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首禪意濃濃的唐詩,令人神清氣爽,更覺異曲同工之妙

2020-12-23 品詩賞詞

王維和常建都是盛唐的著名詩人,王維早7年出生,也比常建早4年離世。王維是大唐公認的才子,也是一位傑出的詩人,他還篤信佛教,有詩佛之稱。

常建的詩作本來不多,更沒有王維那樣光芒奪目。他長期仕途失意,更具羈旅愁苦,卻經常在詩歌中表達其淡泊情懷。

唐代時禪宗已經盛行,從王公大臣到普通百姓,都逐漸地受其影響。士大夫們寒窗讀書時接受的是儒家教育,但是因為宦海沉浮,加之個人不斷感悟修行,也逐漸地以接近佛禪為榮。下面介紹兩首禪意濃濃的唐詩,令人神清氣爽,更覺異曲同工之妙。

題破山寺後禪院

唐代: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餘鐘磬音。

這首詩是常建的代表作,作者在一次遊破山寺後院時,偶然間有感而作。破山寺即常熟興福寺,修建於梁代,是一座著名的古寺,經常有各方遊客慕名前往。詩人遊玩了後禪院之後,深感其幽靜恬淡,於是即興賦詩。

前兩句點題,並指出時間。中間兩聯最為膾炙人口,曲徑通幽、繁花靜放,還有鳥聲潭影、詩人悅心,真乃水令人遠、動中襯靜,一幅恬美的寺院風景圖。最後一聯表達惟聞鐘磬,更顯靜謐異常。詩人在此稍作休憩,山容鳥語,處處令人靜心。

詩人於清晨走進古寺,初升的太陽照耀著松林,顯露著禮讚佛宇之情。竹林掩映下的小路,通向了幽深之處,花木繽紛、意境優雅,顯出一種詩意的境界。

明媚的陽光,使飛鳥怡悅;清澈的潭水,讓人神清氣爽,更蕩滌著人們心中的汙垢。而餘鐘磬音,也如清澈的潭水,可寄託遁世無門的超脫情懷。

過香積寺

唐代:王維

不知香積寺,數裡入雲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製毒龍。

王維的作品非常具有清微淡遠之味,此詩寫作者赴寺道中的山景,卻從側面描寫周圍景物,進而烘託山寺之幽勝。詩人先寫路途遙遠,「數裡入雲峰」,立刻給人一種神秘和虛幻的感覺。

詩人一邊攀登,一邊描繪途中景物。古木夾道、寂無人跡,山泉遇危石阻擋,就吞吐盤薄而下;烈日當空、萬松濃蔭,反覺清涼無比。

詩人採用這種襯託對照的手法,非常高妙,令人印象深刻。而鍊字方面,一個「咽」字、一個「冷」字,更感到山中見聞仿佛清絕塵寰。

最後兩句又歸到山寺,「薄暮空潭曲,安禪製毒龍」,同時也見出禪理高深。 安禪,即安靜地打坐,指佛家思想;毒龍,比喻世俗人的欲望。佛法可以製毒龍,也能克制心中的慾念。

縱覽這兩首禪詩,常建抒寫寺中靜趣,王維歌詠寺外幽景,皆不從本寺落筆,全詩不寫寺院,而寺院已在其中,可謂異曲同工之妙。詩人描繪出山林古寺的幽邃環境,形成一種孤高幽僻的意境。作者不說禪意,而禪意也盡在字裡行間。

