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影評
爆炸、大火、濃煙、弓弩…香港理工大學周日下午至夜間成為暴力示威者抗拒香港警察清場的「新戰場」。
早在15日,香港校長聯合聲明:某些大學已被示威者所控制。請求港府採取措施制止暴亂。
對峙來得如此之快。
17日晚間,暴徒們焚毀理大附近的紅磡暢運道行人天橋,並引發爆炸,隨後,他們又用燃燒彈焚燒了一輛警方的銳武裝甲車。
而當天早些時候,弓箭和鋼珠這兩種中距離殺傷性武器也現身暴亂現場:一名警員的小腿中箭受傷,而另一名警員則被鋼珠擊中面罩的鼻梁位置。
警員小腿中箭
雙方對峙與激戰直到深夜還未結束。警方不斷呼籲市民遠離理工大學一帶,任何人進入或逗留於理工大學範圍並協助暴徒,均有可能視為參與暴動。據多家港媒報導稱,警方夜間將在理大拘捕暴亂分子。18日凌晨,理大學生校董李傲然於理大稱「警方從三方推進攻入理大」,然而警方於社交媒體澄清「絕無此事」,重申並無攻入理工大學校園。
在從前,我們不會想到,這樣的場景會與香港關聯。
東方之珠——香港
如果要挑一首最能代表香港的歌,香港本地人可能會挑羅文的《獅子山下》或者許冠傑的《鐵塔凌雲》這些粵語歌,但對於其他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首先想到的肯定是羅大佑作詞作曲的《東方之珠》。
香港是全球高度繁榮的國際大都會之一。
是世界最自由的經濟體,連續24年全球第一;全球金融中心排名第三,僅次於倫敦和紐約,曾齊稱為「紐倫港」;基礎建設競爭力全球第一;航空貨運量全球第一;治安指數全球第六;人均壽命全球第一;3所大學躋身世界前50名.這樣的單子可以列的很長很長。把香港稱為世界上最有活力的城市絕不為過。而如今這單子上所有美麗的東西,全部被毀掉。
暴徒縱火燒車,站在計程車頂破壞
暴徒手持弓箭對著行人
暴徒佔據香港中文大學旁邊二號橋,破壞道路設施
暴徒街頭縱火焚燒
暴徒圍堵香港機場
暴徒衝擊香港立法會
沙田法院被暴徒縱火
暴徒攻擊中聯辦(圖片來源央視)
暴徒玷汙國徽(圖片來源央視)
暴徒拆下國旗,扔入海中
暴徒圍毆警察
港中大地鐵站被暴徒破壞損毀
港中大地磚被暴徒撬開當施暴物
暴徒準備的燃燒彈
被暴徒堵塞的道路旁邊插上美國國旗
學生被迫離開校園,香港全面聽課
內地學生居民撤離香港
香港市民自發悼念遭暴徒攻擊死亡的清潔工
2019年11月17日,香港理工大學一帶被暴徒縱火燃燒。
不眠的三天四夜,香港理工大學經歷了什麼?11月14日傍晚,示威者進入理工大學設置路障並堵塞紅磡隧道;16日晚間,暴徒首次與警方發生武力對峙;17日下午,香港警方將理工大學一帶的暴力行為定性為暴動……以往繁忙的紅磡道路一片死寂,承載著知識和文明的理大校園、香港歷史博物館成為硝煙四起的「戰場」。
5個月,示威衝突以難以想像的規模和程度在香港不斷發酵,而這一次,暴力火焰的蔓延之處是本該寧靜和平的「象牙塔」——大學校園。
繼11月12日晚暴徒侵佔香港中文大學並在二號橋與警方爆發激烈對峙,一周內,香港大學、浸會大學、理工大學等相繼「淪陷」。暴力示威者利用大學校園為據點,肆意破壞校園,逼迫正常學生「罷課」,並騎劫大學生來實行暴力行動,讓全港市民為之心寒。
