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建這首詩,帶火了一座古寺,其中一句更是成語曲徑通幽的出處!

2020-12-23 何不秉燭遊矣

我們不是詩詞的創作者,我們只是詩詞的搬運工!如果你喜歡古詩詞的話,歡迎關注我!

在唐朝燦若星辰的詩人中,常建是一位頗有影響的著名詩人。在歷代唐詩選本中,都有常建的詩入選,《唐詩三百首》中有常建的《題破山寺後禪院》、《宿王昌齡隱處》二首。其中的「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成為唐詩中的名句,廣為流傳,影響很大。

在唐朝文壇上,常建在某些方面甚至超過了李白。如唐丹陽進士殷王番的唐詩選本《河嶽英靈集》中就把常建置於卷首,位在李白、王維等人之前,並在詩序中大加稱讚。

他的詩以田園、山水為主要題材,風格接近王、孟 一派。他善於運用凝練簡潔的筆觸,表達出清寂幽邃的意境。這類詩中往往流露出淡泊襟懷。

該詩為題壁詩。所謂題壁詩,就是寫在牆壁上的詩。一般來說,牆壁又有寺壁、石壁、郵亭壁、殿壁、樓壁之分。

像我們最熟悉的那首《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就是蘇軾題在寫在西林寺的牆壁上的一首寺壁詩。

本文這首詩也是一首題寺壁詩。其中,破山寺即興福寺,位於江蘇省常熟市虞山北麓。因寺在破龍潤旁,故又稱「破山寺」。唐鹹通九年懿宗御賜「興福禪寺」額,興福寺成為江南名剎之一。

其中的名句「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更是成語「曲徑通幽」的出處。

《題破山寺後禪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皆寂,惟聞鐘磬音。

這首詩雖然寫的是破山寺的優美景色,卻也隱隱表達出了詩人寄情山水的閒適心情。看似平淡,其實是自有深意。

都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古寺本來就是給人以安靜清幽之感,在這裡,能讓我們的心靈徹底得到安撫。清空思緒,思考人生。而常建,則把這種感覺寫了出來,化悟性為有形,妙哉!

總之,不論是從哪方面看,這首詩都是值得後人誇讚的!

早上是一天之中靈氣最充沛的時候,古話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現代研究證明:早起的人身體狀態往往會好一些。

一日之計在於晨,早上,我很早就醒了,閒來無事,決定出門散步,不知不覺就走到了這座古寺裡,初升的太陽照耀著那高聳的竹林,清幽的環境更添幾分寧靜。

我沿著曲折的小路,向著前方未知的地方緩步前行。這條小路很曲折,彎彎曲曲的,而且很長,我走了好一會兒終於到了。定睛一看,原來那裡是僧人們居住的禪房。被不知道的花和林木遮蓋了,顯出幾分清淨、幾分美麗、幾分神秘。這確實是誦經禮佛以及居住的好地方。

我站在這裡,眺望破山寺後的山,它們被陽光照耀著,發出五顏六色的光芒。那是被太陽照射而折射的結果。抬頭,發現有群鳥兒在自由自在地歌唱,連我都被它們的歡樂感染了,忍不住也想跟它們一起歡歌。

再往前走,就看到了一個水潭,往下望去時,只看到頭頂的天與自己的身影都印在水中,一派空明。這一瞬間,仿佛天地萬物通通都不在了,只餘我一人在此,獨享美景!

那磬聲,引領我走進另一個神奇的世界,我感覺心靈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淨化。即便是住在此處,也是願意的!

常建這首詩,帶火了一座古寺,其中一句更是成語曲徑通幽的出處!你是怎麼認為的?你喜歡常建這首詩嗎?

