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必須要了解的民法典28個法律要點

2021-01-08 新浪財經

原標題:人肉搜索、標題黨、住宅使用權滿70年續期……你必須要了解的民法典28個法律要點 來源:華夏時報網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楊仕省北京報導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簡稱民法典)於2020年5月28日經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民法典共7編、1260條。民法典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最重要的28個法律要點,梳理如下。

一、總則編4個

1.胎兒享有繼承權

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第十六條)。

2.個人信息和網絡虛擬財產受保護

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並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第一百一十一條)。

法律對數據、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第一百二十七條)。

3.見義勇為非重大過失不承擔民事責任

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請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第一百八十三條)。

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第一百八十四條)。

4.未成年人遭性侵,成年後還能起訴

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受害人年滿十八周歲之日起計算(第一百九十一條)。

二、物權編 4個

1.三權分置——土地經營權來了

以適應「三權分置」后土地經營權入市的需要,《民法典》物權編增加土地經營權的規定,並刪除耕地使用權不得抵押的規定(第三百九十九條、第三百六十一條、第三百六十三條) 。

2.完善建築物區分所有權制度

適當降低業主共同決定事項,特別是使用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維修資金的表決門檻,增加規定緊急情況下使用維修資金的特別程序(第二百七十八條、第二百八十一條)。

3.細化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的自動續期規則

《民法典》規定了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屆滿自動續期,有利於保護房屋產權人的合法權益。《物權法》規定使用期限最長七十年,如繼續使用需再籤訂合同,繳納費用。是否繳納費用、繳納多少費用等等問題,《民法典》授權單行法律和行政法規以後規定(第三百五十九條)。

4.居住權入法實現物盡其用

為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住房制度的要求,增加規定「居住權」這一新型用益物權,明確居住權原則上無償設立,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或者遺囑,經登記佔有、使用他人的住宅,以滿足其穩定的生活居住需要(第二編第十四章)。

三、合同編 4個

1.電子合同開啟無紙化時代

為了適應電子商務快速發展以及百姓網購需求的增多,民法典規定,數據電文也具有法律效力,這意味著紙質合同將逐步退出網際網路時代(第五百一十二條)。

2.有理有據,向霸座者說不

針對近年來客運合同領域出現的旅客霸座、不配合承運人採取安全措施等嚴重幹擾運輸秩序和危害運輸安全的問題,民法典細化可客運合同當事人的權利義務(第八百一十五條第一款、第八百一十九條、第八百二十條)。

3.對商家的霸王條款」說「不」

「禁止自帶酒水」「特價、促銷商品概不退換」民法典完善了格式條款制度(第四百九十一條、第四百九十五條至第四百九十八條)。

4.「借一萬、還十萬」,網貸被套路不用怕

針對近年來各界反映強烈的高利貸問題,草案明確規定禁止高利放貸,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的有關規定(第六百八十條第一款)。

四、人格權編4個

1.預防性騷擾:明確機關、企業、學校責任

近年來,性騷擾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有調查顯示,該問題常見於企業、學校等單位,而地鐵站、公交車上、餐廳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也是性騷擾頻發之地。對此,《民法典》規定了性騷擾的認定標準,以及機關、企業、學校等單位防止和制止性騷擾的義務(第一千零一十條)。

2.姓名權、名稱權的擴張保護

明確對具有一定社會知名度,被他人使用足以造成公眾混淆的筆名、藝名、網名等,參照適用姓名權和名稱權保護的有關規定(第一千零一十七條)。

3.禁止非法收集個人信息

針對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深度偽造」他人的肖像、聲音,侵害他人人格權益,甚至危害社會公共利益等問題,規定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偽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權(第一千零一十九條)。

4.「標題黨」「跟風黨」或將承擔民事責任

對行為人實施新聞報導、輿論監督等行為涉及的民事責任承擔,以及行為人是否盡到合理核實義務的認定等作了規定(第一千零二十五條、第一千零二十六條)。

五、婚姻家庭編4個

1.與國家計劃生育政策的調整相協調

民法典將收養人須無子女的要求修改為收養人無子女或者只有一名子女(第一千零九十八條第一項)。

2.離婚太衝動,30天內可撤回

為減少「頭腦發熱」式離婚,民法典規定了提交離婚登記申請後三十日的離婚冷靜期,在此期間,任何一方可以向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申請(第一千零七十七條)。

