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中國人,不過聖誕節

2021-01-18 一江清水老劉

我是中國人,不過聖誕節

每年的12月24日是西方的平安夜,12月25日是西方的聖誕節。但,這只是西方的節日,與我這個東方人,特別是中國人,又有何相干呢?西方的節日,我這個中國人為什麼要去過呢?

12月25日是西方的那個叫做「耶穌」的白鬍子老頭的生日,傳說他生於12月24日晚,到25日才降生,因此,西方就把12月24日叫作「平安夜」,12月25日叫作「聖誕節」。但是,這個白鬍子老頭與我們東方人,特別是中國人又有什麼關係呢?他的生日我們為什麼要給他過呢?

聖誕節是紀念耶穌誕辰的節日,不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的節日。當年耶穌的信徒侵略我中華,殺我同胞,掠奪財物,耶穌可否拯救我們?沒有;耶穌可否懲罰過他們?也沒有。如今我中華崛起了,部分國人卻在為慶祝耶穌的誕辰,去狂歡,去普天同慶,實乃悲哀。

作為中國人,必須要知道的是,我們國家有比平安夜和聖誕節更為有意義的節日,那就是除夕和正月初一!我們的春節,那可是凝聚了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文化長盛不衰的一個標誌,更是中華民族團結、團聚的象徵,她深深地烙上中華文化的烙印!

而,西方的平安夜和聖誕節,只是一個白鬍子老頭的出生日期,只是一小部分人的代表,或者說是西方對東方文化侵略的一個縮影!哪能與我們博大精深的中國春節相提並論?

我最喜歡網上的這個段子:平安夜時,女兒買了幾個蘋果回家,給家人每個人都分了一個,並說了幾句平安祝福語;她父親就問這個蘋果的價錢,女兒說是八塊錢一個哩!父親就破口大罵:你個不孝的東西,你爸媽辛辛苦苦把咱家種的蘋果八毛錢一斤賣出去供你上學,而你又花八塊錢買了一個回來,氣死我了,那個西方的白毛老頭比你爹娘還親?

打開網頁,鋪天蓋地的描述和解釋,都與中華民族所受的屈辱息息相關。聖誕節傳入中國,從唐朝到清雍正,先後三次被驅逐,第四次進入是在第一次鴉片戰爭、八國聯軍進北京後傳入的,這是最不光彩的一次,也是給中國人民帶來深深苦難的一次,卻讓基督教真正紮下了根。基督教在被侵略者傳入中國的目的就是同化中國人的思想,以便於進行殖民統治,它深深的印刻著「恥辱」兩個字。

因此,可以說,聖誕節是基督徒的節日,也是中國人的傷疤,不適合中國人,勿忘國恥!

中國人的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國慶節等等,哪一個節日不是凝聚著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哪個一個節日不是千百年傳承而經久不衰?

而,你、我,作為一個中國人,是否都清楚每個節日的來歷和傳說?是否真正懂得她博大精深的內涵?一味地崇洋媚外,跟風,趕時髦之風當休矣!

12月26日也快來臨了,你可知道這是什麼節日嗎?這一天,是我們偉大的領袖毛主席的誕辰之日,是一個中華民族值得慶祝的日子,是每一個中國人都不應該忘記的日子,這是一個偉大的日子,永遠值得我們去紀念。

我是中國人,拒絕過洋節,對外國文化要去其糟粕取其精華;過好中國節,領略每個節日的博大精深的內涵;傳承中華文化,是我們每個中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我是中國人,從我做起,拒絕洋節,過中國節!