完。

喜歡的話歡迎關注何不秉燭遊矣喲~

相關焦點

  • 曲徑通幽處,只羨鴛鴦不羨仙:這些常見的成語或名句都來自哪裡?
    這是87版電影《倩女幽魂》中,寧採臣和聶小倩的定情詩。雖然人鬼殊途,卻演繹出了一段人鬼情未了的悽美絕戀。 詩中最後一句「只羨鴛鴦不羨仙」,被廣泛引用於歌頌愛情的文章中,成為了膾炙人口的名句。以至於,我們就認定這句詩就是本來面目了,其實這句是一句仿寫詩,原詩名為《長安古意》。
  • 富有古典韻味的成語起名,詩意又儒雅!
    成語是中華文化的一大特色,不僅有優美動聽的韻味,而且讀起來朗朗上口,有的甚至還有美好的寓意,所以,用成語來給孩子起名,既能讓名字帶有中華文化的獨特韻味,又很美好。同時,成語出處也頗多,有一些出自詩詞中的成語,詩意滿滿,充滿著詩情畫意,因此,從這些詩詞中起名,很有韻味。
  • 兩首禪意濃濃的唐詩,令人神清氣爽,更覺異曲同工之妙
    下面介紹兩首禪意濃濃的唐詩,令人神清氣爽,更覺異曲同工之妙。題破山寺後禪院唐代: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這首詩是常建的代表作,作者在一次遊破山寺後院時,偶然間有感而作。破山寺即常熟興福寺,修建於梁代,是一座著名的古寺,經常有各方遊客慕名前往。詩人遊玩了後禪院之後,深感其幽靜恬淡,於是即興賦詩。前兩句點題,並指出時間。
  • 詩詞鑑賞: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原文】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都寂,但餘鐘磬音。【賞析】詩人的仕途失意,遂寄情山水,遊覽名山古剎,尋幽探勝。一個清晨,詩人跟著朝陽一起進入古寺,順著山中小逕往裡走,竟然步入一處幽靜之地,發現唱經禮佛的禪房就在後院花叢樹林的深處。這一次深入禪境就寫下了這首禪意不絕的名詩,筆調古樸,意趣橫生,從唐代起就受到各方讚賞。他的詩風格閒、雅、清、警,有別於同時代其他山水詩人,為自己開闢了新的創作天地。作者:劉 以 林 校稿:遊金地本文屬於公益用途,意在發揚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
  • 成語「翻雲覆雨」的出處,居然是廣為人知的他的一首詩
    在中國的漢語言文化中,成語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中華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成語大多自古沿襲下來,而其中大部分的成語都代表一個故事或者典故。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成語「翻雲覆雨」出處。翻雲覆雨,常用來比喻一個人反覆無常、慣於玩弄手段。它的近義詞是朝三暮四、反覆無常,反義詞是矢志不渝。
  • 【成語故事 ·唐】拋磚引玉
    成語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比來拋磚引玉,卻引得個墜子。」成語釋義:拋出磚去,引回玉來。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見或作品引出別人更好的意見或好作品。常建的現存文學作品不多,其中的《題破山寺後禪院》一詩較為著名。趙嘏(約806年—約853年),字承佑,楚州山陽(今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人,唐代詩人。約生於憲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輕時四處遊歷,大和七年預省試進士下第,留寓長安多年,出入豪門以幹功名,其間似曾遠去嶺表當了幾年幕府。後回江東,家於潤州(今鎮江)。會昌四年進士及第,一年後東歸。會昌末或大中初復往長安,入仕為渭南尉。
  • 10首詩詞,10個美麗的成語,讓人賞心悅目
    攜「青梅竹馬」,走入「曲徑通幽」之處,觀「暗香疏影」,慨嘆「雪泥鴻爪」,賞山間美景,解心中鈍鬱,豈非人生一大快事? 細細琢磨,是不是這些成語都似曾相識呢?
  • 懷舊、煙雨、古寺、空境、禪意: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南朝遺留下來的四百八十多座羅剎古寺,在朦朧的煙雨之中,古寺的樓臺都顯得多麼的深邃與靜默,這是一種幽邃與空境。它們經過多少歷史風雲的洗滌與燒灼,年年歲歲花相似,古寺似乎早已看破人間之事,朝代的更迭,人事的代謝,似乎古寺裡的青燈古佛一直矗立在這一片繁華的江南之地,無悲亦無喜的看著這一片朦朧的煙雨籠罩。一股禪意便油然而生。
  • 詩詞/七絕.關於成語入詩的思考
    詩詞/七絕.關於成語入詩的思考作者/肖連成(筆名,笑雨)善從妙化自翻新,直取入詩詞彙貧。簡釋:經常在網絡上看到一些詩友直接用成語入詩,這種現象是不是可取呢?大家都知道,成語是漢語詞彙中特有的一種約定俗成的固定短語,來自古代經典或著作、歷史故事和人們的口頭故事。也有很多成語是從詩詞中衍生而來的,比如「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衍生的成語是「曲徑通幽」;還如「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 《中國詩詞大會》之成語飛花令,陳更、胡豔琴精彩對決,建議收藏
