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作文寫作,好的議論文應該有什麼樣的結尾呢?

2020-12-27 小郭談學歷說公考

#陝西專升本#一篇議論文中,如果說開頭是引人入勝,論點和論據是讓人沉浸其中,那麼結尾是正片議論文一個最好的交代,為什麼這麼說?因為議論文的結尾等於對這篇議論文的點睛之筆,一方面結尾能夠再次闡述觀點,對於讀者而言這篇文章的意味就更加清晰,另一方面,主題的升華,除去之前篇幅論證的分論點外,高屋建瓴的通過道理闡述給出觀點的意義,儘管這裡論證不會很充分,但是給讀者思考,比如《趙威后問齊使》中,趙威后通過鍾離子、子仲的例子來說明以民為本,最後一句話說道「帶領百姓無所作為的人,為什麼到今天還不殺呢?」將此類問題上升到非取性命不可,那麼就如晨鐘暮鼓發人深省。

所以,在這給大家整理議論文的基本要求和技巧,更多還需要大家自我練習和領會。

要求

1. 簡潔、清晰:字數不寫太多,能夠清晰明了最好,因為如果太多,大部分內容都是對於前半內容的總結,寫得太多容易造成囉嗦的感覺,所以注意語言使用的精鍊度。

2. 總結全文:對於全文綱領性的總結,就相當於老師上課,告訴學生崗前幾分鐘我們講了什麼,加深印象。

3. 升華主題:給出思考的空間,甚至是讓讀者思考完畢後能夠加深對於這篇文章立意的認識,換個說法就是更加認同你的觀點。

技巧

1. 闡述背景式:闡述背景+聯繫主題分析(意義或對策)+升華

【例】在目前我國經濟發展速度由高速向中高速轉換,產業結構由低端向中高端轉換的新常態下,只有讓節奏慢下來,效率提上去,才能以勞逸結合的作息方式來有效支撐工作效率、勞動價值和生活質量的同步提升;只有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以空間換時間,以速度換質量,才能有效推動經濟社會進入一個科學高效,全面協調可持續的良性循環新階段。讓我們以守為攻,以慢為進,在慢下來的過程中獲取不竭的動力!

2.總結回扣式:總結回扣主題+聯繫主題分析(意義或對策)+升華

【例】只要在樹立環保政績觀的基礎上,切實依法行政、依法治汙,自我加壓,變被動為主動,堅持環保治汙的法治思維、法治方式,搞長效治理,就一定能讓藍天持續地、長久地藍下去,最終變「約談藍」為「法治藍」「常態藍」。

3.比喻式:個性化表述+聯繫主題分析(意義或對策)+升華

【例】消費是實現生產價值的最後環節。在「網際網路+」時代,消費結構與消費行為還將發生更深刻的變化。維護消費權益,如同一枚硬幣——正面是保護消費者合法利益,背面則是捍衛市場運行規則、保障生產經營者合法權益。適應經濟新常態,在法治思 維中完善交易規則,依法推進消費維權,永遠「在路上」!

4.引言式:引用名言+聯繫主題分析(意義或對策)+升華

【例】魯迅先生曾言,「列國是務,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回顧近代歷史,所有社會的進步力量,無不把「國民素質」作為發展根本。今天也是如此,我們追求國家的現代化,首先應當追求國民的現代化。我們傳遞給世界的,不能僅是奢侈品店裡掃貨的闊綽、各大景區爆滿的熱情,更應是謙遜有禮的大國公民形象。「重典治亂」是涵養文明意識的開端,只要我們虛功實做、持之以恆,定能獲得幾代人夢寐以求的「現代性」,提升一個文明古國的時代內涵。

5.排比式:排比式表述+聯繫主題分析(意義或對策)+升華

【例】古人說,為者常成、行者常至,尤其對於青年人來講,只有在路上,才能有未來、有更好的未來。在路上,就不再是「能不幹就不幹」的懈怠,而是「能幹就幹,不能幹,創造條件也要幹」的志氣昂揚;在路上,就努力把千頭萬緒的事務條分縷析,以求事半功倍;在路上,就給心靈補充營養、給人生增加潛力,用讀書、學習來提高能力、開闊眼界。這樣一來,非但跳出了宿命論的溫柔陷阱,更邁上了正能量的階梯。

