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討論!我們作為中國人,應該過西方的聖誕節嗎?

2020-12-25 覆言

對於西方的基督教國家來說,聖誕節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節日。相傳,這天是「上帝之子」耶穌的生日,他出生於中東的約旦河西岸地區,也就是今天的伯利恆市,距離耶路撒冷僅10公裡。

我們知道,基督教有三大派別,分別為天主教、新教和東正教。天主教和新教的聖誕節是在每年的12月25日,而東正教的聖誕節是在1月7日(儒略曆12月25日)。

在英國、美國、加拿大、法國等以基督教為主的國家中,聖誕節被列為了法定節假日。有些國家還會將聖誕節與元旦節連在一起,組成一個為期一周的大長假。

那麼,我們作為中國人,應該過西方國家的聖誕節嗎?

春節與聖誕節的區別

覆言認為,要想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先比較一下春節和聖誕節的區別。對於中國人來說,春節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節日,象徵著一個農曆年的結束,以及新一年春天的開始。

在春節,中國人家家戶戶聚集一起,貼春聯、燃放爆竹、吃團圓飯。當然,中國的南北年俗有較大的差異,甚至在不同的省、縣、村,都可能有不同的春節習俗。

但不管怎樣,從本質上來說,春節是一個歷經了數千年的民俗節日,與宗教是幾乎沒有關係的。

相反,聖誕節是一個典型的宗教節日,有著很濃的宗教氛圍。在一些西方國家,教會是聖誕節的主角,他們會舉行一系列的儀式和活動,例如,向兒童派發糖果、唱詩班在教堂演唱聖誕歌曲、舉行子夜彌撒等等。

中國化的聖誕節

20世紀90年代開始,聖誕節也漸漸在中國流行起來,特別受到一些年輕人的追捧。很多城市的商家會趁著這個時機,以聖誕節為噱頭,舉行年末的消費促銷活動。

所以,我們在中國的大街小巷,也可以看到聖誕老人、聖誕樹、聖誕彩燈等等這些有關聖誕節的西方元素。

但顯然,這已經是中國化的聖誕節,它更像是年輕人的一場大聚會,而不是西方傳統意義上的宗教節日;中國的年輕人是在商場、餐館裡過節,而不是在供著耶穌石像的教堂裡。

覆言認為,中國人可以過聖誕節。關鍵在於,我們是以怎樣的形式過這個外來的西方節日。如果只是把它當成一個好玩的娛樂性節日,而沒有任何的宗教元素,那就是可以接受的。

另外,元旦節也是一個外來節日,在民國以前是沒有的,為什麼我們就接受了元旦節,還將其設為法定節假日呢?道理很簡單,因為元旦節不是一個宗教節日,它只是一個曆法意義上的節日。

事實上,在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中,不管是清明節、端午節,還是中秋節,它們沒有一個與宗教相關。未來,也不可能有一個外來的宗教節日在中國成為主流。中華文明數千年的對外交流歷史,已經一次次地證明了這一點。

當然,我們還是要對年輕人加強教育。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國與其他國家的關係越來越密切,每個城市都在對外開放,中西方的文化也時時刻刻在交流、碰撞。我們可以了解、體驗西方的一些文化。但是,一定要意識到,這些東西是外來的,不是我們本土的。

我們要繼續堅持、弘揚自己的傳統文化,守住祖先留下來的文化遺產。同時,也要反過來,積極向美國、英國、俄國等更多的國家輸出我們自己的文化,讓越來越多的外國人感受到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

