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民歌演出遇上新媒體藝術 會以怎樣的方式打開

2020-12-23 央廣網

  8月24日晚2020年山西左權民歌盛典在秀美的太行山下盛大舉辦。本場演出由北京保利演出有限公司承制,本場演出利用新媒體藝術燈光秀與演出相融合的先鋒演出形式,打造了中國首部山體實景民歌大秀。本場演出通過震撼人心的視聽感受、心底而發的家國情感,「回顧經典、致敬經典、創新經典」,讓古老的民歌在有著「萬首民歌千出戲」之稱的山西左權煥發活力,向全國乃至世界人民展示新時代民歌的魅力。

  

  保利演出總經理陳科表示:自網際網路智能化發展之後,舞臺設計的每次「革命」都伴隨著科學技術以及觀眾審美能力同步發展。表演藝術家為了滿足新的演出模式、新的藝術觀念、新的舞臺技術而創作更精彩的藝術作品,這也奠定了新媒體光影技術得以實現的基礎。尤其是在舞臺設計中,新媒體光影的使用是新的藝術形式的體現也是時代技術的提升。

  

  因為在舞臺設計中,實際的物理空間往往是有限的,而新媒體技術的出現,讓舞臺空間得以無限延展,同時,還可以滿足不同形式、不同風格以及不同內容的節目。早在2002年,藝術家露辛達·切爾茲在演出時,就將舞臺裝置、投影技術以及螢光藝術引入其中。此後,新媒體技術在舞臺演出上越走越遠。

  

  2013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一部名叫《剪花花》的兒童舞蹈節目在國內影視媒體在虛擬實境技術方面應用開了先例,後來保利演出在故宮博物院推出了大型新媒體光影秀《紫禁城·上元之夜》獲得了空前好評。通過不斷實踐,保利演出在新媒體光影技術與演出方面的應用越來越成熟,也越來越豐富,在這一古建築群將新媒體藝術和光影技術融合表現的淋漓盡致。在創造奇觀的同時,新媒體技術也讓中國傳統文化得到了復甦,也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民族文化。

  

  據了解,在當前的中國市場中,認知率最高的三大體驗類型有沉浸式實景娛樂、沉浸式新媒體藝術展以及沉浸式演出。由保利演出打造的這場「左權民歌匯.2020左權民歌盛典」藉助新媒體技術向觀眾展示了科技和藝術完美結合,同時,也給民俗文化、地方文化、民族文化、民歌文化的復甦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思路。為了給觀眾提供更加精彩的演出,保利演出在本次民歌匯上使用了目前最高端的超高亮度投影機,視覺體驗更加完美,呈現出絢爛的4K圖像。始終保持色彩的準確和演出的流暢。讓觀眾可以在酣暢淋漓的演出中感受民歌文化的震撼。

  

  在當今這個短視頻為王的年代中,民歌藝術如何活化,如何獲得青年一代的喜歡始終是演出行業要面對的問題。新媒體技術出現之後,很多創作者和藝術家都發現了這種技術驚人的力量,試圖通過新媒體技術來呼籲人們關注藝術、關注文化。從新媒體技術誕生至今,這種選擇無疑是成功的。不管是視覺呈現還是藝術表達,新媒體技術都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和更多元的選擇。

  

  在「左權民歌匯.2020左權民歌盛典」上,保利演出將給我們呈現出的前所未有的山體實景經典民歌大秀,3D山體雷射秀、LED全畫幅呈現雄偉太行、黃河奔湧、蓮花盛開場景、趕社火、霸王鞭、跑旱船、天塔獅舞、將軍虎等極具地方魅力的民俗風物、經典山西民歌等接連上演,對觀眾來說,這不僅是一場演出,也是一次心靈的洗禮。通過這場精彩紛呈的盛會,觀眾將不僅能聽到,更能看見流傳了幾千年的民歌充滿時代的活力。

