後來終於引起一議員的不滿,議員說:「你不應該試圖和那些人交朋友,而應該消滅他們。」林肯微笑著回答:「當他們變成我的朋友。難道我不正是在消滅我的敵人嗎?」一語中的,多一些寬容,多一些豁達,少一些斤斤計較,不要讓得意變成災難。當生活把你逼近狹窄的小路,留點光亮給心境,豁達迎接,就會變小路為寬廣大道。人生一世,對有些事情不需要刻意去面對,更不需要費盡心思去思考細節,給人給己留更多的空白和餘地,豁達面世,留更多的靈氣,才能在人生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順暢。
豁達的心性能幫助我們重新找到迷失了的自我,恢復在嘈雜世界中被蒙蔽的本性,使我們多一份詩意,多一份瀟灑,多一份平和,多一份自我欣賞與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