香港理工大學位於香港九龍紅磡地區,學校東側有多座天橋橫跨紅磡隧道,而紅磡隧道,是連接港島與九龍的交通生命線。14日傍晚,紅磡隧道已全面停運,隧道上面的天橋被暴徒用桌椅和雜物堵死,廣闊的車道上空無一人,不時有黑衣人在天橋頂上來回穿行,氣氛十分緊張。當晚,紅磡隧道收費站被幾度縱火,消防員撲滅後,黑衣人又偷偷靠近。他們刻意趁消防員不備,把燃燒的汽油彈放在電箱裡,而近在咫尺,正在滅火的消防員卻對此一無所知。隧道收費站崗亭不斷發生爆炸,被燒得燻黑一片,滾滾濃煙瀰漫在夜空裡,四顧無人的紅磡如同一座死城。
漆鹹道南和柯士甸道交界的十字路口,是這三日來接連交火的火力點。這裡比鄰理工大學教學樓,還有嘉諾撒聖瑪利書院、香港歷史博物館等歷史建築。從14日開始,上百名暴徒就在這個十字路口肆無忌憚地扔磚頭、縱火。漆鹹道上散布著大量磚塊、鐵柵欄和刺釘,從人行道上被撬下來的磚頭被砌成一個個拱門的形狀,每當有車輛經過都會馬上被扎破起火。
16日晚,暴徒與警方首次在漆鹹道南和柯士甸道路口形成對峙。這一夜,密集投擲的汽油彈在歷史博物館外形成沖天烈焰,火光把夜空映照得如同白晝。衝突持續到凌晨兩點,現場留下一片狼藉,黑衣人躲進教學樓內,許多年輕人直接躺倒在如同廢墟的路面上。
一夜硝煙未盡,第二天(17日)早上,有一百多名市民自發到理工大學附近清理路障,黑衣人隨即與市民發生衝突,防暴警察趕到現場進行驅散。衝突從早上一直持續到半夜,數不清有多少次,暴徒形成傘陣推進,警方出動水炮車噴射藍色水劑,黑衣人瘋狂投擲汽油彈形成一片火海。水、火和煙霧充斥在這個小小的路口,漫天的胡椒煙霧將道路、建築和空氣都染成了藍色,讓人窒息的氣味久久不散。
連接理工大學和紅磡隧道收費站的暢運道行車天橋成為另一個火力點。入夜後,失控的年輕人們每人手持一個汽油瓶往橋中心的路障「衝鋒」,路障的另一邊是警察防線,密集的汽油彈竟直接點燃了一輛嘗試靠近的警車。不遠處,另一座人行天橋則數次起火,燒成暗紅色的水泥塊如熔巖般脫落,空曠的城市裡不時迴響起爆炸聲和槍聲,讓人恍惚間覺得這不是香港,而是某個中東國家的戰場。
18日,理大校園內暴徒仍在與警方對峙。
香港時刻
從今年六月開始的「香港時刻」——由對特區政府修訂《逃犯條例》的抗議,到逐步演化成只有激進對抗、充斥著破壞性的持續騷亂和暴力行為——是文明史上的一個極不光彩的時刻。
香港的黑衣人不斷升級各種破壞活動,破壞交通,襲擊警察,攻擊對他們有意見的普通平民,打砸商戶尤其是和內地相關的商戶,迫使學校停課,越來越沒有底線,讓香港的某些地方就像蝙蝠俠電影裡的「哥譚市」(Gotham City),表面浮華,陰雲密布,暗巷之中,汙垢橫流,小丑當道,卻未受應有追究與譴責,維護正義和秩序的力量則顯得不足甚至虛弱。雖然這註定會結束,香港不可能「哥譚化」或者「貝爾法斯特化」,但到目前為止發生的這一切,不能不讓人感到痛心,感到憤慨。
香港這一課,也是一次集體性的反思機會。
就像中美貿易摩擦一樣,很多朋友群裡,一開始都在反思中國企業不合規、產業政策不中性等等問題,希望藉助外力推動自己的改革,但隨著川普朝令夕改、頤指氣使的表現,越來越多人開始破除美國單邊主義的迷霧,而能更理性和客觀,歷史性地看待自己。
這幾個月的香港,事件在那邊爆發,爭論在群裡上演。演化到現在,絕大多數人,包括經常批評內地的群友都在問:為什麼還不出手?
現實,是最好的課堂。
因為香港的這一刻,更多內地人對香港,對西方,對自己的歷史、道路和價值,都在重新認識和思考。這不是任何主動設定的宣傳所能起到的效果。
香港的明天在哪?