3.離婚負債多,法律來辨析

根據社會發展需要,民法典明確夫妻共同債務的範圍,夫妻一方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不屬於夫妻共同債務;但是,債權人能夠證明該債務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於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第一千零六十四條)。

4.規範親子關係確認和否認之訴

對親子關係有異議且有正當理由的,父或者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確認親子關係(第一千零七十三條)。

六、繼承編4個

1.擴大遺產範圍

《民法典》刪除此前對遺產的列舉,以「合法的財產」一言概之,擴大了遺產的範圍。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公民財產類型、財產形式日益豐富、增多,虛擬財產等新型財產可納入遺產範圍(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條)。

2.擴大法定繼承人範圍至侄、甥

為了財產更多流轉在血親家族中,而非收歸國家,《民法典》將代位繼承擴大至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情形,使得被繼承人的侄、甥獲得第二順位法定繼承人資格,突破了原先晚輩直系血親的限制(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條)。

3.增加列印、錄像遺囑新形式

《民法典》增設了列印遺囑與錄像遺囑兩種法定遺囑形式(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第一千一百三十七條)。

4.廢除公證遺囑效力優先規則

為尊重遺囑人的真實意願,《民法典》修改了遺囑效力規則,刪除了現行繼承法關於公證遺囑效力優先的規定,以更好保護民法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第一千一百四十一條)。

七、侵權責任編4個

1.規定「自助行為」制度

明確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情況緊迫且不能及時獲得國家機關保護,不立即採取措施將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受害人可以在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必要範圍內採取扣留侵權人的財物等合理措施,但是應當立即請求有關國家機關處理(第一千一百七十七條)。

2.加強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

故意侵害他人智慧財產權,情節嚴重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相應的懲罰性賠償(第一千一百八十五條)。

3.規範醫患關係與患者隱私保護

進一步保障患者的知情同意權,明確醫務人員的相關說明義務,加強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對患者隱私和個人信息的保護(第一千二百一十九條、第一千二百二十六條)。

4.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規定生態環境損害的懲罰性賠償制度,並明確規定了生態環境損害的修復和賠償規則(第一千二百三十二條、第一千二百三十四條、第一千二百三十五條)。