相關焦點

  • 唐詩中最有禪意的一場雪,來自李商隱,無一生僻字卻美得令人心醉
    詩詞的美有兩重境界,一重是字句本身的美,一重是意境之美。能做到第一重的不少,但能做到第二重的卻少之又少。最讓人無奈的是,不少人為了追求意境之美,連字句本身的美都放棄了,卻終究達不到第二重。而晚唐的李商隱則是一個二者能同時兼顧的大詩人,他一次又一次地向世人證明了唐詩的美是由外至內全方位的。
  • 道潛的一首禪詩,出語平淡,卻詩畫結合,更充滿了濃濃的禪意
    在詩人的筆端,不僅有無邊落木蕭蕭下的悲苦,還有銀漢無聲轉玉盤的欣喜;既有添愁益恨繞天涯的惆悵,更有遍野金黃豐收年的喜悅。而在禪師的眼中,深秋的美景絢爛迷人,也令人純淨無憂。天人和諧、平和以待,閒情雅趣、禪意深蘊,去除執念才能取捨自如,拋棄幻想方可內心安寧。
  • 王梵志,有禪意的唐詩,寒山和拾得,禪境的最高境界
    唐詩之中,有很大一部分詩歌,有著濃濃的禪意,人們乾脆就將這些詩歌稱為「禪詩」。喜歡寫禪詩的人,可是大有人在啊,有的人,本身就是和尚,王梵志、寒山、拾得,皎然等,都能寫一手絕妙的禪詩;還有的人,卻並非佛門之人,而是一些篤信佛教,崇尚佛家思想的文人,比如剛才所說的王維,就是其中的代表。
  • 令人拍案叫絕的4副對聯,對仗工整文字妙,細細品讀有味道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令人拍案叫絕的4副對聯,對仗工整文字妙,細細品讀有味道。第1副對聯:隔岸眺仙蹤,問樓頭黃鶴,天際白雲,可被大江留住;繞欄尋勝跡,看樹外煙波,洲邊芳草,都憑傑閣收來。這個對聯是黃鶴樓的對聯。對聯用了很多四個字的詞語,羅列起來,體現了一種美感。雖然這個對聯大幅度化用了崔顥的《黃鶴樓》,卻也有自己的創意。
  • 這本書等了3年,終於迎來了它的回歸—《金聖歎選批唐詩六百首》
    與《唐詩三百首》幾無重疊,145位詩人,595首唐詩,就這樣來到我們面前。兼有金聖歎大師的經典評批,每每研讀,頗覺奇妙。不讀唐詩,則不知中國文學有多美。 然有唐一代,流傳下來的唐詩近五萬首,繁盛多樣,讀全、讀完幾乎不可能。很多人讀唐詩,會選擇流傳甚廣的《唐詩三百首》。至於市面上其他唐詩選編,多是噱頭大於內容。若沒有《金聖歎選批唐詩六百首》,對於喜歡唐詩的你,該有多遺憾。
  • 隴西行 陳陶(唐詩欣賞縱橫談)
    後二句就像現代電影蒙太奇手法,《愛森斯坦論文選集》(第349頁):「兩個蒙太奇鏡頭的對列不是二數之和,而更象兩數之積。」陳陶詩評價不一。雖然嚴羽《滄浪詩話》:陳陶之詩在晚唐人中最無可觀。但是其他人對其還是非常認可,辛文房《唐才子傳》:陶工賦詩,無一點塵氣。於晚唐諸人中,最得平淡,要非時流所能企及者。
  • 唐詩|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唐詩三百首」第六首
    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這首詩寫久別的老友重逢話舊,家常情境,家常話語,娓娓寫來,表現了亂離時代一般人所共有的「滄海桑田」和「別易會難」之感,同時又寫得非常生動自然,所以向來為人們所愛讀。   開頭四句說:人生動輒如參、商二星,此出彼沒,不得相見;今夕又是何夕,咱們一同在這燈燭光下敘談。
  • 《唐詩三百首》中最美的10首詩,詩情畫意,人間絕美
    唐詩亦有許多絕美之作。穿越千年時光,醉人的唐詩,猶如一杯好酒,沁人心脾,千年回味。《唐詩三百首》中最美的10首唐詩,滿滿的詩情畫意,讀完醉入夢鄉。《望月懷遠》唐·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借馬鳴之聲猶作別離之聲,襯託離情別緒,讓人久久回味,真是鬼斧神工的手筆。
  • 米芾之詩文,語無蹈襲,出風煙之上,覺其詞翰同有凌雲之氣
    這類苦吟求奇之作正如錢鍾書所說:「 (米芾) 詩文皆時出奇逸, 而率野者、堆垛者居其太半, 律體尤煊染有俗藻。」奇藻堆砌之弊, 就象張炎《詞源》所評吳文英詞:「如七寶樓臺, 眩人眼目, 碎拆下來, 不成片段」。米芾在其書法生涯前階處於「集古字」期, 與此對應, 他的詩也處於「集奇字」階段。
  • 《楞嚴經》觀性元真唯妙覺明
    且日照時,即是日明,十方世界,同為日色,云何空中,更見圓日?若是空明,空應自照,云何中宵,雲霧之時,不生光耀?當知是明,非日非空,不異空日。真妙覺明,亦復如是。汝以空明,則有空觀。地、水、火、風,各各發明,則各各現;若俱發明,則有俱現。云何俱現?富樓那!如一水中,現於日影,兩人同觀,水中之日,東西各行,則各有日隨二人去,一東一西,先無誰的。不應難言,此日是一,云何各行?
  • 王昌齡吟詠蘇州的唯一唐詩,全文30字,一開篇就是濃濃的詩意
    同時這個詩人主要的創作地方還是在邊塞,一首首豪情萬丈的《出塞》,直到今天仍然散發出昂揚鬥志。最著名的詩句,當然就是「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今天,當「七絕聖手」不再寫七言絕句,當邊塞詩人把目光投向了柔媚的江南,寫出的詩歌卻別有一番滋味。
  • 《唐詩三百首》五言絕句 (3卷) 選入37篇古詩
