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故宮文創出新 聯名滿漢御品《龍藏經》獻福

2020-12-26 華夏經緯網藝術

華夏經緯網1月16日訊:據臺灣「旺報」報導,文創是門好生意,臺北故宮院長吳密察預估今年臺北故宮的文創商品收入可達到6.8億元(新臺幣),臺北故宮的文創授權也越趨多元、跨界,在農曆春節前夕,臺北故宮精品讓鎮館之寶《龍藏經》與滿漢御品跨界合作,將中華飲食文化代表之一的牛肉麵與文物結合,也將曾屬皇室的《龍藏經》中的祥瑞作為年節禮的祝福。

故宮文創營銷處授權科科長高登賢(左)展示《龍藏經》圖騰滿漢御品及紅包。(本報系記者劉宗龍攝)

《龍藏經》為清孝莊皇太后決策,由康熙帝全力支持下,為祈求國泰民安歷數年並耗費數萬兩黃金而製成,全部法典由泥金寫成,這套經典為世上年代最久,保存最完整的宮廷手抄本《大藏經》,其中包含有康熙帝對祖母的孝心,也有安定不同族群的用心,相傳見此典可獲七世福報。

七團龍紋暗藏300年

《龍藏經》在臺北故宮人員修復時,意外發現在經書的裝幀《黃緞織花袷經衣》夾層中,發現內裡還暗藏有龍紋紋飾,經歷4年的研究,才讓《龍藏經》暗藏300年的秘密圖樣「七團龍紋」公諸於世。今年滿漢御品的春節限量品,即結合了「黃地團龍如意雲紋織金妝花緞」為上蓋包裝,並以古代宮廷器冊的天圓地方為概念,與《龍乘雲》碗身相呼應。

圖騰限量組合開賣

15日故宮精品小編巧扮「隆哥」出場進行「封寶禮」,藉清朝皇帝年前宣告所有公署停止辦公的儀式,在尾牙的季節,宣告滿漢御品《龍藏經》圖騰限量組合正式宣告上架。

滿漢御品以一頭牛僅1%的特選腱肉為名,搭配四川燒與法式高湯雙重技法的湯頭。(主辦單位提供)

臺北故宮文創營銷授權處科長高登賢指出,文物圖騰的授權與使用都是由雙方再三討論,確認將文物的精神乃至色澤正確使用,且《龍藏經》正於臺北故宮南院展出,《龍藏經》圖騰滿漢御品的推出,也有帶動民眾赴南院觀展的相輔相成作用。

