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耶穌這位老頭生育和教導的子孫侵我海疆,轟我國門,佔皇城,燒圓明,霸香港,掠澳門,吞臺灣,割江東,亡東北。劃完十字,揮刀殺人,再念阿門。現在,這位老頭的子孫亡我之心不死,扶臺獨,幫日本,部薩德,搞西化。新仇舊恨沒齒難忘。這位老人何「聖」之有?我們很多人卻為他過生日!真正的中華兒女,請遠離聖誕。我們的「聖」人只有毛主席,只有毛主席才是我們的大救星,才是我們心中的神。只有共產黨才能固我江山,壯我中華。請不要祝我聖誕快樂,聖誕不是我的節日。因為我是不忘國恥的中華兒女。我們要過屬於我們自己的「聖誕節」——12月26日毛主席誕辰日!
你真的了解聖誕節麼?一個朋友突然這樣問我,我蒙了,是呀我從來沒有想過,為什麼過聖誕節,聖誕節又有什麼意義?
為此查閱了些資料,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寫成文章和大家一起分享:聖誕節並不適合中國人。
過聖誕節人你們有想過麼?聖誕節其實對中國來講是個恥辱節。
八國聯軍,是指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以軍事行動侵入中國的大英帝國(英)、美利堅合眾國(美)、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法)、德意志帝國(德)、俄羅斯帝國(俄)、大日本帝國(日)、奧匈帝國(奧)、義大利王國(意)的八國聯合軍隊。
除了日本外,其他七國都是信基督教的。
西方基督教會把中英《南京條約》稱為在華傳教的"轉機", 基督教乘機而入。基督教在被侵略時期傳入中國的目的就是同化中國人的思想,以便於進行殖民地統治。基督教傳入中國的歷史上深深的印刻著「恥辱」兩個字。聖誕節是基督徒的節日,也是中國人的傷疤,不適合中國人,勿忘國恥!
八國聯軍屠殺中國人的真實老照片-洋人在中國的禽獸暴行
八國聯軍強姦我婦女獸行堪比日軍(圖)
八國聯軍 侵華 暴行
八國聯軍日本強盜在北京安定門外殘殺義和團民-庚子事變·八國聯軍影像八國聯軍每個部隊都會配備傳教士?
八國聯軍每個部隊都會配備傳教士(因為八國聯軍的傳教士早些已經在中國摸過底了的,那裡有財寶那是了如指掌輕車熟路的帶路搶東西),八國聯軍用鴉片來砸開中國的大門,八國聯軍每個士兵都是奴誠基督徒都抱著同樣的一個信念搶光燒光砸光!這就是基督徒不可否認的真實面目!
基督徒從古至今根本不會什麼內疚,壞事做多了嘛都熟練完加上臉皮又厚,還十分炫耀的把搶來的東西放在自己國家的博物館裡供人們欣賞!
英國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文物
第二次鴉片戰爭,是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聯合發動的侵華戰爭。英國與法國趁中國太平天國運動之際,以亞羅號事件及馬神甫事件為藉口,聯手進攻清朝政府的戰爭,所以被英國人稱為"亞羅號戰爭"。又稱"英法聯軍之役"或"第二次中英戰爭"。
因為這場戰爭可以看作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延續,所以也稱"第二次鴉片戰爭"。戰爭中沙俄出兵後以"調停有功"自居,並脅迫清政府割讓150多萬平方公裡的領土至今,從而成為最大的贏家。
第二次鴉片戰爭迫使清政府先後籤訂《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中俄《璦琿條約》等和約,列強侵略更加深入。中國因此而喪失了東北及西北共150多萬平方公裡的領土,戰爭結束後清政府得以集中力量鎮壓了太平天國,維持統治,清史稱同治中興。
圓明園被焚毀1860年10月24日、25日,奕欣分別與額爾金、葛羅交換了《天津條約》批准書,並訂立中英、中法《北京條約》。中英、中法《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有:開天津為商埠;準許英、法招募華工出國;割讓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退還以前沒收的天主教資產。法方還擅自在中文約本上增加:"並任法國傳教士在各省租買田地,建造自便";賠償英、法軍費各增至八百萬兩,恤金英國五十萬兩,法國二十萬兩。
中英、中法《北京條約》籤訂後,英法聯軍開始撤離北京。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
再次說明一下,八國聯軍全部都是基督徒,不是個別的一小挫人。1858年5月,英法聯軍侵佔大沽炮臺,並以進攻北京作為威脅。6月23日,迫使清政府與英、法、俄、美四國分別籤訂了《天津條約》。
主要內容:
公使進駐北京;開放牛莊、登州、臺南、淡水、潮州、瓊州、漢口、九江、南京、鎮江為通商口岸;外國商船可以自由駛入長江一帶通商口岸;外國人可以到內地遊歷經商;外國傳教士可以到內地自由傳教;中國對英、法兩國賠款600萬兩白銀。1860年10月,英法侵略軍佔領北京。侵略者以焚毀皇宮作為威脅,迫使清政府籤訂了中英、中法、中俄《北京條約》,作為《天津條約》的補充,續增的條款包括:開天津為商埠;割九龍司地方給英國;準許外國人在中國買賣人口;將已充公的天主教教堂財產發還,法國傳教士可以在各省任意租買田地,建造教堂;對英、法兩國賠款各增至800萬兩白銀。
摺疊大片領土被割讓1856年,趁英法聯軍進攻廣州,俄國公使普提雅廷與清政府談判邊界問題。1858年5月,俄國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乘英法聯軍攻陷大沽口之際,以武力強迫清廷黑龍江將軍奕山籤訂了俄國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掠奪中國北方國土中俄《璦琿條約》。
