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不懂《貓和老鼠》,看懂已不再少年

2021-12-26 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

你交朋友的方式,暴露了你的底牌

富書開放投稿,想要籤約的快來

關係好不好,看份子錢就知道

小時候看只覺得好笑,長大之後只有無盡悲涼。

作者:槽值,來源:槽值(ID:caozhi163),經授權發布

前不久,一段《<貓和老鼠>配音現場》的短片,在網上火了。

視頻裡是熟悉的音樂,屏幕上是熟悉的畫面。

五個人,十幾種樂器,認真而專注,臺下觀眾的笑聲絲毫影響不到舞臺上。

在手機、電腦、iPad都還沒有普及的年代,這隻貓和這隻老鼠,帶給了我們無數歡樂。

有人把《貓和老鼠》和後來許多火遍大江南北的動畫片拿來對比。

可是對於90後們而言,這早已是一部無可替代的「神作」。

從第一集播出至今,已經過去了七十八年。

五次提名、七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

在奧斯卡的歷史上,這樣的成績,只此一家。

 

隨手搜索《貓和老鼠》的背景音樂,立馬會跳出各種古典音樂曲目:

蕭邦的《大圓舞曲》、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約翰·施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

有人調侃:「《貓和老鼠》才是我的古典樂啟蒙老師。」

鋼琴家郎朗在《千裡之行:我的故事》裡,也說到過自己因為《貓和老鼠》愛上鋼琴的經歷。

 

《朗朗:千裡之行,我的故事》

 

七十八年前,平均7分鐘一集的動畫,需要一個150人左右的團隊製作將近一年半。

 

更不用說那些天馬行空的想像、與情節銜接得天衣無縫的音樂、精良用心的情節設計……

這或許也是為什麼,我們總對一些「老劇」念念不忘。

然而,這部動畫,其實遠不止我們童年時看過的那麼簡單。

許多情節,到了成年之後,才能真正看懂。

成年人的愛情

只有真心是不夠的

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這一集。

 

動畫開頭,是湯姆趴在鐵軌上,頹廢可憐,眼睛裡滿是血絲。

傑瑞看著湯姆,開始回憶:

那時,他們還是好朋友。

有一天,湯姆愛上了一隻路過的白貓。

他被白貓玩弄於股掌之間,傑瑞想要阻止他「犯傻」,卻毫無成效。

傑瑞從沒見過湯姆這麼高興,這麼沉醉。

湯姆很快遇上了一個有錢的情敵。

 

他送一支花。

情敵能送上一大團花。

 

 

他送一瓶香水。

 

情敵送來一車香水。

 

他花光自己所有積蓄,買了一枚需要用放大鏡才能看到鑽石的戒指。

 

 

白貓給他戴上護目鏡。

拿出了情敵送的一枚光芒萬丈的超大鑽戒。

 

 

不甘心失敗的湯姆,又賣了鑽石去買車。

籤下了「為奴十二年」的賣身契,只是為了她。

他興高採烈地開著好不容易買來的「破車」去接她。


被情敵的超超超長小轎車直接壓扁。

 

 

湯姆從此一蹶不振,整日借酒消愁,「然後被人遺忘」。

傑瑞陪著他,求他不要再喝酒了,把他從下水道救回來。

 

 

卻在這時,看到了白貓和情敵的婚車駛過。

心灰意冷的湯姆終於決定臥軌自殺。

站在高架橋之上的傑瑞,一邊為朋友惋惜,一邊慶幸著自己有一個足夠好的女朋友:我們深愛對方,而且她只愛我,我永遠不會失戀。

回過頭,被一輛跑車濺了一身水。

車上坐著的,是他穿著婚紗的「女朋友」,和她的新婚丈夫。

 

 

他跳了下去,和湯姆一同坐在了鐵軌上。

 

 