#聖誕節#

相關焦點

  • 過個聖誕節就不是中國人了?
    網上又出現了一堆「過聖誕節不是中國人」的論述,用一個偷換概念的手法,把「過聖誕節」和「崇洋媚外」等同起來。再把解放軍戰士的圖片擺上,營造了一種「過聖誕節就是無視中國軍人保家衛國」的輿論氛圍。偷換概念並冠以愛國之名,行煽動情緒道德綁架之實,著實的讓人噁心。
  • 中國人該不該過聖誕節?是崇洋媚外還是為了娛樂?這幾點不能忽略
    中國人應不應該過聖誕節,這是一個很有爭議性的話題。有的人認為我們過聖誕節僅僅就是為了娛樂,與文化、信仰無關,只是一种放松的方式。有的人認為中國人過聖誕節就是崇洋媚外,我們有自己的傳統節日,為何要去過洋節?難道外國的月亮就比中國的圓嗎?還有人認為,僅僅是過一個節日,沒必要小題大做,願意過的就過,不願意的就不過,不用糾結太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我們可以討論一下,我們究竟要以什麼樣的態度去對待這一現象。
  • 我是中國人,不過聖誕節
    我是中國人,不過聖誕節每年的12月24日是西方的平安夜,12月25日是西方的聖誕節。但,這只是西方的節日,與我這個東方人,特別是中國人,又有何相干呢?西方的節日,我這個中國人為什麼要去過呢?12月25日是西方的那個叫做「耶穌」的白鬍子老頭的生日,傳說他生於12月24日晚,到25日才降生,因此,西方就把12月24日叫作「平安夜」,12月25日叫作「聖誕節」。但是,這個白鬍子老頭與我們東方人,特別是中國人又有什麼關係呢?他的生日我們為什麼要給他過呢?聖誕節是紀念耶穌誕辰的節日,不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的節日。
  • 太上道祖會同意我們瘋狂抵制聖誕節嗎?你怎麼看待聖誕節?
    我們只有分清楚這一點,才能確定哪些是可以隨喜的,哪些是不能盲從的。 聖誕節是基督教慶祝耶穌誕生的節日,信徒們狂歡慶祝是人家的本分,而作為不是基督徒的黃種人,在濃厚的中華文化氛圍中非要大過特過,就顯得有點不倫不類了。 於小編而言,近期,不管誰跟我說「聖誕節快樂」,我都會回覆:福生無量天尊。
  • 幼兒園聖誕節要求孩子互換禮物,家長質疑:中國人過什麼「洋節日」?
    聽到「聖誕節要求孩子互換禮物」的消息後,幼兒園群裡有家長站不住出來說話了:「中國人過什麼洋節日!」 其他的家長聽到這話後也紛紛表示贊同,都覺得幼兒園不應該太把聖誕節當回事,外國節日讓孩子了解了解就行了,沒必要讓孩子都過。
  • 聖誕節吃什麼食物必不可少,我們如何過西方人的聖誕節?
    聖誕節馬上就要到了,對於西方國家來講聖誕節必不可少的食物就是火雞,但是在中國我們沒有吃火雞的習慣,但我們有吃蘋果的習慣,蘋果和國外吃的蛇果非常像,加上蘋果諧音有平平安安的意思,中國人就有聖誕節吃蘋果的習俗,那麼除了蘋果還有哪些食物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當中國人將聖誕節本土化了,真的是給我逗笑了
    今天有條視頻徹底把我逗樂了看完我已經漸漸忘了原版怎麼唱了……一個西方人過聖誕節,必不可少的可能是火雞、聖誕樹、禮物。一個中國人過聖誕節,必不可少的可能是餃子。眾所皆知,聖誕節是源於西方基督教的傳統節日,在大部分西方國家其分量相當於中國的春節。簡而言之,聖誕節是西方國家千家萬戶吃團圓飯的日子。和中國人一樣,回家、大餐,也是他們過節的標配。
  • 聖誕節,到底能過嗎?
    以前小的時候,一直以為聖誕節是聖誕老人的生日,但慢慢長大發現,聖誕節是西方的一個節日,是慶祝耶穌誕生的一個節日,但也有人說《聖經》裡面根本沒有記載耶穌的誕生日,關於聖誕節的由來有各種各樣的傳說。但是在很多外國人看待聖誕節,就相當於我們看待春節一樣,意味著新的一年,所以在外國人的眼中,聖誕節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日之一。
  • 聖誕節來臨,為何學校噤若寒蟬!中國人到底該不該過洋節?
    今晚就是平安夜,明天就是聖誕節。聖誕節,就是西方的春節,而平安夜則相當於除夕,雖然是一個帶有鮮明宗教特色的西方節日,但近些年在我國年輕人群體中越來越流行。今年和往年不同,與各大商場濃鬱的節日氛圍相比,學校卻顯得冷清的多。
  • 平安夜斷想——西方基督教徒的節日,中國人怎麼過的