相關焦點

  • 當民歌演出遇上新媒體光影秀 將展現全新魅力
    當民歌演出遇上新媒體光影秀 將展現全新魅力 2020-08-30 12: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必應創造B'INLIVE行業分享 | 新媒體藝術和技術與演出的結合
    必應創造團隊累積多年來的經驗值大成,承接超過千場以上的演出活動,以2018年為例,平均每1天全世界就有4場由必應創造成員參與的演出,不但獲得各唱片公司及廠商的讚賞,也得到演出藝人的信賴與好評,更為華語樂壇創造許多經典的巡迴演唱會,並創下將臺灣原創製作的演唱會推向北京鳥巢,締造10萬人場地演出的輝煌紀錄。
  • 藝術大講堂——中國民歌裡的大江南北——雲南彌渡民歌《小河淌水》
    中國的民歌在世界文化之林中佔有重要的席位,民歌是勞動人民對生活的寫照,反映了人們對勞動的追求、愛情的期盼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本期經典藝術講堂線上課堂邀請我國音樂教育家、指揮家曹文工先生擔任主講,通過「中國民歌裡的大江南北」系列展現中國傳統民歌藝術豐富的內涵和獨特的藝術魅力,本期內容將帶領大家了解中國雲南彌渡民歌《小河淌水》。
  • 孟宗伋——陝北民歌藝術人生
    孟宗伋邀請了霍向東老師(國家一級編劇,曾任海政歌舞團團長)一同編排了一臺具有濃鬱陝北地方特色的民間歌舞晚會,這臺晚會豔驚四座、一炮打響,第一次讓世人知曉榆林還有這樣一支高水平的演出隊伍。1982年,文化部專調文工團赴京進行示範表演,王向榮、郭雲琴、李增恆(已故)等一批陝北民歌演員也隨團演出。
  • 2020保利·武漢琴臺 「打開藝術之門」18場演出精彩一夏
    夏日裡最盛大的公益藝術節——保利·武漢琴臺公益演出季之三「八喜·打開藝術之門·2020暑期藝術節」將於8月1日絢麗開幕。作為音樂廳重啟後,首個正式面向公眾售票的演出季,整個8月,18場精彩演出,讓藝術與你相伴。
  • 論《囉囉咚》民歌原生藝術精神喪失的擔憂
    (如果這樣下來,原生態的民歌藝術精神將會蛻變了。)在曲式上、聲部上都進行加工,單聲部改二、三聲部加復調音樂,在伴奏上為了體現一個「民」字,加幾把二胡、一支笛子,為了加點低音效果,再加一把西洋的大提琴,如果省裡選上了,要到中央去演出,又得動創作改編的心事。又要重新整理作品、改編作品、重寫聲部,配上現代和聲寫大型復調。再請一二個著名的專業演唱家。
  • 宋祖英廣州個唱不邀周杰倫 欲把廣東民歌融入演出
    宋祖英在廣州個唱發布會現場清唱廣州日報7月27日報導昨日(7月26日)上午,著名歌唱家宋祖英來到廣州,為其「魅力中國」2011大型巡迴演唱會的廣州站演出做宣傳。對於這次個唱,我還是很自信的,一定會讓所有到場的觀眾都滿意」。欲把廣東民歌融入演出據悉,本次宋祖英「魅力中國」2011大型巡迴演唱會是其繼鳥巢音樂會、上海世博音樂會和臺北小巨蛋音樂會之後的系列演出,共有10場,廣州是其中一站。
  • 劇院復甦「集結號」 「打開藝術之門」雲啟幕
    與此同時,藝術家、演出團體及機構紛紛「雲上行」,通過直播、線上音樂會、線上藝術節、雲蹦迪等形式,開拓新媒體時代的網絡疆土,探索藝術傳播、推廣、教育方式,與聽眾聯接互動。國內生產生活秩序恢復,劇院蓄勢待發,5月31日中山公園音樂堂的「雲啟幕·2020打開藝術之門」,在中山公園的古典園林和音樂堂兩個舞臺演出、線上直播。
  • 交互新媒體藝術,一場觸發靈魂的互動
    ,多媒體與演出之間的聯繫越來越緊密。作為數字媒體技術發展壯大的藝術形式,新媒體藝術從聲、光、電、數字媒體的基礎上出發,尋求綜合和藝術的再現形式,從而多維度地展現技術所包含的精神本質,以及作為一種技術性極強的藝術,不同的媒介會促使人類產生感知方式和感知尺度的變化。人類也正在適應這個用混合的媒介所塑造的世界,這是完全不同予以往的非物質時代。究竟交互新媒體是如何與傳統文化進行融合的,並且如何用一種現在的技術來表現傳統藝術的?
  • 香港藝術月,用藝術打開香港的100種方式
    它仿佛是一個迷人的多稜鏡,打開每一面都有無可取代的魅力。正是因為「自由包容」的城市個性,為文化與藝術的發展提供了豐厚土壤。每年3月份,堪稱香港的藝術高光時刻,上百場國際級的文化藝術活動在此期間輪番登場。從先鋒藝術到漫畫塗鴉,從電影到舞蹈,從殿堂到街頭,各種藝術活動海報遍布城市各角落,你會突然有一種莫名的興奮。如果你細心體會,將發現深藏在這個城市肌理中的藝術底蘊無處不在。