臺北故宮精品也延續「黃黃的團龍如意雲紋織金妝花緞」包覆與守護《龍藏經》的意涵,將此圖樣印製在紅包袋上,為民眾新的一年及壓歲錢再添祝福。

相關焦點

  • 盤點臺北故宮文創產品
    而這也只是臺北故宮 2400多種文化創意產品的其中之一。對於文創產品的發展,臺北故宮不僅專設藝術基金,更親自為文創產品的出爐保駕護航。 臺北故宮與90餘家臺灣本土以及國際知名廠商合作,目前已推出了近2400種文創商品,包括「翠玉白菜傘」、「冰山一腳」潮襪、「富春山居圖」茶杯墊、為消暑飲品「三清茶」的乾隆御飲,臺北故宮從神壇走向民間,將歷史文物與社會民間巧妙結合,不僅創造富有情趣的文創產品,更將大眾拉近臺北故宮的殿堂。接下來一起去臺北故宮看看那些搶手正夯的文創產品吧!
  • 臺北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的啟示
    臺灣藝術衍生品行業被稱為文創產業,最具代表的就是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 臺北故宮文創40年 在傳統中創新
    (記者林至柔攝)臺北故宮在2015年曾達到年度接待人次高峰,創下614萬人次參觀的紀錄,成為當年全球第6位參訪人次的藝術博物館。相較往年,剛過的2019年臺北故宮參訪人數約500萬人次,臺北故宮博物院文創營銷處副處長王耀鋒表示。
  • 臺北故宮南院下月嘉義開館
    圖:臺灣高鐵與臺北故宮博物院10日舉行高鐵彩繪列車記者會,現場展出「青花龍紋天球瓶」 / 中央社  【大公報訊】據中通社報導: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將於2015年12月28日開館試運營,臺灣高鐵和臺北故宮首度合作
  • "鎮館之寶"塵埃落定 臺北故宮南院開館迎客
    千呼萬喚始出來,正如馬英九所說,恰逢臺北故宮建院90周年,這份生日賀禮,「來得正是時候」。12月28日,臺灣地區現任領導人馬英九、香港影星成龍等人,浩浩蕩蕩地前往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以下簡稱故宮南院)所在地——臺灣南部的嘉義縣太保市,親臨故宮南院舉辦的盛大開館儀式。(馬英九、影星成龍等人在臺北故宮南院參加開幕典禮。
  • 臺北故宮嘉義南院開館 馬英九等出席開幕典禮
    臺北故宮南院舉行開幕典禮,馬英九等出席(圖片來自大公網)臺北故宮南院首展由5個常設展、3個特展和2個國際借展組成。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表示,南院的展品90%為臺北故宮館藏,臺北院區知名的展品未來將逐步到南院展出。
  • 臺北故宮文創經驗分享:哪些產品賣得好,哪些品類少開發
    臺北故宮網站發布了博物院2019年度上半年該院合作開發廠商說明會公告,其中公布了博物館商店銷售簡報。多種多樣的文創產品,讓人眼花繚亂。 後記 近年來,伴隨著熱銷兩岸的文創產品,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收入也節節攀升。臺北故宮的文創產品一直以來成為博物館界的標榜,其中,除了有優秀的創意和優良的品質,還需不斷的推陳出新,才能受動更多的博物館愛好者親睞。
  • 御品膏方亮相馬欄山好物文創市集,展現匠心匠藝
    湖南長沙的夏天熱力十足,但依然阻擋不了市民對文創的熱情。御品膏方攜秋梨膏、「太后吉祥」系列等產品亮相馬欄山好物文創市集,展示創新文創精品的風採,受到現場市民的追捧。     其中,傳承非遺工藝熬製而成的御品膏方秋梨膏贏得眾人矚目。     馬欄山好物文創市集7月4日在月湖文創小鎮熱力「上市」,由於活動反響熱烈,於7月25日再次開啟。
  • 去臺北看誠品生活、故宮博物院,感受文創產業的魅力!
    近幾年似乎迎來了文創元年,大量文化創意產品成為了潮流:一向莊嚴肅穆的故宮,被當成創意用在了睡衣、檯曆、口紅等一系列產品的設計上,故宮變得越來越接地氣,還圈了一大波粉絲;方文山作詞、易烊千璽演唱,故宮館藏的名畫《千裡江山圖》由此變成了一首中國風歌曲
  • 御品膏方進駐故宮永和宮「御藥醫館」,展現宮廷御藥風採
    故宮博物院永和宮已正式掛牌設立為「御藥醫館」,御品膏方同時進駐,旨在弘揚中國宮廷醫藥學的初心,讓世人在此領略屬於宮廷御藥的風採,助推傳統中醫藥文化發展。> 御醫藥館 永和宮御醫藥館,是紫禁城建城600年、故宮博物院建院95年首次對外公開展示院藏宮廷醫藥文物和文獻珍品的地方,是中華中醫藥文化最具代表的「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最高殿堂。
  • 臺灣最牛的10個文創品牌,臺北故宮排第三
