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山參補陽氣,「陽氣足,百病除」看看古醫典怎麼說?

2020-12-28 騰訊網

來源:搜狐https://www.sohu.com/a/340089071_737765?spm=smpc.author.fd-d.6.1596263015366duS8HKZ

在幾千年的傳統養生和醫學中,歷代的養生和醫學家,一直在強調陽氣重要作用,萬物之生由乎陽,萬物之死亦由乎陽。

那麼,「陽氣」究竟是什麼?它對人體又有什麼重要的作用呢?

人的一生就是一個陽氣衰減的過程,所謂「人活一口氣」。這個氣就是指人體的陽氣。人體的氣充斥全身,無處不在,按分布及特點不同,可分為「元氣、宗氣、營氣、衛氣、中氣」這五氣,它們統稱陽氣。

陽氣實際上就是人體真氣,其根源來自我們所說的元炁。元炁儲藏在腎裡,屬於人體先天之本!

陰是指人有形有質的身體,陽是指人體所具有的能量。《黃帝內經》中講:陽化氣,陰成形。(陽化成身體所需的能量,陰形成看得見摸得著的身體)

《黃帝內經·素問》: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

這句話是闡釋陽氣之作用的,陽氣對於人體而言,就像是太陽對於我們生存的環境。一旦損耗或者失去,就會損失壽命、生理機能得不到彰顯!所以,養護陽氣是養生、預防保健的根本。

人之生長壯老,皆由陽氣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陽氣為之化。陽強則壽,陽衰則夭。

萬病皆由陽氣損傷所致。現代人由於工作及生活的嚴重壓力,或其自身所有的不良嗜好,常常會出現渾身無力、精神疲乏、失眠健忘、肝氣不舒等亞健康症狀,其實都和陽氣損傷有關。

壓力和疲勞對自身陽氣的損耗,空凋冷氣對陽氣的侵蝕,人們的陽氣似乎越來越弱了…

野山參是一種名貴的中藥材,人參最好的功效就在於補氣,能夠達到氣血充足的作用,這樣能夠提高身體的免疫力水平,在預防疾病方面,效果非常的好,裡面含有多種酸酯,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尤其是對於身體體質差,或者是大病初癒的人士來說,適當的吃一些人參,能夠達到快速恢復身體的作用。

《素問》言:無陽則陰無以生,無陰則陽無以化。故補氣須用人參,血虛者亦須用之。

《本草通玄》曰:人參職專補氣,而肺為主氣之藏,故獨入肺經也。肺家氣旺,則心脾肝腎四藏之氣皆旺,故補益之功,獨魁群草。凡人元氣虛衰,譬如令際嚴冬,黯然肅殺,必陽春布德而後萬物發生。人參氣味溫和,合天地春生之德,故能回元氣於無何有之鄉。