    2019年《中國詩詞大會》節目中,在擂主資格爭霸賽當中新增加一個環節,也是最難的一個環節——成語飛花令,它的規則就是說出含有成語的詩句。在第四季的第十場,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來自北大的陳更和來自河南平頂山的胡豔琴兩人的對決。
  • 杜甫在這首詩中寫絕了,還讓一個成語火了千年
    在現存十多首寫給李白的杜詩中,我們不僅看到了詩聖的才華,更看到了詩仙灑脫豪放的形象。在這些詩中,不僅有讚美李白才華的「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春日憶李白》),還有發洩無盡相思的「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夢李白二首(其二)》),但更讓人感興趣的是他刻畫了狂傲的李白形象:「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飲中八仙歌》),「昔年有狂客,號爾謫仙人」(《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 大殺風景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出自:唐·李商隱《雜纂》把「花間喝道」、「月下把火」等列為「殺風景」的事情。近義詞有:大煞風景,反義詞有:興致勃勃,大殺風景是貶義成語,可作謂語、定語;指不合時宜。大殺風景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大殺風景(dà shā fēng jǐng)成語釋義:破壞興致的意思成語出處:唐·李商隱《雜纂》把「花間喝道」、「月下把火」等列為「殺風景」的事情。
  • 這首詩很多人不會背,但其中一句是千古名句,感動中國也曾借用過
    李商隱的詩一直在給我們驚喜!那麼,這一首藏有千古名句的詩,能不能給我們驚喜呢?一起拭目以待吧!這首詩即是在此背景下寫成。從表面來看,這首詩是當之無愧的寫景詩。唐宣宗大中元年,李商隱初到桂林就被這裡秀美的山光水色和初夏時生機勃勃的自然景象吸引了,他感到無比欣悅,又重新燃起了對生活的希望和憧憬。
  • 「故人家在桃花岸」——常建《三日尋李九莊》賞析,學會意蘊留白
    這首作品就是寫這麼一件事,事情簡單,字詞簡單,詩卻不簡單。 作為王昌齡同榜進士,常建的官名不顯,生平也不詳,交際中除了王昌齡之外,也並無達官貴人,所以我們能尋跡的只是他留下來的幾十首作品。
  • 這首罵人詩,許多人認為是誇女人天生麗質,還誕生了一成語
    就如杜甫以「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送給花敬定,這首詩明明是諷刺花敬定的,他可能還激動著感謝杜甫贈詩呢。中唐時期,有一位叫做張詩人曾寫過兩首詩諷刺楊玉環姐妹恃寵而驕,其中第二首,許多人卻認為這是誇女人的,並且後來還誕生一個成語,專門形容女子不加粉飾。
  • 可望不可及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可望不可即,可望不可及是中性成語,可作謂語、定語、分句;指達不到。可望不可及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可望不可及(kě wàng bù kě jí)成語釋義:及:接近。指只可仰望而不可接近成語出處:王朔《橡皮人》:「錦繡之地遠去,雖歷歷在目可望不可及。」近 義 詞:可望不可即成語用法:可作謂語、定語、分句;指達不到。
  • 慈禧給母親祝壽寫下一首詩,其中一句流傳至今千古傳唱!
    這首詩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其中最後一句更是流傳至今千古傳唱的佳句。如今許多人都知道「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句話,但卻鮮為人知道它的出處,實際上,這句話就是慈禧給母親祝壽寫下的一首詩。慈禧雖然慈禧遺臭萬年,但是慈禧曾經做過一首詩,老人們經常掛在嘴邊,其中最後一句流傳至今千古傳唱! 據慈禧的後人葉赫那拉·根正在《我所知道的慈禧太后》中講過一件小事,頗能體現這個政治強人柔軟的一面。
  • 中華成語故事62┃拋磚引玉
    【示例】 ①魯迅《〈引玉集〉後記》:「這是第三本,因為都是用白紙換來的,所以取『拋磚引玉』之意,謂之《引玉集》。」 ②費孝通《訪美掠影》二〇:「我這些雜話,是憑我的直感寫下來的……我所做到的是暢所欲言而已,能起些拋磚引玉的作用,於願足矣。」
  • 「不三不四」竟然是這意思,它的出處更是讓人意外,還有這些成語
    成語是中華文化的一大特色,是漢字語言詞彙中一部分定型的詞組或短句,以四字的詞組居多,它用固定的結構和形式表示一定的意思,但是,在歷史長河源遠流長的傳承中,有些成語,我們漸漸的忘記了它的出處,甚至模糊了它的意思,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些成語。
  • 中華文化的精髓—成語!淺談那些因典故而形成的成語
    它的形式也多種多樣:成語、諺語、歇後語。很多詞語不僅讀音有四種,還分別有幾個釋義,這也是令很多外國友人學漢語頭疼的原因。今天我們主要來談談,中華文化的語言精髓—成語,淺析他們背後的歷史典故。有一天,一個鄭國人花高價錢買了這顆珍珠,可是第二天,他又把盒子裡面的珍珠還給了楚國人。他說他看中的是這個名貴的盒子,不是裡面的珍珠。楚國人內心竊喜,看出了鄭國人不是一個識貨的人,於是從鄭國人手裡接回了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