小時候看只覺得好笑,長大之後只有無盡悲涼。

湯姆愛得真心、愛得卑微,遇上同樣用了心的情敵,是不是輸在「沒錢」上,大概所有人都有一個答案。

成年人的愛情,有時候,只有真心是不夠的,物質,永遠是愛情的基礎。

不是一個世界的人,註定很難圓滿。

別為了愛情一味委屈自己,當你為所愛之人耗盡一切,還是無法得到一絲回報時,不如儘早抽身,留一份尊嚴給自己。

不要隨意交付所有信任

一天,湯姆對著照片,思念女神:一隻白貓。

他決定把傑瑞當做禮物,送給白貓。

傑瑞看著不懷好意的湯姆,瞬間被嚇得鑽進了白貓懷裡。

他瑟瑟發抖地向白貓比劃,告訴她湯姆是怎麼「虐待」自己的。

白貓將他抱在懷裡,溫柔地哄他。

湯姆想把傑瑞做成菜,白貓一把將傑瑞奪回來,順便拍扁了湯姆。

白貓又一次次從湯姆手中把傑瑞救回來。

給他清理身體,溫柔地親吻他。

就在傑瑞全身心信任白貓時,白貓露出了猙獰的面目。

她對著傑瑞,舉起了刀叉:

成人世界裡,信任很珍貴,不要隨意就交給一個並不熟悉的人。

毫無條件地相信陌生人,而放棄了自我保護,有時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

永遠的朋友難得

永遠的利益才常見

貓、鼠、狗又一次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狗向大家建議:

「不如休戰,握手言和,以後就是親兄弟。」

迫於狗的「威嚴」,湯姆和傑瑞答應了。

他們起草了「和平協定」,之後的生活也非常平和。

湯姆會幫傑瑞蓋好被子,傑瑞會幫打鼾的狗合上嘴巴。

而狗會為「兄弟們」準備好一頓早餐。


他們同起同住,彼此看起來互敬互愛。

「兄弟」被欺負,也會出手相助。

直到有一天,他們一起出門,撿到了一塊肉。

肉烤好了,怎麼分,三兄弟有了分歧。

大家都覺得,自己應該得到最多的那一塊。

不服分配的「三兄弟」立刻打了起來。

肉被甩出窗外,掉進了下水道。

他們對視一眼,狗憤怒撕毀了協定。

一切又回到了最初的樣子……

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似乎早就是成人社會「心照不宣」的規則了。

很多人會告誡初入職場的年輕人:職場不是交朋友的地方,不要隨便就和別人「掏心掏肺」,所有朋友都是因為利益聚起來的……

距離、環境,會讓原本親密無間的人變得陌生,而利益衝突,更會讓朋友變得「面目可憎」。

雖然有些不近人情,但這就是現實。

真的朋友

也會「相愛相殺」

很多人說,《貓和老鼠》裡最讓人感動的故事發生在一次聖誕節。

 

傑瑞在被裝扮得喜氣洋洋的家裡開心玩耍。

結果不小心惹到了正在休息的湯姆。

於是又一場追逐大賽開始了:

 

無路可逃的傑瑞拿起了一朵槲寄生。

在西方傳統裡,聖誕時,槲寄生下的情侶應該接吻。

傑瑞開心地拿起槲寄生晃了晃。

湯姆先是嫌棄地轉過了身,又開始有點扭捏。

最後,他嬌羞地吻了過去。

 

 

結果……湯姆又被傑瑞一腳踹上天。

逃跑的傑瑞慌亂之中,鑽到了門外。

外面冰天雪地,傑瑞很快就堅持不下去了。

湯姆放心地躺在火爐邊,卻發現自己牽掛著傑瑞,根本無法安心睡下。

 

他小心翼翼地起來,把堵門的東西挪開,幫傑瑞把入口撐起來。

但傑瑞沒有回來。

他到窗邊一看,才發現傑瑞已經被凍成了冰棍。

他急忙開門,把傑瑞帶回來放在火爐邊。

 

甦醒過來的傑瑞嚇得不輕,不料湯姆塞給他一根他最愛的棒棒糖。

被感動的傑瑞用棒棒糖撬起了用來陷害湯姆的捕鼠夾。

 