李杲《用藥法象》曰:人參,甘溫,能補肺中元氣,肺氣旺則四髒之氣皆旺,精自生而形自盛,肺主諸氣故也。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陽氣受損內臟易下垂
    中醫常講,陽氣不足,百病叢生。陽氣是什麼?體內陽氣是如何漏掉的……很多人對這些常識一知半解。夏季是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期,同時也是陽氣最易受損的時候。多位知名專家分享了一套固護陽氣的實用方法。陽氣強弱決定生存能力何為陽氣?山東德州市中醫院老年病科副主任李林林說,陽氣是我們身體裡一切生命跡象的推動力,好比太陽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能量來源。《黃帝內經》中有「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的說法,意思是陽氣就像天上的太陽,丟掉會影響壽命。這強調保護陽氣的重要性。
  • 陽氣不足百病生,男性不經意的行為,正偷走你的陽氣,身體耗不起
    陽氣足,身體好,而相反,陽氣不足百病生。身體正常的運作,需要陽氣的支持,尤其是對於男性來說,陽氣是身體運作的根本,在養生學上,男為陽,女為陰。陽氣對男性的重要性,相信不用多說,都是知道的,然而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少男性,都出現陽氣不足的情況,身體也因此出現各種問題。
  • 人體就像機器,陽氣就是能源!老祖宗留下的三把陽氣鑰匙,收好了
    陽氣這個詞語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不管是看的中醫,還是在電視中看的武俠小說,都有過陽氣這個概念,但是陽氣到底是什麼呢?相信很多人都是一知半解的,中醫認為陽氣乃人之根本,它參與著我們的生長,發育,衰老和死亡,而陽氣分為先天陽氣和後天陽氣,先天的陽氣是我們與生俱來的,一旦消耗殆盡我們就得面臨死亡了,而後天陽氣能夠通過食物,鍛鍊等方式補充,還能夠促進先天陽氣的分泌,幫助我們更健康。
  • 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
    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古人的浪漫,現今的我們,不去深思很難體會。有道是「冬至大如年」,殊不知古時冬至就是年,或者說冬至是曾經的年。3000年前周公姬旦以「土圭法」測出冬至夏至。夏至日最長,冬至夜最久。
  • 腳冰涼,吃東西易上火,是陽氣跑錯地方了?如何把陽氣拉回正軌?
    腳底冷是陽氣不足的表現,吃東西容易上火,是陽氣太多的表現。所以,人們很想知道腳很冷還容易上火,到底是怎麼回事?腳冰涼,口腔卻容易上火,這樣的現象被認為是陽氣上下顛倒,說明陽氣所在的位置不對,不代表人體缺少陽氣。而且,這樣的人體質很差,經常吹一吹風就會感冒流鼻涕。現在的人們基本上都有這個問題,也跟平時的生活習慣有關係,白天長時間趴在桌子上工作。
  • 陽氣不足、寒氣重?一穴位,一碗粥,補足一年陽氣,來年少生病!
    一天之中,陽氣晝夜循於周身禦敵於外,夜晚歸於陰,一年之中,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順應秋季特點,陽氣逐漸斂降於陰分之中,潛藏封存,陰陽和合才能身體健康,然而很多夜貓子愛好熬夜,晚上還要亢奮不睡,迫使陽氣外越,不能斂降於陰,耗散陽氣,導致陰陽失調,寒邪趁虛而入。
  • 小雪養生,顧護陽氣是重點
    小雪是入冬後的第二個節氣,古代將小雪分為三候:一候虹藏不見,陰氣旺盛陽氣隱伏;二候天氣上升,萬物失去生機;三候閉塞而成冬,萬物氣息飄移幾乎停止,由此可見,「小雪」預示著冬天真的到了。天人相應,小雪節氣也是人體陽氣隱伏、陰氣旺盛的時候,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中醫師王省說,此時最重要的是顧護陽氣,做到以下幾個方面,方能使陽生陰長,陰陽互生,平安入冬。適當補充溫陽散寒,固腎益精的食物《本草綱目》記載,羊肉能補中益氣、開胃健力。
  • 常食2物堅持4按,健脾益氣,昇陽氣
    人生老病死,可以說是陽氣衰減的一個過程,所謂"人活一口氣",其實這個氣指的就是人體的陽氣。人體的氣無處不在,充斥著全身各處,可分為"元氣、宗氣、營氣、衛氣、中氣",而這5種氣均被統稱為陽氣。為何陽氣弱生百病?
  • 一年最適合補陽氣的時間到了,孫思邈的這個方法,讓你補到更好的陽氣
    外面大大的太陽是陽氣最足,能量最足的。我們的身體,也是陽氣巡行體表,氣血在外,內在的陽氣顯得有些虛弱。脾胃的功能也並不強大。這時候不適合大補滋膩的東西,想要補好陽氣,有一個不上火的,以陽養陽的好方法。這個方法,就是古法「日光灸」。
  • 6種「耗陽」行為,男性最好節制,忍不住的人,陽氣遲早離你而去
