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故宮博物院推出「朕知道了」膠帶,這款售價200臺幣(約合40.9元人民幣)的膠帶當天傍晚上架500盒,第二天就售罄。創意又實用,和當下清宮戲又巧妙的貼合,「朕知道了」膠帶不僅在臺灣民眾內攬獲超高人氣,去臺灣觀光旅遊的大陸遊客也異常喜愛紛紛搶購。而這也只是臺北故宮 2400多種文化創意產品的其中之一。對於文創產品的發展,臺北故宮不僅專設藝術基金,更親自為文創產品的出爐保駕護航。
臺北故宮與90餘家臺灣本土以及國際知名廠商合作,目前已推出了近2400種文創商品,包括「翠玉白菜傘」、「冰山一腳」潮襪、「富春山居圖」茶杯墊、為消暑飲品「三清茶」的乾隆御飲,臺北故宮從神壇走向民間,將歷史文物與社會民間巧妙結合,不僅創造富有情趣的文創產品,更將大眾拉近臺北故宮的殿堂。接下來一起去臺北故宮看看那些搶手正夯的文創產品吧!
◆◇翠玉白菜文創品◆◇
這件與真實白菜相似度幾乎百分百的作品,是由翠玉白菜琢碾而成,親切的題材、潔白的菜身與翠綠的葉子,都讓人感覺十分熟悉而親近,別忘了看看菜葉上停留的兩隻昆蟲,牠們可是寓意多子多孫的螽斯蟲和蝗蟲。
臺北故宮「翠玉白菜」真品展示
◆◇翠玉白菜文創品◆◇
翠玉白菜是臺北故宮人氣寶物,以它為主題的商品一直高居銷售榜首,其中炎夏午後大雷雨必備「翠玉白菜傘」,半綠、半白,晴雨兩用,出門在外可是最吸睛的商品。
「翠玉白菜傘」是臺灣年僅16歲的高二生張文蘊以翠玉白菜發想設計的「翠玉白菜傘」,並奪得銅獎。
◆◇電子文創品◆◇
「肉形石」原是一塊自然生成的瑪瑙,因生成過程中受到雜質影響,呈現不同的顏色層次,經過工匠雕琢,外觀看起來就像一塊軟Q肥嫩的東坡肉,肉皮、肥肉及瘦肉層層分明,連皮上的毛孔也一應俱全,色澤紋理更是幾可亂真,是清朝時期的宮廷珍玩。
「肉形石」耳塞
◆◇時尚文創品◆◇
「冰山一腳」潮襪,結合北宋汝窯青花式溫碗的冰裂紋及南宋龍泉窯青瓷設計,有熱粉紅、天空藍、酷炫黑3種顏色。
虎螭揚威24K鍍金墜飾
福運百蝶便籖夾
汲取典藏文物造型設計,鏤空設計感受文物輪廓之美,表面鍍以24K金,彰顯高貴氣質,可作為項鍊吊墜或書籤,亦可懸掛於汽車、居家空間內。細膩蝕刻工藝精密呈現典藏文物造型及紋飾,流露出別樣趣味。置於計算機屏幕、冰箱或書桌檯面上,既可作為裝飾品,亦可夾留言便利條、名片或相片,漂亮實用的小伴手禮。
◆◇公仔文創品◆◇
根據臺北故宮館藏文物設計的文創商品「國寶好玩藝公仔」。
以三個不同朝代特色文物以磁吸原理組合成一個可愛的公仔,可發揮創意將各部位任意相吸,創造自己的特色公仔!本創意來源自臺北故宮博物院3件各朝代特色文物組成,以三代同堂的家族擬人方式分成六大主題。除收藏之外可將公仔以不同方式組立,組合出屬於自己的特色公仔。
根據臺北故宮館藏文物設計的文創商品「國寶好玩藝公仔」。
國寶好玩藝公仔——媽媽
國寶好玩藝公仔——爸爸
國寶好玩藝公仔——兒子
國寶好玩藝公仔——阿公
國寶好玩藝公仔——阿嬤
雍正Q版小玩偶
◆◇器皿文創品◆◇
本品項仿自臺北故宮博物院:宋青瓷汝窯蓮花式溫碗,汝窯瓷器以其天青釉色聞名於世。天青釉色瓷器在中國陶瓷史上最有名的即是傳說中的柴窯,據傳五代後周世宗柴榮曾提出「雨過天青雲破處,者般顏色作將來」的釉色理想。
青花唐草龍蓋杯
創意取材自明宣德窯青花穿蓮雙龍紋高足碗,以還原燒1280℃燒制。三件式蓋杯可用於牛奶,咖啡,茶類熱飲,衛生實用。本件作品參考自故宮收藏之明宣德青花穿蓮雙龍紋高足碗。
龍代表權威、尊貴、吉祥之意,常以雙龍、九龍或龍鳳呈祥等形式出現。此件主題紋飾為龍紋,剛勁有力,栩栩如生,以青花呈現,色澤飽滿,層次分明,更顯尊貴典雅。
◆◇古畫文創品◆◇
通過多媒體技術「合璧」後的《富春山居圖》「剩山圖」(右部)與「無用師卷」(左部)。韓傳號攝圖片來源:新華網
2011年兩岸協力,大陸的《剩山圖》與臺灣的無用師卷,300多年後,在臺合璧聯展,這幅傳世名畫《富春山居圖》才以完貌重現世人,這件事也成為兩岸文壇盛事。可見,富春山居圖時至今日,藝術價值、歷史意義都斐然。如今,難得一見的「富春山居圖」通過大嶝小鎮已經走進尋常百姓家。
「富春山居圖」餐墊
「富春山居圖」是一款經臺北故宮博物院授權,大嶝小鎮遠景故宮文創生活館熱銷的文創概念作品,也是2013年度大嶝小鎮10佳臺灣伴手禮之一。在現代工藝的打造下,廟堂之高的「富春山居圖」化身為平日泡茶的茶墊、桌墊,在與朋友談古論今間,將文化歷史融入笑談中。
遠觀,精緻而典雅的外包裝恰如其分的將「富春山居圖」包裹好。輕輕攤開,畫面如畫卷般慢慢舒展。近觀,畫筆清晰,輕撫,柔軟細膩。使用食品級矽膠,耐高溫230度,耐低溫零下40度,可用於微波爐,烘碗機,安全無毒,通過SGS嚴格測試及FDA認證,不含危害人體健康的有毒物質。並且不易沾染油汙,可手洗或直接用清水溼布擦拭即可。
◆◇文具文創品◆◇
臺北故宮「朕知道了」紙膠帶熱銷缺貨
所謂「朕知道了」,是「你們所奏之事,朕知道了」之意,根據臺北故宮的說法,這四個字脫胎於「朕安」和「知道了」的合成,在創意之時,「安」字被取掉。也正是這一個字的去掉,讓之大火特火。「『朕安』和『知道了』是從15.8萬多件宮中密檔硃批中遴選出來的,如果連在一起直接付印的話,就沒有現在這種效果,變成『朕知道了』,就顯得很時尚,同時也讓大家對康熙產生一種可愛的印象。」
版權聲明:【我們尊重原創。文章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刪除。】轉載請註明:文創產業評論
-說明-
1、內容推送時間為每周一二三四五早上8點前,
早點看就不怕文章看不到啦!
2、真有萬一,請後臺回復關鍵詞「刪除」,
試試手氣唄!
-商務聯繫-
郵箱wenxinart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