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世
索南貢布尊者的閉關房
住於滅念之禪中,見到離戲之智慧,
不要束縛任自在,任何事物不執著,
無性哄騙如陽焰,執著如象沉大海。
——索南貢布尊者
近代,藏地美瓦地區(紅原)曾有三位修習大圓滿法獲殊勝果位之大成就者:其中,無垢光尊者的化身的索南貢布仁波切(也是西藏「實踐佛法」的代表米拉日巴尊者的化身),就是丹增嘉措仁波切的前一世。索南貢布尊者依照蓮花生大師的授記,獨自一人,於獅子頭等山洞,閉關苦修,最後獲得了共與不共之成就。尊者在自性光明境界中,上師賜於《四心滴》等並為之灌頂;同時他圓滿獲得了全部灌頂並通達大圓滿一切甚深之竅訣。
60 年代,索南貢布尊者被關在監獄裡。有一次,他身上生滿了蝨子。常人難以忍受,而他卻把它們視為自己的孩子,以強烈的憐憫心、仁慈心,讓他們啖飲自己的血肉。可沒有幾天,這些小東西竟然全部消於法界了。監獄裡的人親眼目睹這一莫測的情景後,對尊者生起強烈的信心,並為他博大的慈悲心所折服。多年來,悽風苦雨的生活使尊者完全了解眾生的痛苦。離開監獄時,他緊緊握住獄門的鐵鎖,向獄友們發誓到:「願正身險牢獄的所有的同胞將要經歷的一切痛苦,都落在我身上,由我一個人代受。願藉助我的一雪善,使你們徹底免除慘獄痛苦和苦因,從而獲得幸福和無上喜樂,並願此牢獄片甲不留地消於法界之中」。
1966 年,藏曆的十二月二十八日,尊者對侍者說:「麻煩你,請幫我脫掉上衣好嗎?」侍者緊張地說:「這怎麼可以呢?如此寒冷的季節,您會凍感冒的。」尊者微笑著說:「那麼你說石頭會被凍感冒嗎?」說完,尊者便結金剛珈跌坐,於光明法界中安詳如定圓寂。限於當時的歷史背景,遺體很快被土葬。 80 年代後才取出,取出時丹增嘉措仁波切在場,親眼目睹整個過程。雖然遺體已經腐爛,卻呈現咖啡色,並散發出芬芳的檀香味。
丹增嘉措仁波切的母親在懷孕期間的一個晚上,曾夢見來到一片茂密的森林,索南尊者出現在她的面前,鄭重地將兩顆純白無瑕、晶瑩剔透的舍利子交到她手中,她感到欣喜無比。醒後,夢中的情景依然歷歷在目,她苦思冥想,不知意義何在。後來,她忽然領悟到,這一定意味著我將會得到兩個心肝寶貝。不久,她把這件事說給叔公聽,叔公也這樣認為。在母胎中,丹增嘉措仁波切就被麥窪寺的幾位高僧大德根據前世索南貢布尊者的授記,認定為尊者的轉世。後來大成就者頂果欽哲仁波切也認定他是尊者的轉世。此外,有一位瑜伽士的預言說到:「丹增嘉措仁波切即是蓮花生大師二十五位心子中瑪垛仁尊者的化身」。
02 上師與祖母的小木屋
1968年藏曆一月七日
丹增嘉措仁波切
誕生於這片美麗的草原,
紅原縣色地鄉。
仁波切從小是祖母撫養長大的。祖母把全部的希望和慈愛賦予了孫子。她愛護孫子就象愛護自己的生命一樣,祖母的這種大慈大悲的博愛,對上師幼小的心靈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由此,上師懂得了何謂慈悲心的真諦,懂得了如何以愛去報答祖母,去經受苦難的人生。
(小木屋的圍欄上,隨風飄揚著經幡,為眾生祈福念經)
上師說:「祖母無私的慈愛,對我今天形成的品行產生了很多大的影響。慈悲心是每一個人不應該缺少的,假如沒有慈悲心,一切生命就無法存在。特別是對於一位修持佛法的人來說,這是真正的無價之寶。這樣的大慈大悲和博愛,是爭搶不來的,它需要依靠各自的心靈來滋潤,才會出現。年幼時形成的習氣,對於每個人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影響。一個人在孩提時代,如果養育他的人是一個具有大慈大悲和博愛之心的人,那麼這個人的品行對孩子幼小的心靈產生非常有益的影響。這是一個真理。依靠祖母,我完全理解了什麼是慈愛的真諦,也懂得了慈愛的重大價值。」
(上師與祖母的小木屋)
(小木屋前一望無際的大草原,隱約可見的小路,想像上師小時候的樣子,探著腦袋,祖母正在等他回家)
上師在文集裡這樣描述他與祖母的生活:
「記得我和祖母住在一個叫措龍的地方,有一天,我去色地村玩,玩到天黑才回家。在回家的路上,要經過一條小路。當我從哪裡出現的時候,先是頭部出現,然後是身影出現。祖母由於一整天都在等我回來,眼睛早就看花了,什麼都是模糊的。當她把路中間的一個小土堆錯當成我的頭時,心裡失望異常。家鄉秋天的冷風吹得草叢瑟瑟作響,冷風打在她的臉上,淚水一滴一滴地不斷往下淌,但她依然望著我回來得那條小路。」
(上師小時候刻的瑪尼石)
孩童時,上師特別喜歡與小兔子、小狗、小貓等動物玩耍,當然它們也對他唯命是從,並盡力保護他。有一次,他與小朋友跌交時,小貓在一旁急的團團轉,並突然撲向對方,不料卻撲到了他身上,抓傷了他的肩膀,小貓立刻跑到他的面前,望著他,顯出極其難過的樣子。上師非常感動,覺的小貓比任何時候都懂事。他每次見到宰殺牛羊時,就會流出眼淚,然後跑到很遠的地方,不忍心看下去。有時還喊著對大人們說:「你們不要殺它,它會很疼的」。
童年時的上師就智慧超群,聰穎絕頂,他和表哥一起修習藏文和顯密經論,叔公每次只教他一遍,他就能記住,可他表哥卻恰恰相反,怎麼教也教不會。叔公因此稱上師「白智慧」,稱他的表哥為「黑智慧」。上師還擅長繪畫,未經勤學便無師自成。
(措龍湖)
03 上師曾在紅原
修持過的寺廟——麥窪寺
由於種種特殊的因緣,
丹增嘉措仁波切放棄了麥窪寺坐床的機會,
來到五明佛學院,
跟隨法王如意寶上師學習大圓滿教法。
上師16 歲時,依止具德大成就者曬橋堪布和其他幾位上師。 17 歲時,上師正式剃度出家。就在這一年,他聽到晉美彭措仁波切的盛名和事跡,不由的產生了無比的信心,萌發了去色達拜見如意寶的願望。對於他來說,這是一件最重要的事。因此,經過反覆考慮,終於向年邁的祖母表明了自己的心跡。1987年正月初一,上師的祖母離開了人世。從此,他孤零零的地,獨自一人走上了一條新的人生道路。
於是,上師前往五臺山拜見妙吉祥的化身如意寶晉美彭措。法王如意寶對他說:「你一定要到五明佛學院來!」為增強他的信心,日後一起弘法,法王如意寶為他寫了一部殊勝教言。有位伏藏大師曾在給法王如意寶的預言偈中寫到:汝前將現一心子,宛如靈猴機智童,盡情飽餐野果後,歡然躍至雪山頂。為此,法王如意寶在僧眾面前解釋道:「此偈誦所言的機智童子,即是我的心傳弟子丹增嘉措活佛」。
在學院,上師通達了大小五明等諸多顯密經續,短期內就擔任了堪布之職。他還先後撰寫了佛學理論、散文、詩歌,如《法界寶藏論辯析》、《分析雪域佛教文化發展》、《藏傳佛教放生文——動物歡喜園》、《如何面對痛苦》、《探索夢的奧秘》等著作。尤其在詩歌方面,獨具匠新,受到法王如意寶及許多學者的讚賞,被譽為「雪域語自在」。
獲得堪布之職後,丹增嘉措仁波切就一直長住喇榮五明佛學院,為眾佛子傳授各種經論和大圓滿密法竅訣。又任五明佛學院副院長,多年來護持淨戒、弘法利生。
2004年 —— 至今
生命嘉緣護生,救助墮胎媽媽,無條件收養孩子
助養高齡修行人
重建屍陀林
屍陀林從破敗不堪到宏偉的藍圖一步步的落成,幻化般的華麗浮現,一磚一瓦、一石一路、乃至於每一粒塵土,都凝聚著丹增嘉措仁波切孜孜不倦的心血,傳承著法王如意寶清淨的法脈,延續著聖者源源不斷的加持。
對於各式各樣的有緣者,仁波切總是以無限的慈悲和方便去教導,沒有攀緣心,沒有分別心,總是以不衿不慢,解脫自在的神態靜迎眾生,給予眾生無上法樂。
丹增嘉措仁波切誕辰吉祥殊勝日,至誠祈願大恩上師長久住世,常轉法輪,請多祈禱上師,放生生命,行持善法,發願生生世世不離師!
ལུང་རྟོགས་བསྟན་པ་འཛིན་པའི་གཉེན་གཅིག་པུ༎
龍朵丹巴增畢寧傑波
執掌教證聖法唯一怙
བསླབ་གསུམ་ཡོན་ཏན་རྒྱ་མཚོའི་མཛོད་འཆང་བ༎
拉森雲丹嘉促作強瓦
三學功德海藏持有尊
སྔ་འགྱུར་བསྟན་པའི་གཙུག་རྒྱན་ཆོས་ཀྱི་རྗེ༎
阿傑丹畢則堅秋吉傑
前譯教法頂飾之法主
བསྟན་འཛིན་རྒྱ་མཚོའི་ཞབས་ལ་གསོལ་བ་འདེབས།།
丹增嘉促夏拉所瓦得
丹增嘉措足下誠祈禱
嗡格熱夏薩那達ra,薩嘎ra,色德阿吽
文章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