    今夜,在西方,是基督教社會的傳統節日,是耶穌誕生的日子。而在中國,沒有平安夜嗎?有。據說是臘月二十三日,即為中國的平安夜。在中國,也有教堂,也有基督教信徒。平安夜,會舉行活動。記得二十多年以前,我與一位同學在平安夜趕去教堂裡看熱鬧。那教堂裡,人山人海,擠得滿滿的。
  • 正在被抵制的聖誕節,養活了無數中國人
    「西方有個老頭叫聖誕老人,沒給中國人帶來啥好處,狂歡夜是八國聯軍慶祝丹東屠城的紀念日,不少中國人卻還花錢為這個老頭過生日」 「中國人,不要再稀裡糊塗過洋節了!」 諸如此類。
  • 正在被抵制的聖誕節,養活了很多中國人
    「西方有個老頭叫聖誕老人,沒給中國人帶來啥好處,狂歡夜是八國聯軍慶祝丹東屠城的紀念日,不少中國人卻還花錢為這個老頭過生日」 「中國人,不要再稀裡糊塗過洋節了!」 諸如此類。
  • 西方人是怎麼過聖誕節的?
    紅色與白色相映成趣的是聖誕老人,他是聖誕節活動中最受歡迎的人物。西方兒童在聖誕夜臨睡之前,要在壁爐前或枕頭旁放上一隻襪子,等候聖誕老人在他們入睡後把禮物放在襪子內。在西方,扮演聖誕老人也是一種習俗。 基督教堂在聖誕夜時就會門庭若市。一到聖誕節,這些教徒即前往教堂同慶耶穌誕辰。午夜時分的禮拜,備受非基督教徒青睞,紛紛前往教堂滿足其好奇心。
  • 熱衷過洋節大可不必,中國人過什麼聖誕節?
    聖誕節是一個基督教色彩很濃的節日,屬於文化侵略,中國人不提倡過。其實聖誕節是西方文化拼湊的大雜燴。我們用的公曆,號稱以耶穌降生那一年為公元元年,後來發現算錯了,根本不對。聖誕節原是羅馬帝國的傳統節日,是紀念太陽神的,後來信基督教為國教的過程中偷換進來的,耶穌很委屈,說不是俺娘生我那日子。蘋果、平安果,大體是沿襲猶太教,創世紀中有關於伊甸園、亞當夏娃偷吃智慧果的神話。
  • 2020年的「聖誕節」怎麼過?
    懶人掐指一算還有「五天」就「聖誕節」啦!大家想好怎麼過了嗎?我們大家都知道,聖誕節這個節日是來自於西方國家的,聖誕節在西方來說,就相當於我們中國的「春節」!那既然是西方的「春節」,而身為中國人的我們是否應該應節呢?那是肯定的啦!可能老一輩的人裡還沒有應「聖誕節」的說法!
  • 【頭條】中國人為啥不適合過平安夜聖誕節?看了就懂了!
    我們很多人卻為他過生日!真正的中華兒女,請遠離聖誕。我們的「聖」人只有毛主席,只有毛主席才是我們的大救星,才是我們心中的神。只有共產黨才能固我江山,壯我中華。請不要祝我聖誕快樂,聖誕不是我的節日。因為我是不忘國恥的中華兒女。我們要過屬於我們自己的「聖誕節」——12月26日毛主席誕辰日!
  • 聖誕節到底應不應該過?
    明天就是12月25日,人們所說的聖誕節,但是我們發現現在中國比國外都歡迎這個節日,明明是外國的新年,可是現在許多年輕人過得比國內的新年都要熱烈,我們就不禁思考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現在的年輕人都熱衷於國外的節日,而對自己的傳統節日卻毫不關心,不聞不問呢?
  • 作為中國人,別忘了自己的「聖誕節」!
    明天又會收到朋友或親人祝福:「平安夜快樂」、「聖誕快樂」,作為道家弟子心中總是很異樣的感覺,尤其是被本門師兄「祝福」,倍感不適!雖然他們本意都是善意友好的,但是作為一個中國人不應該忘記我們的歷史,傳承我們的文化才是炎黃子孫的責任,一國有一國的信奉,我們華夏傳人的往聖先賢,黃皮膚黑頭髮的「中國神仙」才是我們真正該信仰緬懷和追思的!
  • 狂歡背後的聖誕節,到底是耶穌生日,還是西方文化的侵略和瀰漫?
    有些人說中國人沒必要信洋玩意,中國有自己的神佛菩薩保佑,有的人說文化保護應當引起重視,不能讓西方文化同化了我們,還有很多人認為他們不是信上帝,信洋教,只是一種娛樂罷了,商家和經濟學者更喜歡狂歡帶來的巨大利潤和經濟消費。年輕人是最容易盲目崇拜,盲目跟風的,也是最缺少判斷力和自我迷失的!
  • 你知道西方聖誕節是怎麼來的嗎?學者:遠不止耶穌生日那麼簡單!
    你知道西方聖誕節是怎麼來的嗎?學者:遠不止耶穌生日那麼簡單! 12月25日是聖誕節,聖誕節雖然不是中國的節日,但是在這一天大家仍然會狂歡!大家都知道,過聖誕節會種聖誕樹,戴聖誕帽,晚上還會給孩子的襪子裡放上聖誕禮物。聖誕節在中國人的印象中,一直是一個比較神秘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