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想獸譜─臺北故宮x新竹241新媒體藝術展,玩轉藝術與科技

2021-02-17 佳勢展陳

△ 臺北故宮吉祥物小翠與新竹市立動物園河馬樂樂

臺北故宮博物院於8月21日在臺灣新竹市241藝術空間推出「藝想獸譜─臺北故宮x新竹241新媒體藝術展」。
透過藝術、科技、自然的當代視角,對照詮釋動物在形態、歷史、生態上的紀錄與流傳,以新媒體藝術玩轉臺北故宮書畫中的動物,同時加入新竹市立動物園的動物成員,攜手打造融合古今、虛實的大型數位獸園,精採展演臺北故宮包羅萬象的「數位獸譜」。

「藝想獸譜」主要以「按圖索獸」、「藝獸誕生」、「藝想生態」三大主軸拓展。「按圖索獸」以〈坤輿全圖〉揭幕,一窺清宮對歐洲自然史和動物史知識的傳播與演繹,展出「南懷仁的坤輿世界」VR虛擬裝置。以17世紀時代視角的「異獸」,開啟本展序幕;該區特別以新竹市立動物園中的「現代動物」與院藏動物圖像中的「歷史動物」展開創意互動對照。

△ 海錯奇珍-沉浸式互動劇場 曾獲美國休斯頓獨立製片與國際影片影展兒童互動教育獎項

特別為新竹241藝術空間打造「古水族天幕」,以環形紗幕動態投影〈海珍圖〉、〈海怪圖〉中的動物圖像,將異時空的真實水族與想像海生物匯聚一池,讓民眾仿佛潛入湛藍的神秘海洋,感受充滿豐沛生命力的海底世界!

