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說:「獨往獨來,是謂獨有。獨有之人,是謂至貴。」
熱鬧是別人的狂歡,孤獨是自己的自由。
一個人左右逢源,未必能和自己好好相處;
和別人打成一片,未必能忍受一人時的孤獨。
有智慧的人,都喜歡獨處,內心清靜,便是自由。
01
人生孤獨,乃是常態
古人說:「世間之法,獨生獨死,豈復有伴。」
人生本就是一場迎來送往的修行。
你送別人,別人送你,沒有誰可以相伴一生。
莊子的妻子死了,莊子敲打著瓦盆唱歌。
惠子說:「你這樣做,不會太過分了嗎?」
莊子說:「人生在世,就像春秋四季,死後回歸自然,我又何必哭泣?」
相聚短暫,孤獨綿長,學會與孤獨為伍,才能找到浮世清歡。
《莊子·天運》中講:「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江湖。」
人與人之間最好的關係,不是在乾涸的池塘裡相濡以沫,而是在各自的江河裡盡情暢遊。
人情世故,有太多逼不得已;世事喧囂,要留些空間給自己。
孤獨是人生常態,做自己的知音,不必向他人尋求。
02
行高於人,嘗盡孤獨
《莊子·逍遙遊》中講:「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境界高的人,有三樣不在乎:不在乎自己,不在乎功績,不在乎聲名。
而這三樣,恰恰是普通人最在乎的東西。
惠子在梁國做丞相,莊子去拜訪他。
有人說:「莊子來此,是圖謀惠子的相位。」
惠子下令全城搜捕,莊子卻自己找上門來。
莊子說:「鳳凰只喝甘甜的泉水,只吃竹子的果實。可笑的是,貓頭鷹卻守著腐爛的老鼠,擔心被鳳凰搶去。」
小人之心,難度君子之腹;曲高和寡,不免對牛彈琴。
境界越高,越會嘗到孤獨的味道,高處不勝寒。
後來,惠子去世,莊子站在他的墓前抱憾:
「自你離去,我沒了可匹敵的對手!也沒了可論辯的朋友!」
人生有兩大憾事,一件是不遇知己,一件是不逢勁敵。
歸根究底,不過是沒有人和你站在相同的高度。
老子說:「和其光,同其塵」,既然清者自清,濁者自濁,學會獨享孤獨,不必憤世嫉俗。
03
享受孤獨,便是自由
《莊子·讓王》中說:「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於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
真正的自由,是心上無枷鎖,身上無繁務。
一天,莊子在水邊垂釣,楚王派人請他入朝,做楚國丞相。
莊子說:「楚國有一隻神龜,被殺後供在朝堂上,極盡尊榮。但不知,它是願意死後被供奉,還是活在泥潭中。」
使者說:「想必更願意活在泥潭中。」
莊子說:「請允許我在泥潭中,搖首曳尾吧。」
孤獨,不是一種冷漠,而是一種選擇。
自古高士愛孤獨,寧可清貧而生,也不願富貴相累。
常言道:「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凡事能用兩句話解決:「關你什麼事?」「關我什麼事?」,一切都會簡單許多。
呼朋引伴的人,不一定真有人懂;終日忙碌的人,不一定快樂充實。
孤獨和自由,是這個時代真正的奢侈品。
懂得享受孤獨,就是一個人最昂貴的自由。
作者:國文,來源:國學生活(ID:gxsh789)。國學智慧,美好生活。心靈遇見經授權發布。圖片: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