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新片出了資源。
有人在網上預言:「華語電影要出大師了」。
獲得如此好評,這部電影什麼來頭?
《熱帶雨》
阿玲。
年近40歲。
從馬來西亞移居到了新加坡,在一所中學擔任中文老師。
多年來,她一直想有一個孩子。
打了八年的催卵針,做了好幾次人工受孕……但一直都沒有成功。
疲憊和壓力之下,丈夫覺得過夫妻生活像是在完成任務。
夫妻倆,越走越遠。
此外,阿玲還有個癱瘓的公公。
丈夫工作繁忙,照顧公公的職責大部分都落在了阿玲身上。
白天,她在學校上課,晚上,她做飯、洗碗、給公公擦洗身體,等丈夫回家為受孕做準備……
幾乎沒有社交,她在學校和家兩點一線的奔波著,日復一日。
在學校,她也過得並不如願。
新加坡對華語教育並不重視,許多學生寧可講英文也不願講華語,這讓她在職場中也很難獲得價值實現。
但,有一個學生除外。
許家樂,班上唯一一個認真學習華語的男生。
不知不覺,阿玲和他越走越近,一段曖昧的感情在氤氳,並且還發生了肉體關係。
而這,卻在一次意外中暴露在了陽光下。
許多人打開這部電影,都是衝著「師生戀」這個噱頭。
但小編想說,如果只看到禁忌戀,那絕對是一大損失。
影片的議題很廣,女性困境、婚姻問題、移民問題、新加坡的教育問題……
現實議題和細膩的拍攝方式,壓抑和沉靜的奇妙反應,都讓人為之著迷。
導演陳哲藝,新加坡導演。
6年前,他憑處女作《爸媽不在家》一鳴驚人。
在坎城斬獲金攝影機獎,導演處女作獎。
在中國臺北金馬獎,斬獲了包括最佳劇情片在內的四項大獎。
自《爸媽不在家》之後,大家就一直在等他的第二部作品。
這一等就是6年,去年在平遙電影節放映的時候就獲得了一片好評,榮獲三項大獎。
據陳哲藝介紹: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自己嘔心瀝血寫下的劇本。
《熱帶雨》中阿玲艱難受孕的經歷,更是他和太太在生活中的真實經歷。
對女主角楊雁雁來說,出演阿玲也是個不小的挑戰。
首先,她需要跨越心理障礙。
《爸媽不在家》中,她和許家樂飾演一對母子。
《熱帶雨》中,她和許家樂出演一對禁忌戀的師生。
從母子到情人,這心理壓力可以想像,尤其是這兩個人還要有一大段的激情戲。
導演表示,「現在這個版本是刪減過的,在國外放映的版本激情戲的尺度更大。」
未刪減版本小編應該是無緣觀看了,僅就國內這個版本來說,尺度就已經夠駭人了。
其次,阿玲和楊雁雁的反差巨大。
生活中,楊雁雁是大大咧咧的性格,但在影片中,阿玲則是一個溫柔、隱忍、散發著知性美的女人。
如何打破自我,重塑一個和自我截然不同的形象,這也是一個挑戰。
阿玲是一個傳統的東方女人。
渾身上下散發著母性光輝,看似柔弱,但其實很堅韌,心理特別強大。
為了要一個孩子,她打了足足八年的催卵針,自己給自己打針如同家常便飯般自然。
為了呈現出這種狀態,楊雁雁每天都拿著大號針管給自己打生理鹽水,一個月下來,才有了打針像家常便飯的狀態。
有時候,演員的努力程度真是我們普通觀眾所難以想像的。
除了女性困境,片中對東方家庭觀的著眼,也很有意思。
整部電影中,只有阿玲在說華語,她是接受傳統東方文化的人。
她和母親分隔兩地,日常通過電話聯絡。
弟弟有時候會來學校看她,每次來還會給她帶榴槤吃。
與之相對的是丈夫的家庭。
公公雖然雙腿癱瘓,但頭腦卻是清楚的,只是無法表達。
阿玲的丈夫和他在一起,相對無言。
丈夫的姐妹因為阿玲夫妻倆住著公公的房,也自然認為照顧公公是他們的職責。
所以,那麼多兒女,真正和公公相處最多的其實是阿玲這個兒媳。
東方的傳統家庭觀念和利己功利的家庭觀,對比如此鮮明。
片名《熱帶雨》,導演意圖是想讓大家看到熱帶陽光下不一樣的那一面。
潮溼黏膩,陰沉,但又充滿躁動。
片中許多重要場景都發生在雨天,尤其讓小編記憶深刻的,是阿玲看到丈夫出軌的那一場。
她開著車送許家樂回家,在紅綠燈看到了丈夫和情人的身影。
天降大雨,雨刷唰唰的舞動著,車上放著音樂。
駕駛座上的她傳出壓抑不住的哭聲,副駕駛的許家樂善解人意的沒有說一句話。
雖然影片對許家樂並沒有濃墨重彩的介紹,但通過細枝末節,不難猜測這也是個家庭關係淡漠的青年。
父母幾乎沒有出現過,最重要的武術比賽,也是阿玲帶著公公充當著家長角色。
很奇妙,老中青三代,沒有任何血緣關係,但在影片中卻像是真正有溫度的一家人。
怎麼形容阿玲和許家樂的感情呢?
有激情的成分在,但並不是只有生理需求。
有懵懂的成分在,但並不是完全一不小心。
更像是,兩個人彼此慰藉,她讓他感受到了溫暖和關愛,他無形中承擔了缺席的愛人角色。
不是故意為之,但自然而然就到了無法收拾的地步。
關於「出軌」「師生戀」的題材,隨之而來的必有道德上的批判。
如果不是阿玲丈夫已經出軌,阿玲和許家樂的舉動估計要被罵個狗血淋頭。
如果不是許家樂率先有所舉動,兩個人的感情也蠻幹淨,否則阿玲估計也有汙名。
小編總覺得,藝術作品要有一定的價值導向,但不該被價值所束縛住。
有些東西,只有被呈現出來,大家看到了才會有更深的思考。
相比較去指責這一情緒式的舉動,去考慮問題根源顯然要有意義許多。
未 經 允 許 請 勿 轉 載 到 其 他 公 眾 號請 給 該 公 眾 號 留 言 獲 取 內 容 授 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