    /松山/西門、高雄駁二、花蓮酒廠等文創基地遍布全臺,文創品牌厚積薄發,源源不斷的創造力和新技術湧入,塑造臺灣文創在華語文化圈不可撼動的領頭羊地位。Case  3   臺北故宮博物館    傳統新造『傳統新造』不是新鮮話題,而在華語文化圈裡,能將館藏衍生品開發的充滿文創話題和經濟效益的,只有臺北故宮博物館。2013年推出風靡一時的康熙手書複製品「朕知道了」紙膠帶,是臺北故宮博物館由「傳統館藏仿製品」製造走向「現代文創」開發之路的重要標誌。
  • 有點意思 文創產品=主旋律?看看故宮怎麼說~
    相信大家對這個一定不陌生,這款臺北故宮創意周邊康熙版「朕知道了」紙膠帶搭著 2013 年清宮劇熱潮的東風,一下子風靡兩岸。接下來,臺北故宮也相繼發布了不少好玩的文創產品,小夥伴們不禁驚呼「原來文創產品還能這麼玩!」
  • 【風雲】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兩岸故宮剪不斷的緣分
    今年底,臺北故宮南院將在嘉義縣揭幕,而在北京,故宮北院設計方案也將浮出水面。每當談到兩岸故宮的話題,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總習慣回答說這就是文脈傳承。馮明珠乾脆利落說主要有三件事,其一是策展,其二是文創,最後就是博物館志願工作。讓她印象尤其深刻的是南京博物院在改建過程中,不斷派人往返臺北,「我們還給他們準備了兩間宿舍,參與我們策展,參與開發文創產品。」馮明珠回憶稱,「我已經當院長的時候,南京博物院改建好邀請我去,我看到他們文創產品店跟我們很類似。」
  • 像故宮文創那樣火,你的產品應該怎麼做?
    然後問題來了,作為一個普通的電商從業者,我們的產品能像故宮文創那樣受到關注,成為一個現象級的IP嗎?首先,來梳理一下故宮文創的成長路徑。2008年,故宮文化創意中心正式成立,從一個「正襟危坐」的嚴肅品牌,到萌到心化的各種創意產品,始於來自臺北故宮的機緣。
  • 爆紅的北京故宮文創產品,不只是是顛覆性的創意
    故宮的文創產品特徵和設計思維方面不只是在創意層面上的發揮,更多的是沿著故宮五千年歷史脈絡,發掘出深藏的「故宮文化」元素作為傳播載體並且不斷發展。故宮博物院在開創文化產品上走在前列,深度挖掘豐富的明清皇家文化元素,將有五千年歷史故宮的建築、故宮的文物以及背後的故事,融合現代人喜歡的時尚表達理念,最終打造出具有故宮文化內涵,具有鮮明時代特徵,貼近群眾實際需求,深受消費者喜愛的故宮元素文創產品。
  • 故宮文創產品火遍全球值得我們深思
    文創既能讓傳統文化走進生活、融進生活,又能讓物品因為增加創意而更富有趣味性,使得大家在消費、使用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精神享受。故宮文創故宮文創始於2008年故宮文化創意中心的成立,而從嚴肅的紫禁城到萌萌噠故宮淘寶,轉變源自2013年。
  • 文創天堂——臺北文化產業之旅
    臺北的文創園有很多,文創產品比大品牌更受追捧,雖然有人說臺北的文創園已經過了鼎盛時期,但卻更多了一份平靜和自賞。包括政府部門的大力扶持,相關設計獎項舉足輕重,整體民眾對於文化理解的正確認知。此次的臺灣行,以松山文創園,華山1914,臺北國際設計周,臺灣故宮博物院等為基點,也觀賞了宜蘭優秀的民宿。我們會在之後的兩期,著重為大家詳細介紹兩個非常不錯的展出。這次為大家著重推薦臺北松山文創園。
  • 「故宮文創」來普陀了?
    摘要:「紫苑文化」本次入駐普陀正是意在聯合故宮文創的巨大品牌效應,結合網際網路平臺渠道打造文創IP設計交易中心。企業將在普陀發展新型文化IP業態,在中國文化深厚的基礎上增強文創業態的市場競爭力和品牌生命力,為國內文化品牌提供文創IP建設、數位化策展及文化交流的運營服務。
  • 【北購聯】臺灣的「文創之魂」,是如何煉就的?
    宏觀面總結,無非「三歩曲」:1.政府培育2.財政扶持3.民資進入,產業智變民資全面進入時,產業生態和市場通路已趨於成熟,臺北華山/松山/西門、高雄駁二、花蓮酒廠等文創基地遍布全臺,文創品牌厚積薄發,源源不斷的創造力和新技術湧入,塑造臺灣文創在華語文化圈不可撼動的領頭羊地位。
  • 故宮文創年收入15億元,遠超1500家上市公司,如何做到的?
    近兩年,一直深耕文創領域的故宮文具名聲大噪,商業化跨界做生意的故宮做得風生水起。最近,故宮文具還受邀入駐中國郵政集團中郵傳媒(智融)平臺,並成為長期資源商。在此之前,故宮已經在各平臺上線,布局電商渠道。從天貓上的故宮出版社、故宮文創、故宮食品到淘寶的上新了故宮和故宮淘寶,足以證明故宮文創迅速搶佔各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