    作者有《輞川集》詩二十首,本書共選二首,此為其一。前有序,列舉孟城坳、華子岡、文杏館等二十景,每首都有裴迪「同詠」,大概當時想自為一帙的。一二兩句寫幽靜卻又非寂滅,唐汝詢所謂「幽中之喧也」。寫感覺,捉印象,是王維詩一大特色。竹裡館王 維獨坐幽篁裡, 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 明月來相照。
  • 99歲譯界泰鬥許淵衝,親譯唐詩、宋詞、詩經,分毫不失中文之美!
    英文字形對仗工整,用詞押韻讀來韻律悅耳,詩句意境完美重現。  能將詩詞用英文翻譯得如此精妙、不失中文之美的,便是「詩譯英法第一人」譯界泰鬥許淵衝先生。   今天為大家推薦這套《最美中英雙語詩畫集》。  匯集許淵衝教授親譯的400餘首千古詩詞,並由3位詩詞暢銷書作家驚豔賞析,帶你品讀雙語詩詞之美。
  • 99歲譯界泰鬥,親譯唐詩、宋詞、詩經,分毫不失中文之美!丨21讀書
    109首風雅頌,驚豔3000年的中國人赤誠性情與動人詩書。純粹、質樸、可愛、濃烈……人性自然淳樸之美,盡歸詩經。如果把唐詩、宋詞、詩經翻譯成英文,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令人驚奇!」才知道這首我們少時背過的詩,竟被譽為「古今第一七言律詩」。不禁感慨自己古文造詣不夠,無法真切體會它的文藻意蘊之精妙。更不用說,嘗試用英文翻譯將它廣為傳頌。
  • 詩文夜話丨唐詩之悅,人逢喜事精神爽,幾首讓人心情愉悅的唐詩
    唐代詩人為後世留下了近五萬首唐詩,表達了各種不同的情感,而表達喜悅心情的唐詩,值得我們一讀再讀。01春日之悅一年之計在於春,四季中春景最能引發人們的喜悅之情。唐代詩人描繪春景的詩歌頗多,而唐代傑出的文學家韓愈的一首《早春》是其中的代表之作。
  • 【畢業季·贈別詩:最禪意的贈別——「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王維)】
    昨天,那首濃情傷感的贈別詩大家還記得吧,一起來背誦一遍吧。贈  別(唐)杜牧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他在唐代詩壇絕對是一個全才級的偶像人物:首先,他是個學霸——公元721年中進士第一;然後,他是個全才的才子——不僅詩歌寫得極好,且兼通音樂,工書畫,蘇軾評價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他在仕途上官至尚書右丞,故亦稱王右丞,所以其集子名為《王右丞集》。王維晚年居藍田輞川,過著亦官亦隱的優遊生活。他尤其擅長山水詩,與孟浩然齊名,並稱「王孟」。
  • 《唐詩三百首》中最優美的一首詩,被後人稱為「五絕第一」
    在唐代浩如煙海的詩歌中,清代的蘅塘退士編著了《唐詩三百首》,這本書,經過反覆篩選,最終選取了三百餘首唐詩,流傳千古。今天,我們來看看《唐詩三百首》中「五言絕句第一」是誰的代表作。這位詩人在整個唐代詩壇,尤其是盛唐時期,與「李白」、「杜甫」並稱為「盛唐三大詩人」,蘇軾稱其「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後人尊稱他為「詩佛」。他就是王維。
  • 這十五首詩代表了唐詩的最高水平,你覺得呢?
    【上榜理由】《王孟詩評》:更萬首絕句,亦無復近,古今第一矣。《唐詩絕句類選》:唐人別詩,此為絕唱。起颯爽,「忽如」六句,奇氣奇情逸發,令人心神一快。須日誦一過,心摹而力追之。「瀚海」句換氣,起下「歸客」。範大士《歷代詩發》:酒筆酣歌,才鋒馳突。「雪」字四見,一一精神。
  • 上最經典的一首悼亡唐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令人感動
    李商隱死後,他的好朋友崔珏在得知消息,悲痛萬分,寫下詩歌懷念他,表達對李商隱之死的遺憾。崔珏,字夢之,祁州人,出自清河崔氏的清河小房,晚唐詩人。崔珏有一段時間寄居於荊州,他雖然沒有李商隱那麼有名,卻在當時比李商隱更加幸運。大中年間,崔珏進士及第,不久趕赴淇縣當縣令,深受當地的百姓喜歡,後來官至侍御。
  • 唐詩中很孤獨的一首詩,只有短短的4句,便美到令人心碎!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是柳永因相思而孤獨。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含山店夢覺作》,所表達的則是因羈旅而孤獨。它出自於唐代著名詩人韋莊之手,是韋莊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所謂羈旅,便是因為種種原因,不得不長時間作客他鄉。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便是「仕進」之路。古代絕大多數文人,都認為功業無成,就決不輕易回家,寧願孤獨一人羈旅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