最終,他們都過了一個開心的聖誕。

所謂相愛相殺,也不過如此了吧。

在我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這部看似嘻嘻哈哈的動畫片,就以最溫暖也最歡樂的方式告訴了我們:


朋友,平時再怎麼針鋒相對,真的有了危險卻一定要伸出援助之手,有了快樂也要一起分享。

無論走多遠

家是最令人牽掛的地方

一天,在鄉村待膩了的傑瑞給湯姆留信說,他要離開了:

這種生活讓我情緒低落,我要去尋找光明大道了。


他搭上火車去了城市,開啟了自己的「悲慘之旅」:

在火車站被口香糖黏住尾巴;

被擦鞋匠當成鞋油刷;

掉進下水道、被車輛嚇得「魂飛魄散」;

被電梯門夾到頭,又差點從高樓墜落;

掉到城市黑暗的角落裡,發現這裡到處都是貓;


逃跑時不慎摔進了珠寶店,還被當成了盜賊。

一路「驚魂」的傑瑞,一口氣跑回了鄉村裡的家中。

他撕掉留信,開心地親吻了湯姆,給自己的門口,釘上了「甜蜜小窩」的牌子。

以前只覺得傑瑞在城市的遭遇真辛酸,長大後才明白,那是獨自打拼的孤單。

城市的燈紅酒綠固然吸引人,可有時候,我們也會遇到壓力、危險,遇到隱藏在黑暗裡的「貓」。

孤身在外的人,必須去解決、去戰勝這些。

只是困難時,誰都會想起遠方溫暖而熟悉的家。

《貓和老鼠》

憑什麼令人喜愛


《貓和老鼠》裡有許多精心設計的隱喻。

有一集中,湯姆做了一個夢:

他被墜落的鋼琴砸中,直接上了天堂。

天堂車站的入口處,有一個「檢票員」,逐個登記每隻動物的死亡方式。

而每隻動物也會保留著死亡那一刻的樣子。


這些貓,有被野狗咬死的、被砸死的、被蒸汽傷到的……

在湯姆前面的,是三隻小貓,它們被裝在一個有水的袋子裡。

檢票員搖搖頭,嘆息道:「普通人,不會這樣做的。」

三隻小貓,是被裝進袋子裡,溺水而亡。

這些嘻嘻哈哈的情節裡,滿滿都是製作者的人文關懷和反思,以及他們的的「工匠精神」。

這樣嚴謹的態度,在動畫製作技術日臻完善的今天,越來越難見到。

知乎網友回答《貓和老鼠》相關問題時提到:

作為一名音樂從業者,《貓和老鼠》裡對於鋼琴琴鍵和樂譜的細緻真的太可怕了……

圖片來源:知乎評論


《貓兒協奏曲》一集裡,湯姆彈奏的是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第2號》。

很少有人知道的是,湯姆的指法到節奏,都是準確的。

細節同樣看不出絲毫偷懶。

冰箱裡的食物,讓許多人都流過口水。

傑瑞的小窩裡,罐頭做的床、茶杯做的椅子,陰影區域也不放過。

花園的光影景致,一絲不苟。

他們用想像,把許多不合理,都變成了「合理」。

老鼠的門,可以是拉鏈式的。


可以是能拉走的。


貓是可以漏水的。

也可以是各種形狀的……

司各特曾說:「好的故事,是不會因為講多了而變得乏味的。」

這部看似「無腦」的動畫片,正是一個好故事,它以最輕鬆的方式,最搞笑的情節,把想要講述的「哲理」娓娓道來。

或許只有等到成年後才會明白:

湯姆並不像看起來那麼蠢,相反,他吹拉彈唱樣樣精通、會搞科研、能做實驗、打球衝浪全都不在話下;