△ 神奇百駿   邀觀眾與清代畫家郎世寧共筆創作當代藝獸

△  春生-聲控互動裝置  用拍手聲喚郎世寧筆下鳥語花香的盛況

根據南懷仁繪製《坤輿全圖》及《坤輿圖說》做成直徑1.5公尺的實體地球,觀眾可用手機或平板,透過AR技術環遊坤輿。

△ 南懷仁的世界坤輿    VR互動體驗

△ 古畫動漫百駿圖

本微信圖文資料來自網絡,由展館設計整理編輯,版權歸屬原作者所有,僅供參考學習

相關焦點

  • 春節觀展之臺北|「鳥譜」、花香、古玉,臺北故宮年味濃
    農曆新年之際,臺北故宮博物院於華表廊道階梯,以院藏「鳥譜」為主題設置了春節應景的地貼,期待觀眾於年節期間走春遊臺北故宮時,能感受到鳥語花香的氣息。同時,新年之際,正在臺北故宮北部院區展出的「來禽圖—翎毛與花果的和諧奏鳴」、「亞洲探險記—十七世紀東西交流傳奇」等,臺中院區的「新媒體藝術展」都值得期待。
  • 友推 | HYPER PERCEPTION | 「超.感知」新媒體藝術展
    )聯合策劃的新媒體國際藝術展。打造目前中國高學術水準、大規模的國際新媒體藝術群展。「超·感知」新媒體藝術展希望能開啟一個對於科技和媒體對人類感知和訊息溝通影響的思考,今天我們的生活已被龐大的信息吞噬,人類生活的模式也已不再只是受限於一般的物理規則規範,
  • 典藏專輯丨故宮90,與時俱進:專訪臺北故宮博物院馮明珠院長
    人才不僅是藝術史研究也包含了數字科技;故宮同仁策劃出精彩的展覽,而數字新媒體更是讓全世界都驚豔,如2014年『乾隆潮·新媒體藝術展』獲美國博物館協會繆思獎詮釋性互動裝置類銀牌獎,並獲邀赴法國巴黎參加「塞納-馬恩省河明日數字展(Futur en Seine)」;今年義大利向故宮借展「藝域漫遊——郎世寧新媒體藝術展」,將在佛羅倫斯隆重展出,這也是故宮首次在義大利的展覽。
  • 融合科技與藝術 觀2020亞洲數字藝術展
    策劃人語  「2020亞洲數字藝術展」在京開展,解讀和演繹亞洲文化的同時,一度掀起數字藝術的熱潮;共享故宮數字資源「數字故宮」的上線,進一步彰顯了我國數字文化建設的蓬勃生機。而從更大的視野考量,這些僅僅是「十三五」時期以來我國數字文化建設成就的一個縮影。
  • 【優家薈邀約】2019大事件丨優家薈 X 藝旅會,首聚臺灣,開啟全年藝術之旅
    Club x 藝旅會 The Cultivist首聚臺灣,開啟全年藝術之旅臺北當代藝術博覽會是嶄新的世界級藝術博覽會,匯聚國際頂尖畫廊以及來自臺灣、亞洲與全球各地的藝術家,並邀請考古學、藝術史與科技界等各領域中具有影響力的領導人物,齊聚一堂、進行深度交流
  • 新媒體交互藝術展——創意與科技的碰撞之美
    11月3日-18日每天10:00 —— 20:00為期半個月的新媒體交互藝術展覽
  • 臺北故宮嘉義南院開館 馬英九等出席開幕典禮
    圖冊配合首展的主題,分別為《佛陀形影——院藏亞洲佛教藝術之美》《錦繡繽紛——院藏亞洲織品展》《芳茗遠播——亞洲茶文化展》《越過崑崙山的珍寶——院藏伊斯蘭玉器特展》、《藍白輝映——院藏明代青花瓷展》《尚青——高麗青瓷特展》和《揚帆萬裡——日本伊萬裡瓷器特展》。兩部影片分別是紀錄片「奔流不息——嘉義發展史」和短片「認識亞洲——新媒體藝術展」。
  • 當代藝術展覽回顧 | 2020年8月3日至2020年8月30日
    入選展,寶龍美術館8月7日至9月6日,「息熙」王小雙、翟軒弘雙人展,諾·藝站文化藝術空間8月8日至8月23日,「仿佛堅毅的浪漫」黃雋卿個展,藝術外灘浦西館8月8日至8月26日,「奇觀」吳偉林個展,iSGO Gallery8月8日至9月5日,「江山霽雪」李詩文個展,八大畫廊8月8日至10月18日,「積聚與生成」2020上海當代藝術展
  • 藝術宣言-重點推介藝術家劉邦漢
    、新北客家文化園區 劉邦漢創作展2008中國臺灣臺北市 中正紀念堂 客家藝術百人展2009 中國臺灣 臺北行天宮、新北消防局鳳凰藝廊、苗慄三義木雕博物館 劉邦漢創作展2010 中國臺灣新北樹林市圖書館、臺東客家文化園區 劉邦漢創作展2011中國臺灣 新竹 精彩100 第三屆中、日國際漆藝交流展創作展2012
  • 盤點臺北故宮文創產品
    而這也只是臺北故宮 2400多種文化創意產品的其中之一。對於文創產品的發展,臺北故宮不僅專設藝術基金,更親自為文創產品的出爐保駕護航。 臺北故宮與90餘家臺灣本土以及國際知名廠商合作,目前已推出了近2400種文創商品,包括「翠玉白菜傘」、「冰山一腳」潮襪、「富春山居圖」茶杯墊、為消暑飲品「三清茶」的乾隆御飲,臺北故宮從神壇走向民間,將歷史文物與社會民間巧妙結合,不僅創造富有情趣的文創產品,更將大眾拉近臺北故宮的殿堂。接下來一起去臺北故宮看看那些搶手正夯的文創產品吧!
  • 蔡國強遠行而歸,藝術展在故宮開幕
    「遠行與歸來」蔡國強藝術展在故宮開幕 蔡國強的第一部VR作品同時展出 蔡國強《銀河嬉冰》,2020年,火藥、玻璃、鏡面,205 x 915cm
  • 形雅記 · 藝術 | 是藝術展,還是一場夢?
    跨界文化盛行的當下,讓我們得以借科技之光,看到藝術的更多可能——你可以深入海底兩萬裡去尋夢;可以做一回神筆馬良,讓萬物生靈在你的筆下活起來;可以置身於浩瀚星際;還可以穿越蟲洞……走入這些藝術與科技結合的沉浸式展覽
  • 一周觀展指南|臺北故宮摹山水實景,巴黎蓬皮杜憶大地藝術
    一系列藝術展覽將成為人們的消暑「利器」。在國內,各地的博物館與美術館已經悉數開放。卡茨個展、庚子藝事展與芬蘭藝術家組合展等呈現疫情後的藝術策展與創作動態。臺北故宮博物院則在近日迎來「新展攬勝——近現代實景山水畫」與「筆歌墨舞」,呈現歷代名作,並探討實景與山水畫之間的複雜關係。在國外,英國國家美術館於7月8日起重新開放,標誌著英國的藝術機構開始回歸正常軌道。
  • 馮永基 | 以藝術探索普世價值,關注環境與社會問題
    馮永基現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董事、西九文化區發展委員會成員、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博物館榮譽顧問、香港中文大學校園發展處(包括博物館建築)顧問以及香港海濱事務委員會委員。馮永基除了著有由中華書局出版的《誰把爛泥扶上壁──你所不知的香港建築故事》和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出版的《馮永基藝術作品集》,更是七本文化藝術、建築書籍的合著者。
  • 當民歌演出遇上新媒體藝術 會以怎樣的方式打開
    表演藝術家為了滿足新的演出模式、新的藝術觀念、新的舞臺技術而創作更精彩的藝術作品,這也奠定了新媒體光影技術得以實現的基礎。尤其是在舞臺設計中,新媒體光影的使用是新的藝術形式的體現也是時代技術的提升。
  • 有了teamLab的黑科技,故宮也能變成網紅聖地
    △「傳統文化×未來想像」數字文化藝術展在故宮展出。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裡,故宮和teamLab似乎八竿子打不著,但這次故宮博物院和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的」強強聯合「,就把故宮與teamLab組了」CP」,而且效果超級炫酷。
  • .ZIP ●釋放未來|年度最高顏值藝術狂歡派對即將嗨翻成都|Unzip The Future新媒體藝術展|今日未來館@成都
    ZIP ● 釋放未來 × 成都遠洋太古裡 = 新媒體藝術展 × 明星潮人打卡聖地 = 高逼格Unzip The Future 新媒體藝術展 Unzip The Future 新媒體藝術展12月24日藝術狂歡派對演出時間丨TIME
  • 超清大片 | 臺北故宮史前玉器細部欣賞
    在這裡,我們分為不同風味的東與西、史前人遺蹤、天工巧藝、藏品大觀、追蹤與探索等五大單元,選擇一百六十二件史前古玉。   臺北故宮史前玉器細部欣賞(圖1)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1c7c5c0102e2zy.html
  • 臺灣最大博物館,內藏文物近70萬件,人稱「臺北故宮」
    說到故宮,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北京故宮,坐落在我國首都的故宮古建築群,其宏大的規模,雄渾的氣勢,承載了絕大多數人對皇家建築的想像。但故宮不止一座,在我國臺北,也有一座可與北京故宮相媲美的皇家建築群,其珍藏的文物比故宮都多,這就是臺北故宮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