根據這個條約,中國割讓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的60多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予俄國,並把烏蘇里江以東約40萬平方公裡的中國領土劃作中俄共管。另一方面,俄國伺機介入調停,普提雅廷先於英法美三國與清政府籤訂了《中俄天津條約》。
《中俄北京條約》即《中俄續增條約》。1860年(鹹豐十年)沙俄利用英法侵華聯軍攻佔北京的軍事壓力,強迫清政府籤訂的不平等條約。由清欽差大臣奕欣與俄國駐華公使伊格那提也夫在北京籤訂。共十五款。主要內容為:
(1)將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約四十萬平方公裡的中國領土,強行劃歸俄國;
(2)規定中俄西段疆界,自沙賓達巴哈起經齋桑卓爾、特穆爾圖卓爾(今伊塞克湖)至浩罕邊界, "順山嶺、大河之流及清朝常駐卡倫等處"為界,根據這一規定,於1864年籤訂 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將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和齋桑卓爾南北四十四萬多平方公裡的中國領土,割給俄國;
(3)開放喀什噶爾(今喀什市)為商埠;
(4)俄國在庫倫(今外蒙古烏蘭巴託)、喀什噶爾設立領事官。
1860年11月,中英、中法《北京條約》籤訂後,英法聯軍開始撤離北京。俄國新任駐華公使伊格那季耶夫以"調停有功"為由,提出了新的領土要求。14日,清政府與俄國籤訂了《中俄北京條約》,同時,俄國還將由其提出的中俄西部邊界走向強加給中國,把歷來屬於中國的山河湖泊和設在中國境內的卡倫指為分界標誌,為更多地割佔中國西部領土製造了條約。根據1864年,俄國強迫清政府訂立《勘分西北界約記》,割佔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44萬平方公裡土地。成為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最大的獲利者。
產生影響
1、政治上,它使中國損失了更多的主權和領土,中國喪失了100多萬平方公裡的土地。
中俄北京留守北京和洋人周旋的恭親王奕欣條約還為沙皇俄羅斯更多地割佔中國西部領土製造了條件。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進一步加深;清朝統治者投靠外國侵略者,開始成為他們的附庸與工具,中外反動勢力公開勾結,共同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
2、經濟上,外國侵略勢力擴張到中國沿海各省,並伸向中國內地,方便了列強傾銷商品,掠奪廉價原材料和勞動力,使中國受到資本主義經濟的侵略性衝擊。
3、鴉片貿易合法化、華工出國及允許外國人前往內地傳教,都使中國的社會矛盾更加激化。
4、外國公使駐京加強了對清政府的影響和控制。
5、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佔領京城,火燒圓明園,對中國文化和心理都造成了沉重打擊,地主階級分化,部分滿清統治者痛定思痛,決定"師夷長技以制夷",從而開始了"洋務運動",迎來了迴光返照的同治中興。
6、喪失大片領土。
總理衙門
割給英國的九龍半島只是彈丸之地,而割讓給沙俄的領土則前後達150萬平方公裡之巨,奠定了後來中華民國的版圖基礎。7、戰爭結束後
清政府得以騰出手來鎮壓太平天國,勉強維持了其統治。《北京條約》剛一籤字,英、法、俄等公使就立即表示,只要清政府認真"履行條約",就可以得到"任何援助"。
1861年1月,清政府設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1862年1月,清政府對太平天國事件確立了"借師助剿"的方針,引用外國軍隊來幫助其鎮壓內亂。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之後,清政府的統治得以繼續維持.第二次鴉片戰爭,清政府再一次向外國侵略者屈服,造成了極為嚴重的後果,中國在半殖民地道路上陷得更深了。但是,廣大中國人民反抗外國侵略的鬥爭從未停止過。他們在英法聯軍所到之處,奮起進行保衛祖國的鬥爭,顯示了中國人民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
「文明的衝突」是必然的!衝突的核心不必迴避或麻痺。美國的各種基金支持牧師、神父到外國去傳教;美國的資金控制各地媒體配合宣傳西方宗教,詆毀其它宗教已是不爭的事實,臺灣的星雲大師不惜虧損也要創辦《人間福報》日報,就是因為臺灣媒體已被美國主導,有計劃地在破壞佛教與兩岸關係;美國是個神奇的存在,在好萊塢這個最好的營銷者渲染下,這裡成了人間的天堂。殊不知,多少中國的精英、夢斷西方樂土:好萊塢的電影植入西方宗教教義,在劇情裡巧妙傳教;美國支持的亞洲領導人有西方宗教信仰的比例高達90%。
這些現象都說明在文化戰略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文化侵略是多麼系統化地在長期運作中。
每當西方節假日收到朋友的祝福,無奈之感就會湧上心頭。
我不是基督徒,何來聖誕節?
我不是上帝的子民,何來情人節?
我更不是西方的公民,緣何要過西方的節日?
家人團聚,贊天地之化育,我感恩,過春節!
家人團聚,報四時之恩賜,我溫暖,過中秋節!
家人團聚,感先賢之聖德,我學習,過端午節!
家人團聚,念祖先之恩德,我思遠,過清明節!
家人團聚,孝親人之大恩,我感動,過重陽節!
冠禮上,我有三加冠冕,賓客雲集,何來舉手宣誓?
婚禮上,我有大紅的蓋頭,鳳冠霞帔,何來白紗祭祀?
壽禮上,我有壽桃長面,福祿壽三星高照,何來英文的歌曲,蛋糕和蠟燭?
忘了嗎?我們有自己的祖先,叫炎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