他永遠不放棄,永遠不氣餒,無論被折騰成什麼樣子,一瞬間就能滿血復活。

有人說:「故事即是生活的比喻。你可以在故事中找到自己,宣洩情感,甚至找到一種不同的可能性。在一次捧腹大笑或者嚎啕大哭後,重拾信心收拾行囊再度踏上生活的路。」

 

成年後,我們「看懂了」許多從前不明白的電影、電視劇,也在一個又一個故事中,找到了我們自己的模樣。

或許每個人都像是湯姆,偶爾會有些「小成功」,更多的時候平平無奇,為生活苦惱。

生活於我們而言就如同傑瑞,會不斷地給你找麻煩,在你快要成功地時候給你當頭一棒。

又或許,我們更像是傑瑞,有些小聰明小智慧,但在面對更強大的湯姆時,也不得不絞盡腦汁對付他。

我們常常忙忙碌碌、拼盡全力,卻一無所獲。

可有些時候,生活這個傢伙,也會在不經意間,贈與我們最純粹的快樂、最寶貴的回憶。

給文章點個讚,無論何時,都希望你像湯姆和傑瑞一樣,永遠別輕易服輸~

真正的高貴,不是優於別人,而是優於過去的自己

作者簡介:槽值小妹,本文轉自網易新聞公眾號「槽值」,情感八卦吐槽,能走心也能講道理的妹子,既能提筆寫文,也能教你把妹撩,微博@槽值,公眾號:槽值(ID:caozhi163)

商務合作微信:fushusz(備註品牌),頭條號、知乎、抖音、微博@富書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請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富書