相關焦點

  • 高考議論文擬題三原則
    議論文是高考作文的主流文體,高考之所以這麼考,這同高中生思維發展的水平是相適應的。因此,寫好議論文,讓議論文在你的高考中出彩,應當是每個考生夢寐以求的願望。那麼,高考複習中,考生如何去做,方能在議論文寫作中出彩呢?
  • 2021年中考作文備考,議論文寫作是方向,不妨嘗試一下
    從變的這一面來理解,我覺得學有餘力的同學,可以嘗試著在備考的過程中準備寫寫議論文。 為啥要寫記敘文? 首先來講,議論文是大家上高中必過的一關。 現在你把它搞得明白,有了一定基礎,到了高中的時候,議論文寫作會很從容。
  • 初高中語文銜接,議論文寫作高手,從掌握常用論證方法走起
    大家對議論文是不陌生的,各地的中考卷子都有一篇議論文閱讀。中考是閱讀議論文完成題目,而高中階段,則有解讀變為構建,寫作的內容開始轉為議論文。先前我們講過議論文的結構,本文再講一講一些論證的方法。統共七種論證方法如下:例證法、引證法、比較法、歸謬法、喻證法、歸納法和演繹法。
  • 答侄女議論文寫作之問
    議論文固然沒那麼好寫,也沒那麼難。給你幾點建議:(一)萬變不離其宗——論點、論據、論證:一旦明白三者之間的內在邏輯,就可以化被動為主動,由「要我寫」,成為「我要寫」——生活中,不可避免要說服他人贊同接受支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嗎。
  • 寫作範例 議論文寫作範例
    如果他放棄了一次,那麼電燈可能要晚幾百年出現了,那一次失敗算什麼呢?相反的,只要相信光明永遠在我們面前,只要不懈追求,天地也在你腳下。這是一篇議論文。全文主題鮮明,立意深遠,論證層次清晰,結構有序。論證材料的選擇上,作者將古今中外的名人軼事、歷史典故信手拈來,足見其深厚的閱讀功底和文化底蘊。尾段更是巧用排句,暗含史實,一氣呵成,極富感染力。回眸人生,曾幾何時,我們開始渴求那天邊會有不逝的彩虹,人間會有不散的筵席,追求著近乎完美的人生。然而現實中,心中的完美往往被太多太多的缺憾所代替。
  • 開頭用好排比句,為議論文增彩
    在考場中寫作議論文同樣如此,如何才能在大量同主題的文章中脫穎而出?除了文章要立意明確、邏輯嚴謹,在修辭手法上用好排比句,讓自己的文章朗朗上口、氣勢磅礴,使閱卷人眼前一亮也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 所謂排比句,是指把三個或以上意義相關或相近、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相同的詞組或句子並排在一起組成的句子。
  • 初三學生必要會寫的「抗疫情」議論文怎樣才能打高分呢?
    距離中高考不到四個月的時間了,這次的「抗疫情」必將也會成為熱門考點,對於初三的學生來說,議論文是比較難寫的,我們就來看看「抗疫情」的文章又該如何去寫呢?怎麼才能夠獲取高分呢?就那下面的這個作文題目來說:>1<議論文寫法第一步:審題要清晰,確立自己的論點首先看材料,要分析出材料中在議論什麼話題。這裡李華的家人議論的是在這個特殊時期,是否還要遵循傳統觀念去走親訪友呢?
  • 2021公務員考試申論指導:「巧寫」議論文
    申論議論文寫作中,考生往往面臨不會寫、寫不美的困惑。考生一般將文章寫作的問題歸咎於自身知識儲備不足,而忽略了寫作技巧的掌握。而掌握豐富多樣的寫作方式方法,恰恰是作文的有效補充,可以使文章可讀性、論證性更強,也更易獲得閱卷老師青睞。接下來中公教育教給考生們如何「巧寫」申論議論文。
  • 自媒體寫作與論文寫作,論證過程的區別
    自媒體寫作中,尤其是議論文寫作,我們需要對自己闡述的觀點進行論證。論文寫作中,我們也需要對文獻資料進行分析,推出自己的論點。那麼自媒體寫作有哪些論證方法?論文寫作有哪些推理方法?它們之間有什麼相同與不同的地方呢?
  • 一篇讓人拍案叫絕的高考滿分作文《寫作的智慧》,有才華,有思想
    作為考場作文,它不易被模仿,應該也較難被超越。它就是2015年的江蘇卷滿分作文《寫作的智慧》,作文話題為「智慧」。開頭一句,驚豔無比。作者不走尋常路,直接寫考場上的情緒,完全不按作文套路來。一句「然而,我總是不屑」,有少年的傲氣,有寫作的真誠,還有破釜沉舟的勇氣。這樣的句子,這樣的作文態度,應該被每個老師欣賞、鼓勵。這部分主要是指出應試作文的特點以及作者對它的反感。作者列舉眾多的人名和事例,一箭雙鵰,既指出應試作文模板化、愛套用素材、素材老舊的特點,又展示了自己的積累。
  • 初中語文議論文學習:如何快速判斷論證方法並分析作用
    初中語文議論文的論證方法的學習不應該被看成一個孤立的問題,應該是在整個知識能力體系中存在的。第一,在知識體系裡,這條知識承前啟後,如題主所給的PPT圖片,我把它標註出來,一共六條,「論證方法及其作用」位列第四。
