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覽世界歷史,無論是個人還是國家,想要混得好,朋友必不可少。畢竟俗語有言:秦檜再壞都有三好友。但放眼如今最混亂的一個地帶——中東,卻有這麼一個國家,看上去一個朋友也沒有,所以屢屢成為美國和其盟友的針對對象,那就是伊朗。從昔日的強國,混到現在這般田地。伊朗是怎麼變得在中東沒朋友的?
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先理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亂成一鍋粥的中東,連年混戰的這片大地,如果抽絲剝繭,溯其根源,就會發現,整個中東矛盾的核心,其實還是宗教和民族矛盾。來來回回,就老這麼幾夥人在打架鬥毆鬧事:猶太人、阿拉伯人、波斯人以及庫德人。
伊朗的主要組成部分,就是波斯人。
1979年之前,伊朗和其他中東國家的矛盾還沒有這麼明顯,那個時候的美伊,也處於蜜月期。但1979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之後,伊朗國王小巴列維攜老婆孩子以及金銀跑到美國,宗教領袖霍梅尼回國接班,至此,伊朗從一個君主立憲國家變成政教合一,整個國家也從世俗化變成宗教狂熱。之後繼任者,奉承的原則也都大概一致。
嚴格意義上來說,伊朗的宗教領袖並不負責國家的具體事務,但卻是毋庸置疑的最高領導者。名義上伊朗也有總統,但無論是遇到大的天災還是人禍,總統都需要在第一時間去請教宗教領袖,意會對了還好,一旦理解錯了,就等著被擼下臺。
另一方面,伊朗還是一個徹頭徹尾的什葉派國家。眾所周知,這個派別是比較激進的,他們認為,所有的什葉派都是他們的兄弟,他們有義務去解救全世界受苦難的同胞,但對於異教徒,卻持敵對的態度,如此這般,另一分支遜尼派自然是他們的眼中釘。而很可惜,整個阿拉伯世界,又是遜尼派國家居多。敘利亞內戰爆發之後,伊朗第一時間派軍支援,除了利益的瓜葛之外,跟敘利亞的掌權者也是什葉派密不可分。
如果伊朗仇視異教這種姿態,單純停留在國內也就罷了,可他偏偏想要搞成一個國際化的事情,幾個鄰國如巴基斯坦、伊拉克等在其感染下,國內的什葉派也希望成立武裝力量,來伊朗這麼一出。尤其是伊拉克境內的什葉派,更是希望翻身做主,也正是因為這個因素,導致了後來的兩伊戰爭。經過這麼一折騰,包括美國在內,所有的阿拉伯國家開始站在了伊朗的對立面。畢竟雖然薩達姆雖然是「巴比倫雄獅」,但什葉派的狂熱,無疑更加可怕。
加上伊朗在經過戰爭之後,開始暗渡陳倉,企圖研究出屬於自己的核武器,徹底在中東乃至全球立住腳跟,如此一來,又得罪了另一個中東小老虎——以色列,尤其是在川普執政之後,在以色列的慫恿之下,伊朗更是成為眾矢之的,屢屢成為打擊的對象。無論是將軍還是科學家,屢屢被暗殺。
雖然其麾下有類似胡塞武裝、真主黨之類的小弟,但一旦到了真正的國際大事上,周圍的國家卻不敢在站在伊朗的一邊,就是就伊朗的氣質,把他當朋友非但挨罵,還極有可能費力不討好,也正是這個原因,讓伊朗如今的朋友越來越少。
即便強如俄羅斯,在部分事情上可以和伊朗保持合作,但仍不是盟友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