相關焦點

  • 當中國人將聖誕節本土化了,真的是給我逗笑了
    今天有條視頻徹底把我逗樂了看完我已經漸漸忘了原版怎麼唱了……一個西方人過聖誕節,必不可少的可能是火雞、聖誕樹、禮物。一個中國人過聖誕節,必不可少的可能是餃子。中國人對聖誕節吃餃子這個事兒有多執念,看看那些「俗語」你就懂了。
  • 過個聖誕節就不是中國人了?
    網上又出現了一堆「過聖誕節不是中國人」的論述,用一個偷換概念的手法,把「過聖誕節」和「崇洋媚外」等同起來。再把解放軍戰士的圖片擺上,營造了一種「過聖誕節就是無視中國軍人保家衛國」的輿論氛圍。偷換概念並冠以愛國之名,行煽動情緒道德綁架之實,著實的讓人噁心。
  • 熱衷過洋節大可不必,中國人過什麼聖誕節?
    聖誕節是一個基督教色彩很濃的節日,屬於文化侵略,中國人不提倡過。其實聖誕節是西方文化拼湊的大雜燴。我們用的公曆,號稱以耶穌降生那一年為公元元年,後來發現算錯了,根本不對。聖誕節原是羅馬帝國的傳統節日,是紀念太陽神的,後來信基督教為國教的過程中偷換進來的,耶穌很委屈,說不是俺娘生我那日子。蘋果、平安果,大體是沿襲猶太教,創世紀中有關於伊甸園、亞當夏娃偷吃智慧果的神話。
  • 聖誕節是老外節日,我們是中國人,何必追捧洋節,不過聖誕節寄託美好...
    此時嗓音沙啞的我分明聽見冬的顫抖! 一壺老酒,剛烈、醇厚、幽香、深情。我就是想醉生夢死一回,捨棄名利與忘記憂傷。記住這時光裡的溫暖,又是聖誕節,又是平安夜!我「收藏」的喜氣、福氣、財氣、瑞氣、運氣統統裝進一個精美而神奇的盒子內,一年又一年的時光,我浣洗歲月的痕跡。 故鄉的河流乾枯了又乾枯,槐樹上的烏鴉走了又來。
  • 正在被抵制的聖誕節,養活了無數中國人
    不過,讓人遺憾的是,喜歡「植樹」的中國人,卻慢慢開始容不下一棵「聖誕樹」。 「西方有個老頭叫聖誕老人,沒給中國人帶來啥好處,狂歡夜是八國聯軍慶祝丹東屠城的紀念日,不少中國人卻還花錢為這個老頭過生日」 「中國人,不要再稀裡糊塗過洋節了!」 諸如此類。
  • 正在被抵制的聖誕節,養活了很多中國人
    不過,讓人遺憾的是,喜歡「植樹」的中國人,卻慢慢開始容不下一棵「聖誕樹」。 「西方有個老頭叫聖誕老人,沒給中國人帶來啥好處,狂歡夜是八國聯軍慶祝丹東屠城的紀念日,不少中國人卻還花錢為這個老頭過生日」 「中國人,不要再稀裡糊塗過洋節了!」 諸如此類。
  • 聖誕節,過還是不過?這似乎是個問題
    今天是聖誕節。很長一段時間裡,過洋節包括聖誕節成為一些人的時尚,似乎洋節就是洋氣、就是好玩、就是進步,卻沒有認真想一想:這麼做對不對、合適不合適?不同的人群遵循著不同的生活方式,這是普遍的文化現象。文化之間可以交流、借鑑、融合,但應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進行;而尊重,首先應該分清彼此、保持分寸,我承認你的範圍、規矩,你承認我的意志、權利,不強迫、不冒犯。如果沒搞清楚,那最好還是保持一定的距離吧,這樣對誰都好。聖誕節是基督教的節日,屬於基督教文化。在今天的中國,有一些人是信基督的,但數量不多,大多數的中國人是不信基督的。
  • 告訴大家一個壞消息,今年不過聖誕節
    ,今年不過聖誕節!近期一種新變異的新冠病毒在英國加速傳播,面對疫情危機,英國下令「全面封城」,聖誕節也就只能取消了。等等,英國人不過聖誕節,跟我們有什麼關係?中國抵制聖誕節?是很奇怪啊,不知道英國的一些政客、媒體怎麼想的,他們過不了聖誕節卻推到我們中國頭上!
  • 我們作為中國人,應該過西方的聖誕節嗎?
    天主教和新教的聖誕節是在每年的12月25日,而東正教的聖誕節是在1月7日(儒略曆12月25日)。在英國、美國、加拿大、法國等以基督教為主的國家中,聖誕節被列為了法定節假日。有些國家還會將聖誕節與元旦節連在一起,組成一個為期一周的大長假。那麼,我們作為中國人,應該過西方國家的聖誕節嗎?
  • 平安夜送蘋果竟是中國人創造的!關於聖誕節冷知識...
    中國人表示不服,他們是沒見過咱的雙11,今年雙11當天全國快遞收件量2.5億件……可以給聖誕老人寫信?平安夜送蘋果是中國人創造的?在中國,有在平安夜給親朋好友送蘋果的習俗,而且這個習俗其實是中國人開創的,只有中國人才這麼做,這是為什麼呢?
  • 中國人該不該過聖誕節?是崇洋媚外還是為了娛樂?這幾點不能忽略
