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囉囉咚》民歌原生藝術精神喪失的擔憂

2020-12-28 江漢文學

作者/周守宏(湖北)

編輯/不倒翁

作者 / 周守宏(湖北)編輯/不倒翁

《囉囉咚》是湖北省監利縣的一種原始性很強的秧田號子。所謂原始性,是指民歌原生態的表演形式、表演內容、音樂性質,包括音樂中的原生節奏、旋法等等。這一切都是構成第一性民歌二次表演的因素及條件。

(作者近影)

現在搬到舞臺上的《囉囉咚》的表演,包括演唱及演奏,甚至是伴舞。這是一種體現民族藝術精神的再發生、再創造。然而民間民歌藝術精神的體現是一種純自然而然的發生。在這個問題上,民間歌手的表演同舞臺上歌唱家的表演有著本質上的不同和差異。比如監利縣柘木鄉賴橋村的表演是地地道道的鄉土氣息的原汁原味的表演,沒有加任何雕琢的裝飾的表演。但由於受制於表演者的總體塑造,其中包括樸素的文化修養、粗糙的知識結構、原生環境的自然感應、口傳心授的演唱技巧等等的作用。他們的表演來得情真意切。較之於有較高的文化修養、系統的知識結構、人為環境異化及正規的表演技巧訓練的專業表演者,更為符合民歌表達的原生藝術精神。

(片斷)

對於民歌原生態藝術精神的蛻變這一現象。我作為一個老文化工作者來說是非常擔憂的事。由於《囉囉咚》被收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很多音樂愛好者和縣宣傳文化部門的領導都想在《囉囉咚》這一藝術形式上大做文章。監利縣曾組織過囉囉咚的民歌比賽,這對普及和傳承有好處。這當然也是好事,但作為擔憂的是怕變味。收集來的原始民歌,經專業的演唱者再度表演,聽上去就不是原味,如《五色原線繡一枝花》監南人唱和監北人唱就有區別。比如我和夏香元唱,他是監南人,他唱出來的味就比我唱的效果好,方言吐字都是有講究的。

目前,隨著民歌的專業化表演的層次越高,直覺上叫起來就越不順那麼回事。如果說這是不可理解並不奇怪,每個人的表演風格不一樣。千篇一律的表演也不乏失味。但這都不是理由。奇怪和可怕的是再生表演中的民歌,也叫再創造表演。愈專業化,其原生態的、獨特的、細膩的藝術精神就愈喪失得蕩然無存。

(作者近影)

我最難忘讓我記憶猶新的是在我任文化館長期間,為了推出《囉囉咚》一方面我虛心向老音樂工作者唐永榮老師請教和學習;另一方面深入田頭地角找到了民間藝術收藏家賴小平老師,接觸到了一班地地道道能演唱的民歌手,讓我欣喜若狂、如獲似寶。(所以後來我在申報這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同時也對此項目的保護也作了規劃。)這些民間歌手丟開了手中的農活無拘無束,扯開嗓子就唱,而且愈唱愈來勁。你叫他們唱幾遍他們就唱幾遍,而且每一邊都不一樣,一遍一個花樣。這時的民歌表演是自然的充分體現了這首民歌的原生態藝術精神的總面貌。儘管他們的表演有粗糙的一面,甚至從專業的角度講,無舞臺經驗、無舞美效果。但是最終還是被非遺保護部門認可了,所以隨之,韓國的、省音協的武漢電視臺的紛紛採訪、報導,而且還把這些歌手請進了揚子江音像錄音棚進行了錄製工作。