責任編輯:方鳳嬌 主編:陳巖鵬

相關焦點

  • 【學習宣傳民法典專欄】《民法典》人人應當熟知的49個法律要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於2020年5月28日經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第十六條)2.八周歲孩子可以「打醬油」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 民法典視角下銀行貸款合同修改要點30例
    該法典並不是簡單的對現行法的彙編,而是在總結現行立法和司法經驗的基礎上,對現有制度的進一步完善,其中涵蓋了對諸多商事法律規範的修改。民法典影響下,銀行業所要修訂的合同標準文本範圍幾乎覆蓋了零售業務、公司業務、金融市場等全部業務。本文以銀行貸款合同為重點,從民法典視角出發,對比新舊法,分析銀行貸款合同需修改的30例要點,並相應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合同修改建議,供讀者參考。
  • 民法典 | 這些法律要點你知道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於2020年5月28日經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頒布實施民法典意義重大,其中有不少新規法條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這些都是需要我們熟知的內容。
  • 民法典要點熱點速遞(附全文)
    通知指出,民法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在全國深入開展民法典學習宣傳活動,要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論述特別是關於民法典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學習宣傳實施民法典的重大意義,深入學習宣傳民法典的基本原則和主要內容,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裡。頒布實施民法典意義重大,其中有不少新規法條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以下這些都是需要我們熟知的內容,特供大家參閱。
  • 民法典 | 人人應當熟知的49個法律要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於2020年5月28日經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第十六條)2.八周歲孩子可以「打醬油」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 《民法典》2021.1.1施行,這些法律要點你了解多少?
    (第十六條)2.八周歲孩子可以「打醬油」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 《民法典》人人應當熟知的49個法律要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於2020年5月28日經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第十六條)2.八周歲孩子可以「打醬油」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 民法典今起實行 這本「社會生活百科全書」你了解了嗎?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實現了幾代人的夙願,具有裡程碑意義。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 王軼:這部民法典是一部體現,對於生命健康、財產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嚴等各方面權利平等保護的民法典。
  • 每天學一「典」|七夕節,先來了解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28個要點
    在步入婚姻殿堂之前,各位新人朋友不妨先了解一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相關內容。今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京召開閉幕會,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新中國第一部民法典正式誕生。婚姻家庭制度是規範夫妻關係和家庭關係的基本準則。
  • 民法典解讀|一覽無遺:《民法典》實質性修改的94處要點
    民法典的94個要點: 總則編 第一編「總則」規定民事活動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和一般性規則,統領民法典各分編。第一編基本保持現行民法總則的結構和內容不變,根據法典編纂體系化要求對個別條款作了文字修改,並將「附則」部分移到民法典草案的最後。 要點一: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一項重要立法目的。
  • 法官宣講民法典|仇奎:民法,守護我們一生的法律
    法官宣講民法典編者按2020年5月28日《民法典》誕生,幾代人孜孜以求的「中國民法典」夢想終於實現,這是全面依法治國進程中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步。民法典,是百姓權利的宣言書,是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 民法典「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是否規定之爭
    來源:第一財經民法典「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是否規定之爭作者: 謝鴻飛[ 民法典「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是否規定之爭,歸根結底是個技術問題。此時,民法典內部存在一般規定與特別規定的差異,也應適用特別規定,以實現立法者對特別問題的具體價值決斷。二是預留型。它和第一種類型的差異在於,這裡的「其他法律」還不存在。最有代表性的是其第127條:「法律對數據、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目前,我國並沒有這些領域的法律。民法典對這一問題並不做明確規定,為未來的特別法預留了空間。
  • 民法典實施在即,這8大亮點必須知道
    中國開啟「民法典」時代已經進入了倒計時!據悉,民法典(全稱《中國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據此已不足5天。民法典,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迄今為止最長,且擁有法律條文最多的法律,開創了我國法律編纂立法的先河,這對於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具有極其深遠的意義。當然了,民法典之所以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除了宏觀上的作用之外,具體則是極大保障了每個公民的權益。
  • 《民法典》:合同解除5個法律要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464條規定:合同是民事主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係的協議。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一)解除權的行使方式當事人行使解除權必須做出一定的意思表示。當事人一方依法主張解除合同的,應當通知對方。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通知載明債務人在一定期限內不履行債務則合同自動解除,債務人在該期限內未履行債務的,合同自通知載明的期限屆滿時解除。
  • 茂名人 解除合同要注意這麼多問題?!必須注意了…
    」系列之13講「《民法典》合同解除權的若干問題」的法律宣講活動。鄭嚴防律師從《民法典》出發,結合自身實務經驗並引用經典案例分五個要點全面講解《民法典》合同解除權的若干問題。●第一個要點是先了解《民法典》規定的合同解除權的類型,例如約定解除權、法定解除權、任意解除權。
  • 【法律實務】民法典新規則要點解讀15條(超值收藏)
    故業主不得違反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如果業主要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除了應當遵守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外,還應當經過有利害關係的業主的一致同意。有利害關係的業主一人不同意,就不得改變住宅用房的用途。
  • 民法典與旅遊 | 每日一問(八)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民法典要實施好,就必須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裡。廣泛開展民法典普法工作,闡釋民法典所蘊涵的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群眾認識到民法典既是保護自身權益的法典,也是必須遵循的規範,養成自覺守法的意識,形成遇事找法的習慣,培養解決問題靠法的意識和能力,是全民普法的重點任務。
  • 新規法條:人人必知的49個法律要點,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於2020年5月28日經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頒布實施民法典意義重大,其中有不少新規法條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這些都是需要我們熟知的內容,特轉載供大家參閱。一、總則編的8個重要知識點1.胎兒享有繼承權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 「即」日起航|如何看待「民法典」
    我們必須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段路。」 02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魯迅) 這句話的意思是逃避只會導致滅亡,面對壓迫要學會奮起反抗。 適用於「沉默」、「反抗」等主題。
  • 民法典究竟是什麼
    隨著中國抗疫形勢的好轉使兩會舉行的時間被確定在5月21日至28日之間。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民法典、地攤經濟、疫情補貼、農民退休等話題均引起了媒體和群眾的熱議。這其中地攤經濟、疫情補貼、農民退休等話題都和咱們普通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唯獨這個民法典可能有些人還沒搞懂究竟是個什麼東西,然而事實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誕生將對我們的生活產生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