  • 把陝西的民歌唱出來傳下去
    彭光琴說,為推廣和發揚陝南民歌,漢中市有關部門曾邀請民間藝人對沒有記載下來的民歌進行整理,經過後期梳理、編輯印製成宣傳冊,向市民和學校免費發放;通過開展民歌進校園、進機關、進社區等活動,排演劇目進行惠民演出,深受當地老百姓歡迎。
  • 湖北民歌專場音樂會暨黃梅戲大劇院惠民演出舉行
    2018年12月28日晚,黃岡黃梅戲大劇院內樂聲悠揚,歌聲清婉,湖北民歌專場音樂會公益巡演暨黃岡黃梅戲大劇院三周年惠民演出在此舉行,千餘名觀眾免費欣賞了一場文化藝術盛宴。  湖北是全國湖泊最多的省份,大江大湖孕育出魚米之鄉靈秀婉轉、細膩深情的民歌藝術。音樂會由18首民歌組成,曲調豐富,表演形式多樣。
  • 陝北民歌總是情——記陝北民歌新秀蘇文
    我喜歡他,讚賞他,不是因為他是我的老鄉,而是因為他把陝北民歌唱得優美動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第一次現場看蘇文演出是在西安體育館東路的「陝北民歌大舞臺」。臺上的他身材頎長,膚色白皙,五官清秀中帶著一抹俊俏,帥氣中又帶著一抹溫柔。他那微微上翹的秀髮透射出青春、陽光的氣質。那天他唱的是《小桃紅》,歌聲洪亮、深情、悠揚、淳樸、綿延渾厚,洋溢著黃土地上泥土的芳香。
  • 超自然碰撞會第五期開啟 | 新媒體裝置藝術 在公共商業空間的語言
    :SeeekLab創始人 施愛迪(中國)、Calmspaces創始人 媒體藝術家 Beer van Geer(荷蘭)、POE博歐文化聯合創始人 朱琪(中國)、中國美術學院教師&藝術家 徐戈(中國),在線上開啟一場3小時有關新媒體裝置藝術的超自然碰撞會
  • 新媒體藝術丨他們回應了人人都會問的問題
    2⃣️ 怎麼剖析優秀作品背後的創作邏輯3⃣️ 新媒體藝術教育的教與學怎麼進行4⃣️ 新媒體藝術所需的創造力是什麼以上問題,我們邀請了兩位新媒體藝術家和教育者 邱偉豪 與 Barak Chamo 在第104期講座中進行了回應。並分享了他們從👉校園👉行業👉投身教育的心得與見解。
  • 數位化景觀社會,新媒體藝術與公眾關係反思
    打開微信朋友圈式頁面,信息以時間瀑布的方式向下流逝,沒有任何共時性說明。如果將時間軸橫向拉開,多頻道播放人們同一時段發布的圖像,我們會驚訝地發現一個「巧合」:人們費盡心機講述的故事千篇一律。為什麼?這樣做有什麼意義?大家為什麼蜂擁而至去追求相似的體驗?難道只為實現「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多機位拍攝嗎?還是作為「我在場」的證明?
  • 明日演出 美麗心民謠—臺灣「走江湖音樂節」巡迴演唱會
    ▼ 《太巴塱之歌》野火樂集·走江湖 現場視頻歌手介紹▲ 陳永龍上天賜予他會唱歌的靈魂,和熱愛藝術的性格,後來魔巖唱片結束,她毅然成立「野火樂集」,一切歸零,用最樸素最克難的方式,想的都是「我怎樣可以服務這樣的音樂、這些音樂人?」怎樣從這片土地找到屬於自己的民謠。目前為「野火樂集」總監及專業音樂會策展人,主要擅長音樂與空間、音樂與人文之大型演唱會策展以及音樂專輯出版策劃,2015年擔任「民歌四十特展」策展人。
  • 【下周精彩演出】2019八喜·打開藝術之門
    7.10 周三 19:30北京市曲劇團:老舍經典《龍鬚溝》票價:20 40 60 80 100元劇目簡介:該劇改編自人民藝術家老舍先生的同名作品,以京腔京韻的表現方式講述了解放前後7.13 周六 14:00中國兒童藝術劇院:經典兒童劇《伊索寓言》7.13 周六 19:30
  • 藝術之門即將打開,最全演出攻略在這裡!
    八喜•打開藝術之門 2016暑期藝術節時間:2016年7月3日-8月31日地點:中山公園音樂堂票價:20 40 60 80 100元7月3日 周日  19:30   *名家名團八喜·打開藝術之門2016暑期藝術節開幕式音樂會演出:北京交響樂團  指揮:譚利華曲目:維也納森林的故事圓舞曲 安娜波爾卡 狩獵波爾卡《坎迪德》《威廉·退爾》《吉普賽男爵》序曲 芭蕾舞劇《葛佩莉亞》選曲
  • 新媒體之禪——藝術大師白南準
    或許你會聽到指揮鄭明勳、女中音曹秀美、芭蕾舞演員姜秀珍、小提琴演奏家鄭京和的名字。但更多的人把影像藝術家白南準視為韓國最偉大的藝術家,因為,與其他人在自己的藝術領域取得世界矚目的成就相比,白南準是開拓了新媒體藝術這一藝術新形式的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