隨著流行音樂龔琳娜演唱的《忐忑》的出現,方石和我準備合作,把《囉囉咚》按照《忐忑》的風格創造出一首現代的、時尚的流行歌曲。但是如果再去請原汁原味的歌手來唱的話,顯然是不成功。因為不能獨立性、自由性、隨意性地唱了,那只能請專業的演唱者了。(如果這樣下來,原生態的民歌藝術精神將會蛻變了。)在曲式上、聲部上都進行加工,單聲部改二、三聲部加復調音樂,在伴奏上為了體現一個「民」字,加幾把二胡、一支笛子,為了加點低音效果,再加一把西洋的大提琴,如果省裡選上了,要到中央去演出,又得動創作改編的心事。又要重新整理作品、改編作品、重寫聲部,配上現代和聲寫大型復調。再請一二個著名的專業演唱家。伴奏上改用雙管編制管弦樂隊,用六支長號、兩套定音鼓,還要設計最佳得服裝、舞檯燈光、布景裝置,調音臺用幾十近百個聲道以上的......終於演出了。這時再聽這首民歌吧,本已完全徹底地喪失了它的原生藝術精神了。剩下給我們的也就只有一具空蕩的軀殼了。我不敢說這種做法是不是合理的,是不是所謂的與時俱進。問題是在於我們對待《囉囉咚》再生表演中的原生藝術精神的合理接受行為上,一定有不合理的因素和問題。

(作者近影)

《囉囉咚》表演中的原生藝術精神其實說穿了,就只是一種規範化的風格問題。這種風格存在於這首民歌的獨特發生構建之中。其中可以包括民歌生態的地理環境、文化民俗、自由思想、民生思維以及本地區特有的人倫意識等原生文化之中。要正確理解及將這些原生藝術思想的精神進行再發生。首先要做到一點,那就是始終自我的最初印象與當時感受來作為再發生的工具和標準。這一點十分重要。因為每一種民歌的表達都以民歌演唱者自我現實狀態為主要規範來作為衡量尺度的。

《囉囉咚》的場景就秧田裡的畫面。文化館請他們來按照他們自己的方式、自發的、即興的一遍一個花樣地來表演,並在變化之中進行必要的自適性調整,這正是民歌的自娛性目的所在。同時,能使歌手積極地調動起他的各種感覺器官,以民歌的原生態藝術精神為軸心,做到萬變不離其宗。他們演唱民歌,都不講究什麼「可見」的形式,走到哪兒唱到哪兒。既不追究任何前因,也不承擔任何後果。從不注重「外在」的場合。這種傳播方式目的是自娛外,也為了使自己的歌唱在內心世界中與天地同和,這也正是民歌原生態藝術精神的一個偉大方面。

(作者作品)

總的來說,不重視民歌原生藝術精神中的這些「合理內核」,將原生態的囉囉咚再提煉再創作、表演形式。這是能導致原生態民歌藝術精神的徹底蛻變和喪失。這一嚴重的問題應該被文化部門充分認識。不然研究《囉囉咚》、演唱《囉囉咚》都將成為似是而非、似曾相識、大同小異甚至有竊筆盜文之嫌。因此,這是作為我一個在文化戰線上工作了三十七年的老音樂文化工作者一種責任心、一種憂患意識,才對此提出如此擔憂之文。

周守宏簡介:

作曲家,二胡演奏家。漢族,籍貫,湖北。1978年畢業於武漢音樂學院。現為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全國藝術考級考官。歷任湖北監利縣音樂家協會主席,監利縣文化館館長,研究館員。(正高職稱)

多年來,從事群眾文化的宣傳組織、創作輔導等活動。主編了藝術學科的科技成果書籍《中國民族民間歌曲、舞蹈、器樂集成》;均入全國卷,被聯合國收藏。出版了個人創作歌曲選《旋轉舞臺》。代表作有歌曲《中國人》、《面對一切》;歌舞有《田園春曉》、《趕會》;器樂曲有《夢中情思》(1989年選送德國演出。);戲劇音樂《漁媽蓮妹紅軍哥》;論文有《監利民歌初探》、《淺談和弦類別》、《音樂與數學》、《文化館內部管理之我所見》等。

三十多年來,在省市中央電臺、電視臺和報刊等,播放、發表歌曲、電視音樂、器樂曲、論文、歌詞等作品達460餘首(篇)。2007年創作的荊州花鼓戲《漁媽蓮妹紅軍哥》音樂獲全國第十四屆群星創作大獎。其名錄被收入《湖北省宣傳文化系統高級知識分子傳略》、《中國民間名人錄大典》、《中國當代音樂界名人大辭典》等。1998年表彰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作者近影:

相關焦點

  • 愛唱廣西各民族的原生民歌的組合——梢麗組合
    她們擅長演唱廣西各民族的原生民歌,歌聲裡既有精湛的技巧,同時也保留了古老民歌淳樸的味道。她們致力於將廣西的山歌唱出大山,唱出廣西,唱到全世界。他們的表演形式新穎,演唱曲風突出,舞臺展示豐富,青春活力無限,是一支頗具年輕時尚的民歌組合。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從大山的歌到焦石民歌 它唱出了美好的新時代
    囉二囉),高高的掛嘛(呀二喲),社會主義嘛(囉二囉),核心價值觀嘛(呀二依二喲)。富強、民主嘛(囉二囉),是願望嘛(呀二喲),文明、和諧嘛(囉二囉),有保障嘛(呀二依二喲)……」日前,在涪陵區焦石鎮中心小學校五年級四班的教室裡,40餘名學生在焦石民歌市級傳承人羅永祥的指導下,正熱情高漲地唱響由焦石民歌改編的歌曲《創建全國文明城區》,現場氣氛既熱烈又和諧。「焦石民歌是世代焦石人民集體智慧的藝術結晶,是勞動人民思想感情的自然表露。
  • 獻禮新中國70華誕的畲族民歌你聽了沒?快來點讚~
    獻禮新中國70華誕的畲族民歌你聽了沒?快來點讚~ 2019年09月19日 18:05:34來源:人民日報   織好彩帶獻北京囉陽光照在彩哩帶哩上  幸福哩畲鄉哩好風光哩民族之哩花  處處哩香  綠水青山夢飛揚囉  精準脫哩貧致哩富哩忙
  • 原生藝術 Art Brut (上)
    Art Brut 「原生藝術」一詞來自著名的現代藝術家讓·杜布菲。
  • 藝術大講堂——中國民歌裡的大江南北——雲南彌渡民歌《小河淌水》
    中國民歌是我們祖先留下的一筆豐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數量之多,歷史之悠久,品味之高,風格之多樣
  • 「原生家庭論」是一場徹頭徹尾的偽心理學
    遺憾的是,今天我們要告訴你,「原生家庭論」是徹頭徹尾的偽心理學。你將會看到:1、原生家庭理論,根本就不是正統心理學概念,主流心理學教科書幾乎沒有提及;2、你的父母對你最大的影響,其實是遺傳給你的基因。你的人格大約有40%是遺傳的;3、你人格剩下的60%,是環境影響。
  • 尋找中國原生藝術大師,海花島博物館原生藝術館開館在即!
    原生藝術館作為海花島博物館的重要組成部分,致力於發現中國原生藝術創新力量,推動中外原生藝術在展覽、研究、藝術療愈等領域的深度合作,以期為中國原生藝術搭建一個國際化的展示交流平臺。
  • 徐忠平的「原生藝術」,你怎麼看?
    2020-03-19 10:11:36 來源: 珠江書畫 舉報   原生藝術
  • 聆聽中國故事,唱響中國民歌!央視文藝最強陣容傾力打造《中國民歌大會》
    我國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歌,數量極多,流傳極廣,分為號子、山歌、 小調、舞歌和風俗儀式歌曲等。一支傳唱不衰的民歌,它代表著一種民族精神,也代表著我們心愛的祖國。節目錄製期間,綜藝頻道當家主持人全部親自帶隊跋山涉水,深入到全國各地少數民族聚集地尋找原生態的民歌和歌者進行採訪交流。節目中,觀眾不僅能夠聽到很多膾炙人口的民歌,還能更深入和透徹地了解這些民歌的根源以及包含的背景故事,從而以小觀大,發掘出其所在民族和地區的精神與文化傳統。如此「接地氣」的採風經歷讓各位主持人無比難忘。 「我說我在內蒙古划船你信嗎?」
  • 中國紅——陝北民歌發展史
    「幾回回夢裡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那一聲聲信天遊,響徹在廣漠無垠、千溝萬壑的黃色高原上」陝北民歌是陝北人創作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文化的藝術瑰寶,是世界三大民歌之一,經久不息而代代相傳。洋芋疙蛋——賀東,作為一名陝北民歌的傳承者,一曲高歌,響遏行雲,全掃靡靡之音;一聲入耳,盪氣迴腸,令人精神為之一振。