首先,問下大家,香港作為昔日的亞洲四小龍,成為舉世矚目的東方明珠,靠的是什麼?
房地產?金融?服務貿易?旅遊業?....
NO!NO!
目前最流行,也最能煽動人心的說法是,香港回歸祖國後,經濟被內地吸走了。所以,香港這幾年一直發展不起來,反而被上海,甚至一河之隔的深圳所反超。
他們舉出最有力的證據就是香港的工廠都遷往了內地,造成大量人口失業。
這話是不是很耳熟?
嗯,沒錯,地球另一端的美國總統川建國同志就經常這麼對美國選民說。
還有一種說法是,英國統治香港的時候管理的比較好,中國人根本沒有能力自己管好自己。甚至開始懷念、美化那些做「奴才」的日子。
這種跪舔殖民者,甘願做奴隸的人,只能說他們跪久了,根本不想站起來。
香港,失去了精氣神?
2004年,羅大佑首次在香港舉辦個人演唱會,其中在介紹梅豔芳原唱的《似是故人來》時,羅大佑借梅豔芳講了講他所理解的「香港精神」:
在唱《東方之珠》之前,他又對現場觀眾說了這樣一段話:
香港精神仍在!在每個角落,開出了勇敢的花!
香港「光頭警長」劉澤基分享了一段香港市民自發清理路障的視頻。
最初只有一個人站出來撿石頭,後來其他人備受感染,也出來幫忙。當時數個黑衣蒙面人,在一旁不敢阻止,只靜靜地看著,其後聽到警號,更拔足離開。十分感動人心,帶出的就是天地有正氣,我期待這一天的來臨!」
視頻一開始,就是許多蒙面黑衣人在馬路和人行道上擺放磚頭、設置路障,道路滿目瘡痍,車輛都在艱難地通行,紛紛避讓。
許多人在駐足圍觀,但起初無人敢上前阻止。這時,一位市民默默地走到路中間,撿起了路面上的磚塊,放回到路旁。
過了一會兒,一個背著背包的小夥子也加入了。
正當兩人合力把路上的磚塊清到路邊時,不遠處的黑衣人還在不斷地往路面上丟磚頭。
看到了兩位市民清路障的舉動後,一個黑衣人專門拿了一塊磚,挑釁般放在小夥子面前,用腳踩住,小夥子沒有搭理他,往一旁走去。
可當黑衣人剛轉身離開,小夥子就把黑衣人剛丟在馬路中央的磚塊一把抱起,放到路邊。黑衣人開始惱羞成怒,把磚頭一塊一塊地往路中央丟。
沒有暴擊,也沒有反擊,他們守衛在磚堆前。隨著越來越多的市民加入了清理路障的隊伍,黑衣人自討沒趣,灰溜溜地離開了。
不過,很快又有蒙面人前來搗亂。一位灰衫男子把路邊磚塊,一次次踢迴路中間,但市民們馬上一塊塊撿回來。
隨著越來越多人加入清理路障行列,黑衣人站在一旁,不敢阻擋。
當警笛從遠處傳來,聚在一起的黑衣人更是四散而逃。
清理完路障後,市民們又悄然散去,留下乾淨整潔的街面。
清理前(左)與清理後(右)
戳視頻,看完整版↓↓↓
一位網友說,在這「枯燥」「平淡」的視頻裡,看到了無聲的較量,這是人們內心的篤定,正義必勝。
有網友說,十分鐘裡,有人扔石塊,有人撿回來,善良與醜惡,荒謬與理性就在這個路口無聲地較量。
還有網友說,這是看過最「無聊」最「直白」,但又最好看的紀錄片;甚至有網友連題目都想好了,沉默的抗爭——邪不壓正。
許多網友給最初帶頭的兩位市民點讚,有了他們,才有了開始猶豫,後來勇敢的一群人。
還有網友說,就算是匆匆路過,順手帶走一塊磚頭的人,在暴徒的恐嚇下,沒有麻木的袖手旁觀,也是英雄。
正如一位網友所言,很多時候,站出來,就是一種勇氣!
香港精神在每個港人心中。這一刻,勇敢而美麗得耀眼。
香港,東方之珠,祝福你,並向你致敬!
來源|觀察者網、秦朔朋友圈、上觀新聞