  • 議論文的提綱怎麼寫?這麼實用的提分方法你一定要學!
    議論文的提綱編寫與幾種結構模式  議論文擬提綱的步驟:  1、找論據,定論點  ①根據審題立意時確定的論題搜尋論據。  找事實論據注意既要有歷史事實材料,又要有現實材料,不要厚古薄今。應試者應該採取最簡捷的方式布局謀篇,才能保證在考場上快速構思,快速入題,開亮「視窗」,成就美文。  ⑴「三段論」由「引論」「本論」和「結論」三個部分依次組成。  一般說來,「引論」即開頭部分,它要提出問題(論題或者中心論點)「是什麼」;「本論」即本體部分,它要分析問題 「為什麼」;「結論」即結尾部分,它要解決問題「怎麼辦」。
  • 議論文的「五步法」推理和論證過程,漲知識了
    議論文主體段推理指皮爾斯認為,在任何推理過程中,都涉及三個不同的實體:規則(關於世界組成方式的看法)情況(世界上存在的已知的事實)結果(如果把規則運用於該情況,預期將發生的事情),這理論也適合議論文寫作,議論文的論證說理過程就是推理過程。
  • 中考語文乾貨:議論文中論證方法的識別及作用
    敲黑板,劃重點論證方方法是議論文中常見的考點,相對於前面所提到的說明方法而言,稍微能難一些,所以要求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既要能夠區分,又要能掌握其作用。我們都知道議論文主要是為了闡述一個道理,說明一個論點,在這個過程中,說服別人是過程,也是終極目的,所以,寫議論文的人總是想盡各種方法來說服別人,這才有了所謂的論證方法。如果,我們想要說服別人,我們會怎麼做呢?有的時候,我們會舉一些具有概括性的事例,比如司馬遷受刑著《史記》、範仲淹劃粥苦讀的例子,常用來說明「磨難」、「挫折」對人的重要性。
  • 結尾的作用:狗尾續貂?錦上添花!
    寫記敘文時,事情本身如果能引人深思,結尾使用自然收束法則是一個好的選擇,因為事件的各種價值判斷可以交給讀者自行處理,作者就可以不用多此一舉,在結尾點明自己的想法,反而使文章單薄化。總結點題法的優點是卒章顯志,畫龍點睛。在記敘文和議論文中都能起到卒章顯志的作用,也是常見的一種結尾方式。
  • 如何寫出優秀議論文(七):如何設計議論文的結構(下)
    (下)上一講我們探討了開頭結尾的設計,今天接著探討議論文的結構。二、論證主體的集中與準確議論文的主要內容應該是論證過程。論證,一定是圍繞論點展開的,是基於論證邏輯、運用各種論證方法來論證觀點成立的過程。所以論證主體內容就需要做到集中和準確。
  • 《七十二堂寫作課》大師教你寫出好文章
    全書一共七十二講,幾乎涵蓋了所有的文章及文學體裁,記敘、說明、議論、應用,詩歌、小說、戲劇、散文,每一類別都有十分精到又淺顯易懂的見解與指導,是人們學習寫作、提高寫作技能的不可不讀的好書。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一是隨筆,二是詩歌;三是議論文。如果是隨筆是小夜曲的話,那麼詩歌就是純音樂,議論文就是交響樂。
  • 2020屆高考作文指導系列之二十三:議論文如何做到「材料豐富」
    議論文寫作中的「材料」,主要指向議論過程中援引的各類論據。「材料豐富」即指闡釋事理時不作空洞分析,而是藉助諸多的事實或道理進行有理有據的剖析。議論文寫作中的「材料豐富」,首先建立在廣泛佔有材料的基礎上。充當論據的材料,或體現為現實生活中具有典型性特徵的事件,或體現為已被歷史證明的定理、公理、名言警句,或體現為經典作品中的不朽的藝術形象。
  • 「知識」議論文的閱讀知識梳理
    點擊☆設置為星標右上方有搜索標誌,點擊之後在搜索欄中輸入需要查詢的資料可以找到更多的內容1、論點的辨析、判斷、提取、歸納。(論題:議論的問題或話題)論點的判斷:標題首尾歸納概括(理清思路依據分論點或錯誤的論點)概括論點的其他方法:理清思路通過論據、分論點、錯誤論點歸納論點論點提出的方式:直接提出舉例引用比喻中心論點與分論點的關係:一部分引申遞進對比2、論據的分析:論據的分類:事實論據:(事例史實數字)真實可靠,有權威性。道理論據:(真理名言歇後語諺語原理定律)權威性,科學性,有說服力。
  • 高考語文,所謂通用議論文素材,這樣操作你也能擁有
    特別是需要事實論據做支撐的議論文?而有時候,同學們所遇到的問題,真的不是材料有沒有?而是如何選擇材料。所謂的作文難,對於許多考生來說,其實是難在素材上,也就是材料的選擇和運用上。經常有同學和家長問我,能否找到一些通用的素材?把這些素材運用到所有的作文當中。我也曾經想過,到底有還是沒有?如果說有,怎麼就會有許多同學不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