👇點擊【閱讀原文】,孩子背熟這1000詞,勝過苦學英語6年,能省萬元補習費

相關焦點

  • 喜劇就是年少不懂周星馳,看懂已不再少年
    年少不懂周星馳,看懂已不再少年!——致敬喜劇之王喜劇就是年少不懂其中意,肆無忌憚笑翻天!喜劇就是看懂已不再少年,撕心裂肺淚滿面!其實,看不懂的時候是因為年少無知,喜歡看是因為心裡太苦,劇情太甜;看懂是因為歷盡磨難,喜歡看是因為生活太苦,而願望很甜
  • 貓和老鼠:真的是喜劇嗎?年少嫌棄湯姆貓,愛上已是而立年
    #《貓和老鼠》對我們而言,是一部非常久遠的動畫, 但其作品依然火熱,可能是IP價值,可能是順應時代潮流,也可能是更多人看懂了這部動畫。01年少嫌棄湯姆貓,愛上已是而立年當初第一次看,覺得《貓和老鼠》搞笑有趣,湯姆每次都被傑瑞耍得團團轉,即使想盡一切辦法
  • 長大後再看《貓和老鼠》,才發現裡面全是人生!
    年少不懂《貓和老鼠》 看懂已不再少年 還記得小時候特別喜歡看《貓和老鼠》,似乎重看多少遍都樂趣無窮,全片只有零星的臺詞卻能讓所有人捧腹大笑。但你知道嗎,這部陪伴了你整個童年的動畫片,其實你從未真正看懂過。《貓和老鼠》是在1939年由米高梅公司製作的,距今已經近80年。
  • 年少不懂佟湘玉,看懂已非再少年
    這部國產號稱國產影視劇裡面裡程碑式的神劇,陪我度過了整個年少時代,如今12年過去了,它再次在網上掀起一波回憶殺。年少的時候看它,只當是提神下飯的喜劇,現在長大了再回頭看,才發現小小的《武林外傳》裡,竟蘊藏著那麼多驚世覺醒的人生哲理我早已忘記了自己是第幾次看這部劇了,平常只要一有空閒沒事的時候,都喜歡打開電腦看兩集,它就像是一劑醒世的解藥,從中找到生活的答案和現實中的我們。
  • 《貓和老鼠》暴露的真相,看懂已是中年人
    在手機、電腦、iPad都還沒有普及的年代,這隻貓和這隻老鼠,帶給了我們無數歡樂。有人把《貓和老鼠》和後來許多火遍大江南北的動畫片拿來對比。可是對於90後們而言,這早已是一部無可替代的「神作」。從第一集播出至今,已經過去了七十八年。五次提名、七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
  • 年少不懂《哆啦A夢》,讀懂已不再少年
    哆啦A夢十分難過,在海邊哭了三天三夜,眼淚讓他變成藍色,他越發覺得自己丑了。她把小咪帶回了大雄家,一直悉心照顧這隻玩具貓。為了能夠與玩具貓更好地交流,哆啦A夢還給玩具貓裝上各種道具。給她吃東西,帶她看夕陽。但是,這段感情的結果出乎意料。
  • 《妖貓傳》:年少不懂陳凱歌,看懂已是摽梅之年
    曾經年少審美延遲,我沒有看懂《無極》,於是跟風加入了群嘲《一個饅頭引發血案》的大軍,隨著歲月流逝,我也已入摽梅之年,直到了今日看了他的《妖貓傳》
  • 《貓和老鼠》裡那些隱藏的「彩蛋」,長大後終於看懂了
    《貓和老鼠》的導演吉恩·戴奇於4月16日晚間去世,享年95歲。圖/頭條新聞這部經典動畫片,至今仍保持豆瓣9.7高分。它更是一部成人童話,折射出不少長大後才看懂的哲理。有人說:「如果重溫《貓和老鼠》,你不再只是大笑,說明你長大了。」
  • 「年少不懂蘇東坡,讀懂已不再少年」,蘇軾的這首詞讓人感慨萬千
    蘇東坡年少一舉成名,備受當時的宰相兼文壇領袖歐陽修的推崇。也曾少年輕狂、豪情壯志。最終在他43歲時,因為封建王朝內部的權勢紛爭,蘇東坡以莫須有的罪行入獄坐牢,世稱「烏臺詩案」。少年時寫到的歷史只是這樣簡略,完全寫不出蘇東坡那時的幽暗人生。步入中年後又差點兒斃命的親身經歷並沒有嚇倒他。不親身經歷生與死,不足以語人生路。關於命運的不公平,最佳的報仇是活成了清風朗月,天高地迥,悠閒自在。
  • 很精彩的一首詩詞,年少不懂蘇東坡,讀懂已不再是少年
    他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一詞,相信很多人都會背誦,也經常引用其中的句子,來表達自己的無畏和淡然,很多人認為這是5000年來最精彩的一首詩詞。年少時喜歡一蓑煙雨任平生,後來懂得也無風雨也無晴。譯文:不要去聽那穿林打葉的雨聲,為什麼不一邊吟詩嘯歌,一邊悠然地行走呢。竹站和草鞋輕便得更勝過馬,怕什麼?一身蓑衣,足夠在風雨中過上一生。
  • 少年不識愁滋味:年少不懂詩,懂詩已中年
