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了,世界醒了。在逝去的時光裡,在湧來的茶香中,寫滿了未知的前方在召喚著我們。今天,又是尋茶問道的一天。
不忘初心,不負好茶不負卿,笑意盈盈,元氣滿滿,站在易武對著遠方的百花潭說一聲:我們來了!
《1》好茶源自偶然
16世紀,哥倫布偶然間發現了美洲新大陸,打破了歐洲人對地球的傳統認知,開啟了一個新的紀元。
在雲南省西雙版納百花潭的瑤族先民在打獵時偶然發現了一片茶園,煮水飲用神清氣爽,遂將茶葉帶回村子分享,從此百花潭村民世世代代種茶、飲茶。
當地人把百花潭稱為百花箐。「箐」在少數民族語言中有「河流、水溝」的意思。百花箐意為百花盛開的河流。
《2》空谷秘林,山奇水秀
親自到過百花箐古茶園的人都知道,抵達茶園必須跋山涉水。
順著灌溉農田的溝渠往森林深處走,大約十分鐘後可以看到谷中的小河。沿著河岸往上走,走過幾座獨木橋,再往上又是一條小溪,小溪的盡頭就是古茶園。
一路上,珍稀的草藥和不知名的花草樹木隨處可見,正值三月底,山花落在青草地面,讓草地看起來像一塊繡了花的綠地毯,百花箐名副其實。
這片隱藏在偏遠的深山老林中的天然古茶園,四周草木蔥蘢,鳥鳴幽澗,落英繽紛,人來蟲鳥驚,風過花草香。
爬上爬陡峭的山峰,放眼望去,嘉木、野蕉、奇石映入眼帘。「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古茶樹在靜謐的山林中和其他草木一般靜靜生長、繁榮,不為外物所動。
《3》山高路遠,產量低,費時費力
早上9點多到茶農家中,品嘗了今年的春茶,心生歡喜,詢問價格,茶農的報價讓我們驚掉下巴。作為初出茅廬的山頭茶,它的價格還是貴了點。
茶農說:「我現在不和你們談價格,等我帶你們去看了茶樹,你們就知道這茶值不值這個價了。」
百花吟尋茶小分隊10點左右從茶農家裡出發,全程徒步,中午1點多才到茶園,下午4點左右回到茶農家,來來回回花費6個小時。
剛開始我們走在幽靜的林中小路上興趣盎然,不時停下來拍一拍路邊的風景。走過了兩座橋還沒有到達茶園讓我們多少有些急躁。
到達海拔800多米的古茶園,看到茶樹上鮮綠的嫩葉,我們心中無比感慨,百花潭茶葉的珍貴不言而喻。
園中茶樹均已發芽,嫩綠的茶葉迎著陽光大口大口地呼吸山間空氣。只是因為今年雨水少,茶葉勢必會減產,部分手慢的茶友可能會錯失品飲百花潭春茶的機會。
早上出發之前茶農問我們帶水了沒有,我們晃了晃手中的礦泉水,茶農說小瓶的水不夠喝,我們不信,堅持只帶小瓶的礦泉水。
這不,不聽勸的我們自食其果了。還沒有下山,水就已經全部喝完了,嗓子幹癢得難受。
缺糧缺水讓返回的路途顯得很長,口渴和飢餓一直催促著我們,讓我們走到崩潰,累到生無可戀,可想而知茶農製作一款百花潭有多辛苦。
百花潭的古茶樹數量不多,每年春茶的產量也就那麼幾百公斤,加上路途遙遠,每個人每天最多能採10公斤鮮葉,茶價不理想,所以很多茶農都不願去採茶。
剛開始嫌價格貴的我們從茶園回來後都不忍再嫌貴,如果沒有今天這一遭,誰又知道杯中的百花潭,得來如此費工夫。
這兩年,百花潭的茶開始進入茶友的視野,得到了廣大茶友的認可,但是因為其產量小,經常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
部分商家會以旁邊山頭的古樹茶冒充百花潭的茶高價出售,所以啊,花大價錢也不一定能喝到真正的百花潭。
《4》山野氣韻濃鬱,甜中帶苦
百花潭的茶也是一款具有獨特風格的茶。幹茶帶有淡雅的花香,熱水衝泡,茶香溢出蓋碗嫋嫋而上,韻味非常。
黃澄明亮的茶湯入口,頓覺香甜無比,隨後香甜被捲入喉嚨,舌尖餘下一抹油潤的清苦,似一縷陽光從舌尖滑入喉嚨。
茶湯入喉,生津與回甘像一位大家閨秀拖著裙擺緩步而來,活色生香,溫柔可人,搖曳生姿。
總體來說,百花潭的茶清雅甘甜,芬芳油潤,滋味鮮爽,清苦與甘甜相得益彰,口感飽滿有層次,苦底適中。
《5》物以稀為貴
年初網絡上沸沸揚揚的100萬事件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那棵高26米的百花潭古茶樹中老大哥曾被賦予極高的價值,轟動一時。
而現在那些為採茶而準備的鋼架已經被拆得七零八落,突兀地橫亙在茶林間,令人唏噓。
生活不只眼前的利益,還有未來的發展。做茶還是要實事求是,不能誇大茶的價值,也不能委屈每一款好茶。
近幾年,隨著國家「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的口號聲越喊越大,很多森林都被劃歸為國家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內的一草一木都不能隨意砍伐、破壞。
百花潭的許多森林也都被劃歸為保護區,想來以後連茶葉也是不能隨意採摘的了,需要得到政府的批准。
有茶堪存直須存,莫等無茶空餘恨。
夜幕降臨,一天的時光匆匆逝去,溫煦的陽光,野花的芬芳,茶湯的甘甜伴著百花吟尋茶小分隊每一分每一秒,下一站,我們即將前往貢茶之鄉曼松,敬請期待。
《6》百花潭美景欣賞
了解更多關於普洱茶衝泡、品鑑、儲存等專業知識,可關注百家號「百花吟。
文|南山梓
圖|百花吟
文章為百花吟原創,其他媒體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喜歡文章的茶友,歡迎轉載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