    中國人應不應該過聖誕節,這是一個很有爭議性的話題。有的人認為我們過聖誕節僅僅就是為了娛樂,與文化、信仰無關,只是一种放松的方式。有的人認為中國人過聖誕節就是崇洋媚外,我們有自己的傳統節日,為何要去過洋節?難道外國的月亮就比中國的圓嗎?還有人認為,僅僅是過一個節日,沒必要小題大做,願意過的就過,不願意的就不過,不用糾結太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我們可以討論一下,我們究竟要以什麼樣的態度去對待這一現象。
  • 菲律賓媒體:聖誕節將至,不要給本地的中國人送這樣的禮物!
    菲律賓媒體:聖誕節將至,不要給本地的中國人送這樣的禮物!互相贈予禮物,是菲律賓聖誕節必不可少的元素。每個購物中心的禮物包裝櫃檯,也是忙的不可開交。在節日裡給家人朋友一份暖心的禮物,是菲律賓聖誕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中國人不過洋節」,小學門口標語引熱議,網友諷刺:有門學科叫英語
    不知道是在什麼時候開始,一些西方的節日開始在中國流行了起來,比方說「情人節」、「感恩節」、「聖誕節」等等。對此,人們的看法也分成了兩個極端,有人支持,也有人極力反對。
  • 聖誕節來臨,為何學校噤若寒蟬!中國人到底該不該過洋節?
    今晚就是平安夜,明天就是聖誕節。聖誕節,就是西方的春節,而平安夜則相當於除夕,雖然是一個帶有鮮明宗教特色的西方節日,但近些年在我國年輕人群體中越來越流行。今年和往年不同,與各大商場濃鬱的節日氛圍相比,學校卻顯得冷清的多。
  • 幼兒園聖誕節要求孩子互換禮物,家長質疑:中國人過什麼「洋節日」?
    看到這個現象後,我不禁感嘆:如果這一代人從小就習慣了過「洋節日」,那將來中國傳統節日會不會被冷漠甚至遺忘? ▶幼兒園又出「新花樣」,聖誕節要求孩子互換禮物 「媽媽,老師說讓我們準備聖誕節禮物和同學互換。」 靜靜聽到這話後瞬間就頭疼了,她其實很想回懟老師,「洋節日」幼兒園這麼積極幹嘛?
  • 【頭條】中國人為啥不適合過平安夜聖誕節?看了就懂了!
    現在,這位老頭的子孫亡我之心不死,扶臺獨,幫日本,部薩德,搞西化。新仇舊恨沒齒難忘。這位老人何「聖」之有?我們很多人卻為他過生日!真正的中華兒女,請遠離聖誕。我們的「聖」人只有毛主席,只有毛主席才是我們的大救星,才是我們心中的神。只有共產黨才能固我江山,壯我中華。請不要祝我聖誕快樂,聖誕不是我的節日。因為我是不忘國恥的中華兒女。我們要過屬於我們自己的「聖誕節」——12月26日毛主席誕辰日!
  • 為什麼敬畏神的基督徒不過聖誕節!
    今蒙準譯為中文並曾在敝團契所出版的「看哪」季刊第93期發表。茲特將之出版為小冊子,為要喚醒讀者們,根據聖經的真理,來看待當今在教會圈子中所流行的各種風俗與傳統,以免重蹈他人的覆轍。各位可以看到,猶太人慶祝聖誕節,不是因為基督的誕生,乃是因為這是一個流行的傳統,又是現代文化的一部分,好像美國人與蘋果餡餅及漢堡包分不開一樣,我總共慶祝聖誕節二十二年,之後,主開了我的眼睛,使我看清楚這個異教節目的虛假。
  • 中國聖誕節的歌曲有哪些 中國有關聖誕節的歌曲
    中國聖誕節的歌曲有哪些?中國有關聖誕節的歌曲並不比外國少。雖然聖誕節是西方節日,不過越來越多中國人過這個節日。聖誕節有歌曲聽,有禮物收,是一個歡快的日子。>  38.又到聖誕(吳浩康)  39.回憶的聖誕節(js)  40.戰場上的快樂聖誕  41.流淚的聖誕節  42.心跳聖誕節(聖誕精選特)  43.2999年的聖誕節  44.christmas time  45.去年聖誕(聖誕精選特)  46.傷心聖誕節 dj 版
  • 過不過聖誕節與愛國無關
    近年來,曾經沉醉了無數年輕人的聖誕節漸漸被淡化,理由大多跟愛國有關。什麼「這是洋節,我們不過!」什麼「傳統節日不被重視,就是這些洋節鬧的。」什麼「我們是中國人,不過洋節!」……這些表述,我們細細體會,其背後的價值觀就是不過聖誕節就是愛國;過,就是不愛國。我要說,過不過聖誕節都與愛國無關。幾乎所有的節日大概都有兩個層面:首先是特殊的文化意義,如清明節祭祀先人,端午節紀念屈原。再則節日都和假期有或多或少的關聯。
  • 倫敦「封城」 聖誕節還過不過?
    來源:四川在線-華西都市報原標題:倫敦「封城」 聖誕節還過不過?衛生大臣稱英國新冠新毒株「失控」英國倫敦,電子屏顯示「12月20日起實施新冠疫情防控級別第四級」字樣。倫敦「封城」,聖誕節還過不過?許多英國人表示難以割捨親情,甚至趕在禁令生效前離開倫敦;也有人表示保持社交距離最重要,繼續留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