    少年不識愁滋味,年少不懂詩,懂詩已中年。從小到大,我們都曾接受過傳統文化與詩詞的薰陶,對於那些歷史上著名的詩人早已熟悉到不能再熟了。小時候我們讀詩,也就按老師要求背了,根本沒有讀懂那些詩詞。但當你讀懂的時候,發現自己已經上了一定年紀,因為有了生活經歷,所以才會讀懂。
  • 貓和老鼠:小時候最愛的動畫片,長大後才看懂裡面的寓意
    《貓和老鼠》是最早出現在電視機上的,1939年製作的一部外國動畫片,主要圍繞一隻家貓湯姆和家鼠傑瑞之間展開的相愛相殺的故事。 《貓和老鼠》 《貓和老鼠》是陪伴無數孩子和大人成長的故事,家貓湯姆和家鼠傑瑞這是我們最早接觸的一對
  • 貓和老鼠
    Tom(全名Thomas,早期作品名字為Jasper)Jerry(早期作品名字為Jinx)更新姬今天刷推特看見有人再在發貓和老鼠的片段來著...然後就默默的去B站補了十幾集貓和老鼠....看了一下前段時間出的新版貓和老鼠有種說不出來的感覺,雖然畫質upup,但小時候那種感覺沒了....雖然依舊是傻乎乎的坐在沙發上傻笑w給同學們學習一下知識~貓和老鼠的時代路程:時代I:威廉-約瑟夫時代(1940-1958)這是《貓和老鼠》的第一個時代。
  • 4天破10億,口碑卻崩了:年少看不懂姜子牙,看懂已再不少年
    作為《哪吒》的姊妹篇,彩條屋的第二部作品,當《姜子牙》定檔國慶節上映後,預售票房就已突破了億元大關。國慶節當天中午12點,票房就已突破了2億,打破了《哪吒》首日1.44億的票房紀錄,成為內地第一部首日票房破2億的現象級動畫片。10月2日,票房已突破了6億……10月4日,票房已破10 億。
  • 年少不懂《女兒情》,讀懂已不再少年
    2017年4月15日,86版《西遊記》導演楊潔因病逝世,享年88歲從此,世間再無《西遊記》年少的時候,看《西遊記》總喜歡看裡面降妖除魔的片段,盼望著師徒四人能克服艱險取到真經唐僧:佛心四大皆空,貧僧塵念已絕,無緣消受人間富貴,阿彌陀佛女王:你說四大皆空,卻緊閉雙眼,要是你睜開眼看看我,我不相信你兩眼空空唐僧:阿彌陀佛女王:哥哥,別閉上,睜開眼睛吧,你就睜開眼睛吧唐僧:我就是睜眼看你又能怎樣?女王:哥哥,你難道真的不喜歡我嗎?
  • 年少不懂江流兒,看懂已是劇中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你來我往誰為先手?
  • 《貓和老鼠》導演意外去世,那些細思恐極的細節你看懂了嗎?
    據外媒報導,奧斯卡獲獎插畫師、動畫師、電影導演和製作人吉恩·戴奇(Gene Deitch)去世,享年95歲。他的捷克出版商透露,戴奇16日晚上在布拉格的公寓裡意外去世。在1961和1962年期間,戴奇曾導演13部《貓和老鼠》,此外他還曾參與《大力水手》動畫系列製作。
  • 《貓和老鼠》誰還記得,曾經看著看著就笑了,現在看著看著就哭了
    總有一部動畫是我們年幼時最珍貴的回憶,因為這是我們人生中最為美好的時光,我們也從動畫之中用我們當時還年少的心汲取著養分,感受著那簡單的欣喜和快樂。《貓和老鼠》想必是很多人記憶中十分深刻的印象,因為在我們的童年回憶中總是少不了這部動畫的身影。
  • 《貓和老鼠》貓和老鼠
    湯姆和傑瑞 貓和老鼠 都知道貓與老鼠是天敵 可是這部動畫片裡我看出了滿滿的友情 相愛相殺甚是精彩依稀記得湯姆追逐傑瑞奔跑的場面 依稀可以回想起傑瑞挑逗湯姆的畫面 還記得當時的配樂 女主人永遠露不出臉 批評湯姆的時候我還可心疼了印象最深的一集就是溜冰的那一場 傑瑞把冰箱線插在地上 把水龍頭打開 水整個蔓延當時整個場地瞬時變成一個溜冰場 小時候的自己對這場景可羨慕了 這部動畫片很是精彩 堪稱經典
  • 千與千尋:年少不懂宮崎駿,看懂已無再少年
    驚慌失措中,她遇到了好心少年小白,小白幫助千尋在掌權者湯婆婆手下的洗浴場找了一份工作。她籤了勞動契約,被湯婆婆剝奪了真名「千尋」,改名「小千」。由此,少女千尋走上了解救父母、尋找真名的道路。她經歷了許許多多的奇異事件,遇見了可親可愛的朋友,最終找到了解救的方法,與父母回到了現實。這部影片裡充滿了宮崎駿元素,一如既往的表達了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