  • 當民歌演出遇上新媒體藝術 會以怎樣的方式打開
    8月24日晚2020年山西左權民歌盛典在秀美的太行山下盛大舉辦。本場演出由北京保利演出有限公司承制,本場演出利用新媒體藝術燈光秀與演出相融合的先鋒演出形式,打造了中國首部山體實景民歌大秀。本場演出通過震撼人心的視聽感受、心底而發的家國情感,「回顧經典、致敬經典、創新經典」,讓古老的民歌在有著「萬首民歌千出戲」之稱的山西左權煥發活力,向全國乃至世界人民展示新時代民歌的魅力。
  • 孟宗伋——陝北民歌藝術人生
    「也許別人羨慕那種安穩的生活,可我卻不甘心拿合唱夾在舞臺上站一輩子,我要去有沙漠、草原、桃花水的榆林演唱、舞蹈,去鍛鍊自己,體驗生活,學習、挖掘更多的陝北文化藝術。」1982年,文化部專調文工團赴京進行示範表演,王向榮、郭雲琴、李增恆(已故)等一批陝北民歌演員也隨團演出。當年7月,榆林民間藝術團正式成立,孟宗伋任團長,主抓業務,在發掘整理、繼承研究和發展陝北民間藝術方面取得了優異成績,培養了一大批具有極高藝術造詣的演員,這批演員也在後來成為了榆林文藝界的中堅力量。
  • 原生藝術 | Hawa Diallo 作品
    ---【原生藝術在這之後,哈瓦的業餘時間和思想被藝術所消耗。每做一件作品,她過去恐懼的荊棘都被拔掉了。她生動地描繪了她所離開的國家的夢,她自然而然地畫出了她在紙上看到的符號和形狀。她逐漸從過去的暴力中康復了。
  • 中國民歌表演藝術中青年人才高級研修班在長壽開班
    10月26日,中國民歌表演藝術中青年人才高級研修班在長壽開班。中國民協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邱雲華,中央廣播電視臺高級編輯、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民間音樂藝術專業委員會主任朱志忠,重慶市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陳若愚,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師明萌參加開班儀式。
  • 安海86歲顏昌瑞: 堅守古鎮文化瑰寶「嗦囉嗹」
    其中不得不提的,便是他數年如一日地堅持致力於「嗦囉嗹」這一傳統民俗的搶救、整理、組織和傳承工作。在他的努力下「,嗦囉嗹」得以在古鎮傳承下來。自1954年調入安海文化站從事群眾文化工作至今,一幹就是52年,在他手上保護了不少文化習俗,包括「嗦囉嗹」、水上捉鴨、攻炮城等安海特有的民俗。
  • 「土哥苗妹」央視唱響湘西民歌!超級好聽!
    引起一片喝彩聲~~~關於《中國民歌大會第二季》《中國民歌大會第二季》是由中央電視臺大型節目中心製作的民歌競技類節目,由朱軍、董卿擔任主持,由田青、李松、王黎光、李谷一等人擔任點評嘉賓。節目以「原生天籟、律動中國」為主題,更全面、更深入、更趣味地展示民歌魅力、傳播民歌文化、普及民歌知識、講述民歌故事,用言簡意賅、通俗易懂的語言普及民俗文化知識。
  • 安徽巢湖:「民歌之鄉」文藝匯演展示傳統民歌魅力
    11月3日晚,以「傳承民歌文化,唱響時代華章」為主題的巢湖市蘇灣鎮第六屆司集民歌文藝匯演,在「民歌之鄉」蘇灣鎮坊集社區農民文化活動廣場舉行,當晚匯演網絡直播平臺點擊率達41.1萬人次。
  • 一部和聲藝術構思獨特的中國民歌鋼琴小曲集(中)
    音樂作為音響的藝術,能夠喚起人們的情感體驗,不同時代、國度、民族的音樂語言是可以通過聆聽來感受與相互溝通的。運用摘引的素材來與民歌構成中西音樂語言的「對話」,並非是風格的簡單並置或技術的生硬拼湊,而是包含著作曲家特定的藝術構思與聲部結合在技術上的精巧處理。
  • 「新時代·新民歌」中央音樂學院創作中心民歌作品專場音樂會在...
    「新時代·新民歌」中央音樂學院創作中心民歌作品專場音樂會在延安大劇院上演 發布時間:2020-10-19 08: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