    陽氣它依靠人體的器官和組織來維持,並把這樣的氣體充盈於全身。陽氣不足,百病叢生,人生病,一定先是"陽"出了問題,最後累積到「陰」出了問題。陽虛者十之八九,陰虛者百無一二。陽氣對於人的重要性就好比太陽對於大自然一樣。自然界萬物生長需要太陽,人的生命活動需要陽氣。故張景嶽說「天之大寶,只此一丸紅日;人之大寶,只此一脈真陽 !」
  • 陽氣是人體的「寶貴財富」,幾個小妙招,把失去的陽氣慢慢補回來
    人體需要陽氣,就像是植物需要陽光一樣,缺少了陽光植物就會發黃,人體也是一樣,當陽氣缺少了之後,身體就會比較虛弱,尤其是男性會缺少男性應有的體力和氣魄。陽氣偏弱的男性整日裡看起來都會軟綿綿的,就像沒睡醒一樣,還沒有從事什麼體力工作就一副體力不支的樣子。而生活中有很多女性認為陽氣是陽剛之氣是男性才要注意和擁有的,其實這種理解是錯誤的,缺乏陽氣的女性面色會發黃,這是體內血液循環效率低所發出的人體信號,而陽氣充足的女性面色紅潤且抵抗力強,面色就像旺盛的花朵光鮮亮麗,所以陽氣對女性來說同樣重要。
  • 老中醫3個養陽氣的妙招,讓你陽氣十足,遠離手腳冰涼
    在中醫角度來看,這種人體現象是陽氣虛弱的表現,就是所謂的陽虛。手腳易冰涼,專家怎麼說?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主任醫師劉維忠表示,中醫的理論是,人體是通過氣血的在全身的循環運轉,將必備的營養物質輸送到身體各處,而後才能維持正常的機能運轉。
  • 逢九必灸 || 夏季到來灸補陽氣!夏季不補,秋冬受苦!
    今天是2018年6月9日,品艾倡導「逢九必灸」每逢9日、19日、29日愛自己「艾」家人,尤其是在夏季「三伏灸療法」是通過利用全年中陽氣最盛的三伏天,人們體表陽氣也相對充沛的時機,進行灸療,以起到溫養經絡、祛溼散寒、補虛助陽的作用,改善各種冬季疾病。可謂借天時來治病。
  • 腫瘤的本質是陽衰寒聚,補足陽氣讓腫瘤君滾蛋吧!
    如足內踝的腫脹或者水腫,那是因為腎經的陽氣不足而寒氣太盛,陽不能化水為氣,結果陰寒凝結在腎經的下段,形成水腫。比如腫瘤這是明顯的,陰性病首先,只有三陰體質的人才可能會生腫瘤,三陰體質的最明顯特徵是陽氣的不足,對陰邪已經不能形成有效的抵抗。
  • 不花錢,教你向老天要陽氣,把「陽氣」養回來!
    當6條陽經對身體供應得很充足,自己也有很充足的陽氣的時候,多餘的陽氣,就要「流入」督脈,被保管起來,並在身體又需要陽氣的時候「反哺」。在督脈上,有28個大穴,其中16個穴位,都在脊柱這條線上。其中包括風府、啞門、大椎、命門、長強等性命攸關的穴位。所以【督灸】,能治好那麼多強脊炎的病人,等於我有16支力量強悍的部隊,去驅散隱藏在體內的病邪。
  • 現代人必須戒掉的十大耗傷陽氣惡習!你行動了嗎?
    若是以生冷食物冷飲來解暑,則是犯了「虛虛實實」之誤,脾陽受損則運化不利,出現腹痛、腹瀉、乏力、消瘦等症;喜食甜膩厚味,人體無法運化致痰溼內生,溼為陰邪,且重著粘滯,阻礙陽氣的運行,導致陽鬱陽虛證;嗜食辛辣使人精神亢奮,陽氣過分的耗散,也會導致陽氣虧虛。
  • 萬病皆損於陽氣,冬三九如何培固陽氣?實用補陽3步法一定要學會
    本 期 導 讀 冬季斂陽,陽氣充沛則百病得愈。為什麼要在冬季斂陽氣?所謂冬季閉藏陽氣,來年不病溫,冬季是四季養生的重中之重,冬季的養生質量關乎著來年的健康。陽氣為生命之根,陽氣盛則生命力強《中藏經》指出「陽者生之本,陰者死之基」,「凡萬物之生由乎陽,萬物之死亦由乎陽,非陽能死物也,陽來則生,陽去則死矣」。都強調了陽氣是生命中重要的一環,必須引起重視。人體中的陽氣,是循行在臟腑之間的部分,具有溫煦、推動、興奮等作用。
  • 國人之痛,這些傷陽氣的西藥,你一定要知道
    而正確的治法應該扶陽,使陽氣潛藏,則虛陽可斂。 雖然不少西藥會損傷陽氣,但中醫仍然有辦法糾正。根據「寒則熱之、虛則補之」的原則,我用附子理中丸、四逆湯、桂枝湯等,配合針灸,達到了針藥灸並用的雙重效果,其溫中散寒,益氣健脾,調理胃腸,活血通絡以及防病保健,強身壯體的作用,正可對抗該類藥的傷陽副作用。
  • 陽氣「飄起來」,雜病就冒出來!餘聽鴻的醫案,教你收好陽氣
    我想說的是,我們體內的陽氣,必須要「收得住」。收住陽氣,我們氣定神閒。陽氣收不住,飄上去,雜病就冒出來了。我給你講個例子吧。故事的主人公,叫做餘聽鴻。這是一個非常美的名字。還是那句話,如我開篇所說,陽氣是不能「飄起來」的。陽氣一旦飄起來,雜病就呼呼呼地冒出來。顯然,上文中的患者,就是陽氣「飄起來」了。你看,這個人面紅目赤,牙齦出血。這個現象是熱象無疑。但是,餘聽鴻通過望診、聞診,問診,以及切診,發現患者的所謂熱象,是虛假的。
  • 陽氣不通、愛出汗?3味草藥,打通全身陽氣
    古人認為:陽氣於冬季便潛藏在地下,春季陽氣上升衝出地面而與陰氣相搏發出聲音則成雷,從陰陽象數理論講,冬天不應該有雷,如果冬天打雷,就意味著天地藏不住陽氣了,因而冬季也被稱為我們守